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膠版畫
版畫的一種。在黃麻布的底子上塗上以樹脂幹燥油和軟木屑混合物壓製而成。原是作為鋪地板和牆壁用的建築材料。因版麵沒有縱橫紋理,刻作版畫方便,其製作過程、方法與效果都和木版畫相似。我國現有的塑料版畫也屬於此類,工業、建築上用的薄型板材(如塑料地板)均可用於刻畫,且質輕平薄,不用作底,易於任意截取,保管,其不足之處是幅麵較小,易老化,較傷刀。
獨門版畫
版畫都應是複數的,唯獨幅版畫隻有一張原作,主要是這張原作通過拓印工序,同時畫麵具有版畫味,故名。製作方法是用油墨或油畫顏色(其他顏料亦可)直接在平滑的底版(如玻璃版,石版,塑料板,有機板等)上麵作畫,在顏料未幹時放上印刷紙用手工磨版或在印刷機上印刷,經過壓力,使底版上的畫印到紙上去即成。獨幅版畫有很大的隨意性,能利用各種版材、顏料、場合,包括作者的情緒,即興發揮、創作,常有意外的特殊效果。利用水油分離印出的肌理畫麵亦屬此類。因水油流動使任何肌理不能重複相同的畫麵。
版畫藏書票
藏書票是一種帶有藏書者始名的小型美術作品,因多采用版畫形式製作,亦稱版畫藏書票。藏書票與我國鈐蓋在書上的藏書印章異曲同工,是書籍收藏者的一種藝術標記。藏書票15世紀源於德國,20世紀30年代初傳入我國,80年代在我國再度興起,有了很大發展,於1984年成立了中國藏書票研究會。藏書票的國際通用名稱為EXLIBRIS,意即“書票”、“藏書之一”,與藏書者姓名相輔。組成為某某藏書票。藏書票表現的內容極其廣泛,飛禽走獸,花卉草木,山川河泉,古玩文物,人像屬相,曆史神話等等均可入畫、寫意。寫實、具象、抽象、變形誇張、精雕細描各種藝術手法可各顯其巧。藏書票的製作、印刷同各種版畫技法一樣,具體尺寸一般在8×10厘米左右,形式多樣,小型精美,素被譽為“版畫珍珠”、“紙上寶石”。藏書票活動離不開書和書主(票主),以及與之相關的讀書、愛書、藏書、求知、求美的聯係,所以說藏書票是一種具有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的藝術品。
版畫的題鑒與裝幀
作為一幅版畫原作,目前國際上都有統一規格的簽名,一般規格為:在緊貼畫麵的下方,用鉛筆小字寫明印刷總數,編號(8-20,即總數印20幅之第8幅)、題名、作者簽名、製作年代,這一行字作為畫麵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國際上是表示原作與印數的重要標誌,關係到作者的聲譽和作品的價值。版畫原則上印刷完畢不需要另外裝幀,保持原作的印痕,邊痕極其重要。為了展覽效果,進行一些剪裁、修補、裝被當然也是必要的,但應盡可能保持原作麵貌,這需要作者從一開始就要有一絲不苟的製作態度和方法。用於展覽的一般配以鏡框即可,講究精美效果最好用二層卡紙(或配色紙)夾出,畫麵部分(包括題簽)挖空展示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