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日常生活中,人和花香的關係是極為密切的。從人們吃的冰棍、糖果到喝的汽水、果汁;從人們用的牙膏、香皂到各種化妝品,樣樣離不開香精。要從花卉的花、葉、莖、根、籽、仁裏麵提取出具有不同香味的物質,那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一般要提取1千克的薄荷油,需要采集成噸的鮮薄荷;要提煉1千克的玫瑰油,則需要采摘300萬朵玫瑰花,大約相當於2噸的玫瑰花的花瓣。在國際市場上,要用1.7千克的黃金才能買回1千克的玫瑰油,可見其價格是多麼昂貴。玫瑰油不僅是香料工業中不可缺少的寶貴原料,在其他製造工業中也被廣泛地應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在揭開花香的秘密之後,已經試製成功人造香料了,這樣花香對人類的貢獻可就更大了。花開花落時間之謎

花開花落是植物生長的一種自然規律,那為什麼有的花喜歡白天開放,而且是五彩繽紛,有的花則願意在傍晚盛開,花則多為白色,又有的花是晝開夜合呢?

在常見的植物中,大都是在白天開花。這是因為在陽光下,清晨,花的表皮細胞內的膨脹壓大,上表皮細胞(花瓣內側)生長得快,於是花瓣便向外彎曲,花朵盛開。花兒白天開,在陽光下,花瓣內的芳香油易於揮發,加之五彩繽紛的花色,能夠吸引許多昆蟲前來采蜜。昆蟲采蜜時便充當了花的“紅娘”為其傳授花粉,這樣有利於花卉結籽,繁殖後代。

那麼,為什麼有的花則偏偏喜歡在晚上開放,而花朵又多是白色的呢?植物之所以要開花,是為了吸引昆蟲來傳粉。植物在夜裏開的花,最初也是多種多樣顏色的,但由於白花在夜裏的反光率最高,最容易被昆蟲發現,為其做媒傳授花粉。因此,在長期的發展演化過程中,夜裏開白花的植物被保存了下來,而夜裏開紅花、藍花的植物,因不易被昆蟲發現並為其傳授花粉,而失去了繁衍後代的機會,逐漸被淘汰了。

植物中還有的花是白天盛開,而夜裏又閉合起來。如睡蓮、鬱金香,它們的花白天競相開放,而當夜幕降臨時,便閉合起來,到來日則又繼續開放。這又是為什麼呢?花的晝開夜合現象是植物的睡眠運動引起的。這種運動的產生,一種是因溫度變化引起的。如晚上溫度低時它便閉合起來。如果把已經閉合的花移到溫暖的地方,3~5分鍾後便會重新開放。另一種是由於光線強弱的變化引起的。如花在強光下開放,弱光下閉合。

有的植物在白天開出豔麗的花朵,有的植物則在傍晚開放出潔白的花朵,這些都是植物長期適應外界生活環境而形成的一種遺傳習性。而植物的睡眠運動,則是由於花瓣兩側的生長素分布不勻而引起生長不平衡的結果。花葉先後之謎

花,被譽為“春的使者”,春天一到百花爭豔。當你置身於萬紫千紅的百花園中,觀賞那多姿多彩的花朵時,是否注意到一種奇妙的現象:有的是綠葉伴著鮮花開,有的則隻見花盛開而不見綠葉出。這是為什麼呢?

在木本花木中,有的是先開花而後吐葉;有的是先吐葉而後綻開花蕾;也有的花和葉差不多並肩而出。常見的先花後葉的花木品種,有玉蘭、臘梅、迎春等。那玉蘭花,在春寒未盡的3月,便好似一群嬌羞的少女,亭亭玉立於枝幹的上邊,白的似玉,紫的如胭,噴吐著芬芳,為生機勃勃的早春增添無限的情趣。在這繁花過後,枝頭才露出一片片嫩綠的葉兒。可是,蘋果、橘子這些果樹在枝頭已是翠綠一片的時候,那朵朵小花方才露出“笑臉”,點綴於綠葉之間。

這些植物都屬於植物王國”的一員,甚至同長在一塊土地上,但是它們為什麼會有先花後葉和先葉後花的差別呢?這可是個有趣的問題。原來多數樹木的花和葉都是在上一年的秋天就形成了的,它們都被包在芽裏,有葉的叫做“葉芽”,有花的叫做“花芽”,既有葉又有花的叫做“合芽”。這些芽要越過寒冬,等到來年春天,才吐葉、開花。每一種植物的各個器官的功能對環境、溫度條件都有它的特殊要求。有的植物如玉蘭花等,其花芽生長時需要的溫度比較低,所以它就先開花後吐葉;像蘋果、橘子等果樹的花芽,生長時對溫度的要求較高,因此,它先吐葉而後開花;還有些植物的花芽和葉芽對溫度的要求差不多一樣,所以,花和葉就差不多同時出現在枝頭上。

植物各式各樣開花吐葉的現象為大自然裝點出一幅奇妙的圖畫,使春天變得更加絢麗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