第十章 看我72變 ——變通思維
在這個萬事萬物時刻變化、日新月異的時代,人類的思維也要善於變通。變通是麵對問題的靈活應對,更是打破常規的創新。善於改變思維的人,才能在學習和生活中采擷到更多的奇花異果。
靈活變通:思維一變百花開
正所謂:“變則通,通則久。”靈活變通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創新進取的精神。很多時候,對待同一件事情,隻要變一變自己的思維,結果就會截然不同。
“我的人生隻有兩條路,要麼趕緊死,要麼精彩地活著……在這個世界上並沒有人規定彈鋼琴一定要用手。”這是被稱為“無臂鋼琴師”的劉偉的一句名言。
十歲的時候,在一次電擊事故中,劉偉失去了雙臂。此後,堅強的劉偉不僅練就了用腳來穿鞋、穿襪子、洗臉刷牙,電腦打字,用腳拿手機發短信,甚至還有一項絕活,那就是用雙腳來彈鋼琴。
說起用腳彈鋼琴,著實有一段艱辛的曆程。起初,沒有人願意教一個斷臂的孩子彈鋼琴,用老師的話來說,“教程上的指法都是為手設計的,用腳根本就沒有辦法彈。”
可正是老師的這句話提醒了劉偉,既然能設計出用手彈的指法,那麼自己為什麼不能設計出一套適合用腳來彈奏的指法呢?正是這份執著,成就了劉偉。所以才有了他的這句名言:“沒有人規定彈鋼琴一定要用手。”
是的,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規定過鋼琴隻能用手來彈,很多時候,人們頭腦中所認為的不可能,隻是因為沒有人做過。人們時常習慣憑經驗來判定事情的可能性,殊不知,學會了變通,很多不可能的事情都有實現的可能。
變通是一種廣博的思路,是麵對問題的靈活應對,更是打破常規的創新。思維具有變通性的人,遇事能夠舉一反三,產生超常的構思,提出與眾不同的新觀念。
如果說有一個人拿著一塊銅,竟然喊價28萬美元,你會相信嗎?可能你也覺得不可思議吧!有一個記者也很好奇,一打聽發現此人是個藝術家。不過,對於一塊隻值9美元的銅來說,他喊出的價格是個天價。於是,他被請進了電視台,講述了他的道理:一塊銅價值9美元,如果製成門柄,價值就增值為21美元;如果製成工藝品,價位就變成500美元;如果製成紀念品,價值就應該值28萬美元。
他的創意打動了華爾街一位金融家,結果那塊銅最終製成了一尊優美的銅像,也就是一位成功人士的紀念碑,最終價值為30萬美元。從9美元到30萬美元之間的差價,可以歸結為思維和創造力的價值。由此可見,在生活中,學會變通對人們是多麼重要。
在籃球比賽史上,曾留下這麼一段佳話。
1982年,在歐洲籃球錦標賽上,捷克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亞隊爭奪決賽權。下半場時,離結束還剩最後八秒鍾,保加利亞隊領先兩分,毫無懸念,保加利亞隊已經穩操勝券。但是,由於當時采取的是小組循環比賽製,保加利亞隊必須贏球超過五分才能進入決賽。想用剩下的八秒鍾再贏三分,簡直是難如登天(當時還沒有三分球的規定)。
怎麼辦呢?這時候,保加利亞隊教練員靈機一動,請求暫停,他對兩名隊員麵授機宜……
捷克斯洛伐克隊教練也暗自盤算著,即使保加利亞隊再進一球,也隻贏兩分,還是捷克斯洛伐克隊獲決賽權,因此他提醒隊員,在八秒鍾內千萬不要犯規,就能得勝。
比賽重新開始,場上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保加利亞隊的一名球員竟然將球投進了自己一方的籃圈裏。這突然的舉動,使捷克斯洛伐克隊的隊員呆住了,觀眾們也都驚呆了,就連保加利亞隊有些隊員也感到莫名其妙。
“是保加利亞隊的隊員因為心急慌忙投錯了嗎?”觀眾們感到非常惋惜。但當裁判宣布雙方打成平局,要打加時賽時,人們恍然大悟,不禁為教練的聰明拍手叫絕。最終,在加時賽上,保加利亞隊乘勝追擊,最後以6分優勢,獲得了決賽權。
其實,執著與變通是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不能單純地說哪個好,哪個不好。但是人們大多鍾情於執著,而忽視了變通。如果在學會執著的同時,也學會變通,讓二者相輔相成,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世界上沒有死胡同,學會了變通,便會有出路。善於改變思維的人,往往會創造出奇跡來。
U形思維:不妨多繞個彎兒
我國有一句古話,“退一步海闊天空”,其體現的恰恰就是U形思維的妙處。U形思維的實質就是迂回前進。
伍德沃德是英國一位著名的地質學家,他一直在讚比亞西部高原上進行地質調查,希望找到一座大礦。伍德沃德找了很長時間,一直沒有找到。
後來,他發現了一種奇怪的植物。這種植物在有些地方開著紫紅的花朵,花很美麗,葉片也長得很茁壯。但是在另一些地方,卻開著紅色的花朵,葉片卻很細弱。
為什麼會這樣呢?伍德沃德知道,植物長得如何,與地下的土壤中的成分有密切關係。也許這些植物可以幫助自己,於是,他興奮地把開著不同花朵的植物樣品連同土壤一起帶回實驗室裏分析。
這一分析,讓他有了大發現,那些開著紫色花朵的植物的土壤裏含有著豐富的銅元素。伍德沃德心頭一亮,又一次踏上讚比亞的國土,尋找長著最為茂盛的這種植物的地方。有一次,他終於發現了這樣一個地方,由此,他發現了一個世界罕見的大銅礦。
伍德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運用了非凡的創新思維——U形思維——讓思維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變找銅礦為找這種奇怪的小草。思維變通了一下,問題就解決了。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喜歡直線思考,直接撲向目標。這樣做有時候的確能夠一招見效。但很多時候,特別是麵對一些難題時,就得繞個彎了,甚至要多繞幾個彎,才能達到目的。這就是U型思維,是創新者用來解決難題的一種思考手段。
電冰箱中的冷凍機充滿著氟利昂和潤滑油,如果密封不良,氟利昂和潤滑油都會外漏,影響電冰箱的使用。傳統的查漏辦法是直接觀察,費時費力還不可靠,能否發明一種新方法實現自動檢測呢?
