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3

野貓偷雞

鬱離子居住在山中,夜裏有一隻野貓偷吃了他家裏的雞。第二天,鬱離子叫人在野貓必經之地安裝上了捕獸器械,放上一隻雞作誘餌。

夜晚來臨,野貓又來偷雞,卻被捕獸器逮住了。野貓拚命地掙紮,但它仍咬著雞不鬆口。

鬱離子見了歎息道:“人們追逐錢財,不也是同這隻野貓一樣嗎?”

若石

古時有一個叫若石的人,居住在冥山的北麵。

他發現有一隻老虎經常在他家的籬笆外麵偷看,就帶領全家人日夜警戒。天一亮就敲響警鍾,天黑了便燒起篝火,加以防守。又在屋子的四周栽上有刺的草木,築起圍牆。在山穀中挖了陷阱,千方百計防備老虎來襲擊。

這樣,平平安安地過了一年,老虎不敢騷擾若石家。

有一天,老虎死了,若石非常高興。他以為老虎死了,再沒有危害自己的東西了,於是放鬆了警惕,拆掉了防守的設備,牆坍了也不修,籬笆壞了也不補。

沒過多久,有一隻凶猛的豹來到若石家旁邊,把欄裏的豬、羊都吃了。若石拿著屠刀出門想和豹搏鬥,還沒有走出門,豹一爪就把他撕得血肉橫飛。最後若石全家都被豹吃光了。

道士救虎

一天,山洪暴發,洪水無情地淹沒了大片大片的田地,衝垮了許多房屋。很多人來不及逃走,有的爬上樹,有的爬上屋頂,有的被洪水卷著衝向下遊,哭聲連天,慘不忍睹。

有一位好心的道士,準備了一隻大船,和幾個擅長遊泳的人一起拿著竹竿和繩索把受災的人救上來。因此,很多人得救了。

忽然,有一隻野獸被大水衝了下來,軀體沒在水裏,昂著頭掙紮著,好像在向人們求救。

道士說:“這也是一條性命啊,快救它上來!”

駕船的人聽從了他的話,把那隻野獸救上船來。一看,原來是一隻老虎。

老虎被救上船後,起初還在昏迷之中,沒有醒過來。後來,它清醒過來,肚子餓得慌,瞪眼看著道士。老虎再也忍受不了饑餓的折磨,一口把道士吃了。

狙公和猴子

楚國有一個以養猴為生的老人名叫狙公。

每天早晨,狙公便召集所有的猴子,叫一隻老猴子帶領它們上山采摘果實。狙公把猴子采來的果實占為己有,隻拿出一丁點兒給猴子吃。如果哪隻猴子采的果實不多,狙公便拿鞭子抽打它。群猴怕受鞭打,吃盡了苦頭,但不敢違抗。

一天,猴子們上山采摘果實時,一隻小猴子說:“山上的果樹是狙公的嗎?”

群猴說:“不是的,這是天生的樹木。”

小猴又問:“這些果子是不是狙公的呢?”

其他猴子都說:“不是的,誰都可以來摘。”

小猴說:“那麼,我們為什麼要依靠狙公,而受他奴役呢?”

