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探險日記(2 / 3)

鮑勃則跟在後頭,也不住地往四周環視,氣氛有點緊張。

從山穀進入原始森林,林內變得濕漉漉起來,大樹互相傾軋,擠得密密麻麻,樹冠連著樹冠把整個天空遮得嚴嚴實實,透不出一絲光進來,偶有風吹過,樹冠發出“嘩嘩”響聲,冠葉間露出一縷縷陽光,像一束束光柱,光柱中水汽飄曳,讓人感到好似進入了一個神秘的世界。

進入密林10多個小時後,他們突然發現一株大樹邊的巨石上,有一隻非洲小豹在盯著他們。

豹子的眼睛凶光畢露,約翰和鮑勃也圓睜豹眼與豹子對抗。

究竟過了幾分鍾呢?不知道。

對手畢竟是一頭小豹,一頭還缺乏經驗和膽量的小豹子。它摸不清敵人的底細,終於忍不住轉過身,一縱身從巨石上跳下去,奔向密林深處去了。

他們又繼續上路,用了4個半小時穿過密林。這時,肯尼亞山遼闊的山麓展現在他們麵前。隻見漫山遍野的熱帶植物都枝繁葉茂,美麗極了。

爬過長滿熱帶高山植物的草原,再向上就到了冰雪覆蓋的高海拔地區。

他們停下來,在附近找到一間破爛不堪的小屋過夜。

第二天一早,鮑勃便獨自去攀登山頂。

當他回到那間過夜的小屋一看,約翰正躺在裏麵睡大覺呢。

鮑勃叫醒約翰,建議是否可以走另一條道回去。

約翰點頭同意。

兩人便一頭鑽進了另一個原始叢林。

他們的腳下一片滑溜,青苔奇厚,石塊奇滑,旱螞蟥隨時會從陰影處跳出彈到你的身上,飽吮鮮血。

突然,密林中一頭非洲大象當麵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大象野性十足地向他們衝來,他們不得已繞著樹兜起圈子來。

不料剛兜了兩圈,屁股後麵又響起了一片撞擊樹木的嘩啦聲。他們嚇了一跳,回頭一看,又一頭大象立在他們的後麵!兩人嚇得靈魂出竅,忙往旁邊一閃,躲到另一株大樹後。

眼前唯的一出路是逃,是繞,是從樹林的小夾縫中求生。

約翰和鮑勃在林中走著“S”形,眼看要逃脫野象巨腿的蹂躪,不料禍不單行,斜刺裏一陣冷風驟然襲來,他們斜眼偷看,原來是一隻凶猛的豹子從樹上躍下,向著兩人猛撲過來。

說時遲,那時快,正當豹子從樹上縱身躍到地上,幾個跳躍,橫竄到一塊空地前的一瞬間,緊追約翰、鮑勃而來的兩頭大象也同時衝到這塊空地上。由於腳下青苔又濕又滑,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兩隻豹子被大象壓成了肉餅,倒在地上的兩頭大象也氣喘籲籲,不知是一時爬不起來呢,還是一時被撞昏了頭,躺在地上不停地“哼哼”。

鮑勃還在愣頭愣腦地看得起勁,約翰趕緊拉住他的衣擺,悄聲說:“快逃命吧,上帝保佑你呢。”

鮑勃被約翰這一提醒,才如夢初醒,立即拿起冰鎬跟著約翰往山下狂奔,直到山下警察署,他們還驚魂未定,想起剛才那一幕曆險,還真有些後怕呢。

太空曆險

1970年4月,美國的宇宙飛船“奧德賽”號在執行“阿波羅-13”太空計劃時,由於太空艙中的電力不足以及氧氣嚴重泄漏,使得人類第三次登月行動宣告失敗。4月13日的夜晚,美國得克薩斯南部的休斯敦航空航天控製中心燈火通明,工作人員正密切注視著監控台上的兩個超大屏幕。此時,載有三名宇航員——機長吉姆·洛維爾、宇航員弗雷德·海斯和傑克·斯維格特的宇宙飛船“奧德賽”號,正以3500公裏的時速向著月球飛去,企圖第二次敲開廣闊宇宙的大門。這就是著名的“阿波羅-13”登月行動。

現在是21點07分。突然,駕駛艙內的一隻主警報燈亮了起來,遠在33萬公裏外的“奧德賽”號宇宙飛船上發生了嚴重的機械故障,三名宇航員的生命危在旦夕。

21點30分。此時,“奧德賽”號宇宙飛船依舊如醉漢般搖搖晃晃地在太空中航行。

經過仔細的檢測,地麵控製中心發現情況簡直糟透了:飛船上第一燃料箱的氧氣已經漏光,第二燃料箱也開始發生泄漏。

導致泄漏的直接原因是由於氧氣的純度不夠,經過低溫處理後,一部分氣體並沒有凝固,而氧氣艙的密封蓋又因為質量問題無法密封。

“奧德賽”號越飛越遠,它已經駛入了原先為登月而準備的下降軌道中,為了安全返航,飛船必須重新加速脫離原先的軌道,並從月球的另一麵繞回來,擺脫月球引力,在地球引力作用下,重新進入回歸地球的軌道。

盡管還可能出現許多的問題,但采取行動已經是刻不容緩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現在是22點20分。一位工作人員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把登月艙當作“救生艇”,把登月艙上配備的電力、燃料和給養全部轉移到主駕駛艙來。而且附在“奧德塞”號上的登月艙內還配有火箭助推裝置,這樣三名宇航員或許還可以重返地球哩!

洛維爾機長覺得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最後一搏,因為再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了,而且氧氣的泄漏比人們預計的還要快。形勢十分危急,不能再猶豫了!斯維格特已將控製係統的轉換開關撥到了登月艙一邊,海斯也正打開通向登月艙的門。與此同時,洛維爾正進行著更為重要的工作——將“奧德賽”號的飛行數據和控製命令輸入到太空艙的電腦中。其中許多數值的轉換都是洛維爾用手工完成的,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爭取在停電前保留下重要的信息,為以後的登月計劃提供一些寶貴的資料。

現在是4月14日零點三十分,三名宇航員身著宇航服正進入登月艙轉移給養。真是禍不單行!“奧德賽”號的一組蓄電池能量轉換時又發生了故障,使得登月艙又失去了一部分寶貴的能源。

半小時後,休斯敦中心立即組成了臨時救援小組。全美最有威望的飛行教練克朗茨率領20多名專業工程師進入位於地下一層的210控製大廳,投入了緊張的救援工作。經過反複計算,他們終於得出了正確的點火時間,並成功地進行了模擬試驗。之後,他們立即向“奧德賽”號的機組人員發出了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