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懷孕第一月(3 / 3)

用最有效的方式補充營養

要用最有效的方式來補充營養需要,舉例來說,與其吃六湯匙的花生油(如果吃得下的話),獲得600卡的熱量,得到每天需要的蛋白質25%,還不如隻吃99克的魷魚,得到125卡的熱量,因為後者的吃法更具有效果。又比如,吃一杯半的冰淇淋(約有450卡的熱量),取得三百毫克的鈣,還不如喝一杯脫脂牛奶(90卡的熱量)。至於脂肪方麵,因為每一克脂肪的熱量要比每一克蛋白質的熱量高出兩倍多,所以是一種實在無效率的食物選擇。要挑瘦肉而棄肥肉,選擇低脂而非全脂牛奶或其他奶製品,食物寧可用烤的,不用炸的;塗抹奶油,隻須薄薄一層;炒煎食物隻要下一湯匙的油,用不著1/4杯的量。

如果在增加足量體重上有困難,效率也是很重要的。為獲取更健康的體重增加,要選擇營養和熱量都豐富的食物——如鱷梨、堅果類、脫水水果等,都可以使孕婦和胎兒增重,而不致使太胖。同時還要避免爆米花和大量沙拉類熱量來源,否則會適得其反。

慎重攝取糖

有些婦女擔心在懷孕期間體重會過量增加,便錯誤地舍棄糖的攝取,如不吃土豆。的確,單純的糖(如白麵包、白米飯、精製雜類食品、蛋糕、餅幹、糖、漿精)是沒什麼營養的,它們養分低,有的隻有熱量。可是,複合糖(全麥麵包、糙米、蔬菜、幹豆夾、幹豌豆,當然還包括熱土豆——尤其是帶皮的)和鮮水果能提供人體所必須的維生素B、微量礦物質、蛋白質和重要的纖維,不但對胎兒很有益,對孕婦本身也很有好處。不但有助於防止惡心,避免便秘,而且富含纖維,有飽食感而不會使人發胖,有利於體重的控製。食用複糖還有另一項好處:攝取大量的纖維也許可以降低妊娠糖尿病的風險。

盡量避免攝取甜食

甜食沒有什麼營養,隻會產生熱量,純粹是一種浪費。糖不但空無一用,而且還有害處——可能和糖尿病、心髒病、胎兒窘迫和過動兒有關聯,這也就是在懷孕期間“最佳飲食法”。並不是由於食物精製糖的原因(如黑糖、白糖、蜂蜜、楓糖、糖漿)。這些糖所能提供的熱量,最好改由其他更滋養的食物中攝取。

選擇新鮮食品

以綠豆芽罐頭為例,當買到手中時,罐內的豆芽距離當初的采收時間已相隔數日(收成以後,經過煮熟、調製、貯藏和裝罐),已經沒什麼營養可以提供給寶寶了。所以,以新鮮的蔬菜為第一優先,要是不當時令,則以快速冷凍蔬菜替代。烹煮的時候,要用蒸的或稍加抄炒,維生素和礦物質才不會流失。水果也一樣,應該吃新鮮的,並且不要加糖。避免加工過的食物,因為那些食物添加了化學物質、糖和鹽,營養價值很低,選購新鮮的雞胸肉,不要買雞卷;挑新鮮的麵條和起子,而不要脫水的菜肉綜合焙盤;購買原味的烤蘋果,而不要切片的蘋果派。

養成全家良好的膳食習慣

家中如果有人攪局,要求你在采購單上列上巧克力、酥餅和土豆片,那麼“最佳飲食方法”就難以貫徹了。為了顧全大局,要把全家的飲食帶往“最佳飲食方法”上去。烘烤具有天然甜味的水果燕麥餅幹,而不是巧克力酥餅,采買全麥脆餅或葵瓜子,而不是土豆片。因此,在分娩以後,全家要繼續實行“最佳飲食方法”,使家中每個成員享有更長壽、更健康的人生。

不要破壞飲食規則

有三種物質會對成長中的下一代造成潛在危險,那就是煙、酒和咖啡因。產前媽媽要是不以為意,那麼,就算是全世界最好的產前飲食規則也會遭到破壞。加強貫徹“最佳飲食方法”,對待新生嬰兒的正常發育是大有好處的。

孕期主要食品

水果

多吃水果對大腦的發育有很大的好處。胎兒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細胞不斷生長和分裂,需要大量的熱量和蛋白質,但合成細胞的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大量天然的有機化合物來促成,這種具有催化作用的特殊物質就是維生素。

雖然維生素大量存在於肉、糧食、蔬菜中,但大部分在去皮、精磨、烹調的過程中被毀掉,這在水溶性維生素中尤為突出。但水果則可以洗淨後生吃,避免了維生素因加熱而大部分損失的現象,所以,經常食用水果的人,體內是不會缺乏維生素的。