小猴的話讓其他猴子醒悟了。當天晚上等狙公睡熟了,它們合力砸壞了木籠和柵欄,拿了平日它們為狙公采摘積儲的果實,都逃到山林裏去,再也不回來了。

狙公沒有猴子幫他采摘果實,最後活活地餓死了。

假虎

森林裏的狐狸老是騷擾一個住在森林裏的楚國人。楚人想盡辦法也不能奈何狐狸。有人告訴他說:“虎是百獸之王。天下的野獸見了它都害怕得失魂落魄,隻能趴在地上聽天由命。”楚人便叫人做了一隻與老虎相似的物體,取了一張虎皮蒙在上麵,把它展現在窗戶下麵。狐狸走進來碰上了它,嚇得慘叫一聲,跌倒在地。另一天,野豬在田裏糟蹋莊稼。楚人便叫人把像虎的物體悄悄地放在田邊的草木叢中,叫他兒子背著梭鏢,在大路上等候捉豬,耕田的人大聲叫喊,豬便向田邊的草叢中逃跑,遇到假虎又嚇得反轉來向路上跑,於是捉到了那隻野豬。這個楚國人非常高興,認為假虎可以征服天下所有的野獸。正在這時,野外出現了一隻像馬的動物。楚人也頂著假虎向那隻野獸走去。有人阻止他說:“這野獸是一隻駁啊,真老虎還怕它呢。你要去跟它鬥,它會踢死你的。”楚人不聽,直衝上前,駁不等楚人近身,飛起一腳,把楚人的五髒六腑全踢碎了,氣絕身亡。

姣服

古時候,有一個人非常喜愛穿漂亮的衣服,有不合心意的地方就忸忸怩怩,總是心裏感到很不舒服,一定要換上漂亮的服裝才滿意。一天,他要到一個地方去,袖子上沾了一塊黑泥坯他也不知道,趾高氣揚地向前走,得意得很。半路上,他的朋友向他指出袖口上有黑泥,他便馬上惋惜歎氣,把衣袖扯起來用指甲輕輕地刮了又刮,汙泥刮去了,但那印跡卻留在他心裏。他疑神疑鬼地走五步就要把袖口看六次,最後,心情糟糕到了極點,隻得失落地回家。

藿菜湯

戰國時期,鄭之叔逃難逃到荒僻野村,餓得全身乏力。村裏的農夫把藿菜煮成湯給他吃,他覺得味道特別鮮美。後來,他回到城裏還時常想起藿菜湯的鮮美味道。

於是,他叫人特地去買了藿菜做湯給他吃。可是一嚐,覺得味道不好,吃不下去了。

鬱離子說:“藿菜的味道不會變,會變的是人的心境。有的人一得勢就翻臉不認人。”

濟水商人

有一個商人在渡濟水時,濟水突然暴漲,把他的船衝走了,他落水了,後來他抓到一根大木棍,他在水中拚命掙紮。有一個漁夫駕船去救他。當船未到時,那商人著急地呼喊著說:“我是濟水邊有錢有勢的人。假如你救了我的話,給你一百金。”等到漁夫載著他送到岸邊,卻隻給了漁夫十金。漁夫說:“剛才你還答應給我一百金,現在卻隻給十金,恐怕不好吧!”商人忽然把臉一變,怒氣衝衝地說:“你一個打魚的人,一天能夠掙多少?現在一下子便得到十金,還嫌少了嗎?”漁夫十分沮喪地走開了。

另一天,那商人又乘船從濟水渡過,很不幸船又被水衝走了。漁夫也恰好在那裏。別人說:“何不去救他呢?”漁夫說:“這個人是個不守信用的人。”大家都不願意去救那個商人。商人便被水淹死了。

人貴在守信,誠信為本,走到哪裏都會有人幫你。

鄭有躁人

鄭國有一個性格十分暴躁的人。他射箭沒有命中目標便把靶子砸碎,下棋贏不了對方便把棋子咬爛。別人對他說:“這不是箭靶與棋子的過錯啊。你何不反過來從主觀方麵考慮一下呢?”他左思右想,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得病死了。

畏鬼致盜

楚國有一個人很迷信,他相信世上有惡鬼,他很怕惡鬼上門找他麻煩,隻要有絲毫風吹草動他都會以為是惡鬼來找他麻煩。小偷得知這一情況,便乘著夜晚潛伏在牆邊裝做鬼叫。那楚人心中恐慌,連瞟一眼都不敢。像這樣搞了四五次,小偷便放心大膽地進入他的房間,偷光了他家收藏的財物。有人騙他說:“這的確是鬼拿去了。”他雖然有些疑惑,但暗地裏卻認為講得對。

