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局:繁華隻在彈指間(1 / 2)

明日便是貞觀十年的慶典,大唐在經曆了十年前的痛苦之後,終於由弱變強,直至成為屹立東方的泱泱大國,萬國來朝,那是怎樣的一個榮耀。

坐在道旁的茶肆之中,李世民微笑著傾聽百姓們對慶典的議論,他們那般的興奮、他們那般的滿足,十年!不過十年,大唐便令百姓富足,道不拾遺,夜不閉戶,開創了自古以來,從未有過的盛世。

這般的榮耀都是來自誰呢?聽百姓們議論紛紛,十之八九是對自己的讚揚,這一刻,李世民從未有過的滿足,到了今時今日,誰還會記得十年前那場發生在玄武門前的一切,十年的風早已吹散了當年的血氣,十年的雨早已洗淨了指間的血漬,一切都煙消雲散,不留痕跡,及至今時,誰還記得當年倒在塵埃中的故人?

不知何時,春風吹起,揚起道旁的桃花緋紅的花瓣,不由誌得意滿,這錦繡河山、萬裏觀山,都不是在自己的掌間嗎?

“皇上,”貼身太監推過一張棉紙,“邊關八百裏加急傳來的。”

是來自南荒吧!展開細看,仍然沒有任何關於他們的消息,也許是邊關的人刻意隱瞞了吧!也好,這樣也好,在自己心裏,就能昕兒整個兒的凝於當年,鮮妍明媚,可是每每想到昕兒,還是會想到騰空而起的冰龍,十年了,他們過得好嗎?幸福嗎?他們知道大唐今日的盛景嗎?若知道,他們一定會為自己感到驕傲吧!

每一年總會派人到嵩山去查探,顧原祺已經成為羅漢堂的首座,他每日裏參憚念經,似乎早已忘記了人間的一切,隻是在傍晚時分,無論風雨,他總是會到山側的一片空地旁,在一株紫色的花前靜坐兩個時辰,沒有人知道他在做什麼,少林寺的眾人絲毫不以為意,他們總是覺得這位沉默寡言的高僧,有一種令人難以理解的神秘氣質。

也曾陪著紅萼踏足過少林,顧原祺,不,應該是了空大師,他微笑著陪著眾位施主踏足嵩山的每一個角落,心平氣和,仿佛早已忘懷了從前的歲月,忘懷了眼前憔悴的女子,忘懷了種種的一切。

終於,紅萼風光大嫁,她嫁給了秦瓊的兒子,那個與顧原祺有六分相似的武將,那一日,長安城萬人空巷,眾人興奮莫明,隻有自己坐在太極殿的陰影裏淚流滿麵,是自己誤了紅萼,若當日不令她去引誘顧原祺,那麼她的生命一定如同盛放的煙火一般流光溢彩。

在紅萼成婚的當日,即墨輕侯也曾短暫的出現過,隨後他便與李淳風消失了,從此再不見蹤影,也許此刻已經得道成仙了吧!

想得出神,突然被孩子歡快的笑聲驚醒,忍不住便轉過頭,隻見兩個身穿白色布衣的高大男子,滿麵笑意,站在左側的那個,眼眸如同碧水一般蕩漾,息衍!忍不住便要站起身,卻見一個五、六歲的男孩兒拉著一個女子的手,站在道旁,愉快的揮著手臂,即使相隔得這般遠,仍然看見他手臂之上的那個金環,“爹爹。”

那女子身穿白色的長袍,額間白色的火焰栩栩如生,仿佛正在燃燒,這一刻,禁不住熱淚盈眶,原來他們竟在此處。

春見再次吹過,花瓣落了昕兒一身,她不加拂拭,隻是微笑著執著那孩兒的手,走到那輛粗陋的木車旁,木車上裝滿了鮮花和黑色的酒壇,息衍伸手將那孩兒抱上車,這才扶著昕兒上車。

然後息衍和那個俊美的青年一同揚鞭,趕著馬車走進漫天的桃花之中,李世民下意識的追了過去,卻見塵土滾滾,轉瞬便不見了那輛馬車的蹤影,他忍不住回過身,看著追到店外的眾人,“你們看見了嗎?那輛馬車!”

眾人一同搖頭,“皇上,快回宮吧!明日,便是慶典了。”

傍晚,華燈初上,跟隨著眾人的腳步慢慢走向玄武門,不,十年前,它已經不叫玄武門了,在李世民的登基詔書中,他將那道宮門改名為宜秋門,宜秋門,連最終的痕跡都被他抹去了,雖然抹得那般用力,抹得鮮血淋漓,但他仍然掩蓋了那裏曾經發生了一切罪惡。

到了,終於到了,來得晚了,已經開始燃放煙火,站在城樓上的李世民,那般的神采飛揚,他早已忘懷了那兩個****夜夜都流落在此處的孤魂吧!

站在人群之中,傾聽著眾人的歡笑,太久了,自己住在那個小小的村莊著實太久了,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早已忘懷了這樣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