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統一聽,連忙說道:“大人說的是,大人說的是。”
就在他們誇誇其談的時候,有人來報,說在隊伍後麵來了一隊人馬,二、三十人,好像是北漢的逃兵,指揮史聽的樂了,難道他們想跟我們回大遼,二話不說命令隊伍停了下來,自己和副統騎馬來到了隊伍後麵,隻見一隊人馬之前,領隊是的一個騎在黑鬃寶馬之上、神采奕奕的北漢將軍。
指揮史心中嘀咕著,他雖然不認識騎在馬上之人,但手中的“亮銀槍”他可是知道的,還且在遼軍之中也是眾中知曉,雖然心中忐忑不安,但還是故作鎮定,說道:“來者何人?”
“北漢大將軍楊業是也。”騎在馬上的將軍直言不諱。
“哦,原來是大名鼎鼎的楊將軍,卻不知將軍來此地是為何事?”那個指揮史旁敲側擊問道。
楊業說道:“我隻問一句,剛才在大道之上的百姓是否你們所殺?”這個那個指揮史才知道楊業可不是來投奔的,是來找麻煩的,但自己有二、三百人,對麵隻有二,三十人,他心中自然是不怕,說道“是又怎麼樣?”,楊業提槍在手,說道:“是就拿命來”,話一出口,黑鬃寶馬但如玄箭一般向指揮史衝了過去,電光火石的一刹那,楊業已經來到了指揮史坐騎之前,一槍刺了過去,指揮史未想到他如此之快,但自己也是久經殺場,下意識的伸出左手,抓住了在一邊的副統,一把擋在自己麵前,那個副統還沒反應過來怎麼回事,已經被“亮銀槍”刺穿了胸膛,一口鮮血吐在銀槍之上,眼見不能活了。楊業見一擊未中,回手想在刺一槍,而指揮史身邊的士兵早以緩過神來,提著長槍逼退了楊業。
指揮史驚魂未定,退在一旁,說道:“所有人都上去,把他們圍住,全部殺掉一個不留。”,二、三百名士兵按命令衝了上去,將楊業等眾將圍了起來。楊業知道自己人少但想擒賊先擒王,能靠著自己的本領,一招將領兵的殺了,讓遼國士兵不戰自亂,但未想對麵的指揮史反應如此迅速,硬是用自己人的命保住了自己。一擊不成、後患無窮,二、三十名北漢士兵被幾百遼軍圍住,苦苦支撐,不到一刻,楊業手下已經有四、五人都亂刀砍死。他空有一生本領在如此之多的人中也無從施展,他從馬背下被逼了下來,手持“亮銀槍”,用了一招“橫掃千軍”,頓時靠在他身前的一排數十人的遼軍士兵被他震飛了出去,他回手檔了後麵四名遼軍士兵的大刀,回身一踢將四人踢翻在地,但在落地的時候一腳踩到了一名遼軍士兵的屍體上,腳一不穩,偏了方向,頓時右腿之上被一長槍刺中,鮮血直流。打仗跟單挑獨鬥不是一回事,打仗可不給你考慮的時間,當楊業的腿被刺中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已經無力回天,隻待閉目等死。
嗖、嗖、嗖。。。。。。。一陣急促的箭聲劃空而過,一批批遼國士兵中了箭倒在了血泊之中,遼軍士兵見狀紛紛退開,盾牌兵陣出動擋在了前麵,不慌不亂,遼軍果然是訓練有素。
楊業本已閉目等死,但時時不見有兵刃向自己招呼便睜開了眼睛,隻見從後方,來了一隊騎兵弓箭手,第一騎上的士兵舉著一個“趙”字,領兵的不是別人,正是趙匡政。
來的早不如來的巧,就當他們緊追楊業的時候,偏偏碰上他們被遼軍圍住,趙匡政不在細想命令騎兵弓箭手救下了楊業。“絕不允許任何人在我大宋領土之上燒殺搶掠,給我上。”命令一下,身邊的四、五十批騎兵衝向了遼軍,趙匡政騎在馬上,第一個衝入了敵陣,他拔出了寶劍使出“幻想劍法”,一刹那間到處就是趙匡政的身影,遼國士兵哪裏分的清哪個是真哪個是假?頓時五人身首異處。楊業見原來是趙匡政救了自己,心中也是有所感激,從身上撕了條布下來,綁住了退上的傷口,提槍跟著趙匡政殺入敵陣。
這一戰甚是慘烈,楊業的手下全部陣亡,自己也受了幾處刀傷,而趙匡政的騎兵也隻剩下數十騎,包括了被砍掉左手重傷的左統領。但雖然代價很高,但遼軍二、三百人幾乎全部被殲,隻有少數人逃了回去。
趙匡政告訴楊業,你我都是漢人,但北麵的契丹人一直欺負我們漢人,燒殺搶掠、無惡不做,在他有生之年絕對不讓遼兵侵犯我中原大地。楊業心中感激趙匡政的救命之恩,而且明白大遼才是自己真正的敵人,便降了北宋。楊業投降後,受趙匡政重用,封左領軍衛大將軍,鄭州防禦使,日後成為北宋的抗遼最著名的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