沒過多久,他家原先被小偷盜去的財物又回到了他的家裏,他也認為是鬼幫他拿回來的。

玄石戒酒

古時候有一個名叫玄石的人,他嗜酒如命。有一次,他被酒醉倒了,酒力像火一樣,熏灼他的五髒,蒸煮他的肌肉骨骼,身體好像要裂開一樣,各種藥物都治不了。過了三天才恢複了過來。他對同伴說:“我知道酒能夠害死人。我再不敢飲酒了。”停了不到一個月,飲酒的同伴來了,對他說:“試著嚐一點吧。”開始他隻喝了三杯便停止了。第二天增加到了五杯,第三天便增加到十杯,第四天便大杯大杯地往肚裏灌了。他完全忘記了過去的教訓,最後他被酒醉死了。司馬光

請君入甕

武則天手下有兩個酷吏,一個叫周興,另一個叫來俊臣。有人誣告周興要密謀造反,武則天命來俊臣審訊周興。接到命令時,來俊臣正在跟周興一起邊研究案情,邊吃飯。來俊臣假裝向周興請教:“囚犯大多不肯招供,你看應該采用什麼法子?”周興說:“這很簡單,先設一隻大壇子,用旺火燒開壇子裏的水,把囚犯押到壇前審訊,誰敢不招供?”來俊臣便找來一隻大壇子,按周興所說的用旺火燒開壇子裏的水。然後,站起身對周興說:“皇宮裏傳出密件要審訊你老兄,請你到壇子裏去吧!”周興大吃一驚,馬上給來俊臣磕頭,並且認了罪。馬中錫

東郭先生

有一隻凶惡的狼被晉國大夫趙簡子用箭射傷了。狼為了逃命,忍痛狂逃。趙簡子在後麵緊追不舍。

這時,有一位讀書人叫東郭先生,正背著書袋趕路,碰到了受傷的狼。

狼跑到東郭先生麵前苦苦哀求道:“好心的先生,我已受了箭傷,後麵有獵人追來了。請救救我吧!”東郭先生看著狼這副可憐相,動了惻隱之心,答應救它,便從袋裏取出書本,讓狼躲進書袋裏,用繩把書袋縛住。

過了一會兒,趙簡子趕到了,問東郭先生:“你看見一隻受傷的狼嗎?”

東郭先生說:“沒有看見。”

等趙簡子走遠後,東郭先生把狼從書袋裏放出來。狼說:“謝謝你救了我,可是現在我的肚子餓極了,不吃東西也要餓死。好心的先生,你救我就救到底,讓我把你吃了吧。”

說著,狼齜牙露齒地要吃東郭先生。

東郭先生說:“我救了你,你反而要吃我,你真是忘恩負義啊。”

狼說:“別把那書呆子氣傳染到我身上,沒辦法了,我吃定你了!”

東郭先生說:“既然這樣,那你先答應我一個條件,讓我們去請教三位老者,如果他們認為我該讓你吃,你就吃掉我;如果他們認為你不該吃我,那你就不要吃我。好嗎?”

狼答應了,就跟東郭先生一起往前走。

他們看到一棵老杏樹。狼說:“就問這位老者吧!”

東郭先生上前恭恭敬敬地向老杏樹作了一個揖,把事情從頭到尾說了一遍,然後問:“像這樣,狼應該吃我嗎?”

老杏樹說:“我已經活了幾十年,每年我生杏子給人吃。老園丁還把杏子拿到市場去賣,賺一些錢。現在我老了,光開花不會結果了,老園丁就要砍倒我運到木工鋪裏去換錢。你看,人是多麼無情!你對狼有什麼恩情?照我看來,狼應該吃掉你!”

聽了老杏樹的這番話,狼張牙舞爪地衝向東郭先生,要吃掉他。

東郭先生說:“且慢!你不能失信。當初約定要請教三位老者,現在還要去請教另外二位。”

狼隻得再跟東郭先生一起往前走。

看見前麵有一頭老黃牛在道旁吃草。

狼說:“就問問老黃牛吧。”

東郭先生走上前去,有禮貌地向老黃牛施禮,再把事情從頭到尾說了一遍。問道:“請你評評理,狼應該吃我嗎?”