小米、玉米

每100克小米和玉米中蛋白質、脂肪、鈣、胡蘿卜素、維生素B1及維生素B2的含量,均是大米、麵粉所不及的,小米和玉米是健腦、補腦的有益主食。

鵪鶉

鵪鶉的藥用價值很顯著,食用這種食物,可以使人變得聰明。枸杞、遠誌肉與鵪鶉同時燉熟服用,具有健腦養神益智的功效。

海產品

海產品可為人體提供易被吸收利用的鈣、碘、磷、鐵等無機鹽和微量元素,對於大腦的生長、發育、健康地防治神經衰弱症,有著極高的效用,紫菜可以燒製各種配料的湯,海帶則可以燒、炒、煮,以及與各種肉食、蔬菜同時烹調,味道鮮美。

芝麻

芝麻,特別是黑芝麻,可通腸胃,疏血脈,潤肌肉。具有“補氣、強筋、健腦”的效果。黑芝麻含有豐富的鈣、磷、鐵,同時含有197%的優質蛋白質和近10種重要的氨基酸,這些氨基酸均為構成腦神經細胞的主要成分,必須隨時進行補充。芝麻的食用方式較多,炒熟後研末,加入鹽和焙過的花椒粉後可夾饃、調麵條,還可拌在涼菜裏或蒸成花卷,製成芝麻醬,經常食用,具有補血、養發、潤腸、生津、通乳等功效。

核桃

核桃的營養豐富,其中脂約占63~65%,蛋白質占15~20%,糖占10%左右,一斤核桃仁相當於五斤雞蛋或九斤半牛奶的營養價值,特別是對大腦神經細胞有益,鈣、磷、鐵和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營養成分含量比較高,可以去皮後生吃;也可以研碎與紅糖拌合蒸包子吃,也可以炒熟後壓碎和其他調料一起蒸花卷吃;還可以煮粥,或做成桃酥吃,如果孕婦每天堅持吃幾個核桃,對自己身體的保養和對胎兒的發育,均有很大的好處。

大棗

大棗中維生素C的含量高達540毫克/百克。除了煮粥食外,還可製成棗餡、棗糕、棗餅、棗饃,或包在粽子裏食用。

黑木耳

每100克含糖量高達655克,含鈣量高於紫菜,含鐵量高於海帶。所含膠質可以把殘留在消化係統的灰塵和雜質吸附集中起來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清胃滌腸的作用,還具有幫助消化纖維一類物質的特殊功能。木耳還具有滋補、益氣、養血、健胃、止血、潤燥、清肺、強智等療效,用於滋補大腦和強身,還可以和其他菜肴配合烹調。黑木耳燉紅棗,具有止血、養血之功效,是孕、產婦的補養品,木耳黃花菜共炒,可收到補上加補之效。

桂圓

維生素C的含量僅次於紅棗,是防治神經衰弱的良藥,同時兼有食療的效果。

花生

花生素有“植物肉”的美稱,和大豆一樣,富含極易被人體吸收利用的優質蛋白。花生米產生的熱量高於肉類,是牛奶、雞蛋無法與之媲美的。其他如核黃素、鈣、磷等,也都比奶、蛋、肉高。花生中還富有各種維生素、糖、卵磷脂、人體必須的氨基酸,膽堿等。所以說,花生的營養成分豐富而又比較全麵。生食、炸、煮、醃、醬均可,營養成分基本不變。孕婦可經常食用花生仁(其紅衣可治療貧血,不可拋棄),與大棗、桂圓肉、糯米煮食。

荔枝

將荔枝幹與大米適量煮食,可健腎補脾。荔枝幹與大棗各10個,水煎服。可治孕、產婦貧血、體虛。

孕期飲料選擇

眾所周知,水是人體內重要的組成成分,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營養素,因此人離不開水。水可從飲料或食物中補充,身體內代謝時也可產生“內生水”補充需要。

孕婦要補充水,也要對水有一個要求,開水經過煮沸消毒,清潔衛生。各地區水內含的物質也不盡相同,但政府已經重視在某些地區缺乏某些必要的物質時在水或其他食物如鹽中添加,所以開水應是水分補充的主要來源。孕婦不要喝生水,以防腹瀉或被傳染其他疾病。咖啡及濃茶具有較強興奮性,應該少服。礦泉水有許多微量元素,可以飲用。市場供應的許多飲料含糖分高,不宜多飲。夏天,西瓜是較好的飲料,既可補充水也可補充一些礦物質,又可消暑解熱,孕婦及產婦都可吃。孕婦及產婦不論喝什麼飲料,均不宜冰鎮時間過長,太冷的飲料對消化道有強刺激,過急大量喝進去可使胃腸血管痙攣、缺血,以致引起胃痛、腹脹、消化不良等。

