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健康懷孕第三月
妊娠知識
孕婦要學會數胎動
孕婦常數胎動,可知胎兒安危。如果在妊娠5~6個月還沒有胎動,就應該及時到醫院做詳細檢查。如果感覺胎動減少,則是胎兒危險的信號,表示胎兒在子宮內缺氧,準確率可達80%。而胎動消失則更為嚴重,往往預示胎兒在短期內有死亡可能,應引起高度警惕,並盡快去醫院檢查處理。
一般認為,正常的胎動次數是每12小時大約10次。
孕婦自己數胎動的方法:胎兒在一天中有兩個時間段活動最為頻繁,第一個時間段是下午7點至9點,另一個時間段是在晚上11點到第2天淩晨1點,其他時間胎兒活動相對較少,尤其是早晨。因此,孕婦可以采取早、中、晚各測胎動1小時的辦法,假如做不到每天測3次,至少也要測1次,時間可以選在晚上臨睡前。靜臥,取側臥位或半臥位,兩手輕輕地放在腹壁上,這時手部就能感覺出胎動來。為避免忘記所計數,可事先準備些小竹簽或火柴棍之類的工具,胎兒每動一次拿出一根,數滿1小時即為每小時動數。把每次測定的次數記錄在本子上,把1日3次測得的次數相加後再乘以4,即得出12小時的胎動次數。
胎動的類型
翻身運動
指胎兒軀幹的左右轉動。平均持續3~30秒,動作強。孕婦可有翻滾、牽拉的感覺。
簡單運動
為單一的胎兒四肢運動,如拳打、腳踢。其動作強,時間短,為1~15秒。孕婦可有踢、猛動、跳動的感覺。
短促的高頻率運動
為單純肢體或胸壁的活動。其力量弱、時間短,通常都在1秒以內,孕婦可感到胎兒顫動、弱的蠕動或打嗝。打嗝是一種胸壁運動,每日l~4次,每次持續1~13秒。
胎動受外界的影響較大,如孕婦運動則胎動次數減少,如強聲、強光、觸摸腹部、服用葡萄糖,則可增加胎動。妊娠晚期常用胎動計數作為家庭自我監護的一項內容。
孕婦母體的變化
妊娠三個月時,下腹部略為隆起,子宮也如拳頭般大小了,為此,按子宮周圍,會覺得下腹部有壓迫感或腳後跟抽筋。出於同一原因,去廁所的次數比以前增多了。早孕反應仍在持續。8、9周左右是最難受的時期。但是,到了10、11周會逐漸減輕,不久就會消失。
乳房更加膨脹,在乳暈、乳頭上開始有色素沉著,顏色發黑。從陰道流出的乳白色分泌物增多。
還有,這段時期,孕婦還易發生腹泄和便秘。
孕婦起居應注意的問題
胎損常起於動作不慎,所以孕婦勿登高,勿用力,勿疾行,勿側坐,勿曲腰,勿跛倚,勿高處取物,勿向非常處大小便,勿久立久坐,勿久臥,勿犯寒熱。這些都值得孕婦警惕。
妊娠時不要擠汽車,上下班要特別注意安全,在上下班要避開乘車高峰。
此外,提東西的重量不應超過5千克,切禁扛、抬、挑、提重物。
孕婦在洗、晾衣服時亦要注意,要用溫水,即使是淘米洗菜也要注意不用涼水。洗衣服用肥皂不用洗衣粉,因洗衣粉裏含有對胎兒有害的物質;晾曬衣服切勿登高;在搓衣服時要防止腹部受壓。
還有,孕婦不要在油煙較多的地方停留過久,廚房一定要通風或裝抽油煙機。
孕婦上班時最好不要單獨一人工作,因為孕婦隨時會發生意外,無人救助是非常危險的。
孕婦不宜去公共浴室洗澡
冬季溫度較低,公共浴室裏往往門窗緊閉,溫度較高,人員較多,空氣混濁,室內含氧很少。而孕婦由於懷著孩子,不但行動不便,而且需氧量也比他人大,往往會因空氣混濁、人員擁擠、氧氣不足而容易暈倒;胎兒也往往會因缺氧而發生意外。特別是在臨產前的幾個月,更不宜去公共浴室洗澡,因為這時的胎兒月份已大,耗氧量更多,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將更大。由此可見,為了孕婦和胎兒的安全,懷孕婦女在冬季最好不要去公共浴室洗澡。
孕婦不宜遊泳
遊泳的運動量很大,消耗能量多,因此孕婦不宜遊泳。尤其在妊娠晚期更是如此。
