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產婦與保健2(1 / 3)

第三章產婦與保健2

■雞飯

材料:鮮雞6~8兩,金華火腿片2片,花菇仔3~4隻,薑絲1湯匙,蔥1條切段,米適量。

調味料:薑汁、酒各1茶匙,鹽、糖各1/4茶匙,生抽1/2湯匙,生粉1/2茶匙,麻油、胡椒粉少許。

做法:

(1)浸軟花菇,去蒂,洗淨,瀝幹待用。

(2)洗淨雞,抹幹,斬件,加入薑絲、花菇仔及調味料拌勻,醃約15分鍾,待用。

(3)白米淘洗淨後,放入一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及少許油,略浸片刻,用中火煮至飯開,待水分將收幹時,將雞料及火腿片均勻鋪在飯麵,用小火火局至飯熟,淋上少許生抽和熟油,並撒上蔥段,食用時,拌勻所有材料即可。

鹵水乳鴿

材料:乳鴿1隻,薑2片,蔥2條。

醃料:紹酒1湯匙,胡椒粉少許。

鹵水料:水2杯,片糖2片,蔥2條(切短度),薑2片,八角2粒,桂皮2片,生抽1/2杯,老抽1/4杯,紹酒3湯匙。

做法:

(1)先把鹵水料用慢火煮開約1小時,取出八角、桂皮、蔥、薑等材料,待用。

(2)乳鴿剖洗淨,抹幹,用醃料塗勻鴿身內外,醃約10分鍾,待用。

(3)再燒開鹵水料,放入醃透乳鴿,用文火浸約25~30分鍾至鴿熟,撈出,瀝幹汁液,淋上麻油,斬件上碟,趁熱供食。

栗子冬菇燜鴿

材料:鮮乳鴿1隻,栗子4兩,花菇5~6隻,薑1片,幹蔥茸1粒,磨豉醬1茶匙。

醃料:薑汁、酒各1茶匙,鹽1/4茶匙,胡椒粉少許。

調味料:上湯(或水)125杯,生抽3/4茶匙,糖1/2茶匙,麻油、胡椒粉少許。

做法:

(1)鮮乳鴿剖洗淨,抹幹,用醃料搽勻鴿身內外,醃約15分鍾,待用。

(2)栗子去殼去皮後,洗淨,用開水煮至七成,撈出,瀝幹水分待用。

(3)浸軟花菇,去蒂,洗淨,瀝幹水分,待用。

(4)燒熱三湯匙油,把鴿略煎,跟著爆香幹蔥茸、薑片及磨豉醬,讚酒,注入調味料,煮開,加入花菇及栗子,文火燜約20分鍾至材料熟透,而汁料收幹至濃,上碟,即可趁熱供食。

蒸 鰻 魚

材料:鰻魚12兩,杞子1湯匙,薑片、蔥段各少許。

醃料:鹽1/4茶匙,生抽2茶匙,胡椒粉少許,生粉1茶匙。

做法:

(1)鰻魚剖淨,用熱水拖去沾液,洗淨,切成片,或起骨切件。

(2)將鰻魚件放入醃料拌勻,上碟。

(3)洗淨杞子,瀝幹,放鰻魚麵,隔水蒸熟。

(4)薑片、蔥段同切成絲,放鰻魚麵,讚少許油,即可供食。

鮮檸凍烏頭

材料:烏頭魚1條(重約12~14兩),檸檬1個,蔥2條。

醃料:鹽1/2茶匙,生粉1茶匙,胡椒粉少許。

檸檬汁:檸檬汁4湯匙,糖1茶匙,檸檬皮茸1/2茶匙。

做法:

(1)檸檬一個,榨汁,皮磨茸。

(2)烏頭魚去鱗,洗淨,剖開腹部,抹幹水分;將醃料拌勻,搽勻魚身內外,醃約5分鍾,待用。

(3)用二條蔥墊碟底,將魚放蔥麵,用大火隔水蒸約6~7分鍾至熟,取出,棄去墊底蔥段,及泌出水分,攤凍後,蘸上檸檬汁或普寧豆醬,即可進食。

薑味薄牛肉

材料:薄片牛肉4兩,薑1塊,蔥絲少許。

醃料:生抽15茶匙,胡椒粉少許,生粉1/2茶匙。

調味料:生抽2茶匙,糖1/2茶匙。

做法:

