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分娩的進程1(2 / 3)

自然分娩的好處

婦女妊娠和分娩都是生理現象,懷孕40周左右,臨近要分娩時,母親的生殖器官和體內的各個係統都發生很大變化,這些變化屬於生理性的。

妊娠足月後,子宮肌肉有規律的收縮,子宮頸口漸漸擴張,胎兒從子宮裏出來,通過產道,來到人間。產後母親的生殖器官和全身其它器官相繼恢複原來的狀態,這也是一種自然規律。

如果違背自然規律,不采用自然分娩,在手術適應症不足的情況下施行手術是不好的。采用麻醉藥物、術後需要長時間的恢複、術後各係統器官可能發生的並發症、術後發生的腸粘連等這些無疑對母親的精神和肉體都是一個創傷。產後自然的生理恢複過程也會受到幹擾。所以,從長遠來看,應該順應自然規律,選擇自然分娩的方式,對母嬰都更有利。

當然,在待產過程中,如自然分娩困難,為了挽救母嬰,是需要施行手術結束分娩的。孕婦到了醫院,產程還沒開始,就要求剖宮產,這是很不足取的。

自然生產有益於胎兒大腦

胎兒在母腹中孕育了十個月,已經破不急待想與母親見麵,此時胎兒的身長已長至50厘米,體重約2500~3200克左右。皮膚顏色接近肉色,身體變得渾圓,完全像個嬰兒樣。指甲生長完整,骨骼、內髒和腦部也相當發達,尤其是呼吸機能十分發達,隨時出生都沒有關係。

胎兒的頭落到骨盆的出口,由於進入骨盆,所以動作比較緩和。不過,有些人的情況是在分娩前動得很厲害,或在生產時動得很厲害。

由於胎兒降到子宮下方,導致胃部的壓迫感和胸口的鬱悶減少,不會覺得呼吸不順或胸口鬱悶。但是,腰部會變得酸痛,大腿變得笨重,而且頻尿。陰道壁變柔軟,分泌物增加,這是為了讓胎兒容易通過產道,母親的身體所做的生產準備。

當孕婦發生出血、破水、強烈腹痛或子宮收縮的時候,請立即與醫院聯絡。由於不知何時會在哪兒出生,所以務必避免出遠門。

胎兒腦力開發的關鍵就是促進胎兒腦部的發育。從受精後就不斷發育的腦部,借由生產的契機,使發育的方式發生質的轉變。幫助質的轉變的生產過程如果未能做好,那麼,胎教時迅速發育的腦部也就無法繼續順利按原有速度發育了,甚至會造成損傷,後果可畏。

優質生產並非實施麻醉,而指的順應大自然規律的自然生產。

最近,有關生產的新觀念和方法不斷產生。如:決定生產日期的是胎兒本身;以往主張躺著生產,現在則建議坐產;父親陪伴的分娩具有緩和母親陣痛的效果;花時間生產對嬰兒是有意義的……皆這些都受到了科學的證明。

依循自然就是安全生產的關鍵,胎兒通過母親的產道,自然來到人世間,會更聰明,更健康。

順利分娩有益於胎兒大腦

要想順利產出胎兒,首先要做到以下幾點:

1堅持正確地做孕期保健,合理調配飲食營養,注意體重正常值,掌握好工作和休息的時間安排。接受分娩教育,對於分娩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練習呼吸運動(腹式呼吸、胸式呼吸、短促呼吸),以備產時運用。

2足月臨產前(妊娠37~38周),醫生要對孕婦的整個妊娠情況進行一次鑒定,根據產道、產力、胎兒三方麵,初步預測分娩是否順利。如果產道、胎兒正常,臨產後宮縮也協調有力,大多可順利分娩。

3產程中的宮縮痛會影響產婦的情緒、飲食、大小便,甚至影響產程的進展。但是,有心理準備的產婦可做腹式呼吸以緩解疼痛,並配合醫生、助產士、護士,一般能夠順利度過產程。

4宮口開全期不但宮縮的強度和頻率達到高峰,而且由於胎頭壓迫直腸,產婦又要頻頻向下迸氣、用力,這是一個強體力勞動的過程,確實不易。隻要運用好胸式呼吸、正確用力,就會事半功倍,使胎兒順利娩出。

5胎兒娩出後5~30分鍾,胎盤會自動剝離、娩出。分娩後產婦要留在產房觀察、休息1~2小時,此時可以喝些紅糖水,少量進食,輕揉子宮,以助子宮收縮、減少出血,至此,分娩過程順利結束。

