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金像獎杯的成本為400美元,僅用324K黃金裝飾表麵。
電影界有史以來的100部最優秀
影片的評選活動是由英國
出版商發起的嗎?
自上一世紀末以來,電影作為一門藝術快要有100年的曆史了。1989年,英國出版商與影評人約翰·科巴爾致函給包括美、法、意等電影大國的80位著名影評人,邀請他們評選有史以來的100部最優秀影片,現已評出結果。其中前十部是:
第一名是《公民凱恩》。此片由奧遜·威爾斯自編自演,它被公認為是電影史上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第二名是法國讓·雷諾阿的《禁止的遊戲》。它被譽為一部最重要的法國片和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先驅作。
第三名是原蘇聯謝·愛森斯坦的《戰艦波將金號》。該片的剪接技巧對後世電影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愛森斯坦被許多電影史學家稱為“蒙太奇之父”。
第四名是意大利費·費裏尼的《八部半》。這部充滿詭秘風格的自傳式影片,場麵調度之巧妙叫人歎為觀止。
第五名是金·凱利主演的美國歌舞片《雨中曲》。全片畫麵色彩豔麗,歌舞輕快優美。
第六名和第七名都是卓別林的影片,分別為《摩登時代》和《淘金記》。
第八名是瑞典英·伯格曼主演的《野草萄》。
第九名是英格麗·褒曼主演的《北非諜影》。
第十名是日本黑澤明的《羅生門》。
[我還想知道]
“好萊塢”有世界影都之稱,可以拍攝以世界各地為背景的影片。今天,它已成為美國電影、電視業的代名詞。
“鬆樹林”是英國的“好萊塢”。它位於倫敦郊外,是歐洲最大的拍攝基地。美國的“超人”就是在這拍的。
世界上大約有200多種電影節嗎?
據統計,目前世界上大約共有200多種電影節。但為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聯合會所承認的一級電影節隻有6個:威尼斯、戛納、西柏林、印度(又稱新德裏)、莫斯科和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其中,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性的電影節,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每兩年舉行一次,每屆都有宗旨口號。最高獎是“金獅獎”和“銀獅獎”。
戛納電影節每年5月舉行。各國的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美術片均可報名參加比賽。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西柏林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其特點是商業性較強。獎品是“金熊獎”、“銀熊獎”。
印度國際電影節不定期舉辦。獎品有金孔雀獎、銀孔雀獎及銅孔雀獎。
莫斯科電影節兩年一次。比賽分故事片、兒童片和短片三組進行。
卡羅維·發利電影節每兩年舉行一次。最高獎是水晶地球儀獎。
上述6個電影節都具有新鮮感和權威性,凡參加過其他比賽性電影節的影片,是不能參加這6個電影節的。
另外,還有一些屬於專門性的電影節,如南斯拉夫的科學幻想電影節、意大利的教育電影節、法國昂西的動畫片電影節、德國奧伯崇森的短片電影節等。
[我還想知道]
威尼斯電影節每兩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為期兩周。開始於1932年8月6日。它的創立宗旨是想把電影藝術提高到與其他藝術同等的水平。
中國自1971年開始選送影片參加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美術片的製作過程非常繁索嗎?
美術片包括動畫片、剪紙片、木偶片等。
拍動畫片的程序是這樣的:當導演拿到電影劇本後,要同創作人員一起,對整個影片的人物造型、音樂環境、攝影處理、對話等進行構思設計,把故事內容按照電影的要求,畫成連環畫式的分砂畫麵,使文字變為圖畫形象。然後畫出各種人物形象的靜止圖、動作圖、表情圖以及人物比例圖、背景草圖等,經攝製組討論定稿後,再把每個角色的動作姿勢,用鉛筆畫在紙上,動一點就畫一張。一部放映一小時的動畫片,幾乎要畫六、七萬張。畫麵畫完以後,描線上色人員再把紙上的形象描在化學片上,塗上各種不透明的顏色,配上背景,然後再進行拍攝。拍攝時,要用逐格攝影機,拍一格,換一張畫麵或一個動作,再拍一格,再換一張畫麵或一個動作。
影片拍完以後,再請配音演員配上對白,加上各種需要的音響效果,並請音樂家根據劇情寫出曲譜,由樂隊配合放映在銀幕上的畫麵,演奏配樂。然後,把這幾種錄好的聲音合並成一條聲帶後,再複製到電影畫麵上,這樣的電影底片,經過洗印,翻製成拷貝,在銀幕上我們就看到能動會說的動畫影片了。
用木偶拍攝出來的美術片,稱木偶片。同理,用剪紙拍攝出來的美術片叫做剪紙片。
[我還想知道]
1900年,美國紐約比塔格拉夫公司委托詹姆斯·斯圖瓦特·布拉克頓拍攝的《奇怪的臉》是世界上最早的動畫片。
木偶一般隻60厘米高,用鋼絲連接關節以便於活動,操縱者用線或木棍操縱木偶的四肢,使木偶做出一個個按順序分解的工作,再逐格拍攝下來,便製成了木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