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一旦占領斯大林格勒地,還可進一步侵略中東、印度洋,打開德日聯係的通道。斯大林格勒無論在政治上、軍事上和經濟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得失會影響整個戰局,蘇德雙方在這裏共投入兵力200萬以上。
戴高樂是因成立“自由法國”而被英國人承認是法國領袖嗎?
1939年9月1日,德軍大舉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9月3日,英法聯合對德宣戰。戴高樂奉命指揮第5集團軍坦克部隊駐守阿爾薩斯。1940年1月26日,戴高樂向80位知名領導人遞交了一份備忘錄,題目是《機械化部隊的產生》,呼籲英法美三國要聯合起來建立一支強大的機械化部隊。然而,他的建議無人重視。到這年5月,德軍戰場呈現敗局。
6月份,戴高樂升任副國務秘書,負責國防事務。他親自飛赴英國,爭取英國支持。
6月22日,法國的貝當政府正式向德國投降。戴高樂得知後立刻在倫敦發表聲明,譴責貝當政府的投降行為,同時,宣布成立“自由法國”。幾天之後,英國正式承認戴高樂為“一切自由法國人的領袖”。戴高樂所從事的建立自由法國的行動,便被人們稱為“自由法國運動”。
[我還想知道]
1970年9月,戴高樂因心髒病而去世,享年80歲。他的名字將永標史冊。
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克寫的《安妮·弗蘭尼日記》記載了法西斯主義恐怖統治主義對納粹分子(猶太人)的摧殘和扭曲人性的醜惡行為。
第二次世界大戰由於日本偷襲珍珠港而擴大範圍嗎?
1940年12月8日淩晨,東京時間1時45分(檀香山時間7日晨6時15分),航空母艦上塗著血紅的太陽旗標誌的飛機引擎轟鳴,當“起飛”的命令一下達,183架日機騰空而起,在黎明前的海空中迅速編好隊形,組成第一攻擊波,向美國珍珠港撲去。
這時,美國96艘大小軍艦正一動不動地停泊在港口,飛機也整齊地排列在機場上“休息”。
空襲一開始,日本飛行員就欣喜若狂地向總部發出了偷襲成功的信號。接著,日本艦隊的攻擊命令一個接一個地下達,作戰日軍極盡狂轟濫炸之能事。珍珠港濃煙蔽日,頓成一片火海。瓦胡島上的32個美軍高射炮連,僅有少數幾個幸存,但也無濟於事。
在日本第一攻擊波揚長而去之後,華盛頓的兩名日本“和平使者”——野村和來棲走進了美國國務院的大樓,為時已晚地向美國國務卿赫爾遞交了日本政府的“最後通牒”。日本政府玩弄的和平把戲,終於在曆史性的大空襲中收場。
8時55分,由海軍少佐島騎率領的171架飛機組成的第二攻擊波又開始了猛烈地轟炸,美軍戰列艦“亞利桑那”號被擊沉,其他艦船同樣慘象橫生。
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使美軍太平洋艦隊主力幾乎喪失殆盡。
珍珠港事件使美國徹底地擺脫猶豫觀望的態度,立即對日宣戰,參加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陣營中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範圍進一步擴大了。
[我還想知道]
珍珠港事件的發生並非偶然。自從20世紀初開始,日美矛盾就成為遠東太平洋地區的主要矛盾,日本的南下太平洋戰略時時威脅到英美帝國主義利益。二戰後,隨著日本侵略野心的擴大,雙方矛盾日益尖銳,日本最終不宣而戰。
1945年2月4日到11日,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在蘇聯的克裏米亞半島的雅格爾塔舉行會晤,達成協議,由於這個協定當時是秘密的,所以又稱《雅爾塔秘密協定》。雅爾塔會議結束後,德國向蘇美英與國代表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至此,歐洲戰事全部結束。
聯合國是為維護世界和平而成立的嗎?
1942年1月1日,美、英、中、蘇等26個參戰國家在美國華盛頓的總統府邸白宮共同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26國的《聯合國家宣言》雖是針對法西斯國家的,但卻為聯合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為了維護世界和平的安全。1945年2月,在蘇聯的雅爾塔會議上,羅斯福和丘吉爾考慮到要爭取蘇聯,徹底擊敗德日的戰爭,同意了蘇聯的建議。於是,約定4月間在美國的舊金山召開世界各國反法西斯國家代表大會,討論成立聯合國問題。
1945年4月25日,來自世界各地50個國家的代表共850人以及1800多名各國記者齊集舊金山歌劇院大廳。
大會曆時兩個月,一致通過了《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院規約》。
1945年6月25日,簽字儀式在舊金山退伍軍人禮堂舉行。各國代表在印有中、英、俄、法、西五種文字的憲章文本上簽字。簽字代表為153名全權代表。中國代表團首先簽字。這一天後來被定為“聯合國憲章日”,也稱為“聯合國日”。
[我還想知道]
中國代表團的首席代表宋子文、代表團成員董必武參加了聯合國會議。
聯合國設立了聯合國大會、安全理事會、經濟及社會理事會、托管委員會、國際法院和秘書處六大機構。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已有170多個國家加入了聯合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全世界人民的勝利而結束嗎?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第二天,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四軍、八路軍,從南到北,一齊向日偽軍展開大反攻。與此同時,朝鮮、越南、緬甸、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等亞洲許多國家的軍民,也同時對日發起最後大反攻。把日本侵略者打得焦頭爛額。
14日,日本天皇裕仁召開禦前會議,迫於國際國內的壓力,會議不得不同意無條件投降。
8月10日,美國政府收聽到了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廣播。
8月28日,美國空軍在東京降落。接著,大批美、英軍隊在日本登陸,實現對日本的占領。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許,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裏”號上,舉行了隆重的簽降儀式。首先由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日本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在投降書上簽了字;然後是接受投降的同盟國代表簽字:同盟國代表、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代表尼米茨海軍上將,中國代表徐永昌將軍,英國代表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代表傑列維亞科中將,以及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新西蘭等國代表依次簽字。
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全世界人民的偉大勝利而結束。日本帝國主義者自1931年9月18日以來曆時15年的侵略戰爭,以徹底失敗而告終。
[我還想知道]
1946年5月3日,由中、蘇、美、英等11國代表組成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經過長達半年的調查後,對以東條英機為首的戰犯,正式開庭審判。
1946年5月3日11時,東條英機、板桓征四郎、土肥原賢二等28名甲級戰犯被押解到法庭上。
1948年11月4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再次開庭,審判日本首要戰犯25人有罪。其中東條英機、板桓征四郎、土肥原賢二、廣田弘毅、木林兵太郎、鬆井石根、武滕章被判死刑。12月23日零點,東條英機及其他6名戰犯被送上絞刑架,結束了他們罪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