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星期日泰晤士報》最近報道,美國天文學家首次發現另外一個擁有與地球同樣大小的行星的恒星係,這一發現可能成為支持生命存在的證據。
美國塞蒂外星情報研究所近年來一直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及英國約德萊爾·班克天文台進行尋找外星生命的觀測和研究。
觀測顯示,這個可能支持生命存在的代號為CM“德拉科尼斯”恒星係擁有兩顆行星,而且行星運行的軌道與恒星的距離非常近,足以保證液態水的存在。這意味著,在這些行星上可能已有進化生命的存在。
在CM“德拉科尼斯”星係中有兩個小的、暗紅色恒星,星係中的行星則同時圍繞兩顆恒星旋轉。這種“二元”星係將導致日夜長短以及氣候條件的不斷變化。
領導這項研究的研究員勞倫斯·道爾表示,目前還不能確定“候選行星”的精確尺寸,但它們的直徑可能達到16900千米。相比之下,地球的直徑約為12900千米。
塞蒂研究所所長吉爾·塔特博士稱,道爾的觀測結果是宇宙中存在與地球相似的行星的有力證據。火星發現水的跡象
2000年6月21日,世界各大媒體都報道,美國航天局的科學家相信,他們已經找到火星有水的跡象。
對於火星是否存在過或依然存在生命,一直是科學家爭論的問題,而生命的存在首先要有水,因此確定火星是否過去有過水或仍然有水,就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科學家發現火星上的馬利內利斯山穀長6000多千米,在照片上顯示的是一個從左向右的黑痕,很像一個巨大的傷痕。馬利內利斯山穀底部要比火星平均水平麵低幾千米,大氣壓力較高些,可能有鹽分很高的水在地表下麵甚至火星表麵存在。
科學家認為,他們發現了鹽分很大的水從馬利內利斯山穀穀底滲出的跡象,而且估計這種滲出是季節性的,而且不是總有,因為他們不是在每張照片上都發現這種滲出。如果這一發現得到證實,它將成為火星探索的一個轉折點。一方麵,它還會再一次引發火星是否存在過和依然存在生命的爭論;另一方麵,今後科學家必然會更加注意研究火星比較潮濕的峽穀底部地麵,在那裏尋找生命可能存在甚至依然存在的證據。此外,這一發現也會促進美國國會對火星探索計劃增加撥款,美國航天局在去年連續兩次發射火星探測器失敗後,在美國國會造成不良影響,這次發現為航天局挽回了不少麵子。
火星的大小隻有地球的1/10,白天和夜間的溫度相差很大,白天溫度為20℃,而夜間則為-150℃。它的大氣稀薄大部分是二氧化碳,基本不含氧氣。
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稱他們已經找到火星上有水的有力證據。一天後,科學家們公布了更為驚人的發現——火星上不僅有水,而且可能有液態水。如果這一發現能被最終證實,它將標誌著人類對這顆紅色行星的探索有了根本性的突破。
科學家們當天向新聞界公布了認為火星上有水的證據:在“火星環球探測者”航天器過去一年內發回的6萬多幅火星照片中,有200多張顯示了水流流過隕石坑造成的溝紋。人們從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火星上深深的水溝、蜿蜒的河道和亂石堆積成的三角洲。“火星環球探測者”並沒有直接探測到水,但是根據地球表麵的結構來推測,這些痕跡就是火星地下水滲透到地麵所形成的。
如果真是這樣,火星上存在液態水的可能性極大。
這一發現讓科學家們驚喜不已,因為長期以來,科學家們相信即使火星上有水,也隻能以冰的形式存在,原因是火星的大氣層非常稀薄,那裏的平均氣溫在-53℃。另外,科學家們目前找到的大量顯示火星有水的跡象都表明,火星上十幾億年前存在過水。
法國專家最近表示,美國宇航局的新發現證明火星上很可能有水,這也意味著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