另外,遊泳池(塘)的水難以保證水質清潔衛生,遊泳時也無法避免不受他人碰撞。所以懷孕後遊泳常常會發生外陰、陰道感染,細菌上行還可以引起宮腔內感染,危害胎兒或引起羊膜絨毛膜炎,致胎膜早破。所以,孕婦遊泳的弊端很多,應嚴格禁止。
不宜出差的情況
妊娠是一種正常生理狀態,健康的孕婦不必禁止出差或旅遊,但下列情況不宜外出:
1懷孕3個月以前,胎盤未完全建立,到孕12周才成為一個完整器官,以維持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約3/4的流產發生在孕12周前。雖然引起流產的原因較多,但過多的活動、旅途疲勞、生活不規律也是誘發流產的重要因素,而且懷孕3個月以前是胎兒器官形成期,過多在公共場所、人群密集的地方逗留,容易被傳染病毒、細菌疾病,導致流產或胎兒畸形。
2妊娠晚期,孕婦行動不便而且需要定期產前檢查,以便及時發現異常情況並及時處理,所以不宜外出。
3孕期最後1個月,胎兒已趨成熟,隨時可以臨產,此時外出更為不當。
4高原地區的氣壓、氧分壓均低,易導致人體缺氧,對母、胎有害。
5妊娠中期,即使是必要的、短期的出差,也應根據孕婦的具體情況來決定。
孕婦旅遊應注意的事項
孕婦不宜長途旅行,孕晚期應禁止,但必須的長途旅行應乘飛機或坐火車臥鋪。
孕婦如果身體健康,懷孕後又沒有特殊的不良反應,在妊娠的適當時機是可以外出旅遊的,不過,要特別注意防止流產。
在旅遊中防止流產,要注意以下幾點:
選擇好旅遊時機
孕婦旅遊最好選擇在懷孕第4~6個月之間,此期最為安全。這是因為:第一,此時劇烈的妊娠反應已經過去,沉重的大腹便便與腿腳腫脹尚未出現,孕婦具有一定的對旅遊辛勞的承受能力和愉悅的心境。第二,胎兒此時已經初步“站穩腳跟”。
充分做好準備工作
必須去醫院看一次婦產科醫生,將整個行程向醫生交底,以取得醫生的指導;須準備寬鬆、舒適的衣褲和鞋襪,帶一隻符合自己心願的枕頭或軟墊供途中使用;必須有親人陪同,確保途中的周全照顧與安全。
乘坐平衡舒適的交通工具
乘坐顛簸、跳躍的交通工具極易引起流產。若有條件,自然應選擇乘坐飛機。因為飛機最為平穩、舒適、快捷。但是,一般航空公司規定,孕婦懷孕7個月後不要乘坐飛機,以免早產或在機艙內分娩。
另外,孕婦如患有心髒病、高血壓則不宜乘坐飛機。如果乘坐火車或內陸輪船,必須是臥鋪或一、二、三等艙,這樣比較平穩,也能保證休息。長途行路乘汽車是下策。此外,要盡可能坐在靠近通道的座位,經常活動下肢,防止下肢浮腫,也便於上下車和去廁所。如在機(車)上,可請乘務員協助安排,最好選擇直達車,以避免轉車和等待。
防寒保暖,講究飲食衛生
感冒發熱、腹瀉脫水是引起流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孕婦在旅遊途中要注意防寒保暖,根據氣候變化,隨時增減衣服。旅遊途中還要特別講究飲食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不管沿途攤點的食物有多大的吸引力,都不能光顧。飲水最好自備,不要買小販叫賣的飲料。
勞逸結合
孕婦在旅遊途中運動量不宜過大,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途中行走要選擇平路,避免陡坡。走路要慢,步態要穩,防止滑倒跌跤。對有噪聲、煙塵、輻射等汙染嚴重的場所,要及時避開,以免對身體造成危害。
登山不宜高
孕婦登山不要超過海拔1000~2000米。因為孕婦對缺氧十分敏感,缺氧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此外,還應避免攀登懸崖峭壁,以免摔倒引起外傷、流產。
運動前要檢查身體