(1)牛肉放入醃料拌勻,待用。

(2)薑去皮,切成細絲

(3)燒熱一湯匙油,將薑絲爆炒至出味。

(4)將牛肉加入上項材料中同炒至熟,並加入調味料拌炒均勻。最後加入蔥絲即成。

薑蔥炒蟹

材料:肉蟹(或花蟹)12兩,薑1兩,蔥2兩,蒜茸2粒,紅椒粒1茶匙。

調味料:上湯(或水)1/2杯,鹽1/4茶匙,糖2/3茶匙,生抽1茶匙,胡椒粉、麻油少許。

做法:

(1)薑刮去皮,洗淨,切成薄片;洗淨蔥,切短度待用。

(2)肉蟹剖洗淨,斬件,略撲上少許幹粉,隨而放入大熱油中炸至八成熟,撈出,瀝幹油分待用。

(3)燒熱三湯匙油,爆香蒜茸、薑片及蔥段,把肉放回鍋,讚酒,並加入調味料及紅椒粒兜炒勻,加鍋蓋燜約2分鍾,至蟹熟,而汁料略為收幹至濃,即可上碟供食。

田七紅棗燉雞肉

材料:鮮雞肉4兩(去雞皮),田七1錢,紅棗4粒,薑1片。

調味料:鹽少許。

做法:

(1)紅棗用清水浸軟,洗淨去核,待用。

(2)田七切薄片,用水略衝洗,待用。

(3)雞肉拖水後,洗淨,瀝幹水分待用。

(4)把所有材料同放入一個小型燉盅內,注入適量開水至八成滿,以大火隔水燉約2小時,加入調味料,取出,即可趁熱飲用。

肉絲冬菇燴海參

材料:枚頭肉2兩,冬菇3隻,發透海參4兩,金華火腿絲1湯匙,薑2片,蔥段1條,上湯1/2杯,蕪茜少許。

醃料:鹽1/8茶匙,生抽、生粉各1/2茶匙,麻油少許。

調味料:生抽1/2湯匙,糖1/3茶匙,麻油、胡椒粉少許,生粉1茶匙,開水2湯匙勾芡用。

做法:

(1)海參先用薑、蔥出水,洗淨抹幹,切絲待用。

(2)浸軟冬菇去蒂和枚頭肉一同洗淨,切絲,肉絲加入醃料拌勻,醃約10分鍾,待用。

(3)燒熱15湯匙油,加入肉絲爆炒透,讚酒,加入上湯煮開,加入海參絲、冬菇絲、火腿絲及調味料,改用中火,燴煮片刻,至材料熟,用生粉水埋一薄芡,灑上芫茜,上碟,即可趁熱供食。

當歸燉雞

材料:鮮雞1/2隻(重約12兩),當歸5錢(切片),薑2片,糯米酒1/8杯,杞子1/2湯匙。

調味料:鹽適量。

做法:

(1)將鮮雞剖好,洗淨,去皮,飛水後斬成大件,待用。

(2)當歸片用清水衝淨,待用。

(3)把雞件、薑片、當歸、杞子及糯米酒一同放入燉盅內,注入適量開水至八成滿,用大火隔水燉約2~25小時,取出,以適量鹽調味,即可趁熱食味。

瑤柱酥食

材料:豬腰2個,排骨適量,瑤柱2粒,薑數片。

調味料:生油、麻油各少許。

做法:

(1)豬腰切成兩件,將中間白色筋切除,用清水浸至無異味,飛水待用。

(2)排骨斬大塊,飛水;浸軟瑤柱。

(3)爆香薑片,讚入適量清水,放入豬根及排骨,煮熟後,用小火將材料燜煮熟透。

(4)將豬根撈出,切塊,用少許調味料拌勻,即可供食。

(5)湯及其他材料可用大碗盛上供食。

梅菜蒸豬肉

材料:剁碎豬肉4兩,甜梅菜1兩,薑米1/2茶匙,蔥粒1湯匙。

調味料:生抽1/2湯匙,鹽1/4茶匙,生粉1茶匙,水1湯匙,麻油、胡椒粉少許。

做法:

(1)洗淨梅菜,擦幹水分,切粒後略為剁碎,待用。

(2)將碎肉加入薑米、梅菜粒及調味拌勻,放入一深碟中,灑上蔥粒,以大火隔水蒸約8~10分鍾,至豬肉熟,即可趁熱供食。

瑤柱冬菇蒸肉餅

材料:剁碎豬肉3兩,瑤柱1粒,冬菇1~2隻,薑米1茶匙,蔥料1/2湯匙。

調味料:生抽15茶匙,鹽、糖各1/4茶匙,生粉、水各1茶匙,麻油、胡椒粉少許。

做法:

(1)洗淨瑤柱及冬菇,用水浸軟,加入少許薑汁及酒拌勻,隔水蒸約10分鍾至熟,撈出,瑤柱撕成絲,冬菇切小粒,待用。

(2)碎肉加入薑米、瑤柱絲、冬菇粒及調味料拌勻,隨即放入一個深碟中,灑上蔥粒,以大火隔水蒸約7~8分鍾至熟,取出,趁熱供食。

上湯基圍蝦

材料:基圍蝦12~14兩,薑2片,蔥1條切段。

上湯料:上湯25杯,紹酒1/8杯,胡椒粉少許。

蘸汁料:紅椒粒1茶匙,生抽2湯匙,麻油(或熱油)1湯匙。

做法:

(1)基圍蝦剔腸後洗淨,瀝幹水分待用。

(2)燒開湯料,加入薑片及蔥段,開至出味,隨即把蝦放入,灼至剛熟,揮出上碟伴以蘸汁一同進食。

鹵 豬 肝

材料:豬肝6~8兩。

鹵水料:水15杯,片糖2片,蔥2條切段,薑2片,八角2粒,桂皮2片,生抽1/2杯,老抽1/4杯,紹酒3~4湯匙。

做法:

(1)把鹵水料用慢火煮開約1小時,取出八角、桂皮、薑、蔥等材料,汁料待用。

(2)豬肝切成件,拖水後,洗淨抹幹,待用。

(3)再燒開鹵水料,放入豬肝,改用文火浸約20分鍾。至熟,撈出,瀝幹汁液,淋上麻油,即可趁熱供食。

牛骨營養湯

材料:蕃茄、薯仔各2個,甘筍4兩,黃豆1兩,薑2片,牛骨1斤,牛肉4兩切粒。

調味料:鹽少許。

做法:

(1)將牛骨及牛肉粒飛水後,洗淨,瀝幹水分;洗淨黃豆,用清水浸軟,滴幹待用。

(2)甘筍及薯仔分別去皮,和蕃茄一同洗淨,切成滾刀塊,待用。

(3)先將薑片、牛骨、牛肉粒及黃豆同放入湯煲中,加入適量清水,煲至開,改用中火煲約1小時,再加入蕃茄、薯仔、甘筍等同煲至材料熟透及湯濃後,加入調味料,即可趁熱飲用。

產後要多吃蔬菜水果

坐月子不能吃蔬菜、水果的說法是不科學的。

產後由於身體恢複和哺乳的需要,各種維生素的需要比平時增加1倍以上,其中維生素C每日需要150毫克。維生素C可以保持血管壁和結締組織健康致密,減低脆性,並有止血和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維生素C在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含量很豐富,如蔬菜中的油菜、莧菜、菠菜、卷心菜、白菜、白蘿卜;水果中的柑橘、荔枝、鮮棗、柿子等。人體能保持一定數量的維生素C,但不能久存,過多則從尿中排出,所以必須每天不斷攝人。

青菜、水果還含有較多的食物纖維,食物纖維不能被人體直接消化、吸收,但它的吸水性強,在腸胃裏體積增大,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利於排便通暢,還能防止廢物、腐物在腸道存留過久。葉菜如芹菜、油菜,根菜如蘿卜、白薯,水果如柑橘、柿子、菠蘿等都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如果每天吃750克的青菜和水果,可得到8~12克的食物纖維,即能滿足身體的需要。

