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花樣遊泳健將(1 / 3)

第四章花樣遊泳健將

中國姊妹花

2008年夏天水立方,二十二歲的孿生姐妹蔣文文和蔣婷婷將出演自己生命中最美麗的篇章——全力為中國爭取有史以來首枚奧運花樣遊泳獎牌。

據說,她們將用“世界上最美的腿”在水麵上比出一個水立方的形狀,這個動作隻有她們可以完成,因為她們擁有同樣長的雙腿。蔣文文和蔣婷婷,這一對來自四川的雙胞胎姐妹,這一對創造曆史的多哈亞運會冠軍組合,除了有相同的外貌,還擁有同一個奧運夢想。

8歲開始遊泳訓練

這一對屬於水的四川姐妹,1986年9月降臨人世。在無憂無慮地度過了八個年頭後,命運改變了她們的人生。

從此,她們走上了和夥伴們不同的路,流下了很多眼淚,失去了很多玩樂時光,誇張一點說,她們在水裏的時間興許遠比在陸地上還要長。

故事要從1994年的一個夏日說起,成都體院老師田川在鹽道街小學裏挑選遊泳苗子,蔣文文和蔣婷婷引起了田老師的注意。姐妹倆到現在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被教練丟進泳池的那次經曆,活活被拋出有好幾米遠,“撲通”一聲跌進水中,就這樣反複很多次,嗆了很多水,整個過程幾乎是從頭哭到尾。這一段聽上去不怎麼美好的回憶,卻是姐妹倆另一段人生的開始。

8歲的年齡已經過了練習遊泳的最佳時間,她們當時也隻是在放學後業餘練習遊泳。父母也沒有希望她們成為其中的翹楚,當時的考慮隻是希望兩個孩子能夠依靠鍛煉來改掉不吃飯的壞毛病。但有一個人始終沒有放棄——教練田川,他明白這雙姐妹擁有與眾不同的水感和美感。他不希望埋沒這兩朵金花的才能。那時,田川想起了自己的老同學,花樣遊泳隊教練鄭嘉。他向鄭嘉薦才,對方一看,肯定地表示:“這才是自己苦苦尋找的好苗子。”

“認識她們是緣分,因為我是學遊泳的,我有一個同學是他們的教練,知道我在搞花樣遊泳,就告訴我說,他那有一對雙胞胎,漂亮極了,你一定會喜歡,我就說‘把她們帶過來看看吧。’”鄭嘉回憶道,“那個時候我正好在選才,也有意識的在物色雙胞胎的運動員,當時在我手裏練的還有一對雙胞胎,結果他們一來,的確讓教練們眼前一亮。”就這樣,文文和婷婷破格拜投了鄭嘉門下,改練花樣遊泳,那年她們10歲,當時誰也不曾想到,在12年後,她們會成為中國花樣遊泳衝擊奧運獎牌的姐妹花。

進入國家遊泳隊

“一下水就能感覺她們在水裏很自如,這點好像與生俱來的,對水的那種親和力,我們專業稱為水感比較好。”鄭嘉曾這樣評價自己的愛徒。水感良好、遊泳隊打下的底子以及師從鄭嘉,文文、婷婷很快從業餘隊就晉升到了專業隊。不止一個教練說過,這對雙胞胎姐妹,生來就是練花遊的。曾經有一次和國家遊泳隊在一起訓練,她們良好的水感引起了遊泳隊教練的注意,教練來要人,鄭嘉說自己沒舍得。

隨著時間的推移,鄭嘉對這對姐妹是越看越喜歡,“很小我就告訴她們,你們兩個是天生的花遊運動員,形態上修長,身材比例很好,手和腿很長,柔韌度好,而且膝蓋、腳麵非常漂亮,線條非常流暢。其他方麵,節奏感,韻律感,協調性都挺好的。唯一欠缺的就是力量方麵,做運動員還需要力量,這是後天需要訓練的。”有了教練的這句話,文文、婷婷對於花遊充滿了憧憬,兩姐妹當時可是懷著極大的興奮加入了專業隊,然而在她們麵前,是一次跋山涉水的長征。

正是知道自己握有多麼好的兩塊璞玉,鄭嘉的訓練顯得更加嚴苛。要成為一名專業的花遊隊員有多苦?這是無法用言語能說明的,她們為此所要付出的血淚,超出常人想象,絕不是一次被扔進水池那麼簡單。

雖然在花遊上的悟性很強,在當時那批隊員裏,文文和婷婷是最小的,各方麵和專業隊比還落後一截,她們就得付出更大的努力。當時住在隊裏,小孩子想家,加上殘酷的體能訓練,為此她們沒少哭過鼻子,文文直到現在還對痛苦的訓練記憶猶新,“那時候天天壓腳背,用一個凳子綁住腳,一個人坐在那。”那時候每隔一周回家,蔣媽媽總能看見兩個女兒手上因為訓練磨出的血泡,她總是小心翼翼地幫女兒把血泡挑破,然後敷上藥,第二天又把兩個女兒送進隊裏繼續訓練,“真得很心疼,孩子們卻很懂事,不會在我麵前抱怨訓練的辛苦。”

