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賦
西域之地,追述根源,先秦之後。尚有其述,周朝諸地,匈奴之西,烏孫之南,極樂天界。然六國者,連綿戰亂,實屬不易。後又謂之曰:南帝輸火精,西皇降金液。
自漢始,方有婼羌、樓蘭、且末、小宛、精絕、戎盧、扜彌、渠勒、於闐、皮山、烏稈、西夜、子合、薄犁、依耐、無雷、難兜、大宛、桃槐、休循、捐毒、莎車、疏勒、尉頭、姑墨、溫宿、龜茲、尉犁、危須、焉耆、姑師、墨山、劫、狐胡、渠犁、烏壘,三十六諸國,相繼而立。
而搬山道人一支,始於西域孔雀河雙黑山流域,其輩皆同宗同族,平日多扮遊道方士行走天下,不與外人往來相通,特立獨行,能人異士輩出,盜遍世之大藏。有不知其意欲何為者,謂其:“搬山道人發古墓者,以求不死仙藥也。”搬山者善獨門“搬山分甲術”,此術可細分為“搬山填海術”並“分山掘子甲”兩門,合稱“搬山之術”,曆來密不外傳。
後謂有晉,張騫出使,乃使中西相通,文化交流,時值佛教大興,人們呼之曰:絲綢之路。
而其絲綢之路,源遠流長。都護衛之地,大興漢之邦,通綢緞陶瓷之地,來外族貿易之商。漢武揮鞭,張騫出使之重,府治設立,中華統一之煌。安西北庭,赫赫大唐;康乾盛世,國脈繁昌。
然自秦時,便有憂民擾居,後隋、唐、宋、明以來,時有突厥、蒙古、鮮卑、匈奴擾動,清入關,再統一,定準噶,立藩院,使往來,傳文化。
觀其地脈,遍地寶藏。地域遼闊,九州最長。物產豐饒,華夏糧倉。碧草連天,掠彩雲之牛羊。
草綠花香,釀金碗之卷浪。桑椹矮木,哺玉蠶之流光。年複複而逾越,歲匆匆而遒宕。更有四野牛馬,撒歡於猗麗之川,八旗羊群,瀲灩於綠海之疆。
縱觀其變者,天山以南,昆山以北,蔥嶺以東,玉門以西,謂之曰: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