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保健決定法(3 / 3)

5孕婦不宜用高溫熱水洗浴

科學家研究證明,孕婦如在394℃的熱水中浸浴10分鍾,將對胎兒的生長發育產生極大的損害。由於外因或孕婦體內發熱引起的體溫升高,會殺死那些正在分裂中的細胞,使胎兒大腦無法充分而健全地發育。其結果是重者會造成胎兒關節永久損傷或肌肉萎縮;輕者也會使胎兒大腦受到某種抑製,從而影響以後的智力。因此,孕婦洗浴時最好不要使用溫度過高的熱水。

6孕婦不宜去公共浴室洗澡

公共浴室裏往往門窗緊閉,溫度較高,人員較多,空氣混濁,室內含氧很少。而孕婦由於懷著孩子,不但行動不便,而且需氧量也比一般人大。孕婦如果進公共浴室洗澡,往往會因空氣混濁、人員擁擠、氧氣不足,而容易暈倒;胎兒也往往會因缺氧而發生意外。特別是在臨產前的幾個月,更不宜去公共浴室洗澡,因為這時的胎兒月份已大,耗氧量更多,如去公共浴室洗澡,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將更大。由此可見,為了孕婦和胎兒的安全,孕婦最好不要去公共浴室洗澡。

7孕婦要注意警惕噪音危害

噪音會嚴重影響優生,導致畸形胎兒,因此,孕婦要警惕身邊的噪音。構成胎兒內耳一部分的耳蝸從孕婦妊娠第20周起開始生長發育,其成熟過程在嬰兒出生後30多天時間裏仍在繼續進行。由於胎兒的內耳耳蝸正處於成長階段,極易遭受低頻率噪音的損害。外環境裏的大量低頻率聲音可進入子宮,並被胎兒“聽”到。

工廠應避免把孕婦安排在高分貝噪音環境中作業,而孕婦自己也應警惕身邊的噪音,不要到噪音嚴重的環境中去,更不應收聽震耳欲聾的刺激性音樂和歌曲。

8孕婦要注意口腔衛生

孕婦在懷孕期間,由於生理的變化,應該注意口腔衛生保健。

孕婦應從以下幾方麵做好口腔衛生保健。

定期進行口腔健康檢查。

通過檢查以期達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口腔疾病的目的。

掌握治療口腔疾病的適當時期。孕婦容易發生流產的時間,一般是在妊娠後的前3個月,而懷孕3~7個月則是治療口腔疾病最適當的時期。

保持口腔清潔衛生。特別是加強進食後的口腔衛生,這對防止發生牙齒和牙周組織疾病尤為重要。要堅持做到早晚刷牙,飯後漱口,並經常使用口腔含漱清潔劑。

注意營養孕婦比平時更需要豐富的營養,以確保母體和胎兒的需要,多吃一些水果、蔬菜、豆製品和其他富含營養的物質,這對保護牙齒健康也非常有利。

注意牙齦炎。女性妊娠期牙齦炎發病率為50%,妊娠期牙齦炎一般在懷孕後2~4個月出現,分娩後逐漸消失。有些女性在妊娠前已有牙齦炎,妊娠期則可使症狀加劇。婦女若患有妊娠期牙齦炎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

9孕婦要注意謹慎使用化妝品

孕婦在使用化妝品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幾種化妝品應禁止使用。

染發劑

染發劑不僅有可能導致皮膚癌,而且也可能引起乳腺癌和胎兒畸形。因此,孕婦不宜使用染發劑。

冷燙精

懷孕婦女和分娩後半年以內的婦女,不但頭發非常脆弱,而且極易脫落。如再用化學冷燙精燙發,更會加劇其頭發脫落。另外,用化學冷燙精燙頭發,還會影響孕婦體內胎兒的正常生長和發育。

口紅

口紅是由各種油脂、蠟質、顏料和香料等組成的。其中油脂通常采用羊毛脂。羊毛脂既能吸附空氣中各種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微量元素,又能吸附能進入胎兒體內的大腸杆菌等微生物,同時還有一定的滲透作用。因此,孕婦塗抹口紅以後,空氣中一些有害物質就容易吸附在嘴唇上,並在說話和吃東西時隨著唾液侵入肌體內,從而使體內的胎兒受害。所以,為了下一代的健康,孕婦最好不塗口紅,更不要長期塗抹口紅。

