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堅硬的礎石不僅磨礪了齊白石的意誌,而且使他的篆刻技術也在磨煉中不斷長進,他刻的印雄健、凝練,獨樹一幟。漸漸地,他的篆刻技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誠實的經商風格
齊白石生前的畫賣得並不貴。1910年,吳昌碩給他定的收費標準為:4尺12元,5尺18元,6尺24元,8尺30元,冊頁、折扇每件6元。
1922年,齊白石的畫友陳師曾到日本去,帶了他幾幅畫去賣,其中《杏花》等數幅每幅的價是100元,2尺紙的山水一幅賣得250元。
齊白石後來享有盛名,也從不把畫價抬高。1949年以後,一直到他逝世那年,他已經是世界聞名的當代第一流畫家,可是他的畫價,始終還是按吳昌碩給他定的收費標準。
勤儉節約的個性
齊白石愛財,傳說他家中值錢的東西都親自鎖起來,幾串鑰匙重1斤多,一天到晚掛在腰間蕩來蕩去也不嫌墜得慌;又說他的布腰帶裏麵就藏著60個金錠;還說每天燒飯,他一定要親自量米下鍋,生怕傭人瞞天過海私帶出去幾粒。
還有一個畫蝦的故事:
齊白石畫蝦子,一隻蝦子要若幹代價,照隻計算。
一次,有人請他多畫一隻蝦子,這隻蝦便走了樣,毫無生氣。那人有點奇怪,齊白石說:“你要添的這隻蝦子是不在價錢以內的,所以替你畫了隻死蝦子。”
齊白石雖說有些“摳門”,但對小輩卻一點也不吝嗇,他每月給曾孫齊作夫30塊錢用於吃早餐、中餐,晚上在家裏吃。家裏人帶來的客人住下,他也每月給30塊餐錢。評劇演員新鳳霞拜齊白石為師的時候,他打開儲錢櫃,裏麵一捆一捆的錢,讓新鳳霞隨便拿。
在齊白石教學期間,他的學生要求教授為自己題字畫畫,齊白石也總是慷慨答應。
由此可見,齊白石並不是真小氣,而隻是根據生活需要,不做沒有必要的浪費而已,這也是他勤儉節約的一種表現。
年譜
1864年1月1日,齊白石生於湖南省湘潭縣杏子塢星鬥塘的一個農民家庭。
1866年,祖父用柴鉗畫灰寫字,教他開始認字。
1870年農曆二月十五日後,在外祖父周雨若的蒙館開始學習用毛筆描紅。
1871年,輟學期間利用放牛幹活的時間讀書畫畫。
1874年農曆一月二十一日,由父母做主,娶童養媳陳春君為妻。
1877年農曆五月,拜齊長齡為師學做木工活。
1878年,轉拜雕花木匠周之美為師,學小器作。
1888年,拜地方畫家蕭薌陔為師,學畫肖像。
1889年,拜胡沁園、陳少蕃為師學詩畫。
1896年,開始鑽研篆刻。
1897年,由朋友介紹,開始進湘潭縣為人畫像,幾經往返,漸有名氣。
1899年10月18日,正式拜王湘綺為師,並在同一年首次自拓《寄園印存》四本。
1902年,第一次赴西安教畫,從這一年起,花鳥畫改變畫風,開始創作寫意畫。
1903年,到北京出遊,之後開始創作《借山吟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