老黃牛聽了說:“老杏樹的話說得不錯。想當初我年輕力壯時,農夫用我來耕田、拉車和幹一些重活。農夫家吃的、用的,甚至娶親、生兒育女所花的錢都是我掙來的。我的功勞可不小。可是,如今我老了,農夫嫌我沒有用,他想把我宰了,吃我的肉,剝我的皮。我知道他不久就要殺我了。人是多麼沒有情義呀!你對狼也沒有什麼恩情。依我看,狼應該吃掉你!”

狼聽了很高興,又要張牙舞爪撲向東郭先生。

東郭先生急忙說:“不要急,不要急,還得問第三位老者。”

東郭先生和狼又向前走了一段路,遇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頭子。

東郭先生又驚又喜,趕快迎上去,跪在地上哀求:

“老公公,求你說句公道話,救救我的命吧!”接著,東郭先生把事情從頭到尾向老人敘述了一遍。

狼對老人說:“我們約定聽聽三位老者的意見,已有二位老者同意我吃了他。現在請你說說看,我應該不應該吃他?”

老人說:“我年紀大了,聽不明白你們說的事情。我不知道這麼小的書袋怎麼能裝得下偌大的狼。你們不妨再重新做一遍讓我看看,然後我再說出我的意見。”

狼同意老人的建議。東郭先生把書袋口張開,狼就鑽進了裏麵。隨後,東郭先生用繩把書袋口縛緊。

這時,老人對東郭先生說:“你是好心的人,但你太愚蠢了!怎麼能對吃人的惡狼講仁慈呢?你差一點兒送了自己的性命。你應該從這件事接受教訓哪!”

老人問東郭先生帶了利器沒有。東郭先生拿出一枝毛筆,老人把毛筆還給了東郭先生,到大路邊撿了一塊大石頭,兩下就把書袋裏的狼砸死了。楊慎

按圖索驥

伯樂是遠近聞名的相馬行家。他寫了一部《相馬經》,把自己相馬的心得和經驗都記載在了裏麵。

《相馬經》上說千裏馬的特征是“高高的額頭,滾圓的眼睛,蹄子圓而端正。”

伯樂的兒子便拿著《相馬經》,照書上說的樣子去尋找千裏馬。

他一出門就看見了一隻大癩蛤蟆,便回來對父親說:“我已找到一匹千裏馬。樣子和書上說的差不多,隻是蹄子不大相像罷了。”

伯樂看看那隻大癩蛤蟆又看看他兒子,哭笑不得,說:“你找的這匹千裏馬不會駕車呀!乖兒子,你再去找吧!”劉元卿

猩猩喝酒

森林裏的猩猩也是嗜愛喝酒的。

獵人為了捉猩猩,常在山腳下擺放大壇的甜酒,壇旁放著大大小小的酒杯。同時把編織成的草鞋,一雙雙勾連在一起,也放在地上。

猩猩看見了,知道這是引誘它們的,不敢去喝酒。

過了一會兒,其中有一隻猩猩對它的同伴說:“酒香純正,我們小心一點,隻喝一點就行了。”

大家同意,各拿起小酒杯到酒壇裏舀了一杯,喝完便走開。

“沒有什麼,沒有什麼。”眾猩猩都這樣說。

過了一會兒,便各自拿起大酒杯到酒壇裏舀了一杯,喝了又走開。

猩猩覺得酒味太美,實在忍耐不住,便大杯大杯地喝起來,得意忘形,都喝醉了。

醉了以後,便互相嬉笑玩耍,把草鞋都穿上腳。

這時候,山下的獵人便趕來捉拿。猩猩們因草鞋勾連在一起,再也跑不動,驚慌失措,互相踐踏,全部都被獵人捉住了。

猱吃虎腦

猱是一種猴子,身體小,爪子鋒利,善於攀援和爬樹。猱喜歡吃虎腦。它是怎樣吃到虎腦的呢?

