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隊員戴墨鏡是為了保護眼睛嗎?(2 / 3)

[我還想知道]

人總是要死的。人死之後,他通過千辛萬苦學來的知識也就跟著消失了,他從長期實踐中積累的經驗和才能也隨之埋葬了。就因為這,我們常常將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政治家、軍事家的逝世,看作是人類的巨大損失。

韓國昔日有一個姓金的神童,1967年4歲時就到大學當旁聽生,當時的智商為210,曾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稱之為“世界智商最高的兒童”。然而,由於缺乏正確的培養,他到16歲才考大學,在2763名合格者中,列2420位,如今也是個普通勞動者。

鍾表由於最先由北半球製作

並使用而指針向右轉嗎?

手表、鍾表指針都是向右轉的,這是為什麼呢?

人類最早是利用日影來記錄時間的。把一根木棒插在一個圓盤上,木棒在陽光照射下影子落在圓盤上,隨著太陽的移動,影子也跟著動。這種最原始的計時器叫“日晷”。由於人類文明是以北半球為中心發達起來的,鍾表也是首先由北半球製作並使用的。北半球的太陽自東向西移動,日晷上的木棒影子便是向右轉的(即人們所說的順時針方向)。因此,首先由北半球的人發明製作的鍾表也就順應了這種自然現象——指針一律向右轉。現在全世界的鍾表指針都是向右轉的。

我們不難設想,假如鍾表是南半球的人發明的,情況就不同了,他們一定會讓指針向左轉。因為南半球不但太陽影子是向左轉的,就連龍卷風的方向、牽牛花的盤繞方向都與北半球相反。

[我還想知道]

相傳在戰國時期就有了指示方向的工具“司南”,形狀像把勺子。它是利用磁石的磁極總是指向南北的特性製作的。“司南”,比較笨重,攜帶很不方便,宋朝的沈括用蠟把絲線粘在指南針的中心,懸在空中,由於體積縮小了,使用起來也很靈活。

指南針後來用於航海,就是人們所說的羅盤。

無聲槍因安裝了消聲設備而無聲嗎?

無聲槍被稱為“暗殺的快手”,它因為安裝了消聲設備,所以射擊時響聲輕微,也被叫做微聲槍。夜晚射擊時在一定距離內看不到發射火焰。微聲槍的種類有微聲手槍和微聲衝鋒槍。

微聲槍的消聲器外形像一個長圓筒,裏麵裝有能減低火藥氣體速度的圓形消音隔板或網狀的消音絲網。通過這些隔板或絲網後,火藥氣體的速度降低,壓力減少,聲音也就小得多了。有的微聲槍還通過在消聲器外套橡皮以阻止氣體外流的辦法提高消聲效果。還有的在消聲器後半段的圓筒上開一些排氣孔以減少壓力,或者用速燃火藥代替普通火藥。

英國史特靈“帕切特”微聲衝鋒槍是無聲槍的代表,它射擊時30米外無聲,50米外無火光。

[我還想知道]

微波武器是這樣一種裝置:用超高頻微波發射機和高增益定向天線,來發射高強度的、彙聚的微波射束,以殺傷敵人和破壞敵人的武器裝備。

強微波對人體和電子元器件具有殺傷和破壞效應,而對一般的武器裝備則無明顯作用。

海市蜃樓是發生了光的

全反射的結果嗎?

夏天,沙漠中幹渴的人常會看到遠處有一片閃光的湖水,或一片綠洲,等到走近時,這些剛剛還見到的景象又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就是沙漠中的神奇幻景——海市蜃樓。這種現象是由光和空氣造成的。

在一定條件下,透明的界麵如同一麵鏡子,能把射在它上麵的光全部反射回來,這便是光的全反射現象。在沙漠中,日光把沙漠烤得很熱。燙人的沙子把接近地麵的空氣又烤得溫度很高,而其上麵的空氣由於還是涼的,故在冷熱空氣的相交處形成了如水麵那樣的透明界麵。遠處的湖泊或綠洲通過這個透明的界麵被映現出來,而且給人的感覺是在眼睛的前方,所以使人誤認為前麵有湖泊或綠洲,於是出現了海市蜃樓的幻景。

[我還想知道]

海市蜃樓有上現蜃景、下現蜃樓、側現和多變蜃景的區分。大都發生在海麵上、江麵上。

海市蜃樓隻出現在無風或微風的天氣條件下。當大風一起,上下層空氣被攪動,空氣密度和溫度差異減少了,光就不再折射和全反射,那麼一切幻景也隨之消逝了。

針容易刺進別的物體裏去是因

針尖所受的壓強大嗎?

為什麼針容易刺進別的物體裏去,而鈍頭的釘子卻不易刺進別的物體裏去?

這是因為物體所受壓強大小不同的緣故。

當我們用針或鈍頭釘子刺布塊或厚紙板的時候,雖然用的力相同,但是它們所受的壓強卻並不一樣。用針刺的時候,我們所用的力都集中在針的尖端上;而用鈍頭釘子刺的時候,它的力卻分散在麵積比針尖大得多的鈍頭上。這樣針尖所受的壓強,當然要比鈍頭釘子所受的壓強要大得多。因此,針能很容易刺進別的物體裏去。

可是,壓強過大也常找人麻煩。

比如,當你在疏鬆的雪地上行走的時候,雪地常常會因負擔不了體重而使你的兩腳陷下去。

然而,我們是有辦法可以對付的。你隻要隨身帶一副雪橇,就能在雪地上行走如飛,而不會陷下去了。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雪橇的麵積比你的腳大得多——它幾乎有腳的二十倍大,它把你身體壓在腳上的力分散。這正跟鈍頭釘子不容易刺進物體的情形一樣。所以你能在雪地上滑行,而不會陷下去。

[我還想知道]

在拖拉機和坦克車上裝履帶,也正是同一原因。履帶使它們的重量,分散到比較大的麵積上。因此,笨重的拖拉機和坦克車,不但在疏鬆的泥地上不會陷下去,甚至在沼澤地帶和水田裏也能行駛。

銳利的刀子比鈍刀容易切割東西,也是由於力是集中在比較小的麵積上。

河堤要下寬上窄是為適應

河水壓力的變化嗎?

洶湧澎湃的浪潮日日夜夜不停的衝擊河堤,但是河堤它依然站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