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譏刺部1
搬是非
寺中塑三教像:先儒,次釋,後道。道士見之,即移老君於中。僧見,又移釋迦於中。士見,仍移孔子於中。三聖自相謂曰:“我們原是好好的,卻被這些小人搬來搬去搬壞了。”
【譯文】寺廟裏塑有三教的聖像:先是儒教聖像,次是佛教聖像,後是道教聖像。道士見了,馬上將老君移到中位;和尚見了,又將釋迦牟尼移到中位;讀書人見了,又將孔子移到中位。三位聖人自相說道:“我們原是好好的,卻被這些小人搬來搬去,搬壞了。”
丈人
有以嶽丈之力得中魁選者。或為語嘲之曰:“孔門弟子入試,臨揭曉。聞報子張第九,眾曰:‘他一貌堂堂,果有好處。’又報子路第十三,眾曰:‘這粗人到也中得高,還虧他這陣氣魄好。’又報顏淵第十二,眾曰:‘他學問最好,屈了他些。’又報雲冶長第五,大家駭曰:‘那人平時不見怎的,為何倒中在前?’一人曰:‘他全虧有人扶持,所以高掇。’問:‘誰扶持他?’曰:‘丈人。”’
【譯文】有個人憑借嶽父之力得以中魁。有人編了一套話譏諷說:“孔門弟子入試,臨到揭曉,聞報子張排名第九,眾人說:‘他相貌堂堂,果然有好的位次。’又報子路排名第十三,眾人說:‘這粗人倒也中得高,全靠他這陣子神氣好。’又報顏淵排名第十二,眾人說:‘他學問最好,屈了他些。’又報說冶長排名第五,大家吃驚地說:‘那人平時不怎麼樣,為什麼倒中在前麵?’其中有個人說:‘他全虧有人扶持,所以高中。’眾人問:‘誰扶持他?’那人回答:‘丈人。’”
大爺
一人牽牛而行,喝人讓路不聽,乃雲:“看你家爺來。”一人回視曰:“難道我家有這樣一個大爺?”
【譯文】有個人牽著牛走在路上,喊前麵的人讓路他們不聽,於是便說:“看你家的大爺來了。”其中一個回過看著牛說:“難道我家裏有這樣一個大爺嗎?”
蘇杭同席
蘇杭同席,杭人單吃棗子,而蘇人單食橄欖。杭問蘇曰:“橄欖有何好處?而兄愛吃他。”曰:“回味最佳。”杭人曰:“等你回味好,我已甜過半日了。”
【譯文】蘇、杭二人同席,杭州人隻吃棗子,而蘇州人隻吃橄欖。杭州人問蘇州人說:“橄欖有什麼好的?可是你偏愛吃它。”蘇州人說:“回味最佳。”杭州人說:“等你回味好了,我已經甜過半天了。”
狗銜錠
狗銜一銀錠而飛走,人以肉喂他不放,又以衣罩去,複又走脫。人謂狗曰:“畜生,你直恁不舍,既不愛吃,複不好穿,死命要這銀子何用?”
【譯文】有一隻狗叼起一塊銀錠便狂奔起來,人用肉喂它仍然不撒掉,隨即又用衣服罩去,狗又跑脫。人對狗說:“畜生,你怎麼那樣舍不得,既不好吃,又不好穿,不要命地要這銀子有什麼用?”
不停當
有開當者,本錢甚少。寫一“停”字,言停當也。及後贖者再來,本錢複至,又於“停”字之上,加一“不”字。人見之曰:“我看你這典鋪中實實有些不停當了。”
【譯文】有個開當鋪的,本錢很少。開業第一個月,在招牌上寫一個“當”字。沒多長時間,本錢發沒了,取贖人不來,於是在“當”之上,又加上一個“停”字,是說“停當”了。等到後來,當物人取贖,又有了本錢,便在“停當”前加上一個“不”字。人們見了說:“我看你這當鋪實實在在有些不停當了。”
十隻腳
關吏缺課,凡空身人過關,亦要納稅,若生十隻腳者免。初一人過關無鈔,曰:“我浙江龍遊人也。龍是四腳,牛是四腳,人兩腳,豈非十腳?”許之。又一人求免稅曰:“我乃蟹客也。蟹八腳,我兩腳,豈非十腳?”亦免之。末後一徽商過關,竟不納稅,關吏怒欲責之。答曰:“小的雖是兩腳,其實身上之腳還有八隻。”官問:“哪裏?”答曰:“小的徽人,叫做徽獺貓,貓是四腳,獺又四腳,小的兩腳,豈不共是十隻腳?”
【譯文】關吏缺錢了,凡是空手人過關,也要納稅,除非長十隻腳的人才可免稅。開始時,有個人過關沒錢,說:“我是浙江龍遊人。龍是四腳,牛是四腳,人兩腳,難道不是十隻腳嗎?”關吏允許他過了關。又有一人請求免稅,說:“我是蟹客。蟹八隻腳,我是兩隻腳,難道不是十隻腳嗎?”關吏一聽也免了他的稅。最後一個徽商過關,竟然不想納稅,關吏大怒要打他,那人回答說:“小人我雖然是兩隻腳,其實身上的腳還有八隻。”關吏問:“在哪裏?”那人回答說:“小的徽人,叫做徽獺貓,貓是四腳,獺是四腳,小的兩腳,豈不是一共十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