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發奶的方法
乳汁分泌不足,不能滿足嬰兒的需要,可選用以下方法增加奶量:
(1)花生米60克、黃酒半兩、紅糖半兩,先將花生米煮熟,再加黃酒、紅糖略煮一下,連湯全食;或花生米煮粥吃;或花生米燉豬肚(或豬蹄)連湯全食。
(2)鮮鯽魚1斤左右,清燉,加黃酒半兩,吃魚喝湯。
(3)活鯽魚一條(約500克左右)去鱗及腸雜,洗淨,煮半熟加黃酒半兩,清燉,吃魚喝湯,每日一次;或活鯽魚一條,加通草10克,煎濃湯不用鹽,每日服一次。
(4)鮮大蝦2兩剪去須足,煮湯加黃酒半兩,吃蝦喝湯;或將蝦仁炒熟,黃酒拌食,每日三次。
(5)黨參、黃芪各30克、通草10克,裝紗布袋中。豬蹄2隻,蝦仁一兩,與藥同燉。明火煨至肉爛,去藥。吃肉喝湯,加食鹽少許調味。
(6)豬蹄1隻、蔥白2節、豆腐2兩,加水適量,文火煮半小時,再加入黃酒半兩,食鹽少許,煮熟後食之。
其它發奶的方法
服用大量的維生素B類(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E。用紫外線或紅外線照射乳房也可促進乳汁分泌。
乳母營養與乳汁的關係
母親的乳汁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如脂肪、乳糖、礦物質、微量元素等。母親一時營養供給不足,不會影響乳汁成分。但是如果母親長期營養攝入不足,可影響到乳汁營養素的含量(尤其是維生素B6、B12、A),出現嬰兒營養不良現象。
乳母偏食影響乳汁營養
在正常情況下,嬰兒在母親體內能攝取各種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並貯存起來,供出生後一段時間的需要,因此對新生兒不需要添加維生素。但母親偏食會引起自身維生素不足,將會使嬰兒引起維生素缺乏症,這時,必須給新生兒加服一定量的維生素,若是早產兒,盡早補充維生素更是必不可少。主要是補充維生素D,常用的為濃魚肝油滴劑、維生素D2油劑或維生素D3片劑,每日量400-800單位。還要補充維生素C,常用的為維生素C片劑,每日量為250毫克為宜。補充維生素應從小量開始,逐漸增加,過量的補充會引起對小兒的不良影響。
作為乳母來說,最好的辦法是切忌偏食,隻有日常注意多吃些各種蔬菜和水果,葷素菜搭配,才能避免給小兒補充維生素的麻煩,使小兒獲得全麵的營養。
母乳含量各階段的區別
初乳。產後7天內所分泌的乳汁為初乳。初乳由於含有維生素B胡蘿卜素故色黃,且因含蛋白質有形物較多,所以質較稠。開始三天內,乳房中乳汁尚沒充盈之前,每次喂乳亦可吸出初乳2-20毫升。初乳中含蛋白質比成熟乳多,尤其是兔疫球蛋白A,曾被稱為出生後最早獲得的口服免疫抗體。初乳的脂肪和乳糖含量較成熟乳少。
過渡乳。產後7-14天所分泌的乳汁稱過渡乳,其中蛋白質含量逐漸減少,而脂肪乳糖含量逐漸增加,係初乳向成熟乳過渡。
成熟乳。產後14天以後所分泌的乳汁稱成熟乳,其蛋白質含量減少,脂肪和乳糖含量增加,達到最高生活利用率。
前奶。每次哺乳開始時帶水樣的乳汁為前奶,它的成分是豐富的蛋白質、乳糖、維生素、無機鹽和水。
後奶。哺乳的後半期乳汁呈乳白色,含較多的脂肪。如果乳母每次給小兒喂奶的時間太短,孩子就吃不到含有豐富脂肪的後奶,孩子就容易饑餓,影響孩子體重。
綜上所述,乳汁量和質的變化是隨乳母的身體恢複而變化的。初乳看上去是清淡一些,實際上初乳的成分對嬰兒生長發育是完全相適應的。乳母產後14天甚至持續到產後1個月才逐漸產生成熟乳,這一過程完全適應嬰兒生長發育過程。有人認為乳汁清淡時沒有營養價值便放棄,這是很可惜的。
增加乳汁維生素的情況
