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事物越是被更多的人所欲望,它就越好。〔古希臘〕亞裏土多德:《修辭學》
我們總是身不由己:恐懼、欲望、希冀仍在推著我們走向未來。〔法〕蒙田:《隨筆集》
沒有欲望的人民是怯懦和愚笨的,它不會有力量,不會有勇氣,不會有魄力,不會有決心,也不會有熱情。〔法〕泰·德薩米:《公有法典》
欲望是有益的,同樣,有益的是欲望的滿足——因為欲望從而增添。〔法〕馬丁·杜·加爾:《蒂博一家》
唯有男女兩性都保持他們的各自獨立的地位,都能以平等的眼光相對,於是兩性的關係方達到了最正當的一步。〔中〕茅盾:《評鄭振塤君所主張的“逃婚”》
沒有情欲,世界上任何偉大的事業都不會成功。〔德〕黑格爾:《曆史哲學》
要使理性思維有效地改變信念和行為,必須伴隨以深切的感覺和強烈的欲望。〔美〕馬克斯威爾·馬爾茲:《你的潛能》
貪婪是許多禍事的原因。〔古希臘〕伊索:《伊索寓言》
貪得無厭的欲望使人失其所有,就像伊索寓言中所說的狗一樣。〔古希臘〕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如果對財富的欲望沒有饜足的限度,這就變得比極端的貧窮還更難堪。〔古希臘〕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正如癌是一切腫瘤中最惡的一樣,當人侵占旁人的財產時,也是一種最壞的占有。〔古希臘〕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唯利是圖,是一種痼疾,使人卑鄙,但貪求享樂,更是一種使人極端無恥,不可救藥的毛病。〔古羅馬〕朗吉弩斯:《論崇高》
金錢的貪求……和享樂的貪求,促使我們成為它們的奴隸,也可以說,把我們整個身心投入深淵。〔古羅馬〕朗吉弩斯:《論崇高》
欲望即人類的本質。〔荷〕斯賓諾莎:《倫理學》
母豬長得越肥,就越喜歡在泥沼裏打滾;公牛長得越肥,它就越勇敢地朝屠夫走去;貪婪的人越健壯,就越傾向邪惡。〔英〕約翰·班揚:《天路曆程》
人生有兩種悲劇,其一為欲望難遂,另一為欲望得遂。〔英〕蕭伯納:《人與超人》
貪婪,在我們需要的事物以外還想多去占有,多去支配,這是一切罪惡的根源。〔英〕洛克:《教育漫話》
貪心好比一個套結,把人的心越套越緊,結果把理智閉塞了。〔法〕巴爾紮克:《邦斯舅舅》
我在世界上認識到的唯一的罪過是貪婪。其他的一切罪過,不管叫什麼名字,都無非是這種罪過的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表現。〔法〕摩萊裏:《自然法典》
從貪欲開始就會在牢獄裏告終。〔德〕布萊希特:《潘第拉先生和他的男仆馬狄》
狂熱的欲望,會誘出危險的行動,幹出荒謬的事情來。〔美〕馬克·吐溫:《王子與貧兒》
個人的欲望在腐蝕人的品質上有多麼不可抗拒的力量。〔印度〕泰戈爾:《戈拉》
身之有欲,如樹之有蠍,樹抱蠍則還自鑿,身抱欲而反自害。〔中〕劉晝:《劉子·防欲》
功名官爵,貨財聲色,皆謂之欲,俱可以殺身。〔中〕林逋:《省心錄》
貪者,民之賊也。〔中〕包拯:《乞不用贓吏》
鳥飛於上,其欲在下,故死於網;魚潛在下,其欲在上,故死於釣。〔中〕莊元臣:《叔直子·外篇》
修禮可以寡過,肆欲必至滅身。〔中〕餘繼登:《典故紀問》
討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虧;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損。〔中〕洪應明:《菜根譚》
貪婪是愚昧之父。〔中〕秦牧:《貪婪生下的一群兒女》
過多的貪欲使你忘記自己原來的富有而變成心理上的貧窮。〔法〕羅曼·羅蘭:《羅蘭小語》
對一種特定對象的強烈欲望,使靈魂看不見其餘一切。〔古希臘〕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自然所要求的財寶是確定的而且容易得到的,虛浮的欲望是不能饜足的。〔古希臘〕伊壁鳩魯:《著作殘篇》
