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這首詩與其說是一首詠歎邊境征戰的詩,倒不如說是一首譏刺前線將領醉生夢死之作,它當然不是僅僅譏刺張守珪的。
古從軍行
李頎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①。行人刁鬥風沙暗②,公主琵琶幽怨多③。野營萬裏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聞道玉門猶被遮④,應將性命逐輕車⑤。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萄入漢家⑥。
【注釋】①交河:地名,漢代車師國首府,在今新疆自治區吐魯番西北,因河水分流環繞城下而得名。②行人句:指行人在風沙昏暗中夜行,隻能根據刁鬥的聲音來判別方向。③公主句:漢武帝時以江都王劉建之女為公主,嫁烏孫國王,恐其途中煩悶思親,讓帶琵琶以娛之。此處借指邊地荒涼,戍人哀怨。④聞道句:漢武帝命李廣利攻大宛,欲至貳師城取良馬,戰而不利。李廣利請罷兵班師,武帝大怒,命遮玉門關,曰:“軍有敢之,斬之!”遮:阻攔。⑤輕車:漢代有輕車將軍,此處指將帥。⑥蒲萄:即葡萄,原產西域,漢武帝時引入中原。
【譯詩】白天登上高山,去瞭望報警的烽火;傍晚時在交河岸邊,飲我們的戰馬。在昏暗的風沙裏行軍,注意傾聽軍中刁鬥聲;琵琶聲傳出無限哀怨,仿佛烏孫公主遠行。邊地萬裏荒無人煙,隻有這座大野孤營;雨雪紛紛彌漫天地,就像與大漠融成一氣。胡地的鴻雁夜夜由此飛過,哀叫著投向南方;胡兵的眼淚一串又一串,灑落在這僻遠關山。聽說身後的玉門關啊,被朝廷派兵阻塞,隻有舍生拚命,跟隨主帥去血戰。一年又一年啊,戰士的屍骨埋在荒野,隻不過換來那葡萄種子栽進了漢家宮苑。
【賞析】戰爭,無論是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都以犧牲生命作為代價;打贏了,是一部分人請賞論功;打輸了,百姓就要生靈塗炭。這首詩,寫的就是征戰之士的怨望。
這些征戰之士,白天要瞭望烽火,保持警惕;晚來又要到交河飲馬。軍中聽到的聲音,不是報夜的刁鬥聲,就是幽怨的琵琶聲。邊地的環境,是萬裏荒漠,雨雪紛紛,胡雁哀鳴,胡兒夜哭,極其荒涼淒慘,不忍目睹。但皇帝派人遮斷了玉門關,不準罷兵,戰士們隻好拚著性命跟隨將軍繼續打仗。
這種殘酷的戰爭到底換來了什麼呢?每年犧牲了那麼多的戰士,所得隻是葡萄種進於漢家天子罷了!
詩人將厭戰之情淋漓盡致地表現於詩語之外了。
洛陽女兒行
王維
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容顏十五餘①。良人玉勒乘驄馬②,侍女金盤膾鯉魚③。畫閣珠樓盡相望,紅桃綠柳垂簷向。羅幃送上七香車④,寶扇迎歸九華帳⑤。狂夫富貴在青春⑥,意氣驕奢劇季倫⑦。自憐碧玉親教舞⑧,不惜珊瑚持與人。春窗曙滅九微火,九微片片飛花瑣⑨。戲罷曾無理曲時,妝成祗是熏香坐⑩。城中相識盡繁華,日夜經過趙李家。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注釋】①才可:恰可。②良人:古代妻對夫的尊稱。勒:馬銜的嚼子。驄馬(cōng):青白色相間的馬。③膾(kuài):切得很薄、很細的肉。④羅幃:絲織的簾帳。七香車:據認為是用七種香木做的馬車。⑤寶扇:古代貴婦出行時用來遮蔽的用具,扇形,用鳥羽編製。九華帳:裝飾花團圖案的幕帳。⑥狂夫:狂放驕恣的丈夫。⑦劇:戲弄。季倫:晉代石崇字季倫,豪富驕奢,曾與貴戚王愷等比富,晉武帝贈王愷一株二尺高珊瑚,愷讓石崇觀賞,石崇竟用鐵如意擊碎之,愷怒,崇命左右搬出自家的六七珠珊瑚,高三四尺,枝形絕美,光彩溢目。⑧憐:愛憐。碧玉:據《樂府詩集》載,南朝宋汝南王侍妾名碧玉。泛指侍妾。⑨九微:指古代一種燈具。片片:指燈花。花瑣:雕刻成連鎖形的窗格。⑩熏香:用香料熏染衣服。趙李家:泛指貴戚之家。越女:越地女子。越,古越國,在今浙江東部。
【譯詩】在洛陽有一位女子,與我家對門居住,她容貌嬌美,正當芳年十五六。她丈夫騎一匹青白相間的駿馬,鞍轡上鑲嵌著珠寶和美玉,侍女端來黃金的盤子,送上烹製精細的鯉魚。宅中那雕梁畫棟的樓閣,一幢幢遙遙相望,紅桃綠柳在屋簷下,排列成行。她出行時乘坐七種香木製成的車子,上麵掛著絲織的帷幔,歸來時仆人們舉起華麗的羽扇,把她送回花團錦繡的幕帳。她丈夫正是少年得誌,有錢有勢輕浮狂放,他性情驕恣奢華鋪張,遠勝過晉朝的石季倫。他親自教授心愛的姬妾練習舞蹈,毫不吝惜地將名貴的珊瑚送給人。他們徹夜尋歡作樂,直到曙光臨窗才熄滅燈火,那片片燈花碎屑飛落在雕花的窗格。她成天嬉戲玩耍,懶得去練習歌曲;打扮得整整齊齊,也隻是坐等熏香把時光消磨。結交的都是城中的豪門大戶,往來的也盡是貴戚之家。有誰去憐惜啊,那容顏如花似玉的越地女子,出身貧苦微賤,隻能在江邊浣洗棉紗。
【賞析】這是王維少年時代的作品。“洛陽女兒”,取自梁武帝蕭衍《河中之水歌》中“洛陽女兒名莫愁”。
這位貴族婦女過的是一種怎樣的生活呢?她的丈夫騎著配有美玉裝飾成馬具的良馬四處遊逛;侍女用金盤端來膾鯉魚供她享用;她住的地方是畫閣朱樓。此女在出嫁時,極盡豪奢;出嫁後,她的丈夫意氣驕奢,比石崇還要過分,生活奢糜放縱。該女子雖然身處富貴繁華之中,但內心卻極其空虛無聊:“戲罷曾無理曲時,妝成隻是熏香坐。”平時的相識和交往也都是貴戚之家,日夜往返,打發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