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運動是人們適應生活節奏變化的重要手段嗎?(2 / 3)

奧運會的優勝者受到舉國上下的尊崇,並可獲得豐厚獎賞。他們頭戴花冠,名字被題在特製的名冊上,傳揚於全希臘。三次獲勝者還專門建立紀念雕像,並有物質獎賞。回到家鄉時,受到鄉親們的夾道歡迎,有的城邦甚至搭起凱旋門,打通城牆歡迎優勝者歸來。[我還想知道]

古代奧運會競賽方式很古老。賽跑時,運動員赤腳裸體,起跑用站立式,第一個跑到終點的人,就是優勝者。跳遠比賽時,競技者必須手持15至45公斤重的物體。

角鬥比賽是古奧運會最殘酷的項目,運動員不帶任何護具,兩手也不裹皮革,拳擊角鬥混用,十分劇烈,傷害事故很多。

奧運會開幕式上放飛白鴿

是象征奧林匹克精神嗎?

國際奧委會在1920年做出正式規定:在奧運會的開幕式上要放飛鴿子。這是一種傳統儀式,每屆奧運會的開幕式上,都要把象征和平的白鴿放入藍天中,景象蔚為壯觀。現在世界上各種大型的運動會都紛紛效仿。

開幕式上放飛白鴿的儀式,與宗教信仰有關。據《聖經·創世紀》記載:上帝因厭世人行惡欲普降洪水毀滅世界,惟有對上帝一向忠心耿耿的諾亞事先得到上帝旨意,造了一隻方舟,攜全家並各種動物逃脫滅頂之災。當洪水退落後,諾亞放出一隻烏鴉去打探消息,結果一去不複返。諾亞又放出一隻鴿子去探測洪水是否已退盡。結果,鴿子口銜橄欖枝飛回,諾亞於是得知洪水退盡,平安已經到來。以後,鴿子和橄欖枝就成了和平的象征。

奧林匹克精神就是以和平、團結和友誼為宗旨的。在奧運會的開幕式上,放出和平化身的潔白、美麗的鴿子,不但象征了奧林匹克精神,而且使得開幕式充滿了節日的氣氛,顯得活躍而熱烈。

奧運會的開幕式上的放飛鴿子儀式,往往將開幕式推向一個高潮,使觀者感受到一種全人類和平友好的聖潔氣氛。

[我還想知道]

自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設吉祥物以來,曆屆奧運會和一些重大的世界性體育大賽都要設計一個吉祥物。

第20屆、21屆、22屆、23屆、24屆、25屆奧運會的吉祥物分別是“瓦爾迪”獵狗、“阿米克”水獺、“米沙”北極熊、奧林匹克之鷹——山姆、“荷多裏”老虎、“科比”狗。

奧運會的會標由主辦國設計目的

在於宣傳此屆奧運會的主旨嗎?

大型的運動會大都要專門設計會標。這個會標是運動會的主題標誌,是表示所舉行的運動會是哪種類型、什麼項目的比賽的一種標記。奧運會的會標由主辦國精心設計,其作用在於宣傳此屆奧運會的主旨,它的內容反映了東道國地理風貌、曆史文化、民族風俗特點等,並輔以奧運標識語及屆次、地點、時間等。

奧運會的會標不僅反映東道國的獨具匠心和顯示奧運精神,而且還能影射當時的世界政治風雲、某種思潮等。例如,1936年柏林第11屆奧運會的會標主圖,是一架羅馬戰車停在柏林凱旋門上。當時德國正處於希特勒的統治下,納粹主義十分囂張,因此,會標中也仿佛透射出世界大戰前的肅殺氣氛。

第2屆巴黎奧運會的會標主圖是一位金發女郎。與之相應的,正是在這一屆奧運會上,有11名女運動員第一次走進了奧林匹競賽場,終於衝破了舊習慣勢力對婦女長達2000多年的禁錮。

1904年美國聖路易斯第3屆奧運會的會標糟糕透了,幾乎變成了世界博覽會的海報。因為當時該地正同時舉行世界博覽會,會標的下方竟赫然印有“萬國博覽會”的字樣,這遭到權威人士的激烈抨擊。

[我還想知道]

第17屆奧運會在意大利羅馬舉行時,就以一隻母狼哺育兩個嬰兒的圖案作為會標。

19屆奧運會在墨西哥城舉行,選擇了墨西哥城最著名的出土文物——24噸重的曆石作為會標。

奧運會的獎章是格式與圖案

的統一嗎?

