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後掠翼飛機的機翼變化,也是一項高科技,它不僅涉及空氣動力學理論,而且涉及機械原理、自動化原理和計算機技術。早期的變翼飛機,後掠角的改變靠飛行員用手控製,現在都改用電子計算機控製了。

[我還想知道]

斜翼飛機和一般平直翼飛機外形相同,不同之處是機翼可以沿機身的垂直軸線旋轉,類似直升機的旋翼那樣。不過直升機的旋翼是高速旋轉,而斜翼機的機翼是慢慢移動。

X翼機外形像直升機,它有一副X形的機翼。當X翼的一對翼片轉到與機身重合時,它就相當於平直翼飛機;當X翼的兩對翼片都轉到與機身傾斜時,相當於這種飛機具有一對後掠翼,一對前掠翼。

電子飛機因機種不同而作用各異嗎?

電子飛機是用來對付雷達的,所以又叫電子對抗機。電子對抗機除了對抗敵方雷達外,還可以用來對付敵方電子製導係統和無線電通信係統。

電子對抗機包括電子偵察機、電子幹擾機和反雷達飛機等多種機種。這些飛機大多是用轟炸機、攻擊機、運輸機和無人駕駛飛機等改裝而成。

電子偵察機主要是通過電子技術,也就是通過對電磁信號的獲取、識別和分析,來收集對方各種情報。

電子幹擾機主要是對對方雷達和無線電設備進行幹擾,以掩護航空兵突防。幹擾的方式有兩種:①消極幹擾。就是從飛機上撒下一些金屬鋁箔條,來以假亂真。等對方發現上當後,派機來攻時,撒鋁箔條的飛機早就飛掉了。②積極幹擾。就是在電子幹擾機上裝上強信號發射機,對敵方雷達等設備發射出強烈的幹擾信號,或假的信號,使敵方雷達或其他接收設備受騙上當。

反雷達飛機是專門對付對方雷達的,在美國稱為“野動鼠”的反雷達飛機,不僅能接收到對方雷達的信號,還能識別信號的類型,並測出其位置,同時還會發出反輻射導彈或用其他武器,對對方雷達進行攻擊。

[我還想知道]

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就是使用“電子飛機”對伊拉克的雷達進行“軟殺傷”,將其變成“瞎子”從而失去工作能力。

電子飛機都是用先進的電子技術武裝起來的,是高技術武裝的現代先進軍事飛機,也是世界上造價最高的飛機之一。

古代火箭是利用反作

用力原理製造的嗎?火箭其實不是現代的產物,大約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初期,我們的祖先就發明了利用反作用力的古代火箭。後來,古代火箭被廣泛地用做作戰武器。最原始的古代火箭,箭杆前端是傷人的箭頭,後端是羽毛做的箭尾,它在飛行中起穩定作用,箭杆上綁黑色火藥筒,點燃黑色火藥,就可推動火箭前進。

到六七百年前的元、明時代,中國的火箭技術進一步發展,不僅火箭的樣式增多,而且能多箭齊射。如“二虎追羊”,以及一次能發射2~100枚火箭的裝置,其射程可達200~400步。這些火箭威力很大,既可以由士兵拿在手裏發射,也可以裝在戰車、戰船上發射。

大約在13世紀,中國的火箭傳入阿拉伯國家,又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

雖然中國古代的火箭並沒有能打開天門之鎖,但是全世界都承認,火箭的故鄉是中國,中國的火箭是打開天門的第一把鑰匙。後來終於有人在20世紀40年代從中國古代的火箭中得到啟發,製造出了真正的火箭。它首先被法西斯德國用做作戰武器,那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布勞恩等人製造的V-2火箭(導彈)。

[我還想知道]

中國是火箭的故鄉,在美國華盛頓航空與航天博物館內,立著一尊中國古代武士手持火箭發射筒的塑像。

北宋後期,中國民間用火藥製作了各種炮仗和花炮:有利用火藥一次爆炸的反作用推力一次升到空中,然後再引爆另一部分發出聲響的“二踢腳”;有利用自身噴氣反作用力向前推進的煙火玩具——“地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