懷孕初期藥膳6則

桑寄生煲雞蛋

可益血安胎,對婦女懷孕期間的腰痛也有良好的作用。

桑寄生是寄生在桑樹上的一種懈科植物。性味苦甘平。它有補益肝腎,強壯筋骨,養血祛風,安胎催乳的作用。《本草經》說它“安胎,充肌膚,堅發齒”。

每次用桑寄生15~30克,雞蛋1~2個,先將雞蛋煮熟去殼,然後同煮後食用。

鹿頭肉粥

可治療妊娠水腫。

取鹿頭肉150克,蔓荊子15克,高良薑、香子,炒各10克,粳米100克,將蔓荊子、良薑、香子搗羅為末,每用10克。先煮鹿肉,熟後肉下粳米同藥末,煮粥,臨熟,少加作料,分三次食,一日盡。有益氣健脾,利濕消腫的功效。

大艾生薑煲雞蛋

大艾即祈艾,又名五月艾,功能溫經止血,調經安胎,散寒,除濕鎮痛。生薑功能溫經散寒,雞蛋功能滋陰潤燥,補脾養血,安胎,長肌肉。

主料:艾葉10克,生薑15克,雞蛋2個。

做法:整雞蛋放入艾葉、生薑,加水煮熟,去殼,放入再煮,飲汁吃蛋。

天冬紅糖水

可治療婦女下陰流血,如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流產等。天冬有養陰,潤燥,滋腎,生津止渴作用。對陰虛內熱,陰道流血有效。

主料:

天冬(連皮)15~30克。

做法:

洗淨用砂鍋加清水兩碗半煎成一碗。加入紅糖適量,溫服,每日1次。

墨魚雞肉飯

本方滋腎精,固衝任,適用於腎虛胎漏,胎動不安。

主料:

母雞1隻,帶骨墨魚幹1條,糙糯米150克,食鹽少許。

做法:

將母雞宰殺洗淨,連墨魚一同放入砂鍋,燉熟。雞肉墨魚撈出,用濃湯煮糙糯米飯,用雞肉、墨魚作餐。

雌烏雞粥

本方益氣養血,安胎止崩,適用於氣血虛弱所致之胎動不安、胎漏。

主料:

雌烏雞1隻,糯米100克。

輔料:

蔥白3莖,花椒及鹽少許。

做法:

雞宰殺洗淨,雞肉切細煮爛,再加入米及輔料煮粥,空腹食。九、孕婦的醫療

謹慎打預防針

所謂打預防針,就是將生物製品接種到人體內,使人產生對傳染病的抵抗力,以達到預防傳染病的目的。這種防病方法,又叫人工免疫。

有些預防針孕婦是非打不可的。例如,孕婦被瘋狗咬傷後就必須及時注射狂犬疫苗,否則的話,一旦發生狂犬病,生存的希望是極少的。又如孕婦與白喉病人有過密切接觸後,也得做白喉疫苗的接種,以免染上白喉。此外,破傷風疫苗的預防針也得打。給孕婦打這種預防針,是最有效的預防新生兒破傷風的方法。孕婦打預防針的時間,以在臨產前1個月較好。

不過,有些預防針孕婦是不需要打或不能打的,如麻疹疫苗、卡介苗、百日咳疫苗、乙腦疫苗和流腦疫苗等。

因此,孕婦接到打預防針的通知時,應向防疫醫生反映自己的懷孕情況,以及疾病史、過敏史等,由醫生斟酌決定打針還是不打針。

接種破傷風疫苗時間

產褥期破傷風是一種對產婦及新生兒性命均有威脅的病種,臍帶風指的就是這種病。有些專家曾對產婦和新生兒做過破傷風抗體水平調查,發現2/3的產婦和新生兒對破傷風無免疫力,分娩時孕婦和新生兒很容易感染發病,而且破傷風病的死亡率還極高。通過國內外專家研究證明,給孕婦接種破傷風疫苗是預防孕婦和新生兒破傷風最為有效的方法。那麼,何時給孕婦接種破傷風疫苗最合適呢?因為接種破傷風疫苗後2~4周內,體內才能產生相應的抗體,隻有在產生抗體後才能對該病有免疫能力。所以在預產期前1個月就要給孕婦注射破傷風疫苗。

孕婦的尿頻現象

孕婦尿頻是一個普遍現象,這種現象在孕期前三個月和最後一個月表現最為明顯。其原因是人體內膀胱位於子宮的前方,子宮多呈前傾位。懷孕後,子宮逐漸增大傾向膀胱,使膀胱受壓,因而膀胱內尿量不多即有尿意。早孕3個月內子宮在骨盆腔內逐漸增大,膀胱因逐漸受骨盆壁的限製而尿意更加明顯。懷孕3個月後,子宮升到腹腔上來,腹腔軟且寬敞,膀胱壓力頓減,尿頻現象有所改善。妊娠36周後,胎兒先露部下降入骨盆,再次壓迫膀胱,因此尿頻再次明顯,每24小時約小便10次。孕婦的這種尿頻隻是尿的次數多些,但無局部燒灼感或痛感,與泌尿係統感染不同,不是病症。