產後要喝些黃酒

產婦喝黃酒避風寒,不但可以預防產後關節痛等諸病,而且因黃酒能通經活血,溫補脾胃,故對乳汁有促進作用。因此產婦要喝些黃酒,但不宜多喝。

產後要注意鈣的攝入

我國正常人每日需鈣600毫克,孕期1500~2500毫克,哺乳期2000毫克。通過調查,我國孕婦在妊娠晚期幾乎百分之百缺鈣。100毫克的人乳中含鈣34毫克,如果每日泌乳1000~1500毫升,就要失去500毫克左右的鈣,缺鈣如得不到糾正,輕時肌肉無力、腰酸背痛、牙齒鬆動,嚴重者骨質軟化變形。因此,產婦應多攝入鈣。

產後要注意鐵的攝入

我國成年婦女每日需要鐵15毫克,孕期及哺乳期需18毫克。一般膳食每日供給鐵15毫克左右,但隻能吸收其中的及/10,其餘來自對破壞後紅細胞中鐵的再利用。妊娠由於擴充血容量及胎兒需要,約半數孕婦患缺鐵性貧血,分娩時又因失血丟失約200毫克的鐵,哺乳時從人乳中又要失去一些,所以產後充分補鐵是很重要的。

產後飲食四不宜

不宜過多吃雞蛋:吃雞蛋過多,既是一種浪費,還影響產婦吃蔬菜、水果等其他食品,影響各種營養素的全麵吸收。因此,每天隻需吃雞蛋三四個就可以了。

不宜多喝高脂肪濃湯:多喝這些濃湯,雖然可以補充一部分營養,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也帶來了一些副作用:影響產婦食欲,使之不想再吃別的食物;使身體肥胖,影響體形;使乳汁的脂肪含量增多,容易導致嬰兒腹瀉。因此,產婦不宜多喝高脂肪濃湯,而是應適當地喝些蛋花湯、鮮魚湯、蔬菜湯、豆腐湯等,既比較利口,又營養豐富。

不宜多飲麥乳精:麥乳精中含有豐富的麥芽和少量的麥芽糖。這兩種物質都是從麥芽中提取的,有消食、健胃、舒肝和退奶的作用。中醫曆來都把麥芽作為退奶的要藥。因此,產婦如果大量飲用麥乳精,會在不知不覺中減少乳汁的分泌,影響哺喂嬰兒,起到事與願違的作用。

不宜多吃巧克力:巧克力中含有可可堿,它會滲人母乳,並在嬰兒體內蓄積,損傷嬰兒的神經係統和心髒,使嬰兒肌肉鬆弛,排尿量增加,消化不良,睡眠不穩,哭鬧不停。因而,產婦是不宜多吃巧克力的。

產後不宜久食紅糖

從營養價值看,產婦、兒童或貧血患者宜食用紅糖。研究證實,產婦(特別是初產婦)產後無限製地食用紅糖,如達半月至1個月以上,反而會造成失血性貧血,影響子宮複原及身體健康。因此,產婦食用紅糖的時間最好控製在10天以內,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產後三個月內不宜食味精

產婦產後三個月內攝入味精會產生一係列不良後果——味覺差、畏食,甚至造成智力減退,生長發育遲緩以及性晚熟等。為此,有關專家指出:分娩3個月內的母親和嬰幼兒的食用菜肴內,不宜加人過量的味精。

產後不宜滋補過度

產婦滋補過度,容易導致肥胖,而肥胖往往是罹患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之源;滋補過度,會使產婦奶水中的脂肪含量增高,造成嬰兒肥胖或導致嬰兒出現脂肪瀉——長期慢性腹瀉,這都影響嬰兒的健康成長。因此,產後不宜過度滋補,而隻要適當增加營養,能保證營養全麵,滿足需要就可以了。

