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可供遊客觀瞻以外,“百騎大栗樹”的經濟價值極為珍貴。它的堅果含有大量的澱粉、糖、脂肪和蛋白質,既可炒食,又可加工成罐頭。產量高,質量也好,很受當地人的歡迎。

如今,這棵“百騎大栗樹”雖然經曆了滄桑磨難,但仍然鬱鬱蔥蔥,生機勃勃,每年開花結果時,都能引來大批采栗子的人。最長的植物

20世紀20年代,一位植物學家深入我國雲南地區的原始森林。在那裏,他看到了一幅前所未見的景象:一個個藤圈密密匝匝地繞在樹木之間,像是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玩著莫名其妙的遊戲!

植物學家想:這地方人跡罕至,是誰有那麼好的興致繞出那麼多的藤圈?

他走近仔細觀察,這才知道造成藤圈奇觀的不是別人,正是大自然本身。

原來,這種藤條叫白藤,屬棕櫚科,莖隻有4、5厘米粗,但長度卻達200~300米,有的甚至達400~500米,堪稱世界之最。

白藤十分纖細,它們又是怎樣爬上樹梢的呢?奧秘就在於白藤的渾身上下都長滿小刺。風吹著細細的白藤在林間晃晃悠悠,一旦碰到了大樹,倒長的鉤刺就緊緊紮住不放。以後,白藤就一邊爬,一邊長出新的鉤刺刺進大樹表皮。它爬呀爬呀,待白藤爬到樹梢盡頭,它就折轉身子向下爬,接近地麵時又翻轉身子,如此循環往複,便形成了天然的藤圈。

白藤生活在密林之中,隻有頂端才可能接近陽光,所以,它的莖幹下部全是光禿禿的。

我國的廣西、廣東、福建、雲南等地都盛產白藤,它的莖幹又軟又韌,可以做藤椅、藤榻和藤籃等藤製品。在醫學上,白藤還具有解毒的功能,它的全株都可以入藥。最大的花

1818年5月20日,英國探險家萊佛士當時正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的叢林裏考察。忽然,他聞到了一種難聞的臭氣。循著臭味一路尋去,萊佛士發現,臭氣是由一種巨大無比的花朵散發出來的。它的直徑達到1米,中央長著一個口小肚大的“壇子”,6片肉質的花瓣從“壇口”的邊緣伸出。這些花瓣顏色呈暗紅色,上麵綴有白斑。萊佛士將這怪花稱做大花草。以後,人們便將萊佛士這一姓氏作為大花草的學名。

如今,科學家們已經弄清楚了,大花草是靠寄生生活的植物,它既無根,又無葉,也無莖,而僅僅將花莖寄生在白粉藤的身上。初時,隻能看到寄生部位的開裂,後來便可見到一個小包。以後,小包慢慢長大,9個月後竟變成一朵大的“卷心菜”。突然有一天,“卷心菜”開放了,它緊緊包裹著的“葉子”向空中舒展開來,散發出一種如同腐肉發出的臭氣,招引了許多蒼蠅和甲蟲前來吮吸花蜜。

數天以後,大花草的花瓣顏色開始變暗,變黑,最後便變成一堆“稀泥”。然而,正是這堆“稀泥”又孕育著未來的花中之王。

植物學家告訴我們,大花草的重量雖然可達十多千克,但種子卻出奇的輕。這些種子常常黏附在大象的腳底,到各地去安家落戶。

大花草一共有12種,它們全都生活在南亞一帶的熱帶雨林中。由於環境的變化,它們的生存正受到越來越嚴重的威脅。植物的活化石——水杉

水杉枝繁葉茂,樹姿優美。春來嫩綠,夏至青蔥,入秋變黃,臨冬轉紅而葉色多變,因其“前無古人”被譽為植物的“活化石”,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名貴樹種。

水杉為鬆科落葉喬木,其樹身高大挺拔,樹高可達40餘米,枝條層層舒展,形如寶塔。水杉生長迅速,每年可長高0.3~0.8米,生長10年樹高可達10米,20年即可成材。水杉適應性強,遍布歐、亞、美洲,北到阿拉斯加,南到赤道以南的爪哇,都可見到它的身影。

水杉為何被稱為植物的“活化石”呢?這要從它的身世說起。在幾十萬年以前,地球上廣大區域裏,都生長有繁茂的水杉類植物。後來,由於北半球北部冰川的影響,水杉類植物遭受嚴寒而基本滅絕了。近代,人們隻在它生長的地層中發現約10種水杉化石。人們一直都以為水杉這種植物已經滅絕。一直到20世紀40年代,我國科學家在四川萬縣、湖北利川市首次發現活的水杉植株,其中,“天下第一”的水杉王就生長在湖北省利川市的謀道鄉,當然,該市的小河鄉也是水杉樹的聚居地之一。這一發現立即震動了世界科學界,這種水杉樹便被譽為“活化石”。1975年,國務院把水杉列為我國一類珍貴樹種。

為什麼能在我國發現活的水杉呢?據研究發現,我國處於較低緯度,冰川時期大部分地區並未被冰川所覆蓋,與歐美大陸冰川地區有較大區別。冰川的活動範圍較小,整個地勢略呈突起向南傾斜的馬蹄形盆地,成為了植物的避難所。許多植物在這種特殊地貌的環境中被保留下來,水杉就是其中之一。

現在,我國已采取了一係列的措施保護水杉,使它能更好地生長、繁衍。同時,水杉地的聚居地也引來了眾多的外國友人,水杉樹被遠播到他鄉列國。“東方珍珠”板栗

板栗是我國特產,它是一種優良的幹果樹種。我國板栗具有四大特點:曆史悠久,分布範圍廣,產量多,質量好。這些方麵均屬世界領先地位。

板栗,通稱栗子,屬殼鬥科,落葉大喬木,樹高達20米,胸徑1米以上。栽培後,一般5~7年即開花結果,15年進入盛果期,經濟壽命為50~80年,少數200多年的老齡樹仍結果累累。山東省沂水縣有一顆樹齡300年的大板栗,年產板栗200多千克。板栗同棗、核桃、柿子一等一樣,都是一年種多年收的“鐵杆莊稼”。

板栗在我國分布很廣,地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以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各省為集中栽培區。全國有板栗林麵積25萬多公頃,年產板栗約1000多萬千克。主產區為河北、北京、山東。

板栗果實營養豐富,含蛋白質10.7%,脂肪7.4%,糖10%~20%,澱粉60%,以及少量維生素和脂肪酶等。可生食、熟食、妙食,做菜食,還可製作各種精美糕點,自古以來被視為上等食品。

北方栗子特別是河北遷西的栗子,肉質細膩甜香,馳名中外,為傳統的出口果品,在國際市場上稱為“中國甘栗”,在日本享有“東方珍珠”的聲譽。

板栗木是很好的經濟用材,材質堅硬、抗濕、耐腐,是做枕木、橋梁、車船、建築、家具和雕刻的優良用材。樹皮、殼鬥、嫩枝、木材髓部均含有鞣質和單寧,可提取拷膠。樹皮、栗花、果殼、樹根均可入藥,能治療喉疾、火黴、瘰鬁、赤白痢疾等疾病。栗花又是蜜源植物。板栗樹也是很好的綠化樹種,多種植板栗,既有利於國土綠化,又能增加農民收入,利國利民,一舉多利。萬能杉木

杉木,屬杉科,常綠大喬木,樹高可達30~40米,胸徑3米多,樹冠尖塔形,樹幹通直圓滿。杉木在我國分布很廣,栽培區域達16個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