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人類由海洋生物進化而來。
把不同動物的生理特征進行比較,可以看出他們之間親緣關係的遠近。這是比較生理學的研究方法。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生物學教授愛彼立克·丹通,通過研究斷定人類其實與水獸更為相似。
還有專家指出,人類的潛水生理相當出色,在古代猿人生活的地方,人們發現一種有名的古跡:史前貝塚。貝塚是一堆堆的貝殼,人們必須