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健康懷孕第一月
妊娠知識
懷孕早期生理與心理變化
生理變化
懷孕後與懷孕前相比,子宮的變化是最明顯的。到足月妊娠時,子宮重1000克,增加了20倍,可容納胎兒、羊水等5000毫升內容物,足月子宮長35厘米,寬25厘米,厚22厘米左右。
孕婦呼吸次數是恒定不變的,但每次吸入及呼出的量有所增加,每分鍾通氣量平均增加3升,由非孕時的8升增為足月時的11升,以適應孕婦因耗氧量增加而對氧的需求,保障胎兒、胎盤需氧的供應,呼氣時可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有利於胎兒血中二氧化碳向母血擴散、排出。
血液循環係統變化
母體的血液循環是胎兒一切生理需要得到滿足的保證。
從妊娠6周起,母體血容量開始增多,平均血容量在1400毫升左右。其中血漿約占1100毫升,紅細胞約占300毫升,血液變得稀釋,血紅蛋白由未孕時的130克/升下降為110克/升,血清內蛋白量也有所下降。
為了減少分娩時出血,妊娠期凝血因子多有增加,其中纖維蛋白原比懷孕前增加50%。
孕婦心髒向上、外、前移位。心肌變得更肥厚,其重量及體積也略有增加,心率每分鍾平均增加10~15次,產後6周才恢複。
心搏量(每次心髒排出血量)及每分鍾心排血量在妊娠32~34周達高峰,分別比未孕時增加30%~40%,一直維持至分娩。
心理變化
如不想要孩子,突然發現懷孕了,此期心理特點主要是緊張,擔心胎兒是否會畸形或胎兒的性別,還擔心嘔吐、吃不進去食物是否會影響胎兒發育等。實際上,這種心理是完全不必要的,隻有保證合理的飲食、適度的鍛煉和良好的心境才是惟一的可行之路。
緩解早孕反應的方法
調節飲食
少吃多餐
為減少嘔吐反應,三餐切勿多食,以免引起胃部不適或惡心嘔吐;加餐,即準備少量、多品種的食品,如蘇打餅幹、鹹味麵包、口味清淡的點心、奶製品、瓜子等,感覺胃部不適時,立即吃下可緩解。
注意調味,促進食欲
孕婦可隨意選用山楂、糖葫蘆、酸梅、杏、柑橘、鹹菜、牛肉幹、陳皮梅、冰淇淋、冰棍、酸奶、涼拌粉皮、涼拌西紅柿、黃瓜等,以增進食欲。多吃蔬菜等還可以起到通便作用。
不要因吐廢食
不要怕引起早孕反應而拒食。即便是吐了,仍要再吃,隻要有一部分食物留在胃裏,就可供消化、吸收。
增加體液,以免脫水
頻繁嘔吐者應選擇稀粥、藕粉、酸梅湯、西瓜汁、山棗汁、椰子汁及多汁的水果,這樣既增加水分、營養,又調解了口味。
避免不良刺激
如油膩、炒菜味及其他刺激。
安排好生活
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避免勞累和性生活。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清潔衛生,適當外出散步。
保持情緒穩定
避免去人多雜亂處,保持情緒穩定,不要顧慮重重,不要煩躁,家屬要盡量給予鼓勵,使其順利度過早孕反應。
適當的輔以維生素或鎮靜藥物
孕婦服用維生素或鎮靜藥物時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免服用量不正確,造成不良後果。
如以上方法不奏效或出現妊娠劇吐,則需住院治療。
孕婦的早期管理
懷孕的前12周叫作孕早期。所謂早期管理,是指孕婦在懷孕12周以內建立保健卡或圍產保健手冊。全國各地婦幼保健組織機構形式不同,可因地區而異,應主動到婦幼保健院、所,或綜合醫院的婦產科,或地段保健的婦幼科去檢查,進行早孕谘詢。通過全麵係統的檢查,確診為早孕後才能建立圍生保健手冊。在領到手冊後應仔細閱讀手冊的內容,並妥善保管備用。
孕婦得到早期管理,可留下早孕的基礎資料,作為後期保健的參考。凡正常妊娠轉入正常產前檢查門診,得到係統的檢查、谘詢和係列化的保健服務,如孕期營養指導等,便能減少孕期並發症。所以,孕婦一定要在孕12周以前主動去建立保健卡或圍生保健手冊。