產後不宜立即服人參

產婦生產後,如果讓她馬上服用人參,就會使她因興奮而難以安睡,休息不好,不但不能使其盡快恢複健康,相反,會影響其精力和體力的盡快恢複。另外,攝入人參不但不會加速產婦傷口的愈合,相反,可能影響受損血管的正常愈合時間,甚至會造成流血不止,給產婦增添更大的麻煩。因此,產婦剛生過孩子後是不宜立即服用人參進行滋補的。

產後不宜喝麥乳精

產婦需要乳腺大量分泌乳汁,以便能更好地喂養嬰兒,如果飲用麥乳精,乳腺分泌的乳汁減少,則不利於嬰兒的喂養,甚至發生嬰兒營養不良等病,所以產婦不宜服用麥乳精,可用奶粉、雞蛋、魚肉等食品補充營養。

產後不宜馬上節食

產婦產後不僅不可立即節食減肥,而且應該多吃一些富含營養的食物,每天吸收不少於11704千焦(280千卡)的熱量。隻有如此,才能保證哺乳和自身身體的需要。若想節食減肥,應過了哺乳期後再開始。產後生活

產假時間的規定

產假的時間是根據國情規定的。《國務院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1988年6月28日國務院第十一次常務會議通過1988年7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9號發布)中第八條規定:“女職工產假為九十天,其中產前休假十五天。難產的,增加產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增加產假十五天。……”第十七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規定製定具體辦法。”

產後保健與衛生

產後6~8周為產褥期,俗稱“月子”。是母體恢複的重要時期。此時產婦身體最為虛弱,抵抗力弱,易於感染疾病。一定要把身體調理好。

飲食要注意營養

食品中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以便身體快速慚複健康,使奶水充足。在食品中切莫忽視新鮮蔬菜和水果。

注意清潔衛生

外陰部每天要用溫開水洗,但要防止汙水感染發炎。乳頭每次喂奶前都要用溫開水清洗。

產褥期禁止性生活

在產褥期間若過性生活,會造成許多不良後果。

臥室要空氣新鮮、冷暖適宜

產婦身體虛弱,排汗較多,夏季要防止中暑。

注意休息,適當活動

產後一周內應臥床休息。當疲勞消除,傷口愈合後可起床稍坐,以後可以室內略做走動,逐漸增加活動量,切莫過累。隻有休息與運動配合得當才能促使產婦身體早日康複。

按時進行產後檢查

產後35天至42天應去醫院進行身體檢查,以了解母嬰身體狀況。

產後要勤換洗衣服

產後皮膚排泄功能旺盛,產婦出汗多,在睡眠和初醒時更多,汗液常浸濕衣服被褥,這種情況往往需要有幾天的時間才能好轉。與此同時,乳房開始泌乳,有的產婦聽到孩子哭聲或到了喂奶時間乳汁就反射性地流出,有的產婦漏奶,乳汁不斷外流,使乳罩、內衣濕透一大片。此外產後陰道排出血性惡露最初幾天量比較多,常汙染內褲、被褥,所以產後第一周內,產婦的內衣、內褲、月經帶要天天更換,一周後也要勤更換,被罩、床單要勤換洗,保持清潔、幹燥。

產後可以梳頭、刷牙

為了身體健康,產後應與平時一樣,每天洗臉、刷牙、梳頭。

人的口腔裏寄生著大量細菌,1毫升漱口水中的細菌可達50萬個,而1克牙垢中的細菌可高達100億個,如果不刷牙,口腔裏細菌繁殖,牙垢的刺激和食物殘渣發酵、產酸,可引起牙齦炎、牙齦出血和齲齒。晚飯後不再進食,唾液分泌減少,牙縫中的食物碎屑最易使細菌滋生,所以人人都應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習慣,產婦也一樣。有人做過實驗,漱口後比漱口前的口腔細菌隻減少15%,而刷牙後可減少60%。由此說明,月子裏隻漱口是遠遠不夠的。

頭發生長到一定時間就會脫落,人人如此,與妊娠、分娩沒有關係。每天梳頭可以刺激頭皮血液循環,保持發根健康、頭發秀美和清潔。

產後洗澡要注意

如果會陰部沒有傷口,且疲勞已基本恢複的產婦,隨時都可洗淋浴;如果會陰切口大、裂傷重,或有腹壁傷口,必須等到傷口愈合後再考慮。洗澡時浴室一定要溫暖,水溫合適,洗澡後要及時穿好衣服,包好頭巾,避免感冒。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水溫不宜太熱,以免站立過久或血管擴張引起眩暈、摔傷。

