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妊娠決定法
一、早孕和妊娠期的注意問題
1正確對待早孕反應
早孕的反映一般是非常強烈的,一定要正確對待,才不致於影響到胎兒的健康發育。
通常情況下,對付早孕隻需做好下麵幾項就可了。
飲食調節
少吃多餐
為減少嘔吐反應,應一日三餐勿多食,以免引起胃部不適或惡心嘔吐;加餐,即準備少量、多品種的食品,如蘇打餅幹、鹹味麵包、口味清淡的點心、奶製品、瓜子等,一旦胃部不適,立即吃下可緩解。
注意調味、促進食欲
孕婦可隨意選用山楂、糖葫蘆、酸梅、杏、柑橘、鹹菜、牛肉幹、醃青果、陳皮梅、冰淇淋、冰棍、酸奶、涼拌粉皮、涼拌西紅柿、黃瓜等,以增進食欲。多吃蔬菜等還起到可以通便作用。
不要因噎廢食
不要因早孕反應就不敢吃東西。即便是吐了,仍要再吃,隻要有一部分食物留在胃裏,就可供消化、吸收。
增加體液,以免脫水
頻繁嘔吐者應選擇稀粥、藕粉、酸梅湯、西瓜汁、山棗汁、椰子汁及多汁的水果,既可增加水分、營養,又可調味。
避免不良刺激如
避免油膩、炒菜味及其他刺激。
安排好生活
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每晚睡8~9小時,中午睡1~2小時,避免勞累和性生活。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清潔衛生,適當外出散步。
避免去人多雜亂處,保持情緒穩定,不要顧慮重重,不要煩躁,家屬要盡量給予鼓勵,使其順利度過早孕階段。
如以上方法不奏效或出現妊娠劇吐,則需住院治療。
一般來講,早孕反應對孕婦及胎兒影響不大,不必特殊治療。但對少數早孕反應嚴重、持續時間較長者,還是會給孕婦及胎兒帶來一定影響的。因為隨著胎兒的長大,需要的營養也就越多,而孕婦因為惡心嘔吐,使進入體內的營養量大為減少,不得不動用貯存在體內的原有營養來應付孕婦本身及胎兒發育的需要,這就不利於孕婦的健康和胎兒的發育,嚴重者可因脫水、酸中毒而危及孕婦及胎兒生命。
2隨時安排妊娠期的檢查
妊娠是一個漫長的周期性過程,在這期間,孕婦充滿了期待和驚喜,希望早日見到自己的寶寶,但千萬別忽略產前的檢查。通過檢查,可以隨時監測胎兒的健康狀況。孕婦從懷孕到分娩一般需要進行16次檢查,即孕3~6個月每月一次,7~8個月每半月一次,8個月以後要每周檢查一次。
第一階段主要是確認是否懷孕,了解孕前的一切情況,對孕婦進行全麵檢查,以期預見懷孕未來發展情況。
第二階段,常規檢查血壓、體重、測量腹圍、宮高,查胎位、聽胎心等,證實胎兒發育狀況。
第三階段,主要是預見將來可能采取的分娩方式,估計胎兒的體重,分娩時先露頭還是臀,以及骨盆的特征和預先采取的對策。
分娩是一個痛苦的過程,隻要做好了產前的檢查,並做好了相應的技術準備和心理準備,就會減少痛苦,順利地分娩,保證母子平安。
3高危妊娠的注意與處理
高危妊娠是指對孕婦、胎兒、新生兒有高度危險的妊娠。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即為高危妊娠。
孕婦年齡小於18歲、大於35歲的初產婦;身材矮小(140厘米以下);體重過輕(40千克)或過重(超過85千克);既往有不正常妊娠分娩史,如流產、早產、死胎、死產、生過畸型兒、難產;有過妊娠合並症,如合並腎髒病、糖尿病、心髒病、內分泌病、貧血等;這次妊娠有Rh溶血症、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多胎、臀位、產前出血、過期妊娠等。
高危妊娠常易導致胎兒圍生期死亡,產婦、胎兒及新生兒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均要比正常妊娠高許多,因此,高危孕婦必須定期到醫院檢查,接受醫院的指導和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具有高危因素的妊娠婦女為高危孕婦。例如:有心髒病或腎髒病,或在如前所述的情況下懷孕者為高危孕婦。
就高危孕婦本人來說,妊娠期間有一定的危險性,應按醫生安排,定期到醫院檢查、治療,使病情得到控製。如果病人不以為然,不到醫院接受保健指導和治療,就有發生危險的可能。如果孕婦發生了危險,可想而知胎兒的情形將更加危險。所以,應及時、積極主動地與醫生合作,將高危降低到低危,確保母子平安。
高危妊娠監護就是要對胎兒宮內窘迫情況及早掌握清楚。並對胎兒的成熟度做出預測。其監護方法有許多種,但歸納起來有以下幾方麵;
通過詳細了解病史,進行全麵臨床檢查,以確定胎齡,了解胎兒發育情況和了解胎兒在宮內是否安適。
