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三湘:湖南漓湘、蒸湘、瀟湘三水的合稱,也泛指湘江流域一帶。
⑥惆悵:失望傷感。
⑦絲:諧為“思”。
【譯文】
水上升起的煙霧彌漫了全城,月亮若明若暗,依稀有美人斜倚在蘭舟的船榜上低唱,曾記得我們在若耶溪畔相遇。隔著乘風破浪的三湘,望穿了碧水雲天也隻是白白地失望,雖然在一起的時間很短,情思卻像藕絲那樣長。
〔仙呂·賞花時〕
“賞花時”①水到遄頭②燕尾分③,檣④抵河梁⑤龍背⑥穩,流水繞孤村。殘霞隱隱。天際褪殘雲。
“幺”⑦客況⑧淒淒又一春,十載⑨區區已四旬⑩。猶自在紅塵。愁眉鎮鎖,白發又添新
“煞尾”腹中愁,心間悶,九曲柔腸悶損。白日傷神猶自輕,到晚來更關情。唱到則聽得玉漏聲頻,搭伏定鮫絹兒盹。客窗夜永,有誰人存問?二三更睡不得被兒溫。
【注解】
①賞花時:散曲有小令和套數兩種體式。小令即是獨立的一支曲子。套數則是聯綴兩支以上曲子而構成的組曲。本文即是最簡單的套數曲式,僅以“賞花時”、“麼篇”、“煞尾”組成。
②湍頭;湍急之處。
③燕尾分:像燕尾似的分流。④檣:桅杆,代指船。
⑤河梁:橋梁。
⑤龍背:指船身。
⑦麼:“麼篇”簡稱。
⑧客況:客居他鄉的情況。
⑨十載:十年。
⑩旬:十歲為一旬。
紅塵:塵世。
鎮:時常。
煞尾:曲牌,用於套曲中的末一曲。
九曲柔腸:指愁緒萬千。
唱道:即“暢道”。
王漏:玉質漏壺,古代計時的工具。
搭伏定:爬伏在。
鮫絹:絲絹。
夜永:長夜。
存問:慰問。
【譯文】
“賞花時”河水流淌到湍急之處,就如同燕尾般地分流而下,航行的船隻,抵達到有橋梁的地方,便很平穩的直向穿過。奔流的河水,從那寂靜孤獨的村傍環繞而過。夕陽西斜,餘暉遠近,天際之處,尚且殘留著沒有完全褪去的雲彩。
“麼”客居異鄉的他,奔波勞累,淒淒慘慘;又度過了一年,十年光陰匆匆而過,如今已經四十歲了。還獨自一人,流落塵世,漂泊不定。長年累日,愁眉緊鎖,在不知不覺中又增添了許多新的白發。
“煞尾”腹中調悵,心間煩悶,愁緒萬千,難以排遣。白日的憂傷失神尚覺自輕,到了晚間,漫漫地長夜更是孤寂難耐。夜深人靜時,隻聽得那玉漏水聲,滴滴答答響個不停,孤獨的我,爬伏在那絲絹枕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客居異鄉,在這寂寞孤獨的慢慢長夜中,又有誰來安慰我呢?三更半夜,在這冰冷的被窩裏怎能睡得安穩!
劉秉忠
劉秉忠(1216~1274年),初名侃,字仲晦,號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縣)人。十七歲出仕金朝,曾任邢州節度使府令史。後隱居武安山為僧,法名子聰。元世祖忽必烈為親王時,發現他博學多才,勸令還俗,更名秉忠。至元初任光祿大夫,位太保,參預中書省事,曾協助製訂朝儀官製,為元代開國重臣。為人好學,至老不衰,為官後仍保持淡泊清靜的齋居蔬食生活。常以吟詠自適,有《藏春散人集》。散曲現存小令十二首。
〔南呂〕
幹荷葉①
幹荷葉,色蒼蒼②,老柄風搖蕩。
減清香,越添黃,都因昨夜一場霜。
寂寞在秋江上。
又
幹荷葉,色無多,不耐風霜銼③。
貼秋波,倒枝柯,宮娃齊唱采蓮歌④。
夢裏繁華過。
又
南高峰,北高峰⑤,慘淡煙霞洞⑥。
宋高宗⑦,一場空,吳山依舊酒旗風⑧。
兩度江南夢⑨。
【注解】
①幹荷葉:一名《翠盤秋》亦可入中呂官及商調。
②蒼蒼:暗綠色。
③銼:同“挫”,摧傷,摧折。
④宮娃:宮女。
⑤南高峰,北高峰:在杭州西湖,遙遙相對,稱“雙峰插雲”,為“西湖十景”之一。
⑥煙霞洞:在南高峰下的煙霞嶺上,為西湖最古的石洞之一,洞壁有五代、北宋造像。慘淡:形容景物無光。
⑦宋高宗:即趙構,公元1127~1162年在位。初封康王,徽、欽二帝被俘後,他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縣南)即位,攝於金人威勢,南遷揚州,繼又渡江而南,建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
⑧吳山:在西湖東南麵,春秋時是吳國的南界,故名,俗稱城隍山。宋、元時吳山酒肆林立,十分繁華。酒旗風:酒旗在風中飄揚。酒旗,也叫“酒簾”,舊時酒家的標識。杜牧《江南春絕句》:“水村山郭酒旗風。”
⑨兩度江南夢:指五代吳越和南宋兩個建都於杭州的王朝都相繼滅亡。按:劉秉忠卒於元軍攻陷臨安的前兩年,南宋雖未亡國,但滅亡之勢已定。
【譯文】
枯幹的荷葉,顏色蒼蒼,幹巴的老莖在風裏不住地搖蕩。清香一點點減退了,顏色一點點枯黃,都是因為昨夜下了一場霜。秋天的江麵上荷葉更加顯得寂寞、淒涼。
枯幹的荷葉,翠綠的顏色已經剩得不多了,它受不了寒風吹打嚴霜折磨。緊貼在秋天的水麵上,枝莖已折斷倒下,還聽見那宮女還在齊聲唱著采蓮歌。可繁華盛景卻像夢一樣消逝了。
南高峰,北高峰,淒涼慘淡的煙霞洞。宋高宗到頭來落得一場空,看如今吳山的酒旗依舊在飄動。可杭州已經做了吳越和南宋兩朝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