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和輿論也都不相信瑪格麗特的供辭,瑪格麗特備受壓力,在重新開庭偵訊時承認作偽證。她說自已實際上是在家裏樓下看見威廉明娜身體著火,但一息尚存,於是她把火撲熄後,便扶妹妹上樓,安置在床上,但不久妹妹便死去了。
雖然樓下也沒有起火跡象,可是驗屍官認為這個說法比瑪格麗特原來的口供合理一些。
驗屍官宣布裁定威廉明娜的死因是“意外燒死”。不過,他事後說,這宗案件是他曆來偵查過的最奇特的案件之一。
1953年3月1日,南加羅來納州緣鎮的伍德先生被人發現在他緊閉門窗的汽車前座上被燒成黑炭。當時他的汽車停在291號公路旁邊,油箱裏還有半箱汽油。除了擋風玻璃因受熱而起泡及向內凹陷外,全車並無損壞。
78歲殘廢老人楊錫金住在檀香山冒納基亞街1130號,1956年12月,鄰居發現他遭藍色火焰包圍。15分鍾後,消防員到來時,他的軀體和椅子已燒成灰燼。可是,擱在對麵輪椅上的雙腳完整無損,連周圍的家具和窗簾也沒有損壞。
人體自燃的遇難者很少是兒童,伊利諾州洛克福鎮的普魯伊特卻是一個例外。這名四個月大的嬰孩於1959年春因嚴重燒傷致死,可是他的衣服並沒有燒焦的痕跡,床上的被褥也沒有損壞。
1950年十月的一個晚上,年方19歲的安德魯斯小姐和男朋友克裏福德在倫敦一家夜總會跳舞。突然,她胸前和背部起火,瞬即燒及頭發。克裏福德和其他客人均設法把火撲滅,但始終無法救回她的性命。
克裏福德在法庭上作證說:
“舞池中沒有人吸煙。桌子上沒有蠟燭,我也未看見她的衣服給任何東西燒著。我知道說來令人難以置信,但事實上我覺得火焰是從她的身體內發出來的。”
其他證人也同意他所說的話。結果,法庭裁定安德魯斯小姐是“死於原因不明的一場火”。
密西根州旁提亞克市的30歲汽車工人彼得森,由於健康欠佳,幾個月來一直心情沮喪。1959年12月13日下午7時45分,有人發現他死在自己的汽車裏,看來是自殺。當時駕駛座側邊的座位仍在冒煙,排氣管已經扭曲,伸進關閉了門窗的車廂裏。
醫生檢驗過他的屍體後,宣布他是中一氧化碳毒致死,這與自殺的推測正好吻合。可是,他們無法解釋彼得森的背部、大腿和手臂為什麼會三度燒傷,以及他的鼻子、喉嚨和肺部為什麼會灼傷。最奇怪的是,他的衣服甚至內衣褲絲毫沒有損壞,燒焦的皮肉還豎起沒有燒毀的體毛。調查人員起初認為汽車的排煙可能帶有熱力,後來又懷疑有謀殺成分,但都不能解釋彼得森死時的情況。
在一宗人體自燃事件中,受害者不止一人,而有六個。以下是1966年12月27日《奈及利亞先驅報》有關該次事件的報道:
“拉歌斯市一戶七口之家,有六個成員燒死的事件……目前已成為最難解答的謎團。
據昨日的現場調查顯示,該木房子中一切物件完好無損,甚至兩張棉褥也仍然整齊地鋪在兩張鐵架床上……
這場燒死六個人的大火對整個房間似乎無損……但從死者被焚的嚴重情況看來,房中物件,包括本牆和屋頂的鐵皮,本應蕩然無存。
雖然較早時傳說,有人乘那家人睡熟時,從窗口潑進汽油,然後點火焚燒,但昨日的調查已證明此一說法不正確。
人體自燃的現象並不為20世紀科學界所承認,既未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編訂的“國際疾病分類法”中,也不是美國或國立醫學圖書館生物學與醫學圖書索引的一個條目。盡管警察、消防員、縱火案專家、驗屍官和病理學家提出不少證據,但大多數醫生和科學家仍然認為那些看來無容爭辯的事例未經徹底調查。
不過,並非曆代的人都抱這種懷疑態度。17和18世紀時,人體自燃現象,特別是發生於酒徒身上的事例,一般被視作是上帝的懲罰。到了19世紀,由於生物學與化學的進步,研究人員得以從非宗教的角度找尋這些不明火災的成因。他們提出了更多可能性,包括以下列舉的一種或多種的結合:
腸內的氣體容易燃燒。