通過超聲波、胎兒心電圖、羊膜鏡,以及對胎兒心率與子宮收縮的電子監護等儀器檢查,以了解胎兒的生長發育、胎盤成熟度、胎心的活動和胎盤的功能等情況,從而可以掌握高危孕婦在當前所處的高危程度。
通過胎盤功能測定、羊膜腔穿刺、血液化驗及陰道細胞學等實驗室檢查,以了解胎盤功能、胎兒畸形、成熟度等情況。
補充營養
孕婦營養缺乏時極易導致胎兒宮內生長遲緩、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胎盤早剝、早產和貧血等。對蛋白質的補充尤為重要,因為蛋白質不足可使胎兒腦細胞數減少。
臥床休息
可改善子宮胎盤血流、增加雌激素的合成和排出量。臥床時,以側臥比仰臥式好,尤其在妊娠後期要改變體位(左側臥),能減輕臍帶受壓。
間歇吸氧
每日3次,每次1小時,對緩解胎兒的低氧症有利。
注射葡萄糖、維生素C
這應在醫院內由醫生根據不同情況來決定其供給量。
病因治療
此項處理原則是針對病因而進行的。如遺傳性疾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娠合並糖尿病、慢性腎炎、心髒病、妊娠期感染、母兒血型不合等,都是引起高危妊娠的常見病因。在孕期對這些疾病的治療,可以降低畸形、早產及圍生兒的死亡率。二、孕婦的早期管理與注意事項
1孕婦的早期管理事項
孕期保健與管理要講究科學性,由於孕婦的早期管理,直接關係到圍生保健的好壞,關係到胎兒的健康發育。為此,婦幼保健把孕婦管理率,尤其是早期管理率、早孕檢查率作為衡量母嬰保健質量的客觀指標之一。
懷孕的前12周叫作孕早期,所謂早期管理,是指孕婦在懷孕12周以內建立保健卡或圍產保健手冊。全國各地婦幼保健組織機構形式不同,可因地而異,應主動到婦幼保健院、所,或綜合醫院的婦產科,或地段保健的婦幼科去檢查,進行早孕谘詢。
通過全麵係統的檢查,確診為早孕後才能建立圍生保健手冊。在領到手冊後應仔細閱讀手冊的內容,並妥善保管備用。
2孕婦應注意的日常事項
孕婦與胎兒息息相關,在積極進行胎教的同時,孕婦也應注意許多問題,這樣才能保證胎兒健康地生長發育。
注意情緒變化
妊娠是女性生理的一個特殊過程,孕婦不僅生理上要發生一係列變化,心理上同樣也會發生相應的反應,這種心理反應的集中體現就是孕婦的情緒,或稱情誌的變化,凡有孕之婦,宜情誌舒暢,遇事樂觀,喜、怒、悲、思皆可使氣血失和而影響胎兒。胎借母氣以生,呼吸相通,喜怒相應,若有所逆,即致子疾。可見,孕婦的情誌對胎兒具有直接影響,故孕婦宜情誌舒暢,遇事樂觀。
注意房事節製
房事,是指夫妻的性生活。雖然房事為受孕懷胎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但受孕之後,則房事必須節製。特別是在懷孕頭3個月和7個月之後。懷孕早期,妊娠反應常常給孕婦帶來許多不適,惡心、厭食、嗜睡、疲勞,自身及胎兒的營養常常供不應求,哪裏還會有閑情逸致取房事之歡。7個月後,孕婦腹大身重,行動諸多不便,而且胎兒即將入盆,陰道變短,房事會刺激宮頸而引起宮縮,加之在房事中有可能將細菌帶入孕婦體內,嚴重者會造成感染,因而這前、後兩期,應忌房事。否則“分其養孕之力”,“擾其固孕之機”,“形體勞乏”,甚而造成流產、難產、“生子多疾”。
注意飲食來源
飲食是母體的重要營養來源。胎兒的營養來源於母體的氣血。因而母親的飲食,對胎兒的發育有著直接影響。孕婦的飲食以清淡平和為宜,魚、肉可以吃,但不可過量,應有所節製,特別是不要饑一頓,飽一頓,甚至暴飲暴食。假如飲食失節,饑飽無度,嗜食厚味,皆可使脾胃運化失常而胎失所養。
注意勞逸結合
人稟氣血以生,胎賴氣血以養,因而妊娠後的起居勞逸應該適量,既不可貪圖安逸,也不可過於勞累。太逸則氣滯,太勞則氣衰。若勞逸失宜,舉止無常,攀高負重,其胎心墜,甚而導致難產。因此,受胎之後,當宜行動往來,使血氣流通,百脈和暢,自無難產。若好逸惡勞,好靜惡動,貪臥養嬌,使氣停血滯,則臨產多難。正確的做法,大致為5個月以前宜稍逸,5個月後宜小勞。
注意氣候變化
受孕以後,孕婦由於生理上發生特殊變化,很容易受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尤其是風寒之侵,易感染疾病,甚至危及胎兒,“胎前感覺外邪,感染傷寒時,鬱熱不解,往往小產墮胎,攸關性命”,故而要注重胎前的攝養,慎起居,適寒溫,甚為緊要。
注意生冷食物
懷孕之後,孕婦常喜歡吃一些生冷之物,這是懷孕後由於陰血下注以養胎兒,致陰血偏虛,陽氣偏旺。殊不知,生冷之物吃多了會使脾胃受傷,嘔吐、腹瀉、痢疾諸症會乘虛而入,既損孕婦,又傷胎兒,不可不慎重。
注意衣著合體
孕婦衣著宜寬大合體,腰帶不宜緊束,以免氣血周流不暢而影響胎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