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坦克掛裝10平方米大小的爆炸塊裝甲,重量僅增加1~2噸,對坦克的機動性能影響不大。

長鼻子導彈是用鼻子先引爆鐵盒子,然後用鼻子後麵的導彈頭擊穿裝甲。

海軍的艦艇是按不同的

劃分標準而命名的嗎?海軍的主要部分是它的艦艇。通常分為戰鬥艦艇、登陸作戰艦艇和勤務艦船幾類。

戰鬥艦艇是裝備有專用武器、直接進行海戰的艦艇,包括水麵戰鬥艦艇和潛艇。如果細分,那麼按執行的基本任務不同,區分為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艇)、魚雷艇、導彈艇、獵潛艇、水雷艦(艇)、反水雷艦(艇)和登陸艦(艇)等;按排水量、武器裝備不同,分為不同的艦級;在同一艦級中按外型、構造和戰術技術性能不同,又分為不同的艦型。一般排水量在500噸以上稱為艦,小於500噸的稱為艇。不過潛水艇不論排水量大小,習慣上都稱艇。艦艇的動力裝置現在除了常規動力外,不少已改為核動力型的了。

海軍的艦艇和民用船隻的區別不在噸位大小,主要是船體的堅固結構、航速、抗沉、耐波程度不同。再就是偵察、通信和導航係統,一般船隻沒有海軍艦艇那樣齊全、先進。民用船隻一般情況下也不裝備武器。

[我還想知道]

海軍是高科技在軍事應用上的縮影。空軍陸軍沒有航空母艦和潛水艇,而海軍有兩軍幾乎所有的兵種,騎兵除外。

現代海軍可以進行空中、海上、臨海陸地和島嶼、水下和海底的各種戰爭。

航母因可以裝載大量軍事武器

而被稱為海上活動的島嶼嗎?海軍艦艇中,外形和噸位最大的是航空母艦。它被稱為海上軍事基地或活動島嶼。按噸位分成大中小三種:排水量在6萬~9萬噸是大型航空母艦,約載有飛機70~100架;中型的排水量在3萬~6萬噸,載有飛機50~70架;小型的排水量在3萬噸以下,載飛機在50架以下。航空母艦有常規動力和核動力兩種,根據戰鬥任務不同,分為攻擊型航空母艦、反潛航空母艦、護航航空母艦和多用途航空母艦。

航空母艦的優勢是大,艦載飛機和其他武器裝備的數量也大,遠距離作戰和續航能力也大,等等,但是它的不足之處也在於大。因為大,造價就昂貴。中國到現在還沒有。

[我還想知道]

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艦是一戰時期英國用戰列巡洋艦改裝的。

最大的航空母艦是美國在1968年6月建造的第二搜核動力航空母艦,名叫“尼米茲”。

國外正在研究製造一種叫做“戰爭之島”的新的艦船。它由數十隻似船非船的方舟並接起來,可以隨時拆裝,隨處移動,可分可合。

據報道,美國正在研製一種可潛入水下的航空母艦。

海軍多采用直升機是因

其可以垂直起飛嗎?水麵艦艇裝載的飛機,除航空母艦有戰鬥機、轟炸機等較多機種外,其他艦艇裝載的都是直升機,主要是反潛直升機和多用途直升機。那麼,為什麼海軍大多采用直升機呢?

海軍看好直升機,一個重要原因,那便是海軍艦艇不可能擁有足夠長的跑道。即使是大型航空母艦,飛行甲板的斜角部分也才有將近240米的長度。直升機可以垂直起飛,不需要很大的麵積,更不需要長長的跑道。

海軍的其他飛機,也都在向短距和垂直起降的方麵發展。

直升機幫助水麵艦艇擴大了搜索和攻擊潛艇的範圍,裝上大功率的雷達和電子設備可以作偵察、警戒用,還可以支援海軍陸戰隊登陸作戰,執行垂直補給、布雷、掃雷等任務。所以,海軍艦艇用的直升機的研製,大都在向著大型和多用途的方向發展。

除了飛機,海軍艦艇的導彈,也在朝著垂直發射的方向發展。

[我還想知道]

世界上第一種垂直起降的戰鬥機是英國研製的鷂式戰鬥機。

美國研製的一種垂直發射係統,發射一枚導彈隻需1秒種。

潛艇的產生是為更好

地隱藏軍事設施嗎?潛艇是現代海軍的一個主要作戰艦種。過去常叫做潛水艇,通常潛伏在水麵以下300~600米處。

潛艇的種類,按動力分為常規動力潛艇(柴油機—蓄電池)和核動力潛艇;按戰鬥任務分為戰略導彈潛艇和攻擊潛艇。一般排水量在2000噸以上的稱大型潛艇,排水量在600~2000噸的是中型潛艇,600噸以下的是小型潛艇。還有更小的微型潛艇,排水量不足100噸。

由於衛星和其他高技術偵察儀器的出現,現在世界陸地上的許多軍事設施已經很難躲藏起來,幾乎無密可保。海洋不同,最先進的衛星也很難一眼看到底,因而許多陸上軍事設施在逐漸轉向大海深處。除了發展深海潛艇以外,建設海底軍事基地、海底倉庫、水下導彈發射場,甚至成立水下部隊,也正在逐漸成為現實。海洋並不平靜,海底現在也不太平了。

[我還想知道]

全世界排水量最小的核潛艇是法國的“紅寶石”級攻擊潛艇。

核潛艇中下潛深度最大和水下航速最快的是俄羅斯的“A”級攻擊核潛艇。

潛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發展起來的。最早製造使用的是德國,用它發射魚雷,1954年美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