產後不宜洗盆浴

產褥期間洗盆浴時,寄生在皮膚或陰道的細菌,洗澡用具沾染的細菌,都能隨洗澡水進人產道,增加感染機會,輕則會陰傷口發炎、子宮內膜發炎,重則向宮旁組織、盆腔、腹腔、靜脈擴散,甚至細菌在血內繁殖引起敗血症,所以產後禁止盆浴,應選擇淋浴。

有的產婦會陰切口愈合不好,常用熱水坐浴可加速愈合。為了避免感染,每次坐浴的毛巾、盆都要煮沸消毒,水中加人有消毒作用的高錳酸鉀門:5000),才能保證安全。

產後可以熱水坐浴

產後5天就可以開始坐浴,但要注意坐浴盆要煮沸消毒,將開水晾涼到皮膚可以耐受的溫度,坐浴水溫降低時再續加熱水。一般坐浴都使用1:5000濃度的高錳酸鉀(俗稱PP粉)。此溶液要隨配隨用,不要放置,以免失效。取PP粉少許用熱水衝開,顏色呈紫葡萄色即可,不要過濃。PP粉對皮膚粘膜有燒灼作用,切勿將粉未直接接觸傷口,以免引起燒傷。

產後精神的保養

由於精神的好壞與身體健康密切相關,故產婦在月子裏,一定要注意養神。異常的精神變化,不但是精神病的直接發病原因,而且往往是外感病與其他疾病的誘發原因。對於疾病來講,良好的精神狀態,有利於疾病的治療與康複,惡劣的精神狀態,常能促使疾病惡化,甚至是導致病人死亡的直接或間接的因素。喜、怒、憂、思、悲、驚、恐七種情誌活動,是人體精神的外在表現。過度的精神活動可影響人體五髒六腑的功能和氣血的運行,產後不注意精神調養,或怒、或驚恐、或悲哀,就會導致各種疾病發生。產婦在產褥期間保持精神衛生,即心情愉快,至關重要。在舉家歡慶、親朋賀喜之際,切勿忽視產婦產後心理變化及保健。

分娩本身可使內分泌出現新的變動,從而伴發植物神經的功能紊亂。致使產婦普遍體驗到情緒波動。而分娩時的出血又助長上述變化,使情緒劇烈波動。分娩後,由於胎盤的排出及妊娠期所增大了的垂體迅速縮小,腎上腺皮質激素及女性激素值急劇下降,而逐漸恢複到妊娠前狀態,同時催乳素分泌急劇增加,而開始有乳汁分泌。總之,以垂體為中心的內分泌體係,又重新恢複建立起來,所需時間在10小時至8周,這種劇烈的變動對於原來存在的腦垂體係統缺陷者,容易發生生理上的平衡失調,成為心理障礙或心理變化的病因。

婦女產後心理上的變化十分劇烈。是伴隨著精神緊張,身體疲勞,麵臨著乳嬰的撫養重任,還有對經濟、健康、作息及家庭人員關係考慮的加劇,一時間兼有妻子、母親、女兒和媳婦的多重身份及麵對多種需要,這種角色的改變及如何扮演好各個角色,就成為心理上的極大負擔。原本不起眼的因素,如周圍人員的態度,舉動言辭,特別是丈夫的態度,都顯得敏感並帶來心理影響。甚至是否有人來及時看望,對新生兒態度如何,送來什麼樣的禮品等,也會成為精神刺激的因素而構成精神創傷。

心理、社會、內分泌變化和相互作用,使產後容易發生精神障礙,在出現明顯的精神障礙之前,常可見有情緒不穩、哭泣、焦慮、煩躁、不眠等前期症狀。數日後可出現多種多樣的表現,如神經症狀態,抑鬱、躁狂狀態,錯亂、譫妄狀態,精神分裂症狀態等。因此,產後必須加強精神保健,主要措施如下:

避免刺激

對外界的刺激和蠱惑,要善於理智地調節自己的感情,如和喜怒,去憂悲,節思慮,防驚恐等,排除各種雜念,消除或減少不良情緒對心理和生理產生的影響。一定要自己克製,清心寡欲,恬淡靜養,忌嗔怒以養性,守清靜以養心,寡思慮以養神,棄嗜欲以養精。勿將往來刺激牽掛在心。

產婦的家屬及親友也要避免用刺激性語言,不使產婦煩惱動怒,憂愁悲傷。

在七情刺激中,尤要注意因喜男惡女或喜女惡男對產婦的刺激。若產婦本身有喜惡男孩或女孩之心,親人應多做勸解工作,使其心情舒暢。對於產婦保養精神非常有益。

防 抑 鬱

產褥期是婦女情感生活中最為脆弱的階段。婦女在分娩後數天內出現哭哭啼啼,心情不愉快,被大多數人認為是正常的現象,殊不知,在哭啼、煩悶的背後,都隱藏著一種不正常的而且危害婦女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產後抑鬱症。

其主要症狀是:煩悶、沮喪、哭啼、焦慮、失眠、食欲缺乏、易激怒。由於分娩引起產婦內分泌環境的急劇變化而致內分泌的不平衡,是其主要的內因;而分娩方式,妊娠期及產褥期的合並症,新生兒疾病,以及家人對新生兒態度,丈夫的協作程度,社會的幫助等,是不可忽視的誘因。

產後抑鬱一般不用藥物治療,持續數天後能自愈。關鍵在於預防發生和減輕症狀,並防止發生嚴重的精神病。

提高認識

即認識到妊娠、分娩、產褥,是婦女正常的生理過程。一旦妊娠,就要了解有關妊娠方麵的知識,進行相應的產前檢查和谘詢。

在妊娠期要心情愉快

因為妊娠期表現焦慮的產婦,傾向於發生產後抑鬱。做丈夫的有責任給予關心和生活上的幫助,減少精神刺激。這樣有助於減少或減輕抑鬱的發生。

分娩後有和諧、溫暖的家庭環境

並保證足夠的營養和睡眠,對妻子分娩所承擔的痛苦給予必要的關懷和補償。

若產婦抑鬱症狀嚴重且持續時間長,就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抑鬱藥物治療。

清心寡欲

清心,是指思想清靜;寡欲,是指欲望要少。倘若產期內仍不忘其事業,過度思慮,則使產後氣血損傷之體,傷之再傷。思慮過度傷心脾,而致心血不足,血不養心則健忘、多夢、失眠;脾氣受傷則食不甘味,形體瘦弱。

精神愉快

這點對產婦尤其重要。勝利者的傷口總是比失敗者的傷口愈合得快;沒有精神負擔的病人,要比有精神壓力的病人痊愈得快。無論是軀體和精神上的愉快都可以使身體發展,身體強健。

婦女本多慈、戀、愛、憎、憂慮之心,常不能自拔,產後血虛,肝陽偏亢,血不養心,最易傷動七情,故在產期內必須保持精神愉快,無妄想、無牽掛、無煩惱、無悲哀、無恐懼。

凡一切引動情懷之事均宜避免,否則會因情誌受傷而產生各種婦科疾病。

產後預防精神病

產褥期受某些因素誘發而出現的精神病狀態稱產後精神病。發病高峰在分娩後3~7天,產後2周內發病占半數以上,產後4周內發病占80%。

產褥期精神病的症狀多種多樣,以憂鬱狀態居多,多在產後1周內發病。產婦情緒低,悲傷流淚,言行遲鈍,厭食,失眠,漸漸出現焦慮、激動、自罪自責、懼怕嬰兒受到迫害等。

一般經及時心理治療,配合鎮靜藥物,1周左右可恢複正常。

產褥感染的毒性反應引起的精神病,發病急,情緒焦躁,易發怒,多說多動,說胡話,生活不能自理,除使用抗生素外,睡眠療法效果較好。產褥期精神病初次發作者,治愈率達40%。

產後良好的休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