在孕婦進行體育鍛煉時,脈搏隨著運動而明顯增加,而胎兒的脈膊則幾乎沒有變化,這證明運動對胎兒來說是安全的。
一般程度的運動對子宮血液量幾乎沒有影響,隻有劇烈的運動才會使母體血液集中到運動係統的血管中去,從而導致子宮血液量減少,引起胎兒氧氣不足。
但是,高危妊娠,尤其是同時還患有高血壓、腎炎、貧血等病的孕婦由於子宮血流量明顯減少,一般孕婦可以進行的一般性運動對她們來說就可能給胎兒帶來危險。
因此,孕婦如果要進行運動,必須事先檢查身體。
選擇合理的鍛煉項目
妊娠體操
第一節坐椅子
1盡可能坐靠背椅,以減輕孕後上半身體重增加的負擔。
2兩腳並攏,左腳平穩地向後挪動,輕穩地坐在椅子的中部。
3挪動臀部,後背自然地靠在椅背上,穩穩坐定,脊背伸展放鬆。
第二節腳部運動
1活動踝骨和腳尖的關節。由於胎兒體重的增加,直接影響到母親的腰部和下肢,因此,腳部運動應經常堅持進行。
2腳心不離開地麵,腳尖盡量向上翹,呼吸一次把腳放平一次,如此反複進行。
3把腿搭起來,以上麵一隻腳尖和腳腕為中心點,慢慢地上下活動。
第三節鼓胸呼吸運動
1每天練習幾次為宜,先把身體保持鬆弛狀態,把兩手放在胸前。
2隨著慢慢地吸氣,讓胸部向兩側擴展,再輕輕地把氣吐出來。
第四節從站到坐的姿勢
1孕婦由於重心不穩,日常生活動作要從容,防止跌倒等事故發生。
2上身垂直站立,然後一個膝蓋跪地取得平衡。
3兩膝著地,脊背伸直,注意身體要垂直。
4兩膝直立的姿態放鬆,慢慢地變成橫坐。
第五節使乳腺發達的動作
鬆快地坐在椅子上,將兩手放在肩上,邊畫圈邊轉動,直到肩部酸痛為止。
第六節盤腿坐運動
這項運動可以起到放鬆腰關節、伸展骨盆肌肉的作用,有利於分娩時胎兒順利通過產道。
1盤腿坐定,把兩手交叉著放在膝蓋上。
2兩手輕輕向下推。
3每呼吸一次,把手放鬆收回一次;早晚各作一次,每次2~3分鍾;可逐漸延長至10分鍾左右。
第七節從側坐到就寢的姿勢
1改變姿勢時不要過急,動作應徐緩自然,感覺疲勞後,可稍躺一會兒就可恢複。
2由側坐使上身慢慢躺下,用胳膊支撐,把頭部緩緩放在枕頭上。
3取右側姿勢躺著,以減輕胃的負擔,有利於消化,是飯後休息的良好姿勢。除此之外,孕婦一般以左側臥為宜,可減少子宮右旋。
第八節鬆弛法
1為防止肌肉持續緊張引起的疲勞,要注意鬆弛一下,每次一二分鍾即可。
2頭部枕著枕頭,微微側臥,讓手和腳彎曲著,什麼也不想,使身心完全放鬆。也可以用音樂來輔助放鬆。
第九節按摩和壓迫運動
1這項運動主要在分娩陣痛時進行,平時感到疲勞時也可適當進行按摩,應和呼吸練習結合進行。
2按摩腹部進行鼓腹深呼吸,吸氣時手向上撫摸,邊呼氣邊向下撫摸。
3用拇指按壓腰骨內側,呼氣時用力壓,吸氣時放鬆。
第十節鼓腹呼吸
從分娩陣痛開始時進行;平時要多練習,以便熟練掌握。
1仰臥,身體完全放鬆,嘴微閉,呼氣時要發出“噗!噗”的聲音。
2身體一上一下慢慢地做深呼吸,再呼吸一次10秒鍾左右。
第十一節骨盆的振動運動
1在骨盆、腰關節鬆弛的同時,鍛煉下腹部及產道出口的肌肉。
2把腰貼在床上,使肚子輕輕挺起,讓背和床之間出現空隙。可慢慢做10次,然後放鬆休息。
3膝蓋著床,頭下垂,脊背向上弓,支撐住上半身的重心。
4抬頭,把腰向前移動,使重心也隨之前移,再逐漸恢複原姿勢。
第十二節短促呼吸運動
可減少分娩痛苦,方法是略微提氣,用鼻子短促地反複呼吸五六次,然後再慢慢把氣呼出來,嘴要輕輕張開。這種呼吸方式也適於在妊娠晚期進行。
適合孕婦的其他運動項目
懷孕早、中期較合理的鍛煉方式有:步行、遊泳等。這些鍛煉的項目要因人而異,同時也要注意目前孕婦的健康狀態、可以利用的時間,進行不同的選擇。孕前習慣於跑步者可繼續進行,但要降低等級與速度,不要進行跳躍、扭曲或快速旋轉的運動項目。妊娠末期要暫時停止一段時間運動。
