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的創作頂峰是詩劇《浮士德》嗎?(2 / 3)

到了80年代,托爾斯泰的世界觀發生了激變,他不願做貴族,寧願成為平民。因此一方麵他的創作也以平民的悲慘生活為主題。《複活》就是這種作品。另一方麵他與妻子產生了尖銳的矛盾,最後的三十年裏他過著矛盾而痛苦的生活,直至他客逝他鄉。

[我還想知道]

《戰爭與和平》以1812年俄國反對拿破侖入侵的衛國戰爭為中心,前後反映了1805~1820年俄國一係列重大的曆史事件。

《童年》是托爾斯泰的處女作。在這部作品裏充分顯露出他卓越的創作才華。《童年》的發表令他興奮得喘不過氣來,同時也得到了姑媽的讚賞和鼓勵,從此他的創作一瀉千裏。有《襲擊》、《伐木》、《少年》等。

雨果創作的《巴黎聖母院》被譽

為法國文壇上裏程碑式的傑作嗎?

雨果生於1802年2月26日,剛出生時,整個身軀不足一把餐刀長。人們都以為他活不了,但他奇跡般地頑強地活了下來,而且成為一代藝術驕子。

雨果從小就喜愛看書,而且富於幻想。在書上他知道了盧梭、伏爾泰、狄德羅等人的思想。後來他被送到了學塾。當時法國流行詩歌熱,雨果也成了一個小詩迷,他不僅能欣賞,而且會寫。不但這樣,他還暗下決心要成為一個詩人,而且開始朝著目標努力,1817年,他的《讀書樂》獲獎,緊接著是他的處女作《布格·雅加爾》。後來由於社會環境的變化,使雨果的思想有了轉變,他不再信仰王權而支持民主。他寫出了劇本《歐那尼》,劇中體現了他強烈的反封建的民主主義思想,又過了幾個月,為了讚美“七月革命”,雨果創作了法國文壇上裏程碑式的傑作——《巴黎聖母院》。

後來由於雨果的一係列的主張民主共和的行動引禍上身,他不得不到處流亡。然而,就是這些流亡經曆和雨果的愛國思想使他成就了巨著《悲慘世界》。

1870年,雨果又回到祖國,並於1871年參加了巴黎公社起義,營救公社會員,結果以失敗告終。

雨果於1872年完成了最後一部小說《九三年》。

1885年5月22日,這是一個沉痛的日子,作為人道主義的先行者、和平戰士的雨果先生與世長辭了。整個法國和歐洲都為他落淚。

[我還想知道]

《巴黎聖母院》暴露和控訴了封建貴族和反動僧侶慘無人道、虛偽卑鄙的醜惡本質,描寫和歌頌了平民百姓善良互助的可貴品格和反抗精神。

《悲慘世界》再現了巴黎人民的悲慘生活,謳歌了巴黎人民的革命鬥爭。

魯迅是為了救國而棄醫從文的嗎?

魯迅出生的年月正處於清朝統治即將瓦解的時期,此時中國正醞釀著新舊時代的交替。在魯迅童年時代,保姆長媽媽給他講了許多稀奇怪異的故事,這對魯迅的影響很深遠。轉眼間到了少年,由於長輩的教誨,魯迅就已經博覽群書了。這對後來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魯迅12歲時,他的家庭有了變故。小魯迅由此更深刻地認識了這個社會。後來,小魯迅就擔起了家庭重擔,也就是這段經曆使魯迅萌發了當醫生的想法。後來他果然在青年時代去日本仙台醫學院學習了。學成歸來後看到麻木的失去尊嚴的同胞感到很悲痛,他立刻意識到醫治同胞的精神比醫治身體更加重要,於是他選擇了文學作為武器。他先是辦《新生》雜誌,後陸續寫了許多篇論文有關生物進化論的等。後來在錢玄同的引導下加入了《新青年》。

1918年5月,魯迅發表了控訴吃人社會的白話短篇小說《狂人日記》,隨後陸續發表許多篇。小說和雜感,如《孔乙已》、《藥》等。

1921年《阿Q正傳》在《晨報》〈副刊〉上開始連載。自從“五四”以後,魯迅先後在8所學校兼課,時間長達6年之久,其中就有女師大。後來為了反擊帝國主義和國民黨的殘暴行徑,魯迅翻譯出版了《毀滅》和《鐵流》。

1936年6月9日,中國巨星隕落了,一時間全國上下都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

[我還想知道]

《阿Q正傳》中阿Q是個貧苦農民,在侮辱和迫害中,養成了十分怯懦的習性,卻又表現出一種荒唐的“精神勝利法”。

魯迅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是勇士,他是青年的導師和益友。

安徒生用畢生的心血澆灌了

無比瑰麗的童話之花嗎?

安徒生小時候家境貧寒,無人照管他,他隻好跑到外麵玩耍,卻又被人謾罵。父親看到後非常難過,就給他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那些動人的故事啟發了安徒生的想像力和文學創造力。後來他又從爸爸送給他的木偶中得到樂趣。他異想天開地成立了一個木偶戲班。到了14歲時,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安徒生接觸了戲劇,他對此非常感興趣,也暗下決心將來作演員,但是人們沒有給他機會,加上他本人不具備演員的天賦,隻能以失敗告終。

後來安徒生愛上了寫作,憑著自己積累的經驗,寫了《維森堡大盜》和《阿芙索爾》兩個劇本。但缺乏文學素養,被人瞧不起,後來安徒生以此勵誌,潛心修養,閱讀了大量的書籍,逐漸摸索出文學創作上的一些規律,終於迎來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如詩《傍晚》、童話遊記《阿馬格島漫遊記》、喜劇《尼古拉那夫塔上的愛情》等。

對此,安徒生並不滿足,他又開始寫童話了。

從19世紀30年代開始寫了近40年,共發表了160多篇作品。有《皇帝的新裝》、《豌豆上的公主》、《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等。安徒生一生坎坷,但用畢生的心血澆灌了無比瑰麗的童話之花。

[我還想知道]

《豌豆上的公主》裏的那位“真正的公主”生得十分嬌嫩,她睡在20層褥子和20層鴨絨被上,就因為下麵壓著一粒小小的豌豆,竟硌得她全身發青發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