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

電磁炮是在強電磁作用下

獲得較高的初速度的嗎?電磁炮與一般火炮不同,它不用火藥,所以不用擔心發生膛炸和瞎火。更重要的是,它能以極快的速度將彈丸射向目標,既不產生後坐力,命中率又高,因而一些科學家對研製電磁炮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實際上,電磁炮無論在作用原理或是結構上,都比一般火炮簡單,操作使用安全方便。

電磁炮有兩條十幾米長的銅導軌,而炮彈卻很小,隻有五分硬幣那樣大。炮彈裝在兩條銅導軌之間。

發射時,給兩條導軌接上電源,一按發射電鈕,線路就接通了。這時,彈丸在強電磁力作用下,就像流星似地在空中劃出一道白光,從導軌上飛射出去。

電磁炮兩條導軌之間用一滑塊連接。當電流流過滑塊上的金屬箔片時,箔片氣化為等離子體,在強磁場中受到加速力的作用。顯然,放在滑塊前的彈丸就會被高速發射出去。

電磁炮距離投入實用的目標已經不遠。因此,世界各國都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對電磁炮進行研究,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從實驗室走向戰場,成為與火藥火炮相競爭的大威力武器。

[我還想知道]

美國西屋公司研製的實驗電磁炮,是最早出世的電磁炮的代表,它采用方型炮管,炮身(不包括外接電源)長約10米,重3噸,能使彈丸飛行速度達到3000米/秒。

我國在20世紀80~90年代初,也研製成了實驗用的電磁炮,使我國在電磁炮的研製方麵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坦克的“耳目”是先進的

潛望鏡和通信設備嗎?小朋友們第一次見到坦克時一定會為它的模樣和氣勢驚歎不已,尤其是作戰時門窗都關閉,那麼坦克是怎樣瞄準目標射擊和同外界聯係的,特別是坦克裏麵噪音很大,乘員之間又是如何交談的呢?

其實,這個奧秘的關鍵就在於坦克有著特殊而機敏的“眼睛”和“耳朵”。

我們先來看看坦克的眼睛。現代坦克用的是更加先進的潛望鏡。它已經具有望遠、夜視和測距幾種本領了。如果你注意的話,就會看到在坦克車體、炮塔上開有許多小窗孔,孔上裝有潛望瞄準鏡。這些眾多的潛望鏡就是坦克的火眼金睛,它們既能用來觀察、瞄準,還可以用來測距離。其中有的“眼睛”能在白天看清遠方的目標,甚至能透過雲霧、雨、雪和煙塵進行觀察、瞄準;有的像夜貓眼一樣,在漆黑的夜晚,照樣能捕捉目標。

至於坦克的靈敏“耳朵”,那就是豎在坦克炮塔上的像細長鞭子的天線、裝在車內的無線電台和車內通話器。天線是坦克與外界聯係的觸角,通過它發射或接收無線電波。電台用來向上級或友鄰通報情況,以及接受上級的指示,它有近百個固定頻率,一般可在方圓20千米範圍內進行通訊聯係。車內乘員都配有專用通話器。它實際上就是一部電話,其受話的耳機安裝在坦克帽上,而送話器則緊緊貼附在乘員的喉頭部位,所以叫做喉頭送話器。當車長要向各乘員通話時,他就將安裝在胸前的開關扳到發話位置,而各乘員的收話器開關總是打開的。

[我還想知道]

會噴火的坦克從普通坦克上的改裝是將大炮折去,換上重型噴火器。並將噴火器用的烯料瓶和壓力瓶等裝在坦克內。

坦克上麵伸出的像炮管的就是噴火管。

坦克的新潮時裝是爆炸塊裝甲嗎?

在1982年爆發的黎巴嫩戰爭中,以色列軍隊別出心裁地給他們的坦克穿上了新潮時裝。

在這次戰爭中,以色列的坦克由於有這種新時裝的保護,被對方擊毀的坦克僅數十輛,而敘利亞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被擊毀的坦克共達500多輛,此後,坦克這種新時裝便名聲大震,美國、英國、蘇聯、法國等許多國家組織人員仿製,來裝備自己的坦克。

坦克這身新潮時裝如此受到人們的重視和偏愛,它到底有什麼誘人的魔力呢?

其實,這種時裝就是用薄鋼板製成的普通扁平盒子連成的,裏麵裝有炸藥。在盒子的四角或兩端鑽有螺孔,以便將它固定在坦克裝甲上。

盒內裝的是鈍感炸藥,一般不易引起爆炸,甚至普通的機槍子彈或炮彈破片擊中它也不會起作用。但是,當它遇到破甲彈和反坦克導彈時,就會立即引起爆炸,將破甲彈或導彈彈頭部產生的金屬射流衝散、攪亂,使其不能正常發揮作用,從而保護了坦克裝甲不被擊穿。因此,人們把它叫做爆炸式裝甲或爆炸塊裝甲,也有稱為反應裝甲或反作用裝甲等。

爆炸塊裝甲可說是坦克的新式護身法寶,它的重量輕,體積小,製造、安裝和維護都很方便,而且價格也較低廉。

戰場實際使用證明,爆炸塊裝甲能使破甲彈或反坦克導彈的破甲能力降低50%~90%,而其防護效能相當於同樣重量普通裝甲的10倍。

然而,強中自有強中手。正當爆炸塊裝甲稱王稱霸之時,它的克星——長鼻子導彈出世了,向它提出有力的挑戰。

但是,爆炸塊裝甲也不示弱。為了對付長鼻子導彈,爆炸塊裝甲由一層增加到兩層,有的甚至多達3層……

爆炸塊裝甲和長鼻子導彈之間的競爭,促進了坦克裝甲和反坦克武器的不斷發展。[我還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