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海王星上有火山嗎

在海王星被發現後的143年中,盡管天文學家們采用了高倍率望遠鏡,仍對它無法進行深入了解。1989年8月,宇宙飛船“旅行者2號”從距離海王星雲端4800千米的地方飛過,一下子改變了這種狀況。通過“旅行者”從448億千米的遠方發回的照片,人們終於看清了海王星的英姿。從此,人們才知道,海王星並不是太陽係裏的一個死堆,而是經常有風暴活動。它有3個光環——衛星與小行星碰撞的古老遺跡。它有8顆衛星,其中一顆此刻正在從冰水山中噴出液態氮的泡沫。

其實,在許久以前兩位數學家用紙和鉛筆就“發現”了海王星。根據天王星的奇異軌道,J·C·亞當斯和U·勒威耶各自預測存在著一個新行星。他們計算出,在更遠的地方有一個大的重力源作用於天王星,使它的速度時快時慢,就如被釣上來的魚在線上蹦跳一樣。但天文學家都不相信這兩位數學家的發現,因此也沒去尋找這個新行星。

最後,1846年,勒威那把他的圖紙寄給了一位名叫J·伽勒的年輕德國天文學家。就在那一天晚上,伽勒在夜空中觀測到這個藍色的行星。

1989年8月,“旅行者”從海王星旁邊飛過。在這之前的幾個月,“旅行者”的照相機就可以拍攝到海王星的詳細情況。這些情況從地球上是無法看到的。海王星上有一巨大鵝卵形風暴,直徑大約128萬千米,看上去猶如藍色海王星向外注視著的一隻大眼睛,科學家們稱之為“大黑斑”。在這個風暴的眼裏,直徑640千米的“雨果”號颶風隻是一個斑點而已。

不過這種風暴並不是海王星獨有。“旅行者”發現,木星和土星上的風暴更大而且更為強烈。這種風暴天氣使科學家們感到興奮,他們了解到,這些行星在氣象方麵是活躍的。

但是,這種風暴到底是由什麼推動而形成的仍是一個謎。地球上的風暴是由從太陽吸收的熱能推動的。可是海王星離太陽如此遙遠,太陽的熱能是絕對不可能推動這種風暴的。這種熱能是海王星石核內的強高壓和強高溫發出的。

但實際如何,這些嚴肅的問題可能隻有留待以後研究解決。

讓科學家感到欣慰的是“旅行者”共發現了6顆海王星的新衛星照片,使海王星的衛星總數增加到8顆。海衛一是海王星最大的一顆衛星,也是“旅行者”照相機拍攝的主要目標。科學家們急切地等待著關於這顆衛星的清晰圖像。

從科學家們觀測到的情況概括就是,海衛一曾經是一個行星。這種說法的主要證據是,海衛一是唯一一顆沿著與其母行星運行方向相反的軌道運行的大衛星。在整個太陽係裏沒有一顆大衛星這樣逆行。

海衛一在它的赤道附近有一個由怪異的冰覆蓋著的藍色地帶,這個地帶是由冰凍的甲烷氣體構成的。這使海衛一成為太陽係中唯一一顆真正的“藍色衛星”。在海衛一的其他地方,都是隨處可見閃閃發光的粉紅色的霜。亞利桑那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羅傑·耶爾說,海衛一的溫度為華氏零下400度,是“我們見到的太陽係中最冷的天體”。

海衛一有大氣是它的另一個特點。據吉姆·多伊爾講,太陽係中另外隻有一顆衛星有自己的大氣,就是繞土星運行的土衛六。海衛一的大氣非常薄,主要物質是氮和甲烷氣體。

海衛一上隕石坑也特別少,表明海衛一地質活躍。由冰覆蓋的表麵部分融解後又重新凍結,將一些最大最老的隕石坑都覆蓋了。

從“旅行者”發回的照片中,可以看出海衛一上有活的冰火山。但這些冰火山不像地球上的火山那樣噴出赤熱的岩漿,而是噴出液態氮。當液態氮到達極其寒冷的表麵時,馬上被凍結成冰晶射流,高達8千米。這股射流遇到海衛一大氣的微風後,就形成風吹的條紋,落回到海衛一的表麵。

所有的這些都隻是猜測,它是否正確,最終還隻有靠人類的科學去下定論。

一顆地球衛星來自何方

1983年1~11月間,美國發射的一顆紅外天文衛星,在獵戶座方向兩次發現一個不知名天體。從某些情況還表明它在空中有穩定的軌道。

1988年12月,前蘇聯科學家通過地麵衛星站發現地球軌道上有一顆神秘的巨大衛星出現,當時他們以為這是美國“星球大戰”中的衛星。不久之後前蘇聯方麵才弄清楚,美國的科學家也同時發現那顆神秘的衛星,而美國人卻以為它是屬於蘇聯的。

美蘇兩國高層官員通過外交途徑接觸和討論,雙方才搞清楚那顆衛星不屬於它們任何一方。以後的一係列調查表明,法國、西德、日本或地球上任何有能力發射衛星的國家都不曾發射它。

1989年,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前蘇聯的宇航專家莫斯·那諾華博士公開了此事。他強調說:“這枚衛星是1988年底出現在我們地球軌道上的。它絕對不是來自我們這個地球。”

根據前蘇聯的衛星和地麵站的跟蹤顯示,這顆衛星具有異常巨大的體積,具有鑽石般的外型,而外圍有一維的強磁場保護;內部裝有十分先進的探測儀器。它對於地球上每一樣東西似乎都可以掃描和分析,包括所有生物。同時它還裝有強大的發報設備,能夠將搜集到的資料傳送到遙遠的外空去。

此事公開之後,至今世界上已有200多位科學家表示,願意協助美蘇去研究這顆可能是來自外太空某一個星球的人造天體。法國天文學家佐治·米拉博士說:“很明顯,這顆衛星它飛行了許久才來到地球,它的設計也證明是如此。雖然隻是初步猜測,但我敢斷定它至少有5萬年的曆史!”