孕早期應注意的問題
應注意日常活動
洗衣服不要使用冷水,避免受涼感冒。一次不要洗得過多,以免過累而引起流產或早產;不要登高,不要搬抬重物,不要彎腰擦拭東西;外出路途較短時,以步行為宜,盡量不乘公共汽車,公共汽車一般非常擁擠,而且道路凸凹不平,行駛不穩,易造成流產。不要到人群擁擠的地方去,以免腹部被人撞擊,還可避免流行性感冒及其他疾病的傳染。遠路需要乘車時,要安排在不是上下班的高峰時間,避免擁擠。遠程最好不去,如去最好乘飛機;避免站立過久引起下肢浮腫。
應注意睡眠姿勢
孕婦仰臥時,增大的子宮會壓迫其後麵的腹主動脈,影響子宮動脈的血量,造成胎盤供血不足,直接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仰臥位還會造成下肢及陰部的靜脈曲張、水腫,甚至潰破出血。所以孕婦以左側臥為好,左側臥位可減輕向右側旋轉的子宮對右側輸尿管的壓迫,降低右側腎盂腎炎的發病率,對孕婦及胎兒均極為有利。如果孕婦比較長時間地用枕頭、毛毯等物墊塞左側髖部,使骨盆向左傾,同樣會起到左側臥位相同的效果。
應注意睡眠時間
正常成人一般需要8小時,而孕婦因身體各方麵變化,容易感到疲勞,睡眠時間應比平時多1~2小時,最低不能少於8小時;懷孕7~8個月後,每天中午最好保證有1小時的午睡時間,最多不能超過2小時;有工作的孕婦睡不了午覺,在晚上就更需要多一些時間睡覺或在工作崗位上注意休息。不要為了工作就不顧睡眠,這樣會嚴重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
應遠離小動物
動物身上有一種弓形體原蟲寄生,可通過動物的身體和排泄物傳染給孕婦。若在妊娠期感染弓形體,就會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如果感染發生在妊娠早期,就可能導致流產、胎兒發育異常;若感染發生在妊娠晚期,對胎兒大腦損害就會很嚴重,阻礙胎兒大腦的發育,結果造成腦積水或畸形。尤其是懷孕後才開始飼養小動物,孕婦身體抵抗力低,最易受到感染。為了優生,孕婦不要和小動物接觸,也不要到飼養動物的人家或動物園去,以免受到感染。
應少看電視
電視具有放射線可影響胎兒,因此,孕婦最好少看電視,看。即使也應距電視屏幕2米以外,不要看得太久,避免看刺激性的電視節目。當然,適當地看一些音樂、風光、喜劇、歌舞娛樂性電視節目,還是對孕婦比較有益的。
孕婦要做早期檢查
懷孕早期檢查,一般在停經40天後進行第一次檢查。通過檢查可以明確:懷孕後對母體有無危險,能否繼續懷孕;胎兒有無先天畸形,是否需要終止妊娠;孕婦生殖器官是否正常,對今後分娩有無影響;胎兒發育情況是否良好,是否需要采取措施;孕婦有無婦科疾病,以便及時治療,避免給胎兒帶來危害;化驗血液、尿液,看有無貧血和其他問題;肝功檢查;如有肝炎應終止妊娠。
孕早期檢查是孕婦產前檢查的一部分,從確診懷孕起,孕婦應每月到醫院作一次定期檢查,以便醫生隨時掌握情況,及時地對孕婦進行必要的衛生指導,使孕婦順利度過妊娠和分娩。
妊娠保健的作用
妊娠保健主要是對孕婦和胎兒進行定期檢查,發現異常,及時糾正。
早孕後應建立孕管卡,28周前每月檢查一次,孕28周以後每2周檢查一次,30周以後每周檢查一次。妊娠定期檢查是保證母子健康、實現安全分娩和提高人口素質的有效措施之一。
妊娠劇吐現象與注意
妊娠6周左右有嚴重反應,持續惡心、嘔吐、進食困難,稱為妊娠劇吐,嚴重者可引起脫水、代謝障礙。劇吐原因還不十分清楚,可能與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顯著增加有關。以初次妊娠者為多見。一般在停經40天左右發生。
