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藝術家應認真研究對象

1924年2月28日

歌德說:“有些高明人不會臨時應差寫出膚淺的東西,他們的本性要求對他們要寫的題目安安靜靜地進行深入的研究。這種人往往使我們感到不耐煩,我們不能從他們手裏得到馬上就要用的東西。但是隻有這條路才能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

我把話題轉到德國插圖畫家冉堡。歌德說:“他當然完全是另一種藝術家,具有真正的才能,他臨時應差的本領沒有別人能比得上。有一次在德累斯頓,他叫我出個題目給他畫。我出的題目是阿迦門農從特洛伊回家,剛下車要跨進家門檻,他心裏感到別扭。你會承認,這是一個極難畫的題目。如果要另一位藝術家畫這個題目,他就會要求有深思熟慮的機會。但是我的話剛出口,冉堡就畫起來了,而且可以看出他馬上清楚地懂得了題目的要旨,這使我十分欽佩。我不否認,我很想得到冉堡的幾幅素描。”

我們又談到其他一些畫家。他們用很輕易膚淺的方式進行創作,以致落入俗套。

歌德說:“俗套來源於那些總是急於想把工作搞完,對工作本身並沒有樂趣的人。一個有真正大才能的人卻能在工作過程中感受到最高度的快樂。魯斯孜孜不倦地畫山羊和綿羊的毛發,從他畫的無數細節中可以看出,他在工作過程中享受著最純真的幸福,而並不是想到要把工作搞完了事。

“才能較低的人對藝術本身並不感到快樂,他們在工作中除掉完工後能賺多少報酬以外,什麼也不想。有了這種世俗的目標和傾向,就絕不能產生出什麼偉大的作品來。”人格的力量

1824年3月30日

“德國人所要求的是一定程度的嚴肅認真,是思想的宏偉和情感的豐滿。正是由於這個緣故,席勒受到了普遍的高度評價。我絕對不懷疑普拉頓的才能,但是也許由於藝術觀點錯誤,他的才能在這些劇本裏並沒有顯示出來,而顯示出來的是豐富的學識、聰明勁兒、驚人的巧智以及許多完善的藝術手腕,但這一切都還不夠,特別是對我們德國人來說。”

“一般說來,作者個人的人格比他作為藝術家的才能對聽眾要起更大的影響。拿破侖談到高乃依時說道:‘假如他還活著,我要封他為王!’拿破侖並沒有讀過高乃依的作品,他倒是讀過拉辛的作品,卻沒有說要封他為王。拉封丹也受法國人的高度崇敬,但並不是因為他的詩的優點,而是因為他在作品中所表現的人格的偉大。”談學習外語

1825年1月10日

由於對英國人民極感興趣,歌德要我把幾個在魏瑪的英國青年介紹給他。今天下午5點左右,他等候我陪同英國工程官員H先生來見他。此前我曾在歌德麵前稱讚過這位H先生。我們準時到了,仆人把我們引進一間舒適溫暖的房子,歌德在午後和晚間照例住在這裏。桌上點著三支蠟燭,他本人不在那裏,我們聽見他在隔壁沙龍裏說話的聲音。

H先生巡視了一番,除畫幅以外,還看到牆上掛著一張山區大地圖和一個裝滿文件袋的書櫥。我告訴他,袋裏裝的是許多出於名畫家之手的素描以及各種畫派傑作的雕版仿製品。這些是長壽的主人畢生逐漸搜藏起來的,他經常取出來觀賞。

等了幾分鍾,歌德就來到我們身邊,向我們表示了歡迎。他向H先生說:“我用德文和你談話,想來你不會見怪,因為聽說你的德文已經學得很好了。”H先生說了幾句客氣話,歌德就請我們坐下了。

H先生的風度一定給了歌德很好的印象,因為歌德今天在這位外賓麵前所表現的慈祥和藹真是很美。他說:“你到我們這裏來學德文,做得很對。你在這裏不僅會很容易、很快地學會德文,而且還會認識到德文基礎的一些要素,這就是我們的土地、氣候、生活方式、習俗、社交和政治製度,將來你可以把這些認識帶回到英國去。”

H先生回答說:“現在英國人對德文都很感興趣,而且日漸普遍起來了,家庭出身好的英國青年沒有一個不學德文的。”

歌德很友好地插話說:“我們德國人在這方麵比貴國要先進半個世紀哩。五十年來我一直在忙著學習英國語文和文學,所以我對你們的作家以及貴國的生活和典章製度很熟悉。如果我到英國去,是不會感到陌生的。

“但是我已經說過,你們年輕人到我們這裏來學我們的語文是正確的。因為不僅我們德國文學本身值得學習,而且不可否認,如果把德文學好,許多其他國家的語文就用不著學了。我說的不是法文,法文是一種社交語言,特別是在旅遊中少不了它。每個人都應該懂法文,無論到哪一國去,隻要懂得法文,它就可以代勞一個很好的譯員。至於希臘文、拉丁文、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這些國家的優秀作品你都可以讀到很好的德文譯本,除非你有某種特殊需要,否則你用不著花時間和精力去學習這幾種語文。德國人生性就恰如其分地重視一切外國東西,並且能適應外國的特點。這一點連同德文所具有的很大的靈活性,使得德文譯文對原文都很忠實而且完整。不可否認,靠一種很好的譯文一般可以學很多的東西。弗裏德裏希大帝不懂拉丁文,可是他根據法文譯文讀西塞羅,並不比我們根據原文閱讀來得差。”

接著話題轉到戲劇,歌德問H先生是否常去看戲。盧先生回答說:“每晚都去看,發現看戲對了解德文大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