分娩時期的劃分

孕婦從有規律的子宮收縮開始,就表現為分娩開始了。由於分娩過程中產婦在不同階段的表現和反應具有不同特點,為了便於掌握分娩進程情況,可把分娩全過程分為三個時期。

子宮頸擴張期

這個階段是指從子宮有規律的收縮開始,到子宮口完全張開的階段。這個階段時間最長,初產婦需經12~16小時左右才能完成這個過程,經產婦隻需6~8小時左右。具體表現為:

一陣緊接一陣腹痛,子宮收縮漸漸加強,間隔縮短,由每隔5~6分鍾一次宮縮逐漸縮短為3~5分鍾一次,持續時間約一分鍾左右。與此同時,子宮頸口也逐漸開大,最後開口可達10厘米,叫宮口全開,胎兒的頭逐漸下降,宮縮時可見胎頭露出陰道口,這時胎兒就快出世了。應當注意的是,這時產婦要盡量忍住疼痛,以免消耗體力,產婦如果不能忍受疼痛而把體力消耗在腹部,或亂用力,反而會使分娩變慢,疼痛會更加厲害。

子宮頸口開大的速度不是直線進行的,在3厘米前進展較慢,初產婦約需要8小時;3厘米以後進展較快,從3厘米到10厘米(開全),初產婦僅需要4小時,經產婦更快。子宮頸口開大以後,胎膜破裂,叫“破水”。破水的時間有早有遲,有的臨產不久就破水,也有的要到了宮頸口開全後才破水。但是,如果在有規律宮縮前就發生破水,就應盡早住院,以免發生感染或臍帶脫垂導致胎兒宮內窘迫以及死產的發生。

在子宮頸口擴張期間,產婦感覺肚子發硬,不安和緊張,不少產婦由於頻繁的宮縮得不到充分休息,造成精力和體力消耗過大,待到胎兒娩出的關鍵時刻需要用力時卻不能夠充分的使勁,造成難產。為了積蓄體力,在宮頸擴張期,應盡可能多睡覺和吃一些容易消化和清淡的飲食,如牛奶、雞蛋、魚湯、飯菜等,但要少吃多餐。油膩的食物可在腹部用力時造成嘔吐。要是實在睡不著,也可以同其他人聊聊天,或看看書,放鬆一下。

同時,要有節律地深呼吸,在宮縮時深呼吸,之後完全放鬆,這樣可以減輕疲勞,並提高產婦血中的含氧量;另外還要按時大小便,否則脹大的直腸和膀胱會影響子宮收縮,影響腹壓和提肛肌的收縮,造成產力異常,影響胎兒先露部位的下降,延長產程,妨礙胎盤娩出。時間過長,還可引起膀胱炎、膀胱麻痹、出現排尿困難。直腸裏的大便過多,會在產時和胎兒同時排出,造成胎兒汙染和生殖器的炎症。一般在臨產前,除早破水、陰道出血或急產時不能進行灌腸外,其它正常情況均需做清潔灌腸,促使盡快排空大便,以免在分娩過程中出現上述現象。

胎兒娩出期

從產婦子宮頸口全開到胎兒娩出為止。這時,子宮頸口擴大到嬰兒可以完全通過的程度,隨著胎頭繼續下降,壓迫胎包,胎膜開始破裂,羊水流出。一般初產婦順利渡過胎兒娩出期,約需2小時,經產婦約需一小時。

這時子宮每隔2~3分鍾收縮一次,收縮更為強烈,每次持續一分鍾以上。由於胎頭壓迫直腸和肛門的原因,會有向下迸氣排便的感覺。

待宮口全開,陰道口充分撐開時,宮縮痛已減輕,主要有下墜感,產婦感到有一個很大的東西堵在那裏,這就是即將分娩的狀態。在這個時候,產婦一定要按照醫護人員的要求,像解大便一樣施加腹部壓力。用勁的方法是在宮縮發作時使勁,發作過去就放鬆。用力時,深吸一口氣弊住,均勻地向下使勁,使勁時要由小到大,即開始時憋住氣,慢慢地向下使勁,然後勁越使越大,直到這口氣用完。如果這時宮縮已過去,就可放鬆休息,養精蓄銳,如果宮縮還在繼續,就要深深吸一口氣再繼續做迸氣使勁的動作。用勁時,雙腿曲屈蹬實,雙手抓住床邊的把手,全身使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