治療應注意患者精神狀態,了解其思想情緒,解除顧慮。輕症者可門診治療,給以維生素B6、C、B1,止吐可用魯迷那,每次003克,每日3次,無效者給氯丙嗪等藥。重症需住院補液、短期禁食。如治療無好轉,體溫高於38℃,脈搏多於120次/分,黃疸不退,應考慮終止妊娠。
孕婦喜涼怕熱的原因
祖國醫學認為,孕婦大多喜涼怕熱是因為孕婦用血液供養胎兒,血虛陽亢,胎火熾盛(俗稱“胎熱”)引起的。從生理變化來看,妊娠期新陳代謝加快,能量釋放多,產熱也多,就像一個火爐,爐膛裏煤塊燃燒旺,熱量也就高。
孕婦尿頻現象的原因
孕婦尿頻是一個普遍現象,這種現象在孕期前三個月和最後一個月表現最為明顯。其原因是,人體內膀胱位於子宮的前方,子宮多呈前傾位。懷孕後,子宮逐漸增大傾向膀胱,使膀胱受壓,因而膀胱內尿量不多即有尿意。孕婦的這種尿頻隻是尿的次數多些,但無局部燒灼感或痛感,與泌尿係統感染不同,不是病症。
孕婦仍有月經須檢查
懷孕必然會導致閉經,但少數婦女在確定妊娠以後,在原來應行經的時間仍出現少量陰道出血,常被誤認為是“月經”。這種現象常在懷孕的頭一個月出現1次,也有個別人在早孕期3~4個月內按期出現少量流血,這種現象對胚胎的生長發育不會有什麼影響,醫學上把這種現象稱之為“盛胎”或“垢胎”。這種情況常見於雙子宮,不受孕的一側子宮蛻膜出血。但也有些出血的真正原因不十分清楚,可能是孕卵著床時的一種生理反應,也有先兆流產等妊娠並發症的可能。所以,已確定懷孕又有陰道流血時,應去醫院查清情況,弄清出血原因,進行適當的處理。
孕婦要注意心理健康
孕婦的情緒可直接傳遞給胎兒,孕婦的情緒怎樣,也就會造就具有什麼樣情緒的胎兒。
在妊娠7~10周內孕婦情緒過度不安,可能導致胎兒口唇畸變,出現齶裂或唇裂,因為胎兒齶部的發育恰好在這個時期。在妊娠後期,孕婦精神狀態的突然變化,如驚嚇、恐懼、憂傷、嚴重的刺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精神過度緊張,能使大使皮層與內髒之間的平衡關係失調,引起循環紊亂,胎盤早期剝離,甚至造成胎兒死亡。
孕婦的消極情緒對胎兒也會造成不良影響,如長久的心煩意亂會使呼吸加快、加深,心跳加速加強、血壓升高,使中樞神經控製下的內分泌係統也發生變化,這所有的變化會通過胎盤傳遞到胎兒,使胎兒產生相應的反應,感到不適,過度則會消耗胎兒的體力,影響其心身發育,出現難產,或胎兒出生後哭鬧無常,不愛睡覺,以致於長大後心態不穩,自控力差,甚至出現其他疾病。胎兒發育
判斷胎兒健康的方法
胎兒的生長發育是有規律的。一般在妊娠早期,生長發育最為迅速;妊娠中期增長相對穩定;妊娠晚期則增長緩慢,到了出生前一周左右基本停止生長。因此,可以通過孕婦的生理指標來推測胎兒的生長健康情況。
首先,可以通過測量子宮底的高度(即從子宮底至恥骨聯合之間的距離)來判斷胎兒身長的發育情況。一般情況下,當妊娠16周時,宮底約在恥骨及肚臍的中央部位;當20~22孕周時,宮底基本上達到臍部;32孕周時,宮底則達到劍突下2~4厘米處。過分超過或明顯落後於相應指標時,則顯示胎兒發育不正常,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查找原因。
其次,可以通過檢查孕婦體重的增長情況來監測胎兒體重的增加是否正常。懷孕期間,孕婦體重增長的平均值應為10~12千克。其中胎兒約為3千克,胎盤約06克,羊水約08千克,一共約45千克。其他如子宮、乳房、血液、水份等約增加55千克,共計10千克左右。在34~38孕周時,孕婦的體重每周平均增加05千克。妊娠後期,平均每周增加03~035千克。如體重增加過快,則有可能出現水腫。
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監測胎動情況來判斷胎兒發育是否正常。一般正常胎兒l小時胎動不少於3~5次,12小時共約30~40次。可以早、中、晚各測1小時,之後將這3個小時的總數乘以4,即得12小時的胎動數。若小於10次,則顯示胎兒出了問題,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胎兒的性格發育
