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詩】天邊,青山隱隱,綠水迢迢,秋天已經散盡,草木已經凋落。孤寂的小橋,隻有一輪明月,高高映照,是誰在傾訴心中的思念,遠處傳來悠揚的簫聲。
【鑒賞】這是詩人離開揚州後,懷念友人同時也是回憶在揚州時的生活而作,因而含有惆悵的情思。二十四橋玉人在明月下的簫聲,尤引人遐思悠遠。
秋夕①
杜牧
銀燭②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③撲流螢。
天階④夜色涼如水,坐看④牽牛織女星。
【注解】①秋夕:秋天的夜晚。②銀燭:銀色而精美的蠟燭。③輕羅小扇:輕巧的絲質團扇。④天階:天庭上宮殿的台階。“天階”另一版本為“天街”。⑤坐看:坐著朝天看,“坐看”另一版本為“臥看”。
【譯詩】秋夜,精美的銀色蠟燭發出微弱的光,給畫屏上添了幾分清冷之色;一位宮女手執綾羅小扇,輕輕地撲打飛舞的螢火蟲。天階上的夜色,清涼如水;坐榻仰望星空,牽牛星正遙望著織女星。
【鑒賞】一幅宮女秋夜圖,充滿了寂寞淒清的氣氛,宮女們隻有在百無聊賴中自尋樂趣。詩題秋夕,即七月七夜,傳說有喜鵲搭橋使牛郎、織女兩星相會,而自己呢,隻能在夜深癡癡地想象著他們的愛情。
贈別
杜牧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譯詩】無限的癡情,隻是默默無語,歡笑已經過去,縱然拿起酒杯,終歸是無情的別離。蠟燭知道,依依惜別的傷心,它流著淚一直流到天明。
【鑒賞】寫別離時彼此複雜的感情,蠟燭擬人化地替他們垂淚,也非常形象逼真。一般地說,有名的人都要將年輕時這種浪漫行徑隱匿起來,以免受人非議;而詩人的可愛處,正在他的直率、摯誠。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①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②話巴山夜雨時。
【注解】①巴山:泛指巴蜀之地。②卻:再。
【譯詩】你問我什麼時候回家,我沒有固定的時間回來;今晚巴山下著大雨,雨水漲滿池子。何時你我重新聚首, 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剪燭夜談,再來敘說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賞析】此詩是詩人在梓州(今四川三台縣)柳仲郢幕中寄贈長安友人之作。
首句點明此詩為回答詩人來信而作:您問我何時歸去,我還不知歸期。第二句則點明詩人寫此詩的時、地:正是秋天,巴山中夜雨紛紛,漲滿了河流湖池。第三四兩句預想歸去之後與朋友相聚的情景:幾時能同您在西窗之前剪著燭花,傾訴自己滯留巴山時對朋友的一片思念之情。此詩樸實無華,在李商隱詩集中是比較少見的。
嫦娥
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譯詩】燭光照著屏風,燭影灑落空屋,銀河漸漸西斜,星星已經隱落,嫦娥仙子多麼悔恨,悔恨偷吃飛仙的靈藥,縱然從此不食人間煙火,卻隻能麵對碧海青天,永遠苦悶,永遠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