新生兒在母體內,攝取了各種維生素並且貯存起來,這是事實。過去一直認為即使在生後兩個月裏不給新生兒加維生素,靠其貯存量也是可以維持的。但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如果母親偏食,新生兒所貯存的某些維生素很快就會耗盡。不再給新生兒補充維生素,就會發生維生素缺乏症。為此,在懷孕期間,如果母親沒有充分地服用綜合維生素,新生兒的維生素貯存或許會少,為了不引起維生素不足,從預防的角度出發應及早給新生兒加維生素。另外,未成熟兒由於身體小,貯存的維生素少,所以也要盡早補充維生素。可以從生後15天起每天加025毫升的綜合維生素:因為維生素對人體是相當重要的。
佝僂病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而引起的骨質發育不良的疾病。如果照射紫外線,人體的皮膚就能產生維生素D。可是,新生兒在生後一個月裏,一般是不會曬太陽的,所以從生後3周開始要每天給嬰兒加4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特別是未成熟兒,體重在2公斤時,體內維生素D的貯存很少,更需要從生後兩周開始加維生素。
壞血病,就是身體各處出血,當觸摸一下腳部時,常常由於疼得厲害而哭著彈起來。這是缺少新鮮水果中所含有的維生素C所致。用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如果母親不是完全不吃水果和蔬菜,就不會得這種病。在用鮮牛奶和奶粉喂新生兒時,由於調配時加開水,就使部分維生素C受到破壞。為此,從生後2~3周開始,每天要補充維生素C25毫克(或者加橘子汁50毫升)。
維生素A不足時,眼的角膜會發幹,嚴重時會導致失明。維生素A耐熱,即使牛奶進行消毒後也能剩下大量的維生素A,母乳中也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每100毫升乳汁中有200~500國際單位),所以不補充也可以。為了預防起見,每天需加維生素A1,500~2000國際單位。
缺乏維生素B1會引起腳氣病,牛奶中維生素民的含量比母乳中多(每100克牛奶中含004毫克,而100克母乳中則含002毫克)。新生兒每天需要05毫克的維生素B1。如果母親不喜歡吃麵粉、麵條、麵包等,而隻吃精白大米,又不吃較多的副食品的話,母乳中的維生素B1就會缺少而使新生兒患腳氣病。所以喂母乳的母親不要隻吃精白大米。因不清楚母親的食物中所含維生素的量,為了預防,每天可加05毫克左右的維生素B1。
為了預防各種維生素的不足,需要注意上述各方麵。若擔心肝油對嬰幼兒的刺激太大,或擔心果汁也易引腹瀉,可喂綜合維生素。市售的綜合維生素,除含有A、D、C1;外,還混有其它各種新生兒每天所需的維生素,從預防的意義上說可以讓新生兒食用。隻是維生素D和維生素A的服用量如果超過了需要量反倒有害,所以不能隨心所欲地加綜合性維生素。當新生兒長大時就可以常曬太陽,能喝果汁後也就不必食用綜合維生素了。
現在的特製奶粉含有各種維生素。一天食用100克奶粉就可以滿足新生兒對維生素的需要量。由於這個時期的新生兒還吃不了100克奶粉,所以還是加一點綜合維生素好。
影響母乳分泌主要因素
母乳分泌量的多少受許多因素影響,主要有:
(1)母親營養良好,熱量充足,各種營養素和水分充足,其分泌的乳汁質量高且數量也多。反之,則質劣量少。
(2)乳母的精神情緒因素起一定作用,如憂慮、悲傷、緊張、不安都可使乳汁突然減少。因此,乳母應該有一個寧靜、愉快的生活環境。
(3)乳母要有充分的休息,保證睡眠。過分的疲勞和睡眠不足,可使乳汁分泌減少。
(4)乳母生病也會使乳汁減少。每次哺乳不能完全排空或每日的哺乳次數過少,使乳房內乳汁淤積,會抑製乳汁分泌。
現在分娩後,有的醫院抱奶時間較晚,12~24小時後才讓母親喂哺嬰兒,夜間又不抱奶,這樣嬰兒吸奶次數少,加上醫院嬰兒室又給孩子補充糖水或牛奶,所以在抱奶時嬰兒常處於睡眠狀態,造成不肯吸吮或吸吮無力的現象,導致乳母喂哺失敗。因此,應提倡產後母子及早同室;嬰兒醒後餓了隨時喂哺,以促使乳汁分泌的逐漸增多。
妨礙母乳分泌主要藥物
生物堿代謝藥
可影響泌乳素的產生,從而抑製泌乳。
止痛藥
