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七言古詩3(1 / 3)

卷二·七言古詩3

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①

李白

我本楚狂人②,鳳歌笑孔丘③。手持綠玉杖④,朝別黃鶴樓。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廬山秀出南鬥傍⑤,屏風九疊雲錦張⑥,影落明湖青黛光⑦。金闕前開二峰長⑧,銀河倒掛三石梁⑨。香爐瀑布遙相望⑩,迥崖遝嶂淩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裏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雲裏,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遊太清。

【注釋】①廬山:又名匡廬,或名匡山。在江西九江市西。相傳周武王時,有匡氏兄弟七人在山上結草廬為舍修道。廬山險峻奇秀,雲霧繚繞,匡廬瀑布名揚天下,東漢明帝時,成為中國佛教中心之一,成為曆代墨客騷人慕仰的名山勝景。謠:不合樂的曲子。盧虛舟:範陽人(今北京市大興縣),肅宗時曾任殿中侍禦史,曾與李白同遊廬山。②據晉皇甫謐《高士傳》:陸通,字接輿,楚國人,為避楚昭王混亂時政,假裝狂人不做官,過隱居生活。時人稱謂“楚狂”,曾勸孔子在亂世無道時不要做官。③孔丘:即孔子,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學說的創始人。④綠玉杖:神仙用的手杖。⑤南鬥:星名,即鬥宿。六星列如鬥勺形,因位於南方天空,故稱南鬥。古人常以天上星宿指配地上州域,廬山正好處在南鬥的分野。⑥屏風九疊:指廬山三疊泉之東北的九疊屏,亦稱屏風疊。層巒疊翠,形如屏風。雲錦:雲霞似錦。⑦明湖:湖水明亮如鏡。指鄱陽湖,位於廬山東南。青黛:青黑色。⑧金闕:即金闕岩,也叫石門,在廬山西南,其形如雙闕(門)。二峰:香爐峰的雙劍峰。金闕、二峰為廬山勝景。⑨三石梁:廬山一勝景。⑩香爐瀑布:位於廬山西南,圓聳似香爐,旁有瀑布。迥:距離又高又遠。遝嶂:高而重疊的山峰。蒼蒼:這裏指天空呈深藍色。吳天:春秋、三國時廬山屬吳地。九道:古稱長江流到潯陽(江西九江)分為九條支流。雪山:長江白浪翻滾,狀如雪山。石鏡:廬山東石鏡鋒,有一圓石懸於崖上,明淨如鏡,可照見人影。謝公:謝靈運,南朝宋詩人,曾遊廬山。蒼苔:綠苔。還丹:古時道家煉丹,先煉丹砂為水銀,再煉水銀為丹砂,所以叫“還丹”。服後能成仙。琴心三疊:道家修煉術語。琴:和也;疊:積也;存三丹田,使和積如一。意思是修煉的功夫精深,達到心和神悅境界。芙蓉:蓮花。玉京:道教稱原始天尊居住的地方。汗漫:不可知。九垓:九天之外。喻指極高遠。接:偕,陪同。太清:三清之一,指天空最高處,元氣清香。道家以玉清、上清、太清為三清,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譯詩】我原是楚國狂人接輿,笑唱鳳歌譏諷不識時務的孔丘。手持綠玉裝飾手杖,辭別朝霞於黃鶴樓。踏遍五嶽尋訪神仙哪怕路途遙遠,漫遊名山大川是我一生愛好。依近南鬥的秀麗廬山,錦繡般彩雲複蓋著九疊屏風。倒映在鄱陽湖裏的山影,折射出青黑色的光茫。石門山前的香爐、雙劍二峰高聳雲宵,三石梁的瀑布如銀河倒掛垂直飛瀉。它與香爐峰瀑布遙遙相望,峰巒疊重,直指蒼穹。山影青翠,紅霞映日,鳥飛不到山頂,不能翱翔浩瀚天空。登臨高峰環望天地之間,滾滾東去的長江永不複還。萬裏黃雲飄浮,天色變幻瞬間;白浪翻卷,如一座座起伏連綿的雪山。我喜歡為廬山作歌謠,詩興也因廬山有感而激發。悠閑地照著石鏡,心情愉悅清爽;謝靈運當年走過的險道,早已長滿厚厚的綠苔。早點吞服仙丹擺脫世俗之情,潛心修煉道必功成。遙望天空,仙人手持蓮花,駕著彩雲飛向玉京。已經同另一位神仙預約在九重天上,你如果有意,我願偕你盧敖一同遨遊仙境。

【賞析】李白本有濟世之誌,然而他的這種誌向始終未能實現,於是他就將鬱悶的心情放遊於山水之間。

他以楚狂接輿自況:“一生好入名山遊”。但名山到了李白筆下,就往往沾上了一種仙氣——李白是以想落天外的想象來描寫名山的。廬山本自秀絕:山影落入鄱陽湖中,是一種黛色的靜影;又有瀑布飛濺、高峻山崖。登高四望,但見長江滔滔、黃雲萬裏、白波九道,本來壯觀的事物在豪氣衝天的李白麵前竟變得這樣纖小!

