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莫測的大自然造就了大千世界上的無數奇觀盛景,奇怪的現象之所以存在,自然是有其道理和規律的,隻是現在人類還沒有研究出來而已,等到研究出來之後,也許就不奇怪了。
在河北省淶水縣(有稱易縣)境內的野三坡風景區,據稱每年穀雨前後,這裏的山泉會噴出大量的鮮魚。每尾魚約重六七兩,黑脊白肚,肉味鮮美,魚骨堅硬,當地人稱之為“石口魚”。
據專家觀察,這種“石口魚”是一種多鱗產頷魚,但這種魚平時究竟生活在哪裏?為何在穀雨時節才噴吐出來?是來自地層深處的暗潭中嗎?至今還是個謎。
在江西武寧縣宋溪鄉山口村,有一個泉水洞,高45米,寬2米,彎著腰人可以進去10多米,然後漸小。這個泉洞四季流水不止,有趣的是,泉裏平時見不到一條魚,可是到了五六月間就有成群的魚湧出。魚群每次出洞後,結伴嬉戲兩三個小時,遊一段路程就不往下遊去了,然後它們掉頭逆水而上,重返回洞中。
湖南省慈利縣伏龍山腰,有眼奇怪的山泉——感聲泉,它隱沒在一個石灰岩洞中。每到雨季,盡管四周山水如注,這口泉卻滴水不出。而當雷聲轟鳴時,清澈的泉水便嘩嘩外流;雷聲一息,又滴水不流。夏旱季節,伏龍山上幹得冒火,方圓數裏之內河幹地裂,而這口山泉附近卻冷風習習。隻要有人在洞口叫喊一聲,便有清澈的泉水奔湧而出。有幾人如果在泉邊小憩,無意中爽朗地大笑,泉水在突然間就能溢流。在20世紀70年代中國農村學大寨運動中,曾經有人試圖從叫泉開挖一條“長流水”以灌溉山拗農田,但是,那山泉仍然是不叫不流,無聲不淌。工程進行了十來天,不得不停工。估計這口泉所處地形一定是天然的感聲構造。
安徽省壽縣也有這麼一眼怪泉,人站在泉邊對泉喊叫,立刻便有泉水湧出。大喊泉水大湧,小喊泉水細湧,不喊則不湧。
據1987年5月8日《農民日報》報道,在四川省鬆潘縣境內的雪寶頂東南懸崖上,突兀著一塊蒼綠的巨石,會隨人的呼叫湧出清流,被藏胞們視為聖地。“雪寶頂”距縣城25千米,是藏族佛教信徒朝佛舉行轉山會的地方。每當朝佛的信徒來到突兀的巨石下,叩頭長作拱畢,老喇嘛便帶領信徒們齊聲呼叫:“東巴雪洛(藏族的智慧之神)——醜聳(賜水)。”喊聲過後,巨石濡濕滴水珠成串而下。在陣陣“醜聳”的呼喚聲中,越來越大的水流從巨石上奔騰而下,拋擲出根根銀柱,懸掛起幅幅水簾,從幾十丈的高處直撞崖底,似雪崩騰起白蒙蒙的煙霧,甚為壯觀!最大時瀑水可達水桶般粗。人們停止呼喚,瀑水也漸漸隱去,這確是名副其實的喊瀑。
在雲貴高原深處的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新近發現了一眼神奇的太陽泉。這股泉水從岩石的縫隙間流出,被儲在青石的泉池裏。但是,你並不是任何時候都能看到叮咚泉流。太陽泉的奇妙之處在於它既不是一年四季長流不斷的泉水,也不是間歇泉,它泉湧的時間是由太陽光決定的。
天氣晴朗的早晨,當太陽光照到泉口石縫,清澈的泉水就緩緩流出,持續40分鍾左右,水量約2噸。如果天氣到中午或下午才放晴,泉水同樣在太陽光照射到泉口時流出。倘若整天沒有陽光,這個泉也沒有一滴水流淌出來。專家考察發現,太陽泉的水質不同,其比重比一般的水要大3%左右。據介紹,這種神奇的太陽泉現象,在別的地方尚未見報道,其科學奧秘何在,還有待進一步考察研究。
廣東省湛江市有一口地震觀測井,叫羅屋井。該井水位變化還可以反映魚汛,漁民能從水位記錄線上看出次日可捕到什麼魚,捕魚量有多大。這可真是讓人費盡思量。
四川省長寧縣也有一眼井,井內有兩道水脈,味道一淡一酸。若是堵住其中一脈,另一脈也就不會出水了,放開以後,兩脈都又開始湧水,這是什麼道理,人們還弄不清楚。而江西於都縣紫陽鎮有一井,逢單日水酸,逢雙日水甜,一年四季如此。