孕婦的不排卵

正常育齡婦女每28~30天來一次月經,於下次月經來潮前14天排卵,如果在此期間受孕,月經便會中止,如果沒有受孕,月經和排卵依舊正常。

原來一旦受孕卵形成,卵巢的黃體繼續發育形成妊娠黃體,這時黃體內產生大量的孕激素。孕激素起到以下三種作用:①維持子宮內膜的分泌期狀態,為受孕卵備好軟床;②維持受孕卵的營養;③抑製腦下垂體不再產生促卵泡激素及黃體生成素,以免新的卵泡發育成熟。因此孕婦不再來月經,也不會排卵。孕婦排卵是一種不正常現象。

孕婦的月經

懷孕必然會導致閉經,但少數婦女在確定妊娠以後,在原來應行經的時間仍出現少量陰道出血,常被誤認為是“月經”。這種現象常在懷孕的頭一個月出現1次,也有個別人在早孕期3~4個月內按期出現少量流血,這種現象對胚胎的生長發育不會有什麼影響,醫學上把這種現象稱之為“盛胎”或“垢胎”。這種情況常見於雙子宮,不受孕的一側子宮蛻膜出血。但也有些出血的真正原因不十分清楚,可能是孕卵著床時的一種生理反應,也有先兆流產等妊娠並發症的可能。所以,已確定懷孕又有陰道流血時,應去醫院查清情況,弄清出血原因,進行適當的處理。

乳房脹痛

不少孕婦在停經40天左右開始感覺雙乳發脹、疼痛,乳房增大,不敢碰乳頭,而且乳頭、乳暈變黑、變大。這是因為在受孕初期,妊娠的卵巢黃體繼續分泌孕激素及雌激素,繼而胎盤的絨毛又大量分泌這兩種激素。孕激素刺激乳腺的腺泡增生肥大,雌激素刺激乳腺腺管增生肥大,同時脂肪沉積,乳房結締組織中的血管充血,乳房表麵可見到青色而充盈的靜脈。妊娠早期乳脹痛可以作為早孕征象之一。

乳房脹痛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為乳房進一步增生、發育所致,為以後的泌乳作了生理鋪墊,孕婦大可不必為此緊張。

孕婦腹痛

孕婦腹痛可因處在不同階段而有不同的原因。孕早期引起腹痛的常見疾病有各種類型的流產、宮外孕,均表現為陣發性小腹痛伴下墜感,並伴有少量陰道出血,應及時去醫院檢查確診。妊娠晚期的先兆早產,可出現比較頻繁的小腹痛;血壓高或有外傷的孕婦如發生腹部持續性脹痛,腹部發硬和多少不等的陰道出血,應考慮到是不是胎盤早期剝離所致,此病可危及母子安全,應立即去醫院診治。如在妊娠前或孕期檢查發現有卵巢腫物,在改變體位或大小便後突然發生持續性下腹部絞痛伴惡心嘔吐,可能為卵巢腫物發生蒂扭轉,應立即到醫院觀察、治療,疼痛不能緩解時,需開腹切除腫瘤。妊娠合並肌瘤情況很常見,當肌瘤血運不足發生紅色變性時,表現為持續性腹痛伴低燒,應住院保守治療。

另外,急性闌尾炎也是導致孕婦腹痛的一種常見病,表現為腹痛、惡心、嘔吐、低熱。由於妊娠子宮的逐漸增長,闌尾的位置也不斷上升,疼痛部位不像非孕期那樣劇烈,確診後一般可保守治療。急性膽囊炎一般有發作史,疼痛在右肋下放射到右肩部,疼痛劇烈,絞痛伴惡心、嘔吐,膽道受阻時可出現黃疸,應立即到外科就診。急性胰腺炎雖不常見,但病情危重,疼痛性質與膽囊炎相似。

不難看出,致孕婦腹痛的因素很多,都不可輕視,要盡早去醫院檢查、診治。

患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是指由於靜脈回流受阻,其淺表或深層靜脈發生迂曲擴張,孕婦容易發生下肢靜脈曲張。這是因為孕婦原來就有靜脈瓣膜缺陷,在正常情況下,還可以阻止靜脈血液倒流,但在妊娠時,由於妊娠子宮的影響和增大了的子宮刺激甚至壓迫的作用,使下肢靜脈瓣功能障礙,不能防止靜脈血倒流,因而形成了靜脈曲張。當髂外靜脈受累時,則股靜脈及大隱靜脈曲張,而表現出下肢淺表靜脈呈蚯蚓狀,迂曲怒張。當髂內靜脈瓣膜功能障礙或受壓時,則可在外陰及陰道內、大腿背部形成靜脈曲張。特別是在妊娠晚期,由於膨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使血液回流受阻,靜脈曲張加重,局部可形成迂曲。擴張的靜脈在皮下或粘膜下突起,形成腫塊,呈青紫色,嚴重的可破潰出血或感染。