但李白不是為了寫廬山秀色才寫廬山的。詩的後半部分道出了他的心事:他要跟著煉丹的道士遊於仙山,成為神仙,擺脫塵世的羈絆。

正是因為李白有無窮的愁悶,才會有這種擺脫塵世的願望的。

夢遊天姥吟留別①

李白

海客談瀛洲②,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③,雲霓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④。天台四萬八千丈⑤,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⑥,一夜飛渡鏡湖月⑦。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⑧。謝公宿處今尚在⑨,淥水蕩漾清猿啼⑩。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注釋】①天姥(mǔ):山名。是越東靈秀之地,以奇絕著稱。在今浙江省新昌縣東。東接天台山,西連沃洲山,最高峰稱撥雲間。”吟:一種詩體的名稱,內容多是籲嗟慨歎悲哀深思之類。②海客:海上往來的客人。瀛洲:相傳東海有三座神山,即蓬萊、方丈、瀛洲,為神仙所居。③越:今浙江一代。天姥:唐朝時屬越州。④拔:超越。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這裏泛指所有名山。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台縣北,為天台山餘脈。⑤天台:即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縣西北。四萬八千丈:誇張說法,以此來抑五嶽、赤城、天台,烘托天姥之高。⑥吳越:吳,江蘇蘇州一代;越,浙江。這裏實指越。⑦鏡湖:又稱鑒湖,在今浙江省紹興縣南,為漢代修造的人工湖。⑧剡(shàn)溪:水名。在今浙江嵊縣南,源於天台,為曹娥江上遊。剡溪沿岸,名山奇秀,風景清幽,李白亦有“自愛名山入剡中”之願。⑨謝公宿處:南朝宋詩人謝靈運,少博學,工書畫,詩文縱橫俊發。好遊山水名勝,善刻自然景物,開文學史上山水詩一派。謝靈運遊天姥,曾投宿剡溪。其詩有“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句。⑩淥水:淥通“綠”,清水。謝公屐:《晉書·謝靈運傳》:謝靈運“尋山涉嶺,必造幽峻,岩障數十裏,莫不備登。登躡常著木屐,上山則去其前齒下山則去其後齒。”穿著此木屐登山或下山,可使身體保持平衡,世人因此稱謝公屐。青雲梯:山嶺高峻陡峭,沿石級而上可入青雲。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惜無同懷客,共登青雲梯。”殷:震動。列缺:閃電。洞天:洞中別有天地,道家稱神仙所居之地。訇然:響聲宏大。青冥:天空。李白《長相思》:“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金銀台:神仙居住的地方。霓:虹。雲之君:指雲神。鸞:古代指神仙的禽鳥。白鹿:傳說仙人常騎白鹿。摧眉:低眉。事:侍候。

【譯詩】海上來客談起仙山瀛洲,無不說它霧鎖層層,波濤茫茫,果真是難以尋見。越人描繪天姥,更是奇峰異景,浮雲彩霞中時隱時現,世人可觀、可望。綿接天際的天姥山,磅礴氣勢超過五嶽,俊奇靈秀遠蓋仙山赤城。高聳雲天的天台山,傾斜東南欲將拜倒在它足下。我因此希望夢遊吳越,一睹仙境勝地。誰知夢幻成真,天遂人願,皓月之夜我飛渡到鏡湖。湖上的明月照著我的身影,飄然伴送我到剡溪。謝靈運當年歇宿的地方,綠水蕩漾清猿哀啼。我穿上謝公當年特製的木屐,登上高入雲天的石級。到半山時紅日從海上冉冉升起,碧空中聽到報曉的天雞鳴唱。峰岩溝穀中石徑盤旋,道路迂回曲折;花香醉人,身不由己地斜靠山石稍事休憩,不知不覺中暮色已經降臨。熊的大聲咆哮,龍的高聲吼叫,震響在山穀林泉之間,幽深的叢林因之戰栗,重戀疊嶂的山峰也受到驚嚇。烏雲重重大雨即將來臨,水平浪靜升起茫茫煙霧。電閃雷鳴,山丘峰巒頃刻崩裂;神仙居住的洞府石門,在訇然聲中打開。洞天福地浩蕩遼闊,日月照在金銀台上。神仙們披彩虹為衣裳,駕長風為駿馬;在雲中君的帶領下,紛紛從冥空中降下來。猛虎為之鼓瑟,鸞鳳效勞駕車;群仙列隊密密麻麻,迎接我這凡人的到來。忽地覺得心魄顫抖,驚魂震動;恍惚朦朧中起身長歎。夢醒後唯一感覺到的仍是枕頭和床席,神奇的夢境卻倏然消失。人世間尋求歡樂如同夢幻,遠古至今萬事如水東逝永不複還。今日別君,何時才能重逢相聚;暫且將白鹿放之青崖岩際間,出遊時就騎上它去尋訪名山眾仙。我豈能屈身低眉去討權貴歡心,使我不能得到開心舒顏。

