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皇宮之中,一陣喊聲響徹天空,“皇上駕崩了,皇上駕崩了。”宮中的曹公公急促地跑向趙匡政的寢宮,向他稟報此事。已經被上官風放了回來的趙匡政聽到曹公公這麼一說,頓時瞠目結舌,呆若木雞,一時間心中竟如茫然若失般不知所措。
良久之後,趙匡政這才慢慢緩了過來,腦中理正思緒,急忙派人去請師傅魔劍叟。
魔劍叟急急入了趙匡政的寢宮之內,二人閉門而談,不見外人。
趙匡政說道:“師傅,我父皇突染重命,不治而亡,生前又未將我推上太子之位,隻怕他早已內定了即位之人。唉,萬一我得不了皇位定會招來殺身之禍。”魔劍叟心道:‘政兒知道自己的父皇已死,心中卻無半點哀傷之情,卻隻關心自己的皇位,果然野心十足。’,說道“政兒,不必擔心,怎麼說你也是聖上的獨子,由你登基當然是天經地義。況且萬一有人不服於你,我自會讓他永遠封口。”趙匡政說道:“師傅,你有所不知,父皇已經下了聖旨,定了傳位之人,等他歸天之後,便由我皇叔、禮部尚書、兵部侍郎、樞密使和都承旨五位一品官爵一起開了皇旨,宣布傳位之人。”魔劍叟聽到這裏連忙問道:“政兒,你可知那聖旨現在何處?”趙匡政回答道:“放聖旨的地方,應該在興國寺內。聖旨懸在大堂的正梁之上,高有數丈,一般人無從拿得。”魔劍叟細想了一下,說道:“政兒放心,師傅自有妙計。”趙匡政大喜,問道:“不知師傅有何辦法?”魔劍叟說道:“政兒,你先派人以你父皇的筆記和口氣,假寫聖旨,說將皇位傳於你手。晚間我便潛入興國寺內,來個偷梁換柱,將假聖旨放在正梁之上,定不會露任何破綻。”趙匡政應諾,準備依計而行。
趙匡胤歸天,宮中早已亂成一團。趙光義率領眾臣在皇宮之中商討對策,趙匡政當然也在其中。趙匡政見他這個皇叔行為處事不急不躁,謹言慎行,處事有方,的確是個可以統領天下的人物。
到了夜間,因為皇宮出了大事,守衛也嚴過平時。在興國寺外,禦林軍侍衛個個精神振作,分批來回巡視。這時,一名身穿夜行服拿著黑色寶劍的人出現在興國寺一旁的石牆之後——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魔劍叟。
魔劍叟不時探頭查看周圍動靜,隻見興國寺的守衛雖是圍著寺外不斷遊動,卻安排得井井有條,不見絲毫破綻,心中不時有些焦急。就在這時,黑夜之中又竄出另一蒙麵黑衣人,此人身法迅速,從興國寺前一晃而過,禦林軍統領不敢怠慢,便帶領侍衛追了過去。魔劍叟見狀心中一喜,運著悄無聲息的輕功,繞到門前,竄了進去。
魔劍叟來到大廳之內往上望去,果然見屋內正梁之上懸有一物。心中一喜,卻又不敢大意,提起真氣飛了上去,一手抓住屋梁,另一隻手從懷中將夜光棒取出,照亮後,細看那懸空之物。隻見正梁上的東西是一個上了封的金盒,用了一把金鎖鎖著,整個金盒是用一根金繩係在正梁之上。魔劍叟心中大喜,心道:‘得來全不費功夫,這下我徒兒定可坐上皇位。’一時之間竟忘乎所以,將夜光棒收入懷中,伸手去結金繩。哪知手剛碰上金繩,就聽見鈴聲大作,響徹屋外。魔劍叟心中一驚,知道中了埋伏,心道:‘偷梁換柱不行,不如將它拿了毀掉,自己再想辦法幫助趙匡政登上皇位。’想到此處,魔劍叟便要強行將那金盒拿下,哪知越是用勁,越是拉不下來,魔劍叟心中一急,運起內力越拉越緊,金繩已被拉斷,卻仍無法將金盒取下,魔劍叟不明所以,剛想退走,突然廳內一亮,屋外衝進幾十名侍衛,個個拿著火把,將屋內照得通紅,而為首之人竟是趙光義。
隻聽趙光義說道:“還是我兄長猜得對,定會有人來盜取聖旨,要不是我事先已有準備,用了天蠶絲護著,聖旨早就被你偷去了。”魔劍叟細看一下,果然見金盒之上連著一根晶瑩剔透細若絲般的繩子,一直連到靠在牆角的圓鈴之上,這才明白剛才為什麼鈴聲大作,要不是這些侍衛拿著火把,自己定是不能發現。
魔劍叟心中氣憤,從正梁之上一躍而下,手持‘墨玉劍’立於廳中,心道:‘既然軟的不行,我便把趙光義給殺了,政兒照樣可以登上皇位。’想到此處,提起寶劍,便往趙光義衝去。趙光義早有準備,隻見他身後左右飛出二人,一人手持流星錘,另一人雙手拿著吳越鉤護住了趙光義。魔劍叟不知二人是何來路,直衝過來,哪知二人武功竟是不弱,一左一右攻向魔劍叟,一個來回竟將他逼回原處。隻聽趙光義哈哈大笑,說道:“你以為你蒙著臉我就不知道你是誰,我雖看不見你的容貌,但卻認得你的‘墨玉劍’。魔劍叟,我沒的說錯吧?”魔劍叟見他認出了自己,也不否認,心想先逃出寺廟再作打算,當下二話不說,與那二人交起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