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譜

1756年1月27日,莫紮特生於薩爾茨堡。

1758年,開始學彈鋼琴。

1759年,開始試著作曲。

1760年,開始學習拉小提琴。

1761年9月,第一次參加合唱團演出。

1762年1月,在父親的帶領下,和姐姐一起到慕尼黑、維也納、普雷斯堡作了一次試驗性的巡回演出,獲得成功。

1763年6月9日,利奧波德帶著全家開始歐洲之旅,在聖誕節前進入維也納皇宮演出,受到國王和王後的最高接見,創作樂曲《K.8》和《K.9》。

1764年4月,到達英國倫敦,創作最早的三首交響曲,並完成共43首作品。

1765年,在荷蘭生病時,堅持寫下了幾首奏鳴曲。

1767年,作第一部歌劇《裝癡賣傻》。

1770年7月8日,羅馬教皇賜以金質勳章和“貴族騎士”的封號。10月9日,在意大利波倫亞通過音樂研究院院士。

1770年12月,創作歌劇《海洋之王,萊·第·邦托》,在米蘭首演,引起轟動。

1771年,創作歌劇《路齊奧·西拉》,在米蘭再次獲得成功,成為莫紮特歌劇創作中的一個裏程碑。

1772年,薩爾茨堡老西吉斯蒙德大主教去世,莫紮特為新主教寫了大合唱《斯齊皮昂的夢》,以及C大調彌撒曲《聖三位一體的祝日彌撒》。

1773年,受著名奧地利作曲家海頓音樂的影響,作了六首弦樂四重奏曲。

1774年,在慕尼黑寫出了歌劇《扮成園丁的姑娘》和《牧羊的國王》。

1775年1月13日,《牧羊的國王》在慕尼黑首次公演,盛況空前。

1777年,第一次在新主教麵前辭職,與母親一起踏上求職路。

1779年1月,求職失敗,重新回到薩爾茨堡。

1780年秋,奉大主教命到慕尼黑創作歌劇《克萊塔之王伊多曼諾》。

1781年1月27日,《克萊塔之王伊多曼諾》在慕尼黑上演,獲得成功。

1781年6月,與大主教決裂,獨自開始在維也納謀生。

1782年7月16日,歌劇《後宮誘逃》首演成功,8月4日,與康施坦莎·韋貝爾結為夫妻。

1785年,將所作的六首弦樂四重奏曲獻給海頓。動筆寫《費加羅的婚禮》。

1786年,《費加羅的婚禮》在維也納首演。

1787年,完成歌劇《唐·璜》,完成兩首弦樂五重奏和《G大調弦樂小夜曲》。被維也納國王聘為宮廷作曲家。

1788年5月,動筆寫最後三首交響曲,於8月10日全部完成。

1789年秋,創作歌劇《人皆如此》。

1791年,寫歌劇《魔笛》,9月正式上演。

1791年,改編歌劇《狄托王之仁慈》,之後開始寫《安魂曲》。

1791年12月5日去世,《安魂曲》由其學生居斯邁爾完成。

名言

● 誰和我一樣用功,誰就會和我一樣成功。

● 作曲已經完成了,隻是還沒有寫到紙上。

● 我但願有夢,因為夢使生活較為可以接受。

● 如果愛是一種力量,那音樂便是一種動力。

● 沒有誰對作曲的研究,下過像我這樣的功夫。

● 有許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為成功的代價的。

● 你們都看到了我的天分,但沒有看到我的勤奮。

● 我把快樂注入音樂,就是想讓全世界感受到歡樂。

● 世上最珍貴的是時間,世上最奢侈的是浪費時間。

● 音樂居於最高主宰地位,叫人把別的東西都忘記了。

● 我的舌頭已經嚐到了生活的滋味,但我的創作還是樂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