屍體產生易燃氣體。
幹草堆及肥料堆產生的熱力,足以引起自燃。
某些元素或混合物一旦暴露於空氣中就會自動著火,如人體元素之一的磷。
有些化學品本身並不活躍,但與其他物品混合時會引起爆炸。
某些昆蟲和魚類發光表示可能有內火。
人體內所含的大量脂肪是極佳的燃料。
靜電產生火花,在某種情況下可能引起人體著火。
然而,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上述各種假設都不是人體自燃的真正成因。1851年時,一位德國化學家已經指出,喝了大量白蘭地酒的人即使接近火也不會著火。其後在19世紀末期,幾位醫生曾聲稱不明白水分含量多而脂肪含量相當少的人體為什麼會著火。1905年4月22日,(美國醫學)雜誌對相信人體自燃的人予以迎頭痛擊,指出“在全部發表過的人體自燃事件中,幾乎半數來自法國這個神經過敏的國家”。
為了驗證酒精可使人體變成高度易燃的說法,科學家先把老鼠放在酒精中浸一年,然後點火焚燒。結果,老鼠的外皮騰起烈火,皮下外層肌肉也被燒焦,但內部組織及器官則依然無損。後來他們又用在酒精中浸了更長時間的博物館標本作試驗,結果也是一樣。
消化係統產生的易燃氣體的確可能在人體聚積,造成危險。英國有位牧師便受到警告,不可吹熄聖壇的蠟燭,以免呼出的氣體著火。
靜電也可能是一個原因。據美國防火協會的防火手冊說,人體聚積的靜電負荷達數千伏電力可通過頭發放出,一般不會造成傷害,但在某些特殊情形下,例如在製造易燃物品的工廠或使用氣體麻醉劑的醫院手術室中,這種人就可能引起爆炸,但從沒有人燒成灰燼而設備無損的先例。
此外,還有人提出其他的自然因素,其中包括流星、閃電、體內原子爆炸、激光束、微波輻射、高頻音響、地磁通量等等,但這些因素如何發揮作用,則未有解釋。總之,人體自燃現象直至目前為止仍然是一個謎。人體中的核反應
這個科學之謎,引起了一些科學家的興趣。
早在1958年,法國斯特拉斯大學藥物研究所的梅茨和哈塞爾曼等人,對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油井工人作生物化學統計,他們詳盡地分析了工人們的食物成分和排泄物成分後,又有新的發現:幾乎全部元素的攝入量比排泄量要大,但是其中的鎂,平均每人每天攝入量是263.8毫克,排泄量卻是380毫克。
也就是說,鎂的排泄量比攝入量多出116.2毫克。這就意味著鎂的排泄量比攝入量多44%。假如這個差額是依靠原先貯存在人體內的鎂來補償的話,那麼經過整整6個月的排泄,人體骨骼組織的鎂就失去80%,但是經過醫學檢查,結果並非如此。
那麼,人體中這麼多的鎂是從何而來的呢?
法國的克爾符蘭也對此一直進行研究。他認為,人每天的食物數量與質量都是有變化,為了滿足人體本身營養物質的需要,人的生命作用可能具有把過剩的元素轉換成所需元素的功能,其中人的生命細胞質就是“原子反應堆”。於是,在1959年11月,克爾會蘭向法國醫學會提交了一篇題目叫《生命和原子轉換》的論文,首先提出了存有這種現象的“生命原子轉換說”。
為了解開那個體內多出的鎂之謎了。克爾符蘭堅持了10年嚴密的科學實驗。到1968年又報告令人鼓舞的成果:由於給老鼠的飲食中添加了過量的鎂,結果使它們體內的鈣和磷的百分含量跟對照組相比,分別增加33.3%和34.8%,而且它們的體重還比對照組平均重了15%。
1969年,他又報道了對龍蝦等的實驗,得到了跟老鼠實驗類似的結果。他認為的確是由於細胞質在生物體內進行了使原子核轉化的工作,使體內過剩的鎂轉換成磷和鈣。
這些實驗結果的確是令人感到新奇的,在生物體裏,除了真正的化學變化以外,在原子核裏還在不斷地進行著無休止的變換。這個發現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生命的秘密也許就隱藏在原子核裏麵!