產婦在產後有時並發靜脈血栓形成,或血栓性靜脈炎,而繼發形成靜脈曲張。

檢查肝功能

肝髒是人體重要的髒器之一,對人體的代謝、解毒、凝血及免疫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還起著調節體內水電解質平衡的作用。隨妊娠進展,肝髒負擔也加重,肝功能有所改變,如轉氨酶、膽紅素、膽固醇可增高,血漿總蛋白、白蛋白可下降。但由於肝髒貯備力大,可無明顯症狀,肝組織也無病變,產後可很快恢複正常。

病毒性肝炎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肝髒疾病。絕大多數成年人對甲型肝炎已獲得免疫,不再受傳染。但在懷孕後初次感染了甲型肝炎,或者原來的慢性肝炎沒治好妊娠後病情加重時,孕婦的早孕反應常比較重,可並發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產後出血、流產、早產、死胎、新生兒死亡也比正常孕婦高,乙型肝炎還可傳染給胎兒和嬰兒。

由於肝炎的常見症狀如厭食、惡心、嘔吐、無力容易誤診為妊娠反應,所以早孕篩查門診除了詳細詢問肝炎病史或肝炎接觸史外,借助肝功能化驗可及早發現肝炎,及時隔離治療,這對於預防肝炎從普通型轉為重型很有意義。另外,孕婦患上急性肝炎或慢性活動性肝炎時,則應立即中止妊娠,因為這兩種肝炎對母、胎均有較大傷害。

檢查乙肝表麵抗原

乙型肝炎表麵抗原陽性,是指人體已受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素標記。我國是乙型肝炎(簡稱乙肝)高發地區,約有1億人口乙肝表麵抗原陽性,大部分為慢性無症狀乙肝表麵抗原攜帶者。

早孕篩查門診特別重視乙肝表麵抗原的測定。陽性結果的孕婦往往因沒有肝炎的症狀和體征而容易被忽略。乙肝病毒可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在分娩時,胎兒接觸陰道內血液、分泌物,或吸入、吞咽血液和羊水而受染;出生後又可通過與母親密切接觸,沾染母親的唾液、乳汁及其他分泌物,或有乳頭破裂時吸進母血而受染。

單純乙肝表麵抗原陽性不能確定有無傳染性,還要測定乙肝e抗原來表示乙肝病毒繁殖狀況。如e抗原陽性,血液就具傳染性。據統計,乙肝表麵抗原陽性的母親可使40%~60%的嬰兒受染,而e抗原也陽性時,感染率可達85%~95%。大部分受染嬰兒將成為終身乙肝病毒攜帶者,其中一部分到成年會成為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為了保護嬰兒,不僅要化驗孕婦乙肝表麵抗原,在計劃免疫中也規定每個新生兒都要接受乙肝疫苗預防接種,對乙肝表麵抗原陽性產婦的嬰兒要加大注射劑量,同時不要讓母、嬰接觸,並停止以母乳喂嬰兒。

胎兒直接“吃”藥

胎兒是可以直接服藥的,但要講究方法。由於胎兒在羊膜腔中經常不斷吞食羊水,然後又把尿排入羊水中。因此,醫生可把有關藥物直接注入羊膜腔,混於羊水中,胎兒可不知不覺地吃進藥物。

顯而易見,讓胎兒直接服藥比通過母體給胎兒用藥,要簡便有效得多。例如胎兒肺透明膜病,這是令兒科醫生最為頭痛的、被稱為“早產兒頭號殺手”的疾病,通過向羊水中注射激素類藥物後,該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可大大降低。

早孕門診的注意

孕婦在妊娠早期需要到早孕門診部做檢查,一般在早孕門診部能檢查以下內容。

(1)進行全麵病史詢問、體格和化驗檢查。要了解孕婦月經周期;有無異常分娩史;有無心、肺、肝、腎等內科疾病;直係親屬中有無高血壓、糖尿病、遺傳病;懷孕後有無高燒、流感、感冒、風疹等病毒感染;有無接觸放射線、注射防疫針;使用過什麼藥物等。還能進行全麵體格檢查,化驗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對性傳播疾病、甲胎蛋白等做化驗檢查。根據結果對孕婦健康情況做一全麵了解,決定是否繼續妊娠下去。

(2)除了有流產史或此次妊娠有過流產表現的孕婦外,都應做陰道內診。檢查陰道、宮頸有無炎症;子宮增大與孕周是否相符;子宮、卵巢有無腫塊;產道、子宮是否畸形等。

(3)發現內科疾病要考慮與妊娠的相互關係。病情允許繼續妊娠時,要積極治療內科病;不宜妊娠的要及早做人工流產,治療婦科病時要盡力避免流產,保護胎兒。

(4)孕8周以內是胎兒器官發育期,在此期間若接觸大劑量放射線,服用對胚胎有害的藥物或有嚴重的病毒、細菌感染,容易發生畸胎,如確有此情況,應極力動員孕婦中止妊娠。

(5)高齡(35歲以上)孕婦、多次產史不良,如流產、死胎、畸胎、嬰兒染色體異常等孕婦,於孕9周左右可以宮頸管吸引絨毛檢查,或於孕17~20周行羊膜腔羊水檢查,測甲胎蛋白、細胞染色體,以診斷胎兒有無遺傳病或畸形。

(6)宣傳有關早孕衛生的相關科普知識。

孕婦患病應看醫生

在懷孕期間出現以下問題時,應及時到醫院檢查。

頻繁嘔吐

孕早期大多出現嘔吐,幾周後自愈屬正常生理現象。若出現頻繁劇烈的嘔吐,吃什麼吐什麼,滴水不進,為防止水和電解質紊亂、危害母子健康,故應及早就醫。

陣發腹痛

預產期前,孕婦如感陣陣腹痛,且伴有下墜感和陰道出血,為防止流產、早產、胎盤早剝,要及時就醫。

過份“顯懷”

胎兒大小與妊娠月份不符。懷孕三、四個月卻似五、六個月大,多表明雙胞胎或並發葡萄胎,應及時就診,不可拖延。

陰道流血

孕期的任何時候出現陰道流血均屬異常,如伴有小腹痛,多為流產、宮外孕、胎盤早剝或早產,要及早就醫。

頭暈眼花

孕期如出現頭暈眼花,同時伴有浮腫、血壓增高等現象,為防止妊娠中毒症,應及時檢查治療。

嚴重浮腫

妊娠中、後期,孕婦下肢可有輕度浮腫,如無其它不適,即屬正常生理現象。但如出現嚴重浮腫,且伴有尿少、頭暈、心慌、氣短、尿中出現蛋白等現象,應立即到醫院治療。

心慌氣短

妊娠後期,由於胎兒增大,孕婦在從事較重的體力活動時會出現心慌氣短,屬正常規象。但輕度活動或靜止狀態也出現明顯的心慌氣短,應考慮到並發心髒病的可能,應及時檢查。

全身黃染

孕期如發現皮膚及鞏膜發黃、小便顯濃茶色、且伴有惡心、嘔吐、厭食油膩及乏力等症狀時,應想到並發病毒性肝炎的可能,應及早就醫,以防止病情惡化。

風疹感染或用過致畸藥物

孕婦如在頭四個月內確診為風疹或與風疹患者有過密切接觸則應到醫院進行全麵檢查,因為風疹感染對胎兒危害甚大,可使30-50%的胎兒致畸。故應采取補救措施,如人工流產等。在頭三個月用過諸如鏈黴素、卡那黴素等藥物者應及時就醫檢查。

陰道流水

孕婦未到預產期就發生陰道流水,可能是早期破水,為了防止難產,減少對胎兒的威脅,故應立即去醫院住院治療。

孕婦防治早期感冒

經研究發現,多數人類病毒都能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從而使胎兒患病,使胎兒發生畸形或致胎兒死亡,因此,孕婦要盡力避免病毒感染。

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是鼻病毒,一年四季幾乎人人都可罹患,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全身酸痛是常見症狀,有時發低熱。孕期患普通感冒的人很多,對胎兒影響不大,但如果較長時間體溫持續在39℃左右,則有可能使胎兒畸形。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病原是流感病毒,借空氣和病人的鼻涕、唾液、痰液傳播,傳染性很強,常引起大流行。受感染後發冷發熱,熱度較高,頭痛乏力,全身酸痛,常在發熱消退時鼻塞、流涕、咽痛等症才明顯,患者體力消耗大,恢複也慢。流感病毒不僅能使胎兒發生畸形,高熱和病毒的毒性作用也能刺激子宮收縮,引起流產、早產。有人調查56例畸形兒中,有10例產婦在懷孕當日至50天時患過流感。因流感病情較重,常常需要使用解熱、鎮靜、抗生素等藥物,但用藥時須按醫生的指示進行。

孕期要預防病毒感染,注意營養、增強體質、避免接觸感冒病人,感冒流行時不要去公共場所。

孕婦罹患感冒,應及時控製感染,排除病毒,同時采取措施降體溫。

患輕度感冒的孕婦,可多喝開水,注意休息、保暖,口服感冒清熱衝劑或板藍根衝劑等。感冒較重有高燒者,除一般處理外,應盡快地采取措施去熱降溫,可用物理降溫法,如額、頸部放置冰塊等;亦可選擇使用藥物降溫。在選用解熱鎮痛劑時,要避免采用對孕婦、胎兒和新生兒有明顯不良影響的藥物,例如阿司匹林之類藥物。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諸如醋氨酸等解熱鎮痛藥。

中醫中藥能有效地控製感冒病毒,同時又無毒性,所以中醫的辨證論治、中藥處方是治療孕婦感冒最好的方法。

孕婦患感冒時一不要大意,二不要隨意服藥治療,一定要去專科醫院診治,斷不可用阿司匹林等對母嬰健康不利的藥物。

孕婦防治早期發熱

發熱分低熱(38℃以下)、中熱(39℃以下)、高熱(39℃以上)三類,感染性疾病均可致機體發熱,重度感染,除了寒戰、高燒,還可發生毒血症、敗血症,出現休克、昏迷等。

有的孕婦在懷孕早期發熱,怕對胎兒健康不利。對此,首先要找出發熱原因,短時間的低熱對胎兒危害不大;長時間發熱或高熱,不但致孕婦各器官功能紊亂,還可以刺激子宮收縮或引起子宮感染而流產。細菌毒素、病毒可以幹擾器官的正常分化和發育,引起胎兒畸形或死亡。另外,孕婦單純的高熱也可致畸。

孕早期要預防各種傳染病,避免能引起發熱的各種原因。長時間高熱時須征求醫生意見決定是否人工流產。

妊娠婦女可發生各種感染性疾病,並均有體溫升高的表現。最常見的是感冒,此外有急性扁桃體炎、肺炎、肺結核、膽囊炎、急性腎盂腎炎、急性闌尾炎、絨毛膜羊膜炎等。這些炎症除了引起發熱以外,還有一些別的症狀及表現。孕早期病毒性感染,可致流產、胚胎停止發育或畸胎;晚期急性炎症可誘發宮縮,而致早產、胎兒宮內缺氧等。因此,一旦孕婦發熱應立即去醫院就診,查明病因,並判斷是否可繼續妊娠,以及對症治療。孕婦一定不要隨意自行服藥,因不少藥物對胎兒有不利的影響,如四環素、卡那黴素、鏈黴素、慶大黴素等,用藥前必須征得醫生的同意。

孕婦防治心慌氣促

在妊娠期間,為適應妊娠及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表現在呼吸時膈肌上下活動的幅度比非孕期增大,同時,隨著妊娠子宮的增大,腹肌活動度減少,胸部活動相應增加,由不自主的腹式呼吸改變為胸式呼吸,來補償氣體交換的不足,肺的通氣量比非孕期增加40%。懷孕期間,心肌發生代償性肥厚,心腔擴大,心跳加快。再者由於孕期母體的血容量比非孕時平均增加1500毫升,出現所謂妊娠生理性貧血,從而血液供氧能力下降。同時,由於增大的子宮使心髒向上、向左移位,心髒在不利的條件下工作。這些因素都加重了心髒的負擔,使得機體通過增加心率及心搏出量來完成額外工作。這些生理性的改變,一般不出現症狀,但遇活動量增多,就可出現心慌氣急。對此,孕婦不必緊張。要注意做適量的運動,運動時,若遇不適,要立即停止。最好的方法是休息。充分的睡眠可以解除身體的疲勞,促進新陳代謝。

孕婦嘔吐的注意

婦女妊娠期在劇烈的嘔吐中,消化液大量丟失(消化液中鉀的含量比血漿中鉀的含量還要高),加上不能進食,鉀的攝入量不足,使血鉀降低,從而出現低鉀血症。患有低鉀血症的病人可以出現肌肉無力、精神萎靡、表情冷漠,重者甚至會出現昏睡、死亡,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母嬰的生命。

孕婦在妊娠反應期防止低鉀血症的關鍵是提高食欲,保證進食,從食物中獲得充足的鉀。要增加食欲又要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要保持樂觀的情緒

比較嬌氣的人,反應往往也相對重一些,而比較堅強樂觀的人,反應大都相對較輕。如果能懂得反應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因而抱無所謂的態度,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和樂觀的情緒,把進食當做一項任務來完成,反應再重也要吃,就能多吃一些。

要進行適當的活動

適當的活動可以促進胃排空,減輕飽脹感,進而刺激食欲;同時也能分散注意力,減少病人對自己身體不適的過分關注。這樣的活動包括散步、聽音樂,簡單的家務勞動或者並不耗費較多體力的工作。當然如果反應較重,嘔吐劇烈,不能進食,還得適當休息。必要時還應及時就醫,輸液補鉀,以免延誤病情。

選擇可口的飲食

妊娠反應後會不同程度地出現擇食、口味異常、這時應盡量迎合自己的口味,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吃了總比不吃好,哪怕是吃一個水果,喝一杯果汁。千萬不要因吐而拒食。同時也要摸索自己的反應規律,爭取在反應輕的時候多吃些。如早晨剛起床時一般反應比較明顯,這時應盡量避免進食,可稍過一段時間再吃。少量多餐也能減輕惡心、嘔吐的發生。此外可盡量多吃含鉀較多的食物,如香蕉、紅棗、花生、海帶、紫菜、豆類等,以補充因嘔吐丟失的鉀。

用中醫藥治療的方法

脾胃虛弱

受孕之後,經血不瀉,衝脈之氣較盛,而衝脈連於陽明,若脾胃素虛,衝氣上逆則可犯胃,胃氣虛則失於和隆,反隨衝氣上逆而作嘔惡;或因脾虛不運,痰濕內生,衝氣挾痰濕上逆而致惡心嘔吐,兼見不食、口淡或嘔吐清涎,神疲思睡,舌淡苔白潤,脈緩滑無力。宜用健脾和胃、降逆止嘔之藥膳治療。

白糖米醋蛋

原料:雞蛋1個,白糖30克,米醋60毫升。

製作:米醋煮沸,入白糖調溶,打入雞蛋,煮至半熟,全部服食,每日2次。

功能:健胃止嘔,適用於脾胃虛弱。

韭薑糖汁

原料:鮮韭菜10克,生薑5克,白糖適量。

製作:將鮮韭菜、生薑搗爛,絞取汁水;再將少許白糖放入汁水中,拌勻即成。一日3次,飯前服,少少飲之。

功能:健脾和胃,降逆止嘔,適用於脾胃虛弱。

白術鯽魚粥

原料:白術10克,鯽魚30~60克、粳米30克。

製作:鯽魚去鱗甲及內髒;白術洗淨,先煎取汁100毫升,然後將魚與粳米煮成粥,入藥汁和勻,根據患者口味入鹽或糖,食粥,每日1料,可連服3一5天。,

功能:健脾和胃,適用於脾胃虛弱。

肝胃不和

孕後陰血聚於下以養胎,陰血不足,則肝氣偏旺,若素性肝旺或恚怒傷肝,則肝氣愈旺,肝之經脈挾胃,肝旺侮胃,胃失和降而嘔惡。證見:嘔吐酸水或苦水,胸滿肋痛,噯氣歎息,頭脹而暈,煩渴口苦,舌淡紅苔微黃,脈弦滑,宜用抑肝和胃、降逆止嘔之藥膳治療。

佛手薑湯

原料:佛手10克,生薑2片,白砂糖適量。

製作:前二味水煎取汁,調入白砂糖,溫服。

功能:疏肝和胃,適用於肝胃不和。

薑汁甘蔗露

每次用甘蔗汁1杯,生薑汁1茶匙,燉熱溫服。

本藥膳中甘蔗汁,和中清火,平肝健胃。可治反胃嘔吐;薑汁能健胃止嘔,共用則平肝和胃,適用於肝胃不和。

孕婦防治心煩

孕婦在妊娠期間,由於火熱乘心,熱邪擾心,則神明不寧,而出現煩悶不安、鬱鬱不樂或煩躁易怒等現象。主要分陰虛、痰火兩類。

陰虛妊娠心煩

素體陰虛,孕後血聚養胎,陰血益感不足,心火偏亢,熱擾心胸,而致心煩。證見:心中煩悶,坐臥不寧,或午後潮熱,心煩,口幹咽燥,幹咳無痰,渴不多飲,小便短黃,舌紅,苔薄黃而幹,脈細數而滑。宜用清熱養陰、安神除煩之藥膳治療。

地黃棗仁粥

原料:生地30克,酸棗仁30克,粳米100克。

製作:棗仁研細,水煎取汁100毫升;生地水煎取汁100毫升。粳米洗淨,煮成粥加入藥汁,再煮沸。早晚溫服。

功能:滋陰、清熱、除煩,適用於陰虛所致妊娠心煩。

黃連阿膠雞子黃湯

原料:黃連5克,生白芍、阿膠各10克,鮮雞蛋2個。

製作:前兩味加水先煎取汁,以30毫升沸水烊化阿膠,合並兩汁,打入蛋黃,攪勻,煮沸,每晚睡前頓服。

功能:滋陰、清熱、除煩,適用於陰虛所致妊娠心煩。

痰火妊娠心煩

素有痰火積於胸中,孕後陽氣偏盛,陽盛則熱,痰熱互結,上擾於心,遂致心煩。證見:妊娠心胸煩悶,頭暈心悸,胸脘滿悶,惡心嘔吐,苔黃而膩,脈滑數。宜用清熱化痰之藥膳治療。

海橘餅

原料:胖大海500克,廣柑500克,白糖100克,甘草50克。

製作:先將胖大海、甘草加水燉成茶;再將廣柑去皮核,放小鍋中。加白糖50克,醃漬一日,至廣柑肉浸透糖,加清水適量,文火熬至汁稠,停火;又將每瓣廣柑肉壓成餅,加白糖50克,攪勻倒盤,通風陰幹,裝瓶。每服5~8瓣,用已做好的大海甘草茶衝下,每日3次。

功能:清熱、燥濕、化痰,適用於痰火所致的妊娠心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