一個欲望,就其本身來說,既不可能是合理的,也不可能是不合理的。它也許與其他的欲望發生衝突,因而導致不幸;它也許引起其他人的反對,因而是不可能令人滿意的。〔英〕羅素:《宗教與科學》
仔細研究我們的一切欲望,我們就會發覺幾乎所有的欲望都包含著一些我們難以啟齒的內容。〔法〕雨果:《笑麵人》
人身隻為“欲”字所累,便如牛如馬,聽人羈絡;為鷹為犬,任物鞭撻。〔中〕洪應明:《菜根譚》
我把人的欲望比作一道激流。你愈築堤阻攔它,它便愈令人可怕,它會悄悄地最後把最堅固的堤岸衝垮;它會不斷地造成某些缺口。〔法〕泰·德薩米:《公有法典》
假如其他情形相等,起於快樂的欲望,比起於痛苦的欲望,更為強烈。〔荷〕斯賓諾莎:《倫理學》
無論欲望得到滿足的可能性有多大,總還是未定之天;所以在欲望得到實現時,總是令人感到驚訝。〔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人雖然能夠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德〕愛因斯坦:《科學·藝術·哲學斷想》
把紙文燒成灰燼是易如反掌,但欲望不能這樣快地燒成灰燼。〔印度〕泰戈爾:《秘密財寶》
未得獸者,惟恐其創之小也;已得之,惟恐傷肉之多也。〔中〕《淮南子·道應訓》
逐獸者目不見太山,嗜欲在外,則明所蔽矣。〔中〕《淮南子·說林訓》
廉者足而不憂,貪者憂而不足。〔中〕司馬光:《資治通鑒·後梁紀》
長輸不盡溪,欲滿無底竇。〔中〕蘇軾:《棲賢三峽橋》
迷於利欲者,如醉酒之人,人不堪其醜,而己不覺也。〔中〕薛瑄:《讀書錄》
慳吝人好比地獄,吞咽得越多就越想吞咽,貪多無厭。〔古羅馬〕奧古斯丁:《懺悔錄》
人類的欲望是無止境的,而許多人正是終生營營,力求填充自己的欲壑。〔古希臘〕亞裏士多德:《政治學》
人的占有欲是從來不會停止不前的。〔英〕高爾斯華綏:《福爾賽世家·騎虎》
能力有限,欲海無邊:人是貶入凡間的神,他沒有忘記天國的一切。〔法〕拉馬丁:《沉思集》
在飽極生厭的邊緣,欲望依舊是無限的。〔法〕讓·羅斯唐:《一個人物的日記》
人的欲望是複合物,是很不容易滿足的,即是得到滿足,那也僅能給予沒有痛苦的狀態,但卻帶來更多的煩惱。〔德〕叔本華:《論文集·空虛生存說》
貪愛銀子的人不因得到了銀子知足。貪愛富裕的人也不因得到利益知足:這也是空虛。〔希伯來〕《舊約全書·傳道書》
溺愛者不明,貪得者無厭。〔中〕朱熹:《四書集注·大學第八章》注語
人心不足蛇吞象。〔中〕無名氏:《崔府君斷冤家債主·楔子》
人的每一個欲望都不可吃飽,欲壑越填越深,不填自淺。〔中〕蔣子龍:《蛇神》
本能的需要是可以滿足的,而且很容易辦到。使我們焦躁不安的恰恰是其餘的那些需要。〔古羅馬〕塞涅卡:《書信集》
不要欲望許多事情,你就能得到你想要得到的東西。〔古羅馬〕愛比克泰德:《語錄》
誰不能控製邪欲,誰就把自己擺在畜牲的行列。〔意〕達·芬奇:《筆記》
人類最無力控製的莫過於他們的舌頭,而最不能做到的,莫過於節製他們的欲望。〔荷〕斯賓諾莎:《倫理學》
欲望與克製往往並存,二者都是正當而真實的。〔印度〕泰戈爾:《泰戈爾評傳》
頂不住眼前的誘惑,便失掉了未來的幸福。〔印度〕泰戈爾:《戈拉》
我以不貪為寶。〔中〕左丘明:《左傳·襄公十五年》載子罕語
香餌之下,必有死魚。〔中〕《黃石公三略》
禍生於欲得,福生於自禁。〔中〕劉向:《說苑·說叢》
青蠅嗜肉汁而忘溺死,眾人貪世利而陷罪禍。〔中〕班固:《難莊論》
無欲則靜,靜則明。〔中〕周敦頤:《通書》
士能寡欲,安於清澹,不為富貴所淫,則其所視外物也輕,自然進退不失其正。〔中〕何坦:《西疇老人常言》
名節重泰山,利欲輕鴻毛。〔中〕於謙:《無題》
少欲覺身輕。〔中〕薛瑄:《讀書錄》卷一
一念之欲不能製,而禍流於滔天。〔中〕薛瑄:《讀書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