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東西,老太太如何能不認得。這件東西陪了自己十多年,後來還是作為兒媳婦的見麵禮給出去的。先故去的大兒媳婦高氏得了對鐲子,後來又一隻給了李氏一隻給了鳳姐兒。而這套碧玉簪子當初可是給了二兒媳婦王氏的。為了這件事,敏兒還道自己偏心呢。後來王氏拿了這個東西給敏兒添妝,自己覺著雖不能傳給孫媳婦了,但敏兒喜歡就好。敏兒去了,這東西當然是留給黛玉了。隻是紫鵑這丫頭現在把這東西拿出來做什麼?

老太太疑惑的看了紫鵑一眼,道:“這是個什麼意思?”

紫鵑看出老太太又不耐煩的意思,這時候也就不敢作態了,忙著就把自己聽來的,這簪子的事情告訴了老太太,特別說到那“完璧歸趙”的話。

老太太的這麼些年的曆練豈是白給的,當年女兒在世時也曾議過黛玉的親事,現在看來,當初女兒臨去前是要把女兒的將來托付給賈家的,所以把東西留給了黛玉又說了這樣的話。

可是,為什麼現在才拿出來?現在自己是問這丫鬟今日之事,這丫鬟卻拿著這個東西過來,不回自己的問話,在想到今日收到如海的信,黛玉突然病倒,而此時這丫鬟卻對自己說那些個話。。。。。。。老太太轉念幾想,還所有什麼不明白的。一收往日裏的慈眉善目,看著紫鵑道:“林丫頭是有心事吧?”

紫鵑到了這個地步,也知道這話實在是不好講,可是想到老太太素日對姑娘的疼愛,也就大著膽子,一動不動的跪著。這本身就是個答案,有道是搖頭不是點頭是,沒有搖頭,那就是默認了!

老太太這時雖然有些失望,但是終究是放不下骨肉親情,又想起今年看著黛玉人事不知躺在床上的樣子,就如同當年敏兒一個樣子,心中還是疼痛起來,緩了口氣,說道:“你等下回去好好服侍林丫頭,就說萬事寬心,有我作主,當年之事我已盡知。這東西,當年就已留在我這了。明日,我同她舅母再去看她。”

紫鵑聽得分明,心中雀躍不已,姑娘如若聽得此話,心中自然輕省,姑娘白日裏得知林姑爺心中所述之事的壓力,必會少了不少。這就去了病根兒了,再好好養著,必然就好了。也就恭敬的打了個是字,歡歡喜喜的走了。

老太太有心把子肜找來,卻又想到,今日已經為了如海的信,跟二兒子說了自己的想法,不如先讓賈政勸說自己的媳婦一番,省得自己直接就說這個事,逼得兒媳婦太急了。也就罷了。隻是這一晚,老太太並未能安眠。

其實,這一晚上,府裏還有許多人睡不安穩的。黛玉病了,而且病的凶險,這件事情府上的自然不一會兒都傳開了。李氏鳳姐兒石氏並二春都要來探望的,隻是老太太先頭怕人擾了林黛玉,先打發人去說了先不要去煩著姑娘。這幾位聽得如此不好了,也是心驚肉跳的,想到平日裏的交好,也不免傷心。

這些人倒是罷了,而賈政夫妻才是最最無法入眠的。賈政還好些,子肜卻是連躺都躺不安穩,到了後半夜,竟然發起高燒來了。

子肜本身是個醫生,平時又注重養生的,所以連年調理得當,這會子生病,卻是因為寶玉與黛玉之事,雖打心眼裏不允,卻又迫於兒子的深情,這種失落,讓子肜承受不了,所以才病了的。

賈政忙著讓人去請醫,直到和了第一浦藥,子肜才退了燒。子肜這一病,原本石氏探春要伺疾的,隻是寶玉心裏實在是愧疚,懇請嫂子妹妹回去安置,讓自己親手服侍才好。石氏不明白這裏頭的事情,探春也隻憑自己的猜測,但不管怎麼樣,沒有母親生病,自己這小輩躲開一旁的道理,隻是不允。沒想到賈政發話了,就留著寶玉,讓他一飲一啄不假手於他人的照看母親,其餘的自己回屋。這道命令實在古怪,隻是老爺發話了,也隻能遵命,隻有賈珠明白這裏頭的道道。

子肜這一病了,老太太也不好再與她說這黛玉的事情,隻能自己第二天去探望黛玉。

前一天紫鵑回去後,黛玉還沒有醒過來。紫鵑既然得了老太太的話,也不放心他人在姑娘身前伺候,就一直守在姑娘床榻前。隻是這一晚上,因為湯藥中有著安神的成分,所以黛玉並未醒來。直到第二天才昏昏醒來。

紫鵑見姑娘醒了過來,自然是大喜,忙招呼著姑娘喝水吃藥的,又要張羅給姑娘進一些粥食。隻是黛玉這會子全無心思,隻勉力的進了幾口子湯藥,就搖頭不吃了。紫鵑原本還想等著姑娘稍微進一點食,有些力氣了才對姑娘說事,可是姑娘這副樣子,隻歎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