【賞析】天寶元年(742),李白應玄宗召入長安。李白滿以為可以一展政治抱負了,但李白之在宮廷,僅供奉翰林、“倡優蓄之”而已。天寶三年(744)李白被唐玄宗打發還山了。次年,李白漫遊吳越,此詩是他行前留贈朋友的。

所謂“夢遊”,即想象之遊。李白這一回真是夢遊了——他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天姥山本是一座毫不起眼的小山,但在李白筆下,“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五嶽尚且不在話下,況區區天台山乎!在登山過程中,“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有千岩萬壑,有熊咆龍吟,更有“霓為衣兮風為馬”的“雲之君”即仙人,這裏虎能鼓瑟,仙人如麻,其奇幻景象,斷非人間所有。——然而這是南柯一夢,李白剛才所見景象,全是夢境!

李白真正要表達的意思乃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要自由自在,馳騁閑放,他不是一個為五鬥米折腰的人,他是一個可以同列於仙人之班的人!

李白的奇詭想象,使天姥山聲譽鵲起。明末文人王思任慕名前往天姥山,結果大呼上當——天姥山原是李白寄托情誌的載體,世上哪裏真會有這樣奇幻的仙山呢!

金陵酒肆留別①

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嚐②。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⑧。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注釋】①金陵:我國今江蘇省南京市。酒肆:酒店。留別:臨別留詩給送行者。 ②吳姬:吳地的青年女子,這裏指酒店中的侍女。壓酒:壓糟取酒。古時新酒釀熟,臨飲時方壓糟取用。 ③盡觴:飲盡杯中的酒。

【譯詩】風吹柳絮滿店都是香味,吳地的女子壓好了酒請客人品嚐。金陵的年輕朋友們都來為我送行,送與被送的人都頻頻舉杯盡觴。請你們問問這東流的水,離情別意與它相比究竟誰短誰長?

【賞析】這也是李白漫遊吳越途中的作品。

李白在金陵稍作停留,又馬上要離開,金陵的年輕朋友為他送行。其時正當春天,春風駘蕩,柳絲輕颺,酒店侍女殷勤地勸大家飲酒,而李白與朋友都因即將離別而惆悵,戀戀不舍。麵對朋友的深情厚誼,李白是很感動的。他看著門前東流的江水,突然閃出一個念頭:請你問問東流之水,我們的惜別之情長還是江水流得長?

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雲①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②,中間小謝又清發③。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日月④。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⑤。

【注釋】①宣州:今安徽宣城縣。謝朓樓:南齊陽夏(今河南太康)詩人謝朓任宣州太守時所建,又名謝公樓、北樓。唐末改名疊峰樓。校書:官名,校對勘正書籍中的錯訛。叔雲:李白族叔李雲,曾在秘書省任校書郎。②蓬萊文章:東漢朝廷藏書東觀,因此所藏都是幽徑秘錄,故冠以蓬萊仙山稱之。建安骨:建安為漢獻帝年號。當時曹操、曹植(曹操之子)、孔融、王粲、陳琳、徐幹、劉楨、阮禹等善詩詞歌賦文學作品,反映社會動亂和對人民流離失所的痛苦表現出不滿、抗爭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情調慷慨悲涼,風格蒼勁剛健,後人稱之“建安風骨”。③小謝:南朝宋詩人謝靈運與才思敏捷的族弟謝惠蓮並稱大小謝。這裏以謝惠蓮比喻謝朓。謝朓以山水風景詩見長,後人將他與謝靈運並舉,因他生長於後,稱為小謝。清發:清新秀發。④覽:通“攬”,摘取意。⑤散發:古人束發戴冠,散發表示閑適自在。

【譯詩】舍我而去的時光已無可留住,擾亂我心室的時光憑添幾多憂愁。寥廓明淨的天空,群群鴻雁乘萬裏長風,麵對這壯麗景色,怎不開懷暢飲醉臥高樓?校書郎的文章剛健遒勁,我的華章可與清新俊秀的謝朓詩媲美。我們都懷有超群的淩雲壯誌,準備登上冥空摘取日月。抽出利刀斷絕水流,哪知水更加湍急地流,舉起酒杯借酒解愁,誰知卻引發更多的憂愁。人生之旅如此坎坷不盡稱意,明天我們就散開頭發,無拘無束地駕一葉小船,去盡興漫遊。

【賞析】李白對謝朓一直很欽敬,當來到謝朓當過太守的宣城時,當在謝朓樓餞別族叔李雲時,心中就有無數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