安徽省安慶市郊有一泉,當人們搶著汲水時,泉水就斷流;而當人們相互禮讓按順序汲水時,泉水即湧流甚歡。為此人們叫它禮讓泉。
1987年6月,在海南島萬寧縣尖嶺山發現了5眼神奇溫泉。這5眼溫泉分布呈彎月形,泉與泉之間的距離遠的約10米,近的僅幾米。但泉水溫度高的達80℃,低的隻有40℃左右。溫泉的泉水均清澈透底,稍帶硫磺氣味,能提神醒腦,消炎解毒,可治療多種皮膚病。
從前曾發現能預報天氣的岩石——氣象預報石。近來,人們也發現了可預報天氣的溫泉——預報氣象泉。這座泉叫仙人塘,位於中國雲南西部。此泉在大雨前2~3個小時,原本清澈的泉水會變成米湯樣的乳白色溶液,大雨後2~3個小時又變清。另一眼溫泉叫巴臘掌2號泉,在下雨前,水溫下降。例如,1985年5月5日上午9時,有幾位科學工作者在現場測試,雨前水溫為30℃,但雨後溫度上升為37℃。為什麼雨水能使泉水溫度上升?雨水一般都是較冰的,因它是來自溫度較低的空中,但雨水下來後,泉水溫度反而升高(按理應降溫),其原理是什麼?還有待專家們去揭秘。但有人認為,這可能與泉眼周圍地質(比如有生石灰岩)有關,雨水和潮氣會使生石灰產生化學反應而生熱,水質變濁,溫度升高,沉澱後,水又變清。
雲南西疇縣有一口井叫瘋龍潭,當洪水來臨時,井水變渾、起泡,並有隆隆的吼叫聲。
在貴州劍河縣一個山穀中,有3個天然湖泊,叫媳婦塘、姑娘塘和狗塘,當地群眾根據媳婦塘和姑娘塘水的清濁,可判斷是否要下雪或有冰凍。每當要下雪時,媳婦塘裏的水變渾濁,而姑娘塘裏的水則是清澈的。但當有冰凍時,姑娘塘的水變得渾濁不清,而媳婦塘則是清澈透明。
江蘇東海縣石梁河鄉賈莊村,村民楊明吉家1977年打了一口深6米的泉水井,多年來這口井能準確的預報雨情。
該井正常水位13~l5米,水清且甜。遇有幹旱,附近水井的水位會下降,但這口泉水井的水量不減。然而,每當天氣變陰要下雨之前,這口井的水位會突然下降40厘米左右,而且井水變濁,預示著天要下雨。不過這現象其實還較普遍。
新疆騰格裏沙漠有一處鳴泉。此泉每當地震前夕便發出聲似短笛的鳴叫聲。在吉林省長白山的白頭山上,有一股可以作藥用的清泉,在炎熱的夏季,人們將這氣泡滾滾的泉水加上白糖,就像喝汽水那樣清涼可口。據介紹,這股泉水的主要成分是遊離二氧化碳、重碳酸根、鎂、鈣、鈉等,對胃炎、消化不良、便秘、風濕性心肌炎、高血壓症都有很好的療效。
據1994年10月13日《新晚報》報道:遼寧省康平縣郝官屯鄉顧家屯村有一眼水井,據說該井水能醫治心腦血管硬化等多種疾病。傳說這眼井是清朝皇帝路過此地時打的,原名孤家井,因而該村取諧音顧家屯。該井常年水溫保持在5℃以上。該鄉經委主任劉才說,經常用此水的人沒有患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的,並且對婦產後無乳現象有明顯治療效果。井中還有一奇觀,就是在深井內生長的30餘條泥鰍生活常態全部仰遊,令目擊者驚歎不已。目前,有關部門對該井水進行監測化驗,發現水中含有高濃度碘和偏矽酸,這些物質有軟化心腦血管的作用。但為啥該水能防癌、催乳,至今仍是個謎,至於“泥鰍仰遊”的自然奇觀更是謎中之謎,有待科學專家們去進一步破解。
湖南省新寧縣煙村鄉岩頂村裏,有一個麵積20多平方米的深水潭。潭邊有個直徑約80厘米的石洞,不管是天幹地旱,還是陰雨連綿,每天早晨7點、中午12點和下午5點,準時湧出3次泉水,從未間斷,被當地群眾稱為“報時泉”。“報時泉”每次出水不僅有一定規律而且十分有趣。出水之前,洞內一陣陣狂風呼嘯著旋轉而出,洞口升起一股煙霧,爾後,渾濁的泉水便從洞中湧出……幾小時之後,泉水又帶著呼嘯聲退進洞內,一切又恢複平靜。為什麼“報時泉”每天3次準時湧出泉水,目前人們還不能解釋。