實際上,胎兒和新生兒在許多方麵上是相互一致的,新生兒隻不過比胎兒多經曆了分娩這一過程。在子宮內,有愛動的胎兒,也有不愛動的胎兒。出生後,這些嬰兒也有不同的個性,有愛睡覺的嬰兒,也有睜著眼睛望的嬰兒;有手足亂動的嬰兒,也有愛哭的嬰兒。在哭泣方式上,有像著了火大聲哭泣的嬰兒,也有低聲長時間哭泣的嬰兒。隨母體內環境及母子組合不同,嬰兒的性格也截然不同。
胎兒大腦的發育規律
在胎兒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腦是最先發育的部分。
由腦、神經及各種感官組織(眼、耳、鼻等)組成的頭部,在胚胎早期即約占整個身體的一半。胎兒腦部在母腹中的成長過程和方式具體如下:
懷孕1個月左右:受精卵旺盛重複細胞分裂的時期,類似腦的原型形成。
第三個星期時,真外胚層開始形成神經管。四個星期時,便分化出3個原始的腦泡,即菱腦、中腦和前腦。
懷孕2~3個月左右:腦的各部,如大腦、延髓等器官逐漸分明,腦的分化開始進行。
懷孕4~5個月左右:腦迅速長大,腦部的原型形成,腦的表麵尚未產生皺褶。
懷孕6~7個月左右:腦細胞分化、逐漸形成,表麵開始產生皺褶,接近成人的腦部構造。
懷孕8~9個月左右:胎兒的腦部發育完成。皺褶基本成形,腦細胞幾乎與成人相同(成人的腦細胞約有1000億個)。
加強第一個月胎兒智力發育
人類的原初型是由受精卵分裂而成的,其中外胚葉形成腦、脊髓、目、耳、鼻、皮膚等部分,中胚葉形成血液和心髒,從此,心髒才開始緩慢運作。
不斷重複細胞分裂動作的受精卵,於懷孕1個月左右時著床於子宮內膜,不久之後,從著床的胚胞體表麵生成纖毛組織,形成胎盤。
胎內的受精卵繼續分化,婦女在這個時期幾乎感覺不到懷孕。敏感的人可能會感覺身體疲勞、發熱,好像快要感冒的樣子。胎教方法
胎教的意義
胎教是一個科學的新概念,它是隨著科學文化、優生優育的發展而產生的。簡單地講,胎教就是指孕婦對胎兒心理上的良好影響,這種影響可以從受精卵著床到一朝分娩為止。在10月懷胎的整個過程中,孕婦的言行舉止、喜怒哀樂等各種複雜的心理活動,以及客觀環境中的一切聲、色、形、味等,通過感官直接或間接影響母體的各種客觀事物均能影響胎兒,以至於影響胎兒終生的性格和智力,而這種影響在某種意義上是後天的教育所無法彌補的。
胎教從懷孕早期就開始。進行有效控製孕婦體內外的各種條件,有意識地給予胎兒良好的刺激,防止不良因素對胎兒的影響,使嬰兒具有更好的先天素質,為出生後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妊娠早期胎教方法
聽音樂
音樂是胎教的良好選擇,必須根據懷孕不同階段選擇不同的音樂曲目。妊娠早期,孕婦情緒容易波動,還可能產生不利於胎兒生長發育的憂鬱和焦慮,因此,這個時期孕婦適宜於聽輕鬆愉快、詼諧有趣、優美動聽的音樂,使孕婦不安的心情得以緩解,在精神上得到安慰。
孕婦最好不要聽那些過分激烈的現代音樂。因為這類音樂音量較大,節奏緊張激烈,聲音刺耳嘈雜,可使胎兒躁動不安,易引起神經係統及消化係統的不良反應,還可促進母體分泌一些有害的物質,危及孕婦和胎兒。
睡眠
妊娠是非常辛苦的,孕婦易疲倦,總想睡,那就不妨多休息一會兒,但不能整天躺著不動,應該勞逸結合,適度運動,才能促進胎兒發育。
其他
除了采取聽音樂、合理睡眠等形式外,還可采取一些其他形式,如參加畫展、花展,欣賞閱讀優美雋永的文章,以及學習一些能陶冶性情的知識或技能。飲食保健
懷孕第一月的保健措施
母體保健
早期防治孕婦疾病,確保胎兒安全,通過詳細病史和體格檢查及早地查出對孕婦、胎兒、新生兒有高度危險的病理因素,有效地指導防治。
胎內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