對世界各國運動員來說,獲得奧運會金牌是最高的榮譽,為此,他們不知奮鬥了多少個日日夜夜。

奧運會的獎章究竟是什麼樣的?在1928年第9屆奧運會上,獎章的格式和圖案才正式統一。它的正麵采用了佛羅倫薩藝術家佐·卡西奧裏精心繪製的圖案。圖案為運動場旁有一女神像,左手抱一束花,右手高舉橄欖枝。神像旁,運動場上麵標明奧運會的屆數、地點和年代。獎章的兩麵都寫著:“勝利、友愛、團結”字樣。獎章為圓形,直徑至少為60毫米,厚3毫米。第一名為鍍金的銀牌,含金量不得少於6克。第二名的獎章是銀牌,第三名是銅牌。金、銀牌都是用純度達920‰以上的銀製造的。1956年後,國際奧委會又規定了獎章上還要標明運動項目。

[我還想知道]

第一屆奧運會的獎品是銀、銅質的獎章和橄欖枝冠。

1924年第八屆奧運會,頒發了一種由法國人裏沃設計的,畫麵上有球、滑雪板等各類運動器材的古色古香的獎章。

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口號是

“主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加”嗎?

國際間檔次最高的運動會是奧運會,有幸參加比賽的都是各國選拔出來的體育運動健將。因此,奧運會獎牌的爭奪戰尤為激烈。為了能夠得到一枚獎牌,把名字永遠留在運動史冊上,所有的教練員、運動員都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並在比賽中都奮力拚搏。這其中,難免有人為摘去桂冠不擇手段:如有人服用興奮劑,來提高自己的運動成績;有人在馬拉鬆賽跑中途,暗乘友人汽車,騙取冠軍;有人在比賽中場,將對方主力運動員弄傷……這一切醜陋的行徑都玷汙了奧運會的崇高性、純潔性,違背了奧運會的宗旨。為此,現代奧運會的奠基人顧拜旦早有預見,他很早就提出:“主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加”這一口號。引導大家正確認識奧運會的意義,將在運動會中與各國朋友交流友誼,切磋技藝作為自己真正目的,而把錦標主義拋棄。

奧運會口號也幾乎成了每一項比賽或活動的參加者的人生格言了。

[我還想知道]

公元394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以奧運會是“異教”活動為名,下令廢除了名存實亡的古奧運會。公元408年,狄奧多西二世仗恃霸權,悍然燒毀了奧林匹亞的建築物。這支盛開了293屆的體育之花就這樣完全萎謝了。公元423年的大火和公元522年、551年的地震,使這塊象征著古代人類精神文明的奧林匹克發詳地變成了一片廢墟。

現代奧運會主要包括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均為四年舉行一屆。冬季奧運會與夏季奧運會在同一年不同城市舉行。

五色環象征著五大洲的團結及

運動員在運動會上相聚嗎?

說起奧運會的五色環,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在奧運年,到處都能看到奧林匹克運動這一代表性標誌。然而,這一圖案及其色彩到底象征著什麼呢?對此曾經有過不同的解釋。

這個圖案是顧拜旦構思和設計的。在1914年6月的第6次國際奧林匹克代表大會上,顧拜旦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圖案,它由5個不同顏色互相套接的圓環和“更快、更高、更強”的格言構成。5個圓環分別為藍、黑、紅、黃、綠五種顏色。上邊的3個環是藍色、黑色、紅色,下麵的兩個環為黃色、綠色,自左至右依次排列。這就是今天人們看到的五色環。

有一種解釋說:五色環代表五大洲。天藍色環代表歐洲,黃色環代表亞洲,黑色環代表非洲,綠色環代表澳洲,紅色環代表美洲。其實,當年顧拜旦之所以采用這幾種顏色,是因為它們包括了當時奧運會所有參加國國旗的顏色。1979年6月國際奧委會在其出版物《奧林匹克雜誌》上正式指出:根據奧林匹克憲章,五環的含義是象征五大洲的團結,以及全世界的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比賽和友誼的精神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