10孕婦要注意謹慎使用洗滌劑

洗滌劑中含有AS或LAS之類的化學物質,可通過皮膚吸收到達輸卵管。當孕婦體內此成分達到一定濃度時,可使剛剛受精的卵細胞變形,最後導致孕卵死亡。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洗滌劑之類物質中含AS或LAS的濃度為20%左右,因此,人們必須對引起不孕的凶手——洗滌劑之類化學物質有足夠的認識,對夫妻雙方都查不出明顯不孕症病因的人,女方應在月經周期的後半期盡量少用或不用此類物質,以免受精卵遭破壞引起不孕。

11孕婦要注意謹防高熱引起畸形兒

胎兒在母體子宮內發育,盡管有子宮保護,但也不是絕對安全無恙,常常受到來自外界的幹擾,其中孕婦因感染而高熱,可直接危害胎兒正常發育,因此高熱是人類先天性畸形的原因。

過去認為流感使先天性畸形發生率升高,是流感病毒和治療藥物所造成的,但體內被流感病毒感染而無發熱等症狀的孕婦生下的嬰兒畸形發病率並不高。因此認為,畸形兒是由母親感冒時高熱造成的,而且高熱越在妊娠早期,對胎兒危害越大;高熱程度越高,持續時間越長,重複次數越多,畸形出現率越高。

妊娠早期是胎兒神經細胞繁殖旺盛時期,此時易受損傷,一次高熱可使胎兒8%到10%的腦細胞受到傷害,損傷後的腦細胞由膠質細胞來充填,這些細胞無神經細胞功能,所以會表現出腦發育遲緩。高熱也同時損傷其他器官,形成千奇百怪的畸形兒。

由此可知,凡是能夠使孕婦體溫升高的一切因素都能影響腹中胎兒,並可導致畸胎。因此孕婦一旦體溫升高,應立即就診,解除高熱,治療原發病,以免殃及胎兒。另外,平時還應注意預防一切發熱性疾病,以保母嬰平安。

12孕婦要注意接觸小動物的危害

弓形體原蟲很小,肉眼難以看到,它是一種對胎兒有嚴重危害的細小原蟲。弓形體的繁殖離不開貓。貓染了弓形體病後,弓形體先在貓的小腸裏繁殖卵囊,隨貓糞排出,汙染土壤、水、蔬菜。成熟的卵囊可保存傳染力一年半之久。卵囊如被哺乳動物如人、牛、羊、狗、豬或家禽吞食,可隨血液擴散到全身並侵入各種細胞內分裂繁殖。人喝了被卵囊汙染的水或吃了未煮熟的蔬菜,病畜病禽的肉、乳、蛋,都可以受染。病貓的痰和唾液裏也有弓形體,抱貓逗玩也可以造成接觸傳染。

人受染後,如果免疫力強可以抑製弓形體的繁殖,血內抗體陽性,但臨床症狀不明顯,也可轉成慢性弓形體病。妊娠後免疫力減退時,慢性病可以複發。血清抗體陰性的孕婦,說明未曾受過感染,要特別防止孕期的急性感染。急性和慢性複發感染的孕婦約有1/3可經過胎盤傳染給胎兒。孕早期能引起流產,晚期可分娩患弓形體病的新生兒,其表現為以侵害中樞神經和雙眼為主的多種發育異常,如腦積水、小頭、小眼、無眼,或逐漸出現智力、精神發育障礙。

貓是人傳染弓形體病的重要環節,貓還能傳播狂犬病、乙型腦炎、支原體感染等。所以,對貓等小動物,孕婦最好是警而遠之,以免被其傳染上疾病,另外,孕婦還要注意飲食的清潔與消毒。

13孕婦要注意警惕農藥危害

化學因素對胎兒有致死和致畸作用,其中影響最大、後果最嚴重的莫過於農藥了。它包括殺蟲劑、殺鼠劑、殺菌劑、除草劑和植物生長刺激素等。其中以有機殺蟲劑的危害最大。孕婦孕育出生的無腦、脊柱裂等神經係統畸形兒和孕期噴灑有機汞農藥有關。孕期反複接觸DDT(有機氯農藥)可導致胎兒馬蹄內翻足、先天性骸關節脫位,以及多指(趾)畸形,有機磷農藥則可引起胎兒多指(趾)、唇裂、齶裂、脊柱裂、無腦兒,以及心血管和泌尿係統畸形。而且這種畸形往往還可以延續到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才表現出來,即使是非農業勞動的孕婦,也難免會食用經過農藥噴灑的蔬菜和瓜果,因此如何更換或限製這類有機農藥的使用,是關係到千家萬戶和子孫萬代的大事,而對家庭來講要注重對食物的清潔與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