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一生的最後二個小時
平常心
公元1971年9月13日,零點23分,林彪急促登上三叉戟256號專機,九分鍾後從山海關機場倉皇起飛;淩晨2點27分,墜毀在蒙古溫都爾汗的茫茫荒野,經曆了他一生中的最後二個小時……
1971年9月12日午夜,山海關機場的停機坪上,一架三叉戟飛機靜靜地停落在那裏。在柔和的月光下,它優美的流線型機身銀光閃爍,後邊高高豎立的尾翼氣勢雄壯,兩個後掠型的側翼自然舒展,酷似海豚頭的機首微微昂起,讓人一看就會想到它的主人不同一般。
這架飛機是我國1970年從巴基斯坦引進的四架三叉戟飛機中的最後一架,也是機上設備和客艙改裝最好的一架。從1967年起,為保證毛澤東主席的安全,中央已經決定不讓他再坐飛機。而林彪在1969年4月中共九屆一中全會上,不僅當選為中央*****、中共中央副主席和中央軍委副主席,還被定為毛澤東的接班人寫進了黨章。這架飛機就順理成章地被確定為這位“副統帥”的專機。
飛機的內部結構,也是按他的需要精心改裝的。原來能坐近200人的客艙,被分成了三個部分:1號客艙是“首長休息間”,左邊安了一張床,右邊擺了一個長沙發,中間用一個隔扇隔開;2號客艙是“首長辦公室”,擺著沙發、茶幾;3號客艙是首長隨行人員乘座的機艙,仍安放著原來那種普通座椅。
此時,這架堪稱當時“中國第一機”的三叉戟專機,正在等待它的主人第一次登機,去完成它的第一次專機任務。誰也不會想到,這次飛行竟是一次走向死亡的最後飛行,它的主人從登機那一刻起,就步入了人生的最後二個小時;這架漂亮的飛機,竟成了機上九人葬身異國他鄉的奠品。
(一)
淩晨0點23分至淩晨0點32分:林彪倉皇登上三叉戟256號專機,專機在機組人員不齊、缺少地麵配合的不利條件下強行起飛,曆時九分鍾。
聽到有輛小轎車急馳駛入機場,坐在調度室的一個人,一個箭步從屋裏衝出去。他直奔停機坪,朝停在那裏的三叉戟256號專機跑去。此人身穿飛行服,頭戴飛行帽,三十剛出頭,中等身材,眉清目秀,英姿颯爽,一看就是個精明強幹的人。他就是這架專機的機長、駕駛員潘景寅,現任空軍某師副政委。
因為三叉戟256號接到了“首長要提前出發”的命令,飛機需要再加一些油,停機坪上的白熾燈開著。這讓潘景寅還沒跑到停機坪上,就遠遠看見飛機機翼上下各站著一個人。他知道,那是他剛叫起來給飛機加油的機械師。機翼上站的那個,是這架專機的主管機械師李平,34歲,個子不高,身體健壯,渾身活力四射,技術非常好,是一位有著豐富經驗的機務幹部。他是他的愛將,也是好搭襠,一起完成過不少專機任務。機翼下站著的那個是張延奎,26歲,沉默寡言,工作嚴肅認真,任勞任怨,剛由機械員提升為機械師,潘景寅很喜歡他。他本不是這個專機組的,因為機組另一位機械師有事,今天的任務就落到了他頭上。“另外一個到哪兒去了?”潘景寅頭腦中閃過一個問號。他想到的這個人,是這架專機的特設機械師邰起良,時任三大隊機務中隊的副中隊長,與李平同歲,瘦高個,不愛說話,經驗豐富,技術也非常好,重要的專機任務非他莫屬。
在看到兩名機械師的同時,潘景寅還看到了飛機旁邊停著一輛黑色小轎車,兩邊的車門都敞著。再往前跑幾步,讓他大吃一驚,有幾個人正抓住機組人員用的便梯,往飛機上爬。第一個爬上去的人,身形瘦削、身穿軍裝,一手拿著三個皮包,一手扶著梯子,吃力地登上飛機後,彎腰把手中的皮包放到艙門裏邊,立即回身去拉跟在他後邊的那個女人。女人身穿淡黃色便裝,披頭散發,仰臉向上看著,正奮力向上攀登,轉眼就爬到了機艙門。她抓住上麵那人的手,自己一用力登上了飛機。跟在女人身後的人,身材不高,穿著軍裝,沒戴帽子,光頭禿頂,看上去腿有些發軟。他爬得很慢,全靠緊貼著站在身後的一個大個子,半扶、半推地幫著他,才一步步挪著爬上去。