對於這樣一個令人費解的謎團,科學家們正在向縱深方麵探索,總有一天會徹底解開這個謎的!人體的適應性變化
一場戰爭往往會奪去眾多男性的生命,然而,科學家卻驚奇地發現戰爭期間的男嬰出生率明顯地高於和平年代。這究竟是偶然的現象,還是這其中存在著某種微妙的關係?許多科學家為此進行了長期的研究和探索。
曾有科學家認為戰爭破壞了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引起人們生活水平下降,人體能量攝入不足,使機體體液呈現堿性,而堿性環境中容易生男孩。但這個解釋因許多國家並不是戰場,生活水平並沒有下降而難以自圓其說。
對此,科學家們又從另外的角度進行了研究。蘇聯科學家斯賓朗斯基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將一群小白鼠分為兩組,讓他們生活一段時間後,將其中一組中的一隻雄鼠帶走,而將其中的一隻雄鼠當著其它雌鼠的麵活活弄死。結果,後一組的雌鼠受胎率明顯地高於前一組。斯賓朗斯基根據這一現象推論:人類在遇難時似乎會發出“被害”的信號,告誡幸存者提高繁殖率來彌補“損失”,刺激繁殖率的提高,可男性為什麼比女性多呢?人們始終也沒有弄明白。
美國紐約有一名黑人婦女,名叫文蒂,現年51歲,她出生在一個純粹的黑人家庭,祖祖輩輩從沒有與白人發生過婚姻關係。她長著一身黑人特有的烏黑油亮的肌膚。
兩年前,文蒂不幸染上了一種無名怪病,醫生曾給她服了一種新藥物,但沒有見效。她的病情反而日益加重了,同時皮膚也越來越黑。她因病情惡化而被送進醫院急救。在手術時,文蒂的心髒突然停止跳動,經醫生竭力搶救,才使她得以死裏逃生。
可是,文蒂經過這次搶救之後,身上的皮膚逐漸綻裂、剝落,並重新長出一層白嫩的新皮膚。當她病好出院時,全身皮膚都變成了白色,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白種女人,而且至今也沒見她恢複“本色”。
其實,最神秘的東西就是人本身。你看生活在美國佛州印第安裔的家庭婦女凱蒂就十分奇特,她的下唇左側與舌頭之間會神奇地冒出一小片、一小片金光閃閃的銅鉑。每當凱蒂處在恍惚狀態時,除了口中會冒出鋼鉑外,她的臉上、前胸、腹部、大腿處也會發生這種情況。冒出銅鉑的皮膚周圍隨即出現了紅潤顏色。
凱蒂的這種奇特功能前所未聞,使得從事研究超常現象的舒華茲醫學院博士稱奇不已。她皮膚冒銅鉑的現象是毫無預感的,隨時隨地都會發生。凱蒂身上冒出來的這些鋼鉑,化學專家羅巴瓦斯博士將它浸入以濃硝酸和濃鹽酸混合成的“王水”中,銅鉑立即融化了,這就證實它確是金屬物質。再經過分光儀測定,其中銅的成份占98%,鉑成份占2%。
以上諸事都在顯示著人是個神秘體。人的過去、現在都有許多謎未解開,那麼他的將來呢?又會是個什麼樣子呢?人體是一台無以倫比的機器
工程師們至今未能發明出一種能與自然界最偉大的成就——人體相媲美的機器。運動健將可作時速近40公裏的疾跑、時速超過160公裏的投擲以及躍過2.4米高的橫杆。即使是支撐日常活動的動力係統,其複雜與有效程度,連最複雜的機器人也相形見絀。
以循環係統為例,心髒每分鍾將5.5升左右(在活動狀態下達16~17升)的血液泵入長約10萬公裏的動脈、靜脈及毛細血管。成年人體含有4.5~5.5升的血液,男性平均5.5升左右,內含約25萬億個攜帶氧氣的紅細胞以及250億個與疾病作戰的白細胞。部分白細胞的生命周期僅12個小時,而紅細胞的生命周期則為120天左右。
若將毛細血管一一攤平,其總麵積足以覆蓋幾畝地,當然,這些毛細血管並不是同時開放的,因為局部的化學變化以及微細血管肌肉中的神經起著調節的作用,使得毛細血管每隔一會兒便開一次合一次,並保持不斷循環,否則,體內的血液會像洪水進入沼澤地那樣在數秒鍾內全部湧進毛細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