鍛煉與健美需注意的問題
鍛煉要注意的問題
要準確計算心率
孕婦在鍛煉期間一定要注意準確計算心率,身體有無其他症狀,是否出現呼吸困難、心動過速、心前區疼痛等。如果鍛煉後15分鍾之內心率恢複到鍛煉之前水平,表明無衰竭現象。
要保持運動的規律性
如果僅偶爾進行鍛煉是達不到預期目的的。相反還會產生肌肉疼痛現象,從而進一步降低其適應性,如果在鍛煉中長時間感到疲憊不適,就需要降低運動強度。
鍛煉的禁忌症
感染、貧血、甲狀腺機能亢進、多胎妊娠等。另外有產科合並症,如習慣性流產、妊娠合並高血壓、妊娠期流血、有早產史等,也不宜進行鍛煉。
在妊娠早期和晚期均不宜跳舞,妊娠中期也少跳為妥,尤其不能跳動作激烈的舞蹈。
隨著休息時間的增多,有不少婦女養成了玩牌的習慣,孕婦可以適當地玩玩牌,但每次時間不宜超過一小時,更不要賭博。玩牌的時間長或精神緊張都有害。
自行車有震動,也不大安全,故孕婦不宜騎,尤其是在妊娠晚期更不能騎。
健美要注意的問題
要注意體型美
孕婦平時要注意走路姿勢,不要過分後仰,因為這種姿勢不雅觀,並且會由於過分挺胸而背痛;舒適的鞋子和結實的肌肉,可使具有良好的姿勢。為了具有結實的肌肉,在孕期不要使肌肉停止活動,必須鍛煉步行和做操。這兩項運動對妊娠不但沒有危險,反而有利,日後也能較容易地恢複體型。
注意挑選胸罩
孕婦使用的胸罩必須能托起乳房,但不會把它們壓扁,並且要使兩個乳房完全分開。胸罩的兩個“兜”必須深而且要加厚,最好選用專門為孕產婦設計的胸罩。質地為布料更好,因為化學纖維的胸罩會使乳房摩擦裂傷。為了避免肌肉過度緊張,晚上應和白天一樣戴上胸罩。
不要忽視發型美
由於妊娠無損於頭發,反而可使原先暗淡無光的頭發稍顯柔軟發亮,皮脂溢出也有所減輕,甚至消失,所以,孕婦隻要把頭發梳理整齊,保持適宜的發式即可。
梳頭療法可養生健美
梳頭時,宜用牛角、桃木或鐵質的梳子。
梳理的方法應從前額開始向後梳。梳時要緊貼頭皮部位,用力大小適中,動作緩慢柔和為宜。一般應在2分鍾內大約梳100次為一回,每日早晨起床後應堅持梳2~5回,下午亦可再梳一次。當頭皮有熱脹、麻木的感覺時,說明已經達到預期目的。梳頭5~7天後,洗頭一次。堅持2~3個月即可出現明顯的治療效果:頭皮瘙癢減輕,頭屑減少,頭發不再脫落,白發轉黑,失眠症狀相應改善,並有頭腦清醒、耳目聰明之感。胎兒發育
孕婦要注意胎兒牙齒的保健
胎兒乳牙牙胚的發育是從胎齡3個月開始的,胎齡5個月時,乳牙就開始鈣化,與此同時,恒牙牙胚也開始發育。若在胚胎時期胎兒得不到足夠的營養,或母親服用四環素族藥物等,都可直接影響胎兒牙齒的生長發育,出生後易患牙齒疾病和“四環素牙”。因此,母親懷孕期間,絕對不可服四環素族藥物,而應多攝取富含鈣質的食品,如牛奶、雞蛋等,還要多做戶外活動,多曬太陽,以促進胚胎牙齒、骨骼的發育,防止孩子患先天性牙齒疾病。
肥胖孕婦胎兒的發育與保健
肥胖孕婦,特別是同時患有高血糖的肥胖孕婦容易分娩巨大兒,即出生時體重超過4千克的新生兒。出生後6個月以內身體肥胖的嬰兒,大多數到青年時期卻並不肥胖。但是如果長到6個月以後仍舊超重,而且他的父親或母親身體肥胖時,孩子長大以後就有可能仍是胖子。出生時體重並不是將來肥胖的惟一原因。遺傳、家庭、環境、過度營養、不適當的飲食方式等,對於身體是否肥胖的影響更為重要。如果對此能夠高度注意,並盡可能克服某些環節中的不利因素,就可以避免肥胖。
目前已將孕婦肥胖視為圍產期(即胎齡滿28周至生後滿1周前)的高危因素之一。因為肥胖孕婦孕期並發症較多,如:高血壓、明顯蛋白尿、妊娠期糖尿病、過期妊娠、分娩巨大兒等等。肥胖孕婦中需要手術產以及產後出血的人也比體重正常的孕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