不僅有完好的外來人造衛星運行在地球軌道上,而且有爆炸後的外星太空船殘骸。前蘇聯科學家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首次發現一個離地球達2000千米的特殊太空殘骸。在多年研究後,他們才搞清楚那是一艘由於內部爆炸而變成10塊碎片的外星太空船的殘骸。

莫斯科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玻希克教授說,他們運用精密的電腦,追蹤這10片破損殘骸的軌道,發現它們最初是一個整體,據推算它們最早是在同一天——1955年12月18日從同一個地點分離,很明顯這是在一次強力爆炸下形成的。他說:“我們確信這些物體不是從地球上發射的,因為蘇聯在大約2年之後,也就是1957年10月才成功發射第一枚人造衛星。”

著名的前蘇聯天體物理研究者克薩耶夫說:“其中兩個最大片的殘骸直徑約為30米,人們可以猜想這艘太空船最少長60米,寬30米;從殘骸上看,它外麵有一些小型圓頂,裝設望遠鏡,碟形無線電以供通訊之用,另外,它還有供探視使用的舷窗。”這位研究者補充說:“太空船的體積表明它有好幾層,可能有5層。”

另一位前蘇聯物理學家埃茲赫查強調說:“我們從多年搜集到的所有證據可以看出,那是一艘機件故障的太空船發生爆炸。”他還說:“在太空船上非常可能還有外星乘員的遺骸。”

鑒於前蘇聯科學家的發現,美國同行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美國核物理學家與宇航專家斯丹頓·費德曼說:“如果我們到太空去將這些殘骸收回,相信我們能夠將它們拚合起來。”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前蘇聯人宣布他們發現外太空飛船殘骸的10年前,美國一位天文學家約翰·巴哥貝曾在國內一份著名的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有10塊不明殘片像10個小月亮似地圍繞地球運行。這位天文學家提出,它們是一個龐大母體的分裂體,而這個不明物體分裂的時間就是1958年12月18日,這正好與前蘇聯科學家的研究結果不謀而合。同時巴哥貝也駁斥了炸裂物體的存在隻是一種自然現象的可能性。

這顆神秘的地球衛星到底來自何方,還在研究之中。

“中華”星為何失蹤

1928年11月,中國留美學生張鈺哲,在美國葉凱士天文台發現了一顆新的小行星,這是中國人發現的第一顆小行星。因此成為中國現代天文學史上的一大光榮記載。

當時,張鈺哲正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他利用葉凱士天文台的60厘米反射望遠鏡進行天文觀測。當他檢查拍攝的一張底片時,意外地發現一顆條狀的星象,他連續一個月對這顆星進行觀測,並對此進行了精確的計算,證實這是一顆新發現的小行星。

根據國際慣例,星座的發現者有權為它命名。為了表明中國人在國際天文學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做出過傑出的貢獻,張鈺哲就將這顆編號為1125號的小行星命名為“中華”。

50年代,張鈺哲從美國留學歸來,準備對“中華”再次進行觀測。1957年10月,他利用紫金山天文台的一架60厘米望遠鏡尋找這顆他已經20餘年未再見麵的小行星。這期間,他與同事已發現了好幾顆小行星,其中有一顆與“中華”非常相似,但不能確定。他發表了一篇文章介紹了自己的觀測結果。

1977年,張鈺哲仍未找到原“中華”的蹤影,但是對1957年觀測到的那顆酷似“中華”的小行星有了很準確、很精密的結果。後來,國際小行星中心決定用這顆小行星替代“中華”。

原來的“中華”到底是不是現在的這顆,它是否還在太空中遨遊,如果它已不存在,那它突然失蹤的原因又是什麼呢,這許許多多的疑問隻是一個謎,一時之間還沒法解答。

宇宙的“四大天王”

在星空中的“黃道”(地球公轉軌道的投影)上,有4顆明亮的1等星,而且它們彼此間的相隔也大致差不多,基本上可以作為一年中四個季節的代表星,所以人們習慣把它們稱為“四大天王”。這4星分別是:獅子α、天蠍α、南魚α和金牛α。金牛α出現在冬夜中,在希臘神話中,它是一頭長著牛頭人身、力大無窮、專吃童男童女的妖怪,紅色的金牛α是牛的眼睛。現在它憤怒地圓睜紅眼向獵戶猛衝過來……金年α距離我們68光年,半徑也比太陽大46倍,從它發出的光呈桔紅色可知,其表麵溫度也隻有3000℃左右。金牛座中最引人注目的天體,是肉眼見不到的“蟹狀星雲”。這是1054年一顆恒星爆炸後遺留下來的“超新星遺跡”,它生動地揭示了恒星演化的重大秘密。

神秘的電波來自何方

1924年8月22晚上7~10點,美國海軍捕捉到了一種奇怪的電波。阿姆哈斯特大學的天文學教授迪皮德·特德博士認為,這種電波有可能是“宇宙人發來的信號”。

這種奇怪的電波仍在不斷地出現。有人經過研究發現,發往空中的無線電波脈衝,在相同的時間間隔內收到了兩個回波。其中一個是從大氣的電離層反射回來的。而另一個則不知是從哪裏反射回來的。人們估計另一個回波,可能是從電離層外、月球軌道之內反射回來的,英國一位天文學家估計,這個反射回波的物體可能是牧夫星座中的某個星球發射的宇宙飛行器。究竟是什麼東西,至今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