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與王湘綺老師赴江西,遊廬山、南昌等地,向王湘綺學習古典文學。

1905年,赴廣西,遊覽了桂林、陽朔等地。

1906年,到欽州,郭葆生留他教畫,得以臨摹八大山人、金冬心、徐青藤等人畫跡。

1907年,畫《綠天過客圖》。

1910年,將遠遊畫稿重畫一遍,編成《借山圖卷》。

1917年,為避家鄉兵匪之亂,隻身二次進北京,結識陳師曾,第二年返湖南。

1919年,定居北京,從陳師曾勸,開始改變繪畫風格。

1920年,在北京收梅蘭芳為徒。

1922年,陳師曾帶著齊白石的作品到日本辦中國畫展。從此齊白石名揚海外。

1927年,應林風眠聘,於國立北京藝術專門學校任教。

1946年,重操賣畫治印生涯,同年赴南京、上海舉辦個展,並應徐悲鴻聘,任北平藝專名譽教授。

1949年,被聘為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當選中國文聯委員、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委員。

1950年,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作品參加北京市“抗美援朝書畫義賣展覽會”。

1952年,被評選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團委員。國家出版機構第一次出版了他的專集。

1953年,擔任北京中國畫研究會主席,當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一任理事會主席。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

1954年,東北博物館與中國美術家協會分別為他舉辦了“齊白石畫展”。當選全國人大代表。

1955年,與中國14位畫家一起,集體創作巨幅畫作《和平頌》。

1956年,獲世界和平理事會1955年度國際和平獎金。

1957年,任北京中國畫院名譽院長。

1957年9月16日,逝世於北京,終年94歲。

名言

● 不讓一日閑過。

● 一旦不學,胡混一天!

● 欲立藝者,先立人;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 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

● 勿道人之短,勿說己之長;人譽之一笑,人罵之一笑。

● 學古人,要學到恨古人不見我,不要恨時人不知我耳。

● 揮扇可以消暑,著裘可以禦寒;二者均需日日防,任世人笑我癲狂。

● 我是學習人家,不是模仿人家,學的是筆墨精神,不管外形像不像。

● 一個人要是利欲熏心,見縫就鑽,就算鑽出了名堂,這個人的人品,也是不行的。

● 作畫先閱古人真跡過多,然後脫前人習氣別造畫格。乃前人所不為者,雖沒齒無人知,自問無愧也。

● 清逸,不慕名利,方可從事於畫。見古今之長,摹而肖之能不誇,師法有所短,舍之而不誹,然後再現天地之造化。如此腕底自有鬼神。

● 畫中要常有古人之微妙在胸中,不要古人之皮毛在筆端。欲使來者隻能摹其皮毛,不能知其微妙也。立足如此,縱無能空前,亦足絕後。

● 一生隻願做閑人。是啊,寫點閑字,畫點閑畫,見點閑人,說點閑話,寫點閑文,看點閑景,這該是人生的一種大自在境界,細想起來,人一生能幾處是閑處,得閑空,有閑情,難。求忙容易求閑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