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在患難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殺的,除了藝術以外也是道德。——貝多芬

經典故事

艱苦訓練

貝多芬的父親常把他拽到鍵盤那裏,讓他在那裏艱苦地練許多小時,每當彈錯的時候都打他的耳光。鄰居們常常聽見這個小孩子由於疲倦和疼痛而抽泣著睡去的聲音。

不久,一個沒什麼水平的旅行音樂家法匹愛弗爾來到這個市鎮,被帶到貝多芬家裏。他和老貝多芬在外麵一個酒館裏喝酒到半夜,然後回家把小貝多芬拉起來開始上課,這一課有時要上到天亮才算完。

為了使他看上去像一個神童,他的父親謊報了他的年齡,所以當他8歲時,把他帶出去當作6歲的孩子開音樂會。但是神童都是天生的而不是造成的。盡管費了很多事,老貝多芬始終沒有能夠把他的兒子造成另一個年輕的莫紮特。

貝多芬與莫紮特相比,他的童年就不幸多了。首先,莫紮特受的教育較好,他的練功時間是愉快而安靜的,有著一個慈愛的父親和一個被鍾愛的姐姐,而貝多芬則不然,雖然他的演奏贏得了家鄉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還不夠令人興奮。

讓剽竊者無門

貝多芬在18歲時和波恩的拜賴寧一家交上了朋友,這家的女兒愛蘭諾拉·白莉奇蒂和兒子勞倫滋跟貝多芬學習鋼琴。1792年11月,貝多芬離開波恩去維也納。1793年,他把在維也納出版的第一部作品題獻給了愛蘭諾拉。

這部作品就是以莫紮特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第一幕中費加羅的詠歎調為主題的小提琴和鋼琴變奏曲。

1793年11月2日,貝多芬寫給愛蘭諾拉的信裏,在談到尾聲中鋼琴部分技術艱難的顫音時說:

“維也納有些人在晚上聽了我的即興演奏後,第二天就會把我的風格上有某些特色的東西記錄下來,算作他們自己的東西而沾沾自喜。要是我沒有看穿他們的這種行徑,我是不會寫這類曲子的。我知道他們的曲譜很快就要出版,所以我決定先發製人。但我還有另一個理由:我想難倒那些維也納鋼琴家,其中有幾個是我的死敵。我要用這個來回敬他們,因為我料到,我的變奏曲將會到處和那些所謂的先生們狹路相逢,使他們顯出一副狼狽相。”

不久以後,貝多芬在大庭廣眾之下演奏了這個曲子,顯示了他那高超的鋼琴技巧。

我行我素

貝多芬不願意做一個客廳裏的寵兒,他寧願在自己的住所,能夠隨自己高興進進出出、起床、穿衣和吃東西。他喜歡按照自己的興趣為了他房間裏的瑣事瞎忙,有一次為了空氣暢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特意把三扇窗戶拿掉一扇。

他總是同房東們發生糾葛,總是不斷搬家。每當他處於作曲的熱潮時,他總是把一盆一盆的水潑到自己頭上來使它冷卻,直至水浸透到樓下的房間。可以想象房東和其他房客的情緒會怎樣!有時他搬家搬得這樣頻繁,以致他甚至不願操心把鋼琴的腿支上,而是坐在地板上彈它。

蔑視權貴

德國大文豪歌德與貝多芬於1812年在波西米亞相會,共同度過了一個月的時光。彼此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並未建立起友誼。貝多芬非常佩服歌德的天才,但對歌德的某些做法卻不能容忍。

一天,他們一同出去散步。在路上遠遠看到了奧地利皇後率領著一群皇室成員向他們走來,歌德見了,不顧貝多芬的一再勸阻,立刻恭恭敬敬地站到了路邊。

貝多芬對歌德說:“您大可不必這樣做。貴族們的派頭是愚蠢的,隻能顯示出他們的庸碌無能。……他們可以把勳章別在任何一個人的胸前,但這人決不會因此變得更優秀些。他們也許能使一個人成為七品或三品文官,但在任何時候也造就不出歌德或貝多芬來……”

然而,歌德不僅仍拘謹地立在路邊,而且麵部開始顯現出謙卑的微笑。

貝多芬意識到,無論他再說什麼都是徒勞的。於是,他抬頭挺胸繼續向前走去。結果奧地利的皇後和皇太子認出貝多芬後,反倒率先向貝多芬打招呼、脫帽致敬。

當他們經過歌德身邊時,歌德卻早已脫帽鞠躬,連頭都不敢抬一下。

事後,貝多芬痛心地對歌德說:“……您對於他們過分尊敬了。”即便如此,貝多芬對歌德仍是十分崇敬的。人們在他晚年全聾時用的談話冊中發現,他不許別人用輕蔑的口吻談論歌德,並曾對人表示:為了歌德,他情願“犧牲十次性命”。

然而,歌德對貝多芬卻終生不能原諒,他對他態度冷淡,甚至在貝多芬困難時請求幫助也置之不理,這種態度使後人對其頗有微詞。

貝多芬和海頓

貝多芬明白,他在家鄉是不可能有更大發展的,於是決定到維也納去尋求他的前途。

此時,莫紮特已經去世了,但是海頓剛剛獲得他第一次在倫敦的勝利,正處於盛名的高峰。在經過波恩的時候,海頓已經聽過並且大加讚賞貝多芬的樂曲,因此貝多芬決定首先轉向海頓學習。

海頓這時早已過了他的青年時代,正在創作和指揮自己最偉大的作品。所以,他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勤奮。

這就使他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去教導學生。而且他要求學生們每一堂課隻交兩毛錢,他大概覺得自己也沒有必要花太多時間在學生的練習稿紙上。於是貝多芬常常發現他的練習中有些未改正的錯誤,他很生氣。

那年,當海頓出發到倫敦進行第二次訪問演出時,貝多芬轉向一位天才較低但很嚴格的教師學習。後來他常常大聲宣告他從海頓那裏什麼也沒學到。

不過,不久後,他逐漸覺得,雖然他沒有從改正練習方麵學到什麼東西,但他卻從海頓那裏獲得了靈感,因為他把他最初的幾首鋼琴奏鳴曲獻給了海頓。

後來,當海頓為他的《創世紀》的演出最後一次在台上露麵,被他的幾個仆人扶出去的時候,貝多芬彎下腰來親切地吻了這位衰弱的老人。

嚴謹的創作態度

作曲對於貝多芬而言,是一項十分艱苦的工作。他寫作歌劇《費德利歐》時,為其中的一首合唱曲先後擬定過10種開頭。人們熟悉的《命運交響曲》第一樂章的主題,也曾在他的草稿中找到過十幾種不同的構想。

貝多芬有一份後來公之於眾的手稿,在這張稿紙上,有一處改了又改,竟貼上了十幾層小紙片,也就是說曾經進行過10多次的修改。但人們發現,最裏麵的那個音符(即最初的構想),竟然與最外麵的那個音符(最後改寫的)完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