“他們是什麼人?怎麼一來就急著上飛機?……”一連串的問號,迅速在潘景寅的腦海中閃過,他加快腳步,很快就衝到了飛機跟前。這回,他認出來了,最先登上飛機的那個男人,是和林立果同機飛來山海關、又一同去了北戴河的空軍司令部辦公室處長劉沛豐;他回身來拉的那個女人,是林彪的夫人、林辦主任葉群;跟在她身後的不是別人,正是這架專機的主人——黨中央副主席、已作為毛澤東主席接班人寫入黨章的林彪。跟在林彪身後的,是他的司機楊振剛,人們都叫他“大楊”。
從潘景寅看清登機人中有林彪那一刻起,他心中就湧起一種深深的自疚感,覺得自己今天真是犯了天大錯誤——沒能在首長到來之前做好各項登機準備工作。“唉,真沒有想到他們這麼快就到了……”沒容他再往下想,隻見劉沛豐先把葉群拉上飛機後,看到林彪也在機艙口露出頭來,又和葉群一起伸手去拉林彪。緊跟在林彪身後的楊振剛,也用力地向上又托了一把,林彪被他們連拖帶拽弄上了飛機。接著,緊跟在他身後的楊振剛,一大步也跨了上去。
就在這時,一輛吉普車開到了停機坪,在離飛機不到200米的地方停了下來,從車上跳下七八個持槍的陸軍幹部戰士。其中一個幹部模樣的人,一下車就朝調度室方向跑去,其餘的人顯然在等待命令,都呆呆地看著上飛機的人。潘景寅見了心中“咯噔”一下,聯想剛才接到的那個自稱是“8341部隊警衛部隊”姓宋的人打來的電話,他頭腦中的第一個反映是:“路線鬥爭真是太複雜了,他們要幹什麼?首長有危險!”便衝著還在加油的李平和張延奎,大聲喊道:“快上飛機!”之後,自己三步並做兩步,順著便梯登了上去。李平和張延奎聽到潘景寅的命令,也趕緊收了加油器械,緊跟著他上了飛機。
此時,和李平、張延奎一起,被潘景寅叫起來給飛機加油的邰起良,一見林彪到了,就立即跑到停機坪邊上,給調度室的李海彬打電話:“首長到了,快點叫醒機組其他人。”打完電話,他正轉身要走,機場場站佟參謀長朝他走來,對他說:“海軍李作鵬政委剛才來電話,說沒有周總理的批準,專機不能起飛!我們請示他,可不可以轉告潘副政委,他說可以。我們到處找……”還沒等佟參謀長把話說完,林立果快步走過來,厲聲催促邰起良說:“磨蹭什麼?快上飛機!”邊說,邊衝他揮著手槍。林立果是空軍作戰部副部長,又是林彪的兒子,邰起良不能違抗他的命令,隻好朝飛機走去。可眼前發生的事太奇怪了,讓他心中疑團頓生。聽了佟參謀長的話,他更感到萬分驚訝,一邊走一邊回頭望,真想聽佟參謀長把話說完。
劉沛豐見四個人都上去了,彎腰拿起地上的皮包,向來時坐過的2號客艙走去。進去後,他把手裏的皮包往茶幾上一放,開始檢查昨天晚上放在艙裏的那些箱子和旅行包。數了數,數量沒錯;看了看,沒人動過,這才放心地坐到沙發上去。林立果交待過,他的責任第一就是看好這些東西。當然,他的任務還很多,比如:要考慮好下一步與蘇聯人如何打交道,要給人家哪些保密文件,還要準備林彪、葉群、林立果可能要用的講話稿等。既然東西完好,就不能光守著它們了。他坐下來,開始考慮在飛機上要做完哪些事,下飛機後要先做什麼。
林彪登上飛機後,葉群按林立果事前的介紹,立刻將他引導到1號客艙,安排他就近坐在了一張緊靠客艙門的沙發上。林彪把沒戴帽子的光頭,後仰在沙發的靠背上,麵色蒼白,雙眼緊閉,急促地喘著氣,雙手緊緊地抓著沙發扶手,身子不停地抖著。自從廬山會議上和毛澤東鬧僵,他設想過自己各種命運,唯獨沒有想到會像今天這樣連夜倉皇出逃——被老婆、兒子從床上拉起來就走,一路上讓自己原來的警衛人員追著趕著跑到了機場,上了飛機還不知到底要往哪裏去。他感到非常狼狽,心情壞到了極點,頭“嗡嗡”直響,心“突突”直跳,過去的傷病一下子都回到了身上,真有些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