一切普通止痛藥,如可待因、安乃近應避免使用。因為這些藥可通過乳汁分泌出來給嬰兒造成傷害。可選擇撲熱息痛或ibnprefen代替。
鎮靜藥
如母親用了安定,巴比妥酸鹽等藥後,可加重嬰兒肝的代謝負擔,而且藥物易於蓄積嬰兒體內。另外可引起嬰兒的困倦和嗜睡。
影響母乳分泌主要因素
分娩後胎盤排出體外,產婦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迅速下降,解除了抑製乳汁的生成因素,此時應立即讓嬰兒吸吮乳頭。吸吮能刺激乳頭神經末梢傳入垂體前葉引起催乳素釋放,催乳素經血循環作用於乳腺細胞,使之泌乳。在泌乳早期,泌乳素與乳頭刺激程度有一定關係,吸吮乳頭次數增多,吸吮時間增長,吸吮強度增大,激素分泌就會越多。下列幾種情況常影響母乳分泌。
開奶太晚,乳汁未排出。如果乳汁不排出,毛細血管血流減少,泌乳可被抑製。哺乳次數少,影響吸吮排乳反射就不能保持乳頭腺不斷有乳汁排出。
產後母親過度擔心和焦慮,缺乏喂哺信心。還有家庭中的煩惱,過度的操心和勞累等。
缺乏合理的生活節奏和愉快輕鬆的情緒,影響休良與睡眠。
食欲不振或不合理營養,服用不適宜的飲料和藥物。
促進母乳分泌基本方法
要進行成功的母乳喂養。母親除了要具有一個良好的營養狀態之外,掌握適當的方法以促進及維持乳汁的分泌,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們應該知道,乳汁的分泌是在神經係統以及激素的調節下進行的,其中以一種叫做“催乳素”的激素最重要。嬰兒對母親乳頭的吸吮可以刺激催乳素的分泌,而催乳素則作用於乳腺,促進乳汁的生成與泌出。因此,促進母乳分泌的關鍵在於盡早建立以及維持嬰兒對乳頭的吸吮刺激,通俗來說,就是“早開勤吸”。
產後數天內,母乳分泌量可能不多,加上新生兒的胃容量有限,也就是說,大人的給予和嬰兒的索取量都不很大,這個時候母嬰雙方都不具備走時喂食的條件。所以,產後應盡量把小寶寶放在母親能夠得著的地方,以便進行不定時的按需喂奶。因此,“勤吸’’既是刺激母乳分泌的一種“手段”,本質上更是產後初期用母乳為初生嬰兒提供足夠營養的惟一可行辦法。
還有,乳汁的排空對乳汁的分泌也極有幫助。乳房排空越充分,下次分泌的奶量就越多。而且,乳房排空可以減少因乳汁淤積而發生乳腺炎的機會,所以,喂奶時,應該讓小寶寶先把一側乳房吸空,再吸另一側,而不要兩側都吸一點,又都留下一點。如果連一側乳房都未吸空,也可以用吸奶器把乳汁吸盡,以刺激乳汁的“再生”。
母親產後飲食催乳方法
山甲肉燉芎歸
穿山甲肉120克,川芎5克,當歸9克。1將穿山甲肉洗淨,切成塊裝進陶瓷罐內,加川芎、當歸和水750毫升。2用旺火隔水燉至穿山甲肉熟後飲汁吃肉。一般用5~7次。適用於產後乳房脹硬,乳汁不下者。對乳源增生亦有效。陰虛火旺、肝陰上亢的病人忌用本方。
鯽魚燉豬蹄
活鯽魚1尾,豬蹄1隻。1將鯽魚削鱗,去內髒,洗淨;豬蹄洗淨後切成兩片,每片切成四塊。2豬蹄和鯽魚一起加水750毫升,用旺火隔水燉至豬蹄熟透,吃豬蹄、鯽魚,喝湯。適用於乳汁減少者。
通草鯽魚湯
通草3克,鯽魚1條。1將通草、鯽魚洗淨。2通草鯽魚同放入鍋內煮,不放油、鹽,吃魚喝湯。適用於乳汁缺少者。
黃酒煮河蟹
河蟹一隻,黃酒60毫升。1鮮河蟹洗淨搗爛,加黃酒煮熟服用。每日一次,服3~5次有效。適用於乳汁少者。
蝦酒豬蹄湯
蝦120克,豬蹄1隻,黃酒60毫升。1先將鮮蝦洗淨去殼,豬蹄洗淨切成兩片,每片切成3~4塊,裝入陶瓷罐內加水750毫升。2用旺火隔水燉至豬蹄熟透加入黃酒即可服食,吃豬蹄、蝦,喝湯。一般服3~7次有效。適用於乳汁缺少者。注意,凡有皮膚過敏者忌服本方。
麥芽煮紅糖
麥芽120克,紅糖30克。1先將麥芽用文火炒幾下。2加清水750毫升,至麥芽熟透,加入紅糖即可服用,一般5~7次有效。適用於乳汁不下,乳腺炎者。
豆腐煮紅糖
豆腐120克,紅糖30克,黃酒1小杯。1將豆腐、紅糖加水1碗半用文火煮成1碗。2加入黃酒調服。一般5~7次有效。適用氣血虛虧缺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