有人就想到了一種避直就曲的辦法:將摻有熒光粉的潤滑油注入冷凍機裏,然後在暗室裏用紫外光照射冷凍機,根據有無熒光出現來判斷是否出現滲漏和滲漏發生在何處。
這種方法是不是簡單又有效呢?對於創新者來說,主要的困難常在於已知與未知、條件與目標之間沒有明顯的通道。怯懦者望而止步,魯莽者則直闖障礙而頭破血流,隻有聰明人善於變通,避直就曲,在繞道而行之後達到目標。這種看起來不講節省時間、不抄近路的思維方式,實則是真正的大智若愚之舉。
一位哲學家曾經說過一段極富哲理的話:“有的門是推開的,有的門是拉開的,如果你拚命地去推應該拉開的門,除非你將門毀壞,否則你將永遠無法通過它。”
大道至簡:簡單思維的奧妙
先來看一則有趣的事。
有一位老師為了考察學生的快速應變思維能力提了這樣一個問題:“空中兩隻鳥兒一前一後地飛著,你怎樣一下子把它們都抓住?”
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地提出一大堆想法,例如,用大網、用氣槍、用麻袋……說什麼的都有,方法很多。
老師認為這些方法沒錯,但是難以實現。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當大家沉默不語的時候,一個學生的回答讓大家徹底驚訝了。
這個學生的回答是:“照相機!”用拍照的方法,太妙了!
瞬間就能留下永恒。聽了這位學生的回答,老師笑了。看著大家疑惑的眼神,老師道出了其中的玄機:題目隻要求把兩隻鳥一下子都抓住,並沒有說要都抓在手中或其他什麼工具中,因此,隻要用相機抓拍,一下子就能“抓住”,既輕巧又省力,而且可以永久留念。大家頓時恍然大悟。
故事中那位同學就運用了創新思維的簡單思維。人們常常把簡單思維理解為幼稚的、簡陋的、不動腦子的思維方式,例如人們經常會譏笑頭腦簡單的人,說他們考慮問題不懂靈活變通。
但從思維科學的角度來講,簡單思維這個概念並不是一個貶義詞,也不是指一種低級的思維方式。簡單思維是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有著特殊的思維功效,能夠幫助人們在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時,化繁為簡。
由此可見,簡單思維實際上是一種超越邏輯知識的智慧。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事用簡單的方法去做,反而更妙。
美國舊金山(聖弗朗西斯科)有一座金門大橋,它跨越連接舊金山灣和太平洋的金門海峽,南端連接舊金山北端,北端接通加利福尼亞州的馬林縣。大橋建成通車後,大大節省了兩地往來的時間。但是,新問題也隨之出現了,由於出行車輛太多,金門大橋常常會堵車。
當地政府想了很多辦法,例如籌資建第二座大橋,但必定要耗資上億美元;限製出行車輛,這也是不可能的……
後來,當地政府決定以重金1000萬美元向社會征集解決方案。
最終一個年輕人提出了一個方案,他的方法很簡單:將原來傳統的“4+4”車道改成“6+2”車道,上午左邊車道為六條道,右邊車道為兩條道;下午則相反,右邊為六條道,左邊為兩條道。他的方案試行之後,困擾多時的堵車問題迎刃而解了。
同樣是八條車道,“6+2”的效果明顯優於“4+4”。這個方法真是太簡單了,但是要提出這個方法卻並不容易,因為這需要有靈活變通的思維,正因為這個年輕人善於變通,才想到了這個方法。
一位著名的思維專家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由簡單到複雜是自然進化之道,由複雜到簡單是智慧進化之道。”
在人們所熟悉的電腦結構中,有風扇、有鍵盤。幾乎所有公司都有很多種產品,任何公司網站都想著盡可能多地介紹自己的產品,但有一個人,有一個公司卻沒有這樣做,而是簡化到了極點,這個人就是喬布斯,這個公司就是蘋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