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元好問
元好問(1190~1257年),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縣)人。金元之際著名文學家。金宣宗興定五年(1221年)進士。哀宗天興元年(1232年)入翰林,知製誥。金亡後不願入仕元朝。元初散曲家白樸、王惲等都曾受到他的啟發和影響。現存小令九首。
〔雙調〕
驟雨打新荷①
綠葉陰濃,遍池塘水閣,偏趁涼多。
海榴初綻②,妖豔噴香羅。
老燕攜雛弄語,有高柳鳴蟬相和。
驟雨過,珍珠亂糝③,打遍新荷。
人生有幾,念良辰美景,一夢初過。
窮通前定④,何用苦張羅。
命友邀賓玩賞⑤,對芳尊淺酌低歌⑥。
且酩酊⑦,任他兩輪日月,來往如梭。
【注解】
①雙調:宮調名。驟雨打新荷:曲牌名,一說為題目名,曲牌應作《小聖樂》,屬小石調。原選僅錄下片,現據《全元散曲》補。
②海榴:即石榴。因從海外移植,故名。
③糝(sǎn):濺。一作“撒”。
④窮通:指失意和得誌。
⑤命友:邀請朋友。
⑥芳尊:美酒。尊,酒杯。
⑦酩酊:醉得迷迷糊糊的樣子。
【譯文】
綠葉繁茂一片濃陰,池塘中布滿水閣,這裏最涼快。石榴花剛開,妖嬈豔麗散發撲鼻的香氣。老燕攜帶著小燕,嘰嘰地說著話,高高的柳枝上有蟬鳴相和。驟雨刹時飛來,像珍珠一般亂灑,打遍池塘裏一片片新荷。
人生能有多長時間,想想那良辰美景,好像剛剛做了一場夢一樣。命運的好壞是由前生而定的,何必要自己苦苦操勞呢。邀請賓客朋友玩賞,喝酒唱歌,暫且喝個酩酊大醉,任憑它日月輪轉,來往像穿梭。
〔喜春蘭〕
春宴
梅殘玉靨①香猶在,柳破金梢眼未開②。東風和氣滿樓台,桃杏拆③,宜唱喜春來。
【注解】
①玉靨:似玉的臉頰,此處指梅花瓣。靨,麵頰上的酒窩。
②柳破金梢眼未開:破,指嫩芽剛出。金梢,嫩黃色的樹梢。眼未開,指柳葉尚未長出,如睡眼沒有睜開一樣。
③桃杏拆:拆,拆裂。指桃杏的花苞剛剛裂開。拆,原作折,誤。
【譯文】
梅花雖殘了,它那潔白花瓣上的香氣猶在。柳樹抽芽了,梢頭一片嫩黃色,柳葉兒還沒長出來。春風和煦,吹滿樓台。桃杏的花苞兒剛剛裂開。這種情景正該高唱《喜春來》。
楊果
楊果(1195~1269年),字正卿,號西庵,祁州蒲陰(今河北安國縣)人。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年)進士,任河南偃師縣令,以廉潔精幹著稱。入元後被薦為經曆,元世祖中統元年(1260年)任北京宣撫使,次年為參知政事。卒諡文獻。為人聰敏,詼諧風趣,是元初知名作家,著有《西庵集》。散曲傳世不多,風格典雅,文辭華美。
〔越調·小桃紅〕
采蓮女
采蓮人和采蓮歌①,柳外蘭舟過②。
不管鴛鴦夢驚破③。
夜如何?有人獨上江樓臥。
傷心莫唱,南朝舊曲④,司馬淚痕多⑤。
又
采蓮湖上棹船回⑥,風約湘裙翠⑦。
一曲琵琶數行淚。
望君歸,芙容開盡無消息⑧。
晚涼多少,紅鴛白鷺,何處不雙飛!
【注解】
①和:唱和。
②蘭舟:製的小船,常用作船的美稱,這裏指采蓮船。
③鴛鴦:鳥名,雌雄偶居不離,常用以比喻夫婦恩愛。
④南朝舊曲:指南朝陳後主所作的《玉樹後庭花》曲,它一向被認作亡國的靡靡之音,唐杜牧《泊秦淮》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⑤“司馬”句:唐代詩人白居易曾貶為江州司馬,他在《琵琶行》一詩中,同情彈琵琶歌女的不幸身世,觸發自己的遷謫之感,引起強烈的共鳴,發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慨歎,詩的結句是“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杉濕”。司馬,唐代協助刺史處理政務的州官。
⑥棹(zhào):槳。這裏用作動詞,即劃槳。
⑦“風約”句:是說晚風纏住采蓮姑娘的漂亮翠裙。約,纏住。湘裙:用湖南一帶所產絲調做成的裙子。
⑧芙容:荷花的別稱。
【譯文】
采蓮人唱和采蓮歌,楊柳岸邊一葉小舟輕輕地劃過。那一片歡聲笑語,全然不顧忌把靜夜中的鴛鴦夢驚醒,怎麼了?此時有人獨自來到江樓上。別去唱那讓人傷心的南朝舊曲,以免引得失意的人落淚。
荷花湖上,采蓮女子掉轉船頭正要返回,晚風輕輕把那翠綠裙兒吹裹住身體,江上突然傳來哀怨的琵琶聲,引得采蓮女傷心流淚。盼著遠方的人快來,可是荷花都開過凋謝了,還是沒有一點兒消息。傍晚時分有多少淒涼的心事湧上心頭,看那鴛鴦、白鷺,時時處處哪有時候不在雙飛!
〔小桃紅〕
滿城煙水①月微茫②,人倚蘭舟③唱,常記相逢若耶④上。隔三湘⑤,碧雲望斷空惆悵⑥。美人笑道,蓮花相似,情短藕絲⑦長。
【注解】
①煙水:指水上升起的如煙霧氣。
②微茫:若明若暗,模糊不清。
③蘭舟:木製的小船,後用作對船的美稱。
④若耶:溪名,在今浙江紹興東南若耶山下。相傳西施曾於此浣沙,又名“浣沙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