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分

潛艇在水中像魚一樣遊動

是因它特殊的構造嗎?潛艇的樣子並不威武,甚至可以說不怎麼像普通的艦艇,它的形狀稱作“水滴型”或“紡錘型”,能減少水的阻力,使潛艇在水下遊得又快又遠。

潛艇的外殼裏麵還有一個內殼,也叫固殼。它是一個圓柱形的大筒子,主要用來承受海水壓力。

內殼裏麵用隔板分開,分成為指揮艙、導彈艙、魚雷艙、士兵艙等許多艙室。

潛艇內外殼之間的容積,叫做水櫃。潛艇之所以能潛善浮,主要就靠水櫃起作用。

潛艇的艇首和艇尾都裝有升降舵,它們和魚的鰭一樣,隻要改變舵與水麵的角度,就能使在水中航行的潛艇改變深度,向上或向下航行,操作很方便。

另外,艇尾還裝有方向舵。能使潛艇左、右轉彎或保持航行方向。目前,大多數潛艇所用的動力是柴油機和蓄電池。潛艇上裝備的武器主要是魚雷、水雷和導彈。現代潛艇的首要任務是攻擊大中型水麵艦艇,也可用來完成偵察、布雷和巡邏等任務。

[我還想知道]

潛艇是19世紀發明出來的。

潛艇是模仿海豚造出來的,包括魚鰭、流線型體形,還有皮膚。

21世紀的潛艇具有七大特點嗎?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海戰不斷增長的需要,軍事家們正在繪製著未來潛艇的藍圖,它們將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向高速度邁進。潛艇航行速度快,既能預先占領有利的陣位,給對手以突然打擊,又能迅速躲避敵方的攻擊,保證自身的安全。未來的潛艇將大都采用核發動機。

要提高航行速度,就得減小潛艇在水下航行的阻力。為此應盡量避免在艇體上開孔,盡可能提高艇體表麵的光滑程度。

二是增大下潛深度。下潛深度增加後,可使潛艇的活動範圍更寬闊,以便更好地、隱蔽地進行戰鬥,同時躲避敵人反潛兵力的攻擊。未來的潛艇很可能由增強塑料來製造。

三是大力減小噪音,潛艇的發動機和螺旋槳在工作時都會發出噪音。噪音小,就能保證潛艇更隱蔽地活動,而且使敵人的聲納不易發現自己。

四是延長潛伏時間。

五是采用中微子通信,加強與岸上聯係;利用超聲波對艇外進行全息攝影使潛艇內的人員能清楚地看到艇外的立體圖像。

六是使用先進武器。包括采用粒子束一類的先進武器。

七是實現自動操縱。采用電腦和先進的控製裝置,使潛艇的操縱、指揮全部實現自動化。

[我還想知道]

現在法國已製成無噪音潛艇。

一種由特殊藥物製成的箱裝生氧設備,僅使用一個箱就可以向潛艇提供潛伏一年時間所需的氧氣,而且還能吸收人體排出的二氧化碳等,保持艙室內空氣潔淨。

直升機的發明是在中國竹

蜻蜓的啟發下產生的嗎?直升機的發展起源於中國的竹蜻蜓:兩片削成厚薄不勻的竹片裝在一根木棍上,雙手一搓,竹片利用慣性和氣壓作動力便可飛上天空去。我們是把竹蜻蜓當玩具,並沒有再往前跨一步。歐洲卻在“竹蜻蜓原理”上摸索,造出了直升機。

德國人在1936年造出了用發動機驅動的直升機,可以持續航行2小時20分鍾,高度可達三四百米,還能作懸停、360度轉彎、前飛、後飛、側飛等複雜動作。

1936年,美籍俄羅斯人研製成功了第一架軍用直升機。3年後,成批在美國陸軍中服役。

還是德國人首先在直升機上安裝機槍,在1944年用於戰鬥。這就有了武裝直升機。

現在軍用直升機已經自成一個家族,它們有反坦克直升機、火力支援直升機、殲擊直升機、反艦直升機、反潛直升機、海陸兩用直升機等等,這是專用類型的。還有多用類型的,除去攻擊,還可以作運輸、空降、救護等用途。

[我還想知道]

直升機在高峰、平地、狹穀地帶,甚至在河灘上都可起落。

直升機的螺旋槳在空中快速旋轉以後,就會產生向上的升力,這樣飛機就能上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