老虎頭上發癢,便叫猱來為它搔癢。

猱在老虎頭上搔了個洞。老虎隻是感到特別舒服而沒有發覺。猱便慢慢地從腦洞裏取出老虎的腦漿來吃,它還把一點腦漿獻給老虎說:“大王,我偶然得到一點葷腥,不敢自己吃,特來獻給您!”

老虎讚歎說:“猱對我真是忠心耿耿啊!猱,你小子有前途!”

老虎吃著自己的腦漿還不知道。

時間一久,老虎的腦袋吃空了,疼痛發作。老虎發覺自己上了當,再去追趕猱。猱早已爬到高高的樹上去了。

老虎沒有腦漿,最後疼痛而死。

兄弟射雁

古時候,有兄弟倆人看見一隻大雁從頭頂飛過,兄弟倆都拉弓搭箭,準備把大雁射下來。哥哥說:“射下來煮著吃。”弟弟搶著說:“烤著吃好一些。”“煮著好吃一些。”

“烤了好吃一些。”

兄弟倆爭執不下,便去向一個老人請教如何吃雁。

老人叫他們把大雁剖開,煮一半,烤一半。

兄弟兩人認為這個辦法很好,再去射雁時,大雁早已飛走了。

搔癢

從前,有一個人不勤洗澡,所以他的皮膚經常發癢。叫他兒子找癢處搔,找了三處都找不著;叫他妻子找,找了五處還是找不著。那個人發脾氣說:“老婆、孩子是貼心的人,為什麼找癢處都找不到?”便自己伸手,一搔就搔到了癢處,自己的癢處自己最清楚。

和尚何在

有一個和尚犯了罪,由一個鄉官押解他到邊關去充軍勞役。

夜裏,他們投宿在旅店裏。鄉官是一個酒鬼,狡黠的和尚便用酒灌醉了鄉官,而後拿出剃刀把鄉官的頭發剃了個精光,又取下自己的木枷給鄉官戴上。然後,和尚乘機逃跑了。

第二天早上,鄉官醒來,不見了和尚,嚇得目瞪口呆,便到處搜尋。

最後,他發覺木枷套在了自己身上,一摸自己的頭,頭發都被剃光了,不由得吸了一口冷氣:“和尚還在,但我到哪裏去了?”

粗脖子病

南歧地方的水質很差但有點甜。飲這種水的會得粗脖子病。當地居民都是粗脖子。

外地的人到了那個地方,當地男女老少都圍著看,並且嘲笑說:“這個人的脖子多麼奇怪呀,那麼細,完全和我們的不同!”

外地人說:“你們的脖子粗,是一種疾病,要趕快醫治才對。我脖子細有什麼好奇怪的呀?”

當地人說:“我們這裏的人都是粗脖子的,為什麼要醫治啊?”

那當地人都認為粗脖子很漂亮。

膽小的人駕船

楚國有一個人想學一門手藝,他覺得駕船容易學會,便去學駕船。開始時,無論掉頭、轉彎、操槳、使舵,或快或慢,都聽老師的教導。而後,他在沙洲上試著自行駕船。想朝哪個方向行駛,就朝哪個方向行駛,完全按自己的意思駕船。這樣,他認為自己的駕船技術已經完全學好了,便辭別老師而去。

有一次,他駕船在大江上行駛,天氣突然變化,片刻之間便大雨滂沱,緊接著又遇上了急流險灘。他從來沒有經曆過大風大浪,他被嚇壞了,扔掉船舵,跳水逃去。《艾子外語》

窮人和富人

有一個窮人很有骨氣,人窮誌不窮。他從來不去討好富人。

富人對他說:“我有錢,大家都奉承我,你為什麼不奉承我?”

窮人說:“你雖有錢,又不肯白白給我,我為什麼要奉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