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的前身是徽劇嗎?(3 / 3)

2通俗性——輕音樂作品篇幅較小,結構簡單。音高大都在一個八度內,容易上口,歌詞通俗易懂,適合於群眾的水平和需要。

3生活化——輕音樂作品的表演方式比較精幹、輕便,旋律輕快、優美,適於在各種場合下欣賞。如公園、舞會、茶座、飯店、家庭中等,無拘無束,使人覺得輕鬆愉快。

輕音樂的題材類型相當廣,有外國古典音樂中的通俗音樂,如小夜曲、進行曲、舞劇音樂等。這類音樂旋律優美,抒情動聽。還有一類是舞曲,如《小步舞曲》、《探戈舞曲》等等,這類作品熱情奔放,韻律感強。第三類輕音樂作品是一些民歌和民間樂曲,如日本民歌《拉網小調》、俄羅斯歌曲《紅梅花兒開》,我國的廣東音樂、江南絲竹等都屬輕音樂範疇。

輕音樂同時還向器樂領域拓展,把一些古典名曲流行化,或把電影插曲用流行音樂重新配器,成為檔次較高的一類輕音樂作品。

[我還想知道]

西方稱“輕音樂”為流行音樂,現在我國也有大部分人這樣稱呼,獨聯體和東歐則稱其為遊藝音樂。

現在許多超級市場都播放一些節奏緩慢的輕音樂,讓人們的節奏放慢,多購物。

管弦樂隊是演奏管弦樂的樂隊嗎?

演奏管弦樂的樂隊叫管弦樂隊。管弦樂隊一般包括有四組不同族類的樂器:弦樂器、木管樂器、銅管樂器和打擊樂器。這四類樂器合起來可達上百件之多。

弦樂器又可分為弓弦樂器,如提琴、胡琴;撥弦樂器,如豎琴、三弦;擊弦樂器,如箏和揚琴。

木管樂器是用木質製成的管形吹奏樂器,分為三種,一是有吹孔的,如長笛和短笛;二是以兩片哨片發音的,如雙簧管、大管、低音大管;三是以單簧哨發音的,如單簧管和薩克斯管。

銅管樂器包括短號、小號、圓號、長號、大號和各種薩克斯號。

打擊樂器有金屬製的,有皮革製的,也有木製的。主要用來加強節奏。管弦樂隊的規模大小,以木管樂器的數量為衡量標準,可分為單管、雙管、三管和四管等編製。凡木管樂器配每種樂器有兩個的就叫雙管編製,其餘類推。

管弦樂隊的樂器數量的使用可增可減,並不一律都用二管、三管或四管。演奏一般的管弦樂曲,有兩管編製的管弦樂隊就足夠了。演奏交響曲則需要一支大型的完備的管弦樂隊。

[我還想知道]

17世紀,法國宮廷音樂家J·奧特泰爾和M·菲利多爾發明了正規的雙簧管。

據記載,把木管、銅管和打擊樂合奏團體稱為管樂隊。它起源於15世紀德國,當時成了軍隊生活的一個常備部分。後來,加進了弦樂器,名稱就換作管弦樂。

我國民族樂器因種類不同

而特點各異嗎?

中華民族是一個古老的國家,有著悠久的、燦爛的音樂文化曆史。五六千年前,就已有了石製、陶製和骨製的樂器了。

中國的民族樂器發展至今,吹打彈撥,種類繁多。一些世界揚名的中國傳統民樂曲,如《彩雲追月》、《春江花月夜》、《十麵埋伏》、《二泉映月》等,都是用民族樂器演奏的,完全可以與歐洲音樂媲美。

大型的民族樂器主要有:

古琴——是一種平放演奏的七弦琴,其聲古樸典雅。古琴的曲目有:《高山》、《流水》、《醉漁唱晚》、《廣陵散》、《梅花三弄》、《胡茄十八拍》等。

琵琶——是一種抱握彈撥樂器,現常見的是四弦曲項琵琶。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句“猶抱琵琶半遮麵”,就很形象地寫出了琵琶的彈奏姿勢。民族樂曲《十麵埋伏》、《霸王卸甲》、《陽春白雪》、《塞上曲》等都是著名的琵琶演奏曲。

二胡——是一種用馬尾作弓弦,架在腿上拉奏的胡琴。其曲目有《二泉映月》、《光明行》、《病中吟》、《空山鳥語》等。

還有古箏、揚琴及吹奏樂器:笙、蕭、管、笛等,都是民族樂器的精品。

另外,還有鑼、鼓、鈸、板、鈴、木魚等,也都是民族特色樂器。

[我還想知道]

琵琶一般分為三類:一類叫琶琶,產生於秦朝,二類叫曲項琵琶,三類叫五弦琵琶。這兩類都產生於南北朝時期。

古琴,中國最古老的彈弦樂器。周朝時已普遍流行,常與瑟合奏。

欣賞外國古典音樂的方法

是循序漸進嗎?

外國古典音樂是依靠音樂形象來感染聽眾,以音樂的語言和意境給聽眾留下思索和回味的餘地。

要想聽懂古典音樂,應該循序漸進,首先要聽那些描繪對象十分具體的作品,如管弦樂狂想曲《動物聯歡節》,是描寫獅子、鴿子、袋鼠等動物的千姿百態,聽後如聞其聲。其次,要讀一些音樂家的傳記作品,了解一下他們的生活經曆、思想感情和性格氣質。作曲家總是通過自己的作品向聽眾傾訴衷腸的。如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樂》(《命運交響曲》)是舉世聞名的。第一樂章的“動機”,象征著“命運在敲門”。究竟命運給貝多芬帶來了什麼,貝多芬又是怎樣對待命運的挑戰的?第二樂章:主人公在思考,他反省了自己的弱點,增強了勝利的信念,準備再一次和命運搏鬥。第三樂章:黑暗勢力在咄咄逼人,要求自由的人們,在艱難時刻,要堅持住啊!第四樂章:光明終於戰勝了黑暗,光榮屬於敢於反抗的英雄,勝利的凱歌響徹雲霄。這樣,你就會不由自主地調動起情感,與音樂產生共鳴。其三,選擇作品可以由淺入深,先聽短小的,再聽大部頭的;先聽那些內容好捉摸的,如穆索爾斯基的《荒山之夜》、裏姆斯基·柯薩柯夫的《天方夜譚》,再聽無標題的、抽象一些的作品;先聽舞曲、序曲、交響曲,再聽協奏曲、奏鳴曲等。

[我還想知道]

音樂是表達人心情的,隻有理解了作者的心情才能真正地欣賞音樂。

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也就是《歡樂頌》,是貝多芬在藝術上的一個大膽地嚐試,他把合唱與交響曲融合成一體。樂曲中充滿了莊嚴與喜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