據《新晚報》1997年7月10日第10版報道:在吉林省公主嶺市甘家子滿族鎮的一個山穀裏,一眼由於礦物質豐富而帶有乳白色的礦泉被當地居民稱為“奶泉”。長期飲用此水,對人體有明顯的保健功能。由於此泉眼遠離農作物和工礦區,所以沒有受到任何汙染。當地74歲的農民李少先介紹說,自從他飲用了奶泉的水,身上的老年斑不見了,幾十年的關節炎也基本痊愈了。他們同村的人也都喝奶泉的水。有的群眾還介紹說,堅持每天飲用此泉水,可以幫助消化,增強食欲。從“奶泉”的成分看,主要是內含稀有元素,因為多數礦泉水中都含有元素碘、鉀、鈉、鎂、鋅、鈷、硒和化合物等,這些物質對人體具有保健作用。黑龍江德都縣的五大連池礦泉水、黑龍江五常市紅旗林場鳳凰山泉水也都具有很好的醫療和保健功能,值得廣為利用。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縣西山南麓有寬度、深度各兩尺多的乳白泉,它常年不枯也不漲,每天早晚9點左右,流出的泉水如鮮乳瑩白奪目,隨後又逐漸清澈透明。用這種泉水澆灌的西山茶被奉為佳品,用此泉釀造的酒,被譽為“廣西茅台”。這種泉水含有豐富的天然氧,是我國最好的軟水。
河南省雅縣城南有一條地下流泉,該泉水清冽甘美,並帶有槐花香味,醒鬱醇厚,人稱槐花水。早在北宋年間就被用來釀酒,被品酒家稱為天然瓊液。
據《江南晚報》報道,安徽省廬江縣順港鄉大宛衝和小宛衝的兩村之間,傍於火山下,有一泉名叫笑山泉。此泉有50~60平方米見方,2米左右深。它的四周長滿了綠色灌木和花草,風景宜人。泉水常年不涸,清澈見底。泉水四周每天早晨籠罩著霧氣,人若在其旁,會有飄然欲仙之感。最令人拍案稱奇的是,這口泉的泉底有5~6個泉眼,平時出水時肉眼看不見,但若人到泉邊哈哈一笑,泉眼即刻汩汩向上直冒泉水。笑得越響,泉水就越冒得歡,並且百試即驗,故而笑山泉也由此得名。笑山泉裏有寸許長的魚兒歡快的遊來遊去,活潑可愛。人們將它捉來製成“西香魚”,吃來鮮美可口。笑山泉清冽甘甜,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水。但由於交通不便等原因,至今笑山泉仍為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
《重慶晚報》曾有報道,說奉節縣有一泉好奇特,雷電起時,伴聲而噴。科學探測為間歇噴泉。報道說:迷惑人心幾十年的奉節“水怪”,已於近日被科技人員探明,“水怪”並非“蚊龍”,乃一雷鳴噴泉。通過科學測試、解釋,老百姓終於見怪不怪了。
雷鳴噴泉位於奉節縣紅土鄉雞鳴村周治平家的堂屋中心,噴泉口直徑約50厘米,泉深不見底。從70年代中期開始,每逢電閃雷鳴,便從泉口噴出約1米高的水柱。泉水噴出時,還伴隨著古怪的聲音。老百姓驚駭異常,以為是天庭發怒,特派“蚊龍”作怪。於是每逢下雨、電閃、雷鳴時,老百姓便紛紛用五穀鹽茶,跪拜、禱告老天爺,以保平安。更有甚者,如一些巫師、道士以此妖言惑眾,大搞封建迷信活動。政府雖然多次派人製止,解釋、教育大家要相信科學,破除迷信,但始終無法說服當地百姓。紅土鄉政府曾3次請來成都有關地質勘探人員進行探測。現終於查明,原來該地下有一股間歇性泉水,並有一處天然磁場,所以每逢電閃雷鳴時,由於磁場的作用、雷聲的振動,泉水就會自然噴發而出,形成了雷鳴噴泉,並非“蚊龍”作怪。類似雷鳴噴泉,國內還有按季節噴發的泉,如中國山東濟南市的趵突泉、虎頭泉等。由於地下壓力減小,這些現在已不是常年噴發,而是隨季節而變,夏秋噴發,冬季間歇。世界其他地方也發現過間歇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