無論多麼辛苦,無論流過多少眼淚,隻要有彼此的支撐,蔣文文、蔣婷婷一路都堅持了下來,從省隊到國青隊,再到國家隊,然而2004年兩姐妹的一次分開卻差點讓妹妹婷婷產生了消極訓練的情緒。

雙胞胎在性格上還是有所差異,姐姐比較成熟懂事,妹妹則更加率真倔強,從小到大,文文和婷婷的感情就很好,不僅是姐妹情深,還有並肩作戰的革命情感,雖然生活中不高興了也會吵架拌嘴,小打小鬧,但她們很快就會和好,兩人的感情很是深厚。文文說:“我妹妹性格比我要強一些,但她一直都聽我的,我們去購物的時候,除了有時候會玩石頭剪子布來決定,一般都是按照我的意見去哪或者買什麼。”而妹妹也時常說姐姐是自己的主心骨。

雅典奧運會之前國家隊中進行了一次測驗,姐姐文文排名第十,進了國家一隊,而妹妹婷婷卻以一名之差留在了國家二隊。無論做什麼事都在一起的姐妹,在分開訓練後,妹妹變得自暴自棄。文文知道了妹妹的情況,也沒有說什麼,而是用加倍的努力感染妹妹要振作,沒過多久,加緊刻苦訓練的婷婷終於又和姐姐站在了一起。雖然過程有些曲折,但兩姐妹還是攜手熬了過來,從那天開始這對姐妹花為了不再分開更加刻苦地投入訓練。

這次事件反映了兩姐妹在心態上的不一,2005年的一場敗仗又使得直率的妹妹萌生了退役的念頭。那時候她們還並非隊內的一號組合,北京選手張曉歡和顧貝貝在國內花遊雙人項目上冠絕群芳,每次文文婷婷都要輸給自己的隊友。2005年的全運會,姐妹倆再次敗給了張曉歡和顧貝貝,挫敗的婷婷在給媽媽的電話裏傾訴了自己退役的想法,這時候姐姐文文一聽說婷婷有了這樣的念頭,可坐不住了,馬上表示要是妹妹不練了,自己也不想一個人練下去了,最後妹妹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亞運會奪冠

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總是排不上一號組合從而無法代表國家參賽的姐妹花,終於因為2006年9月顧貝貝的一次急性闌尾炎,被國家隊指派去參加世界杯的雙人比賽。未曾想到,蔣文文和蔣婷婷卻是把隊友的上屆成績足足提高了一名,以微弱優勢緊隨第四名的美國隊。正是這場漂亮的戰役吹響了文文婷婷出戰亞運會的號角。

96.584,這是1994年廣島亞運會花樣遊泳列為正式項目以來,中國獲得第一枚金牌的比賽總分。而這一曲叫做《風中女神》的動作,擊敗的是日本強力組合鈴木繪美子/原田早穗,它終結了整整12年日本花遊雙人項目在亞運會上的統治地位。在2006年的多哈,蔣文文、蔣婷婷一戰成名,不僅令所有人如癡如醉,也令評委無不動容。

回憶起當時,文文和婷婷的聲音至今還有些顫抖,婷婷說:“比賽的時候,最興奮的就是走上去的那一刻,因為那時候開始,整個舞台就屬於我們自己了。”站上那個舞台,仿佛回到了好多年以前的那種感覺,文文這樣形容。下水後,她們以整齊流暢的節奏、充滿力度和美感的動作,突出藝術表現力的編排,將《風中女神》演繹得淋漓盡致。當全場亮起最高分,觀眾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她們幾乎不敢置信,自己居然拿下了幾代人夢寐以求的金牌,她們被自己喜極而泣的眼淚紅了雙眼,這一刻從8歲開始吃的所有的苦,都實現了它們的價值。

拿了金牌後,姐妹倆給遠在國內的父母打電話,才喊了一聲媽媽,就哽咽到說不出話。站上領獎台,她們重又綻放了燦爛的笑容,妹妹婷婷說:“第一次在國際比賽上拿到第一名,而且聽到國歌想起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好像拿了奧運會冠軍一樣。”她們的青春時代都獻給了花遊,但當她們站在領獎台的時候,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很多人分不清楚她們誰是誰,盡管姐姐會說:“我的臉比較圓,妹妹的臉比較長”,妹妹也會支招“姐姐性格比我要開朗”,但從小到大,被人認錯的事還是數不勝數,姐姐文文有時便會偷偷指著額頭上的一顆痣,告訴大家區別她和妹妹最保險也最迅速的秘訣。

不管是起初的伯樂田川,一手把她們雕琢成器的啟蒙教練鄭嘉,亦或是如今的魔鬼教頭井村雅代,都深信這對姐妹花在水波中將舞出奇跡,其中一個最大的信條,可以歸結為雙胞胎得天獨厚的優勢。沒有人能無視一樣的臉做出一樣的動作所帶來的震撼,這是另一種具有美感的同步性,盡管聽上去有些不公平,也的確無須要回避這樣的優勢。當時井村雅代來到中國後,曾特地找到鄭嘉,“井村教練一直很欣賞她們倆的那種美感,她和我講,你可以再給她們增加上身的動作,她們很漂亮,而且她們倆臉長得很相似,這樣讓裁判多看看她們的臉,增強她們是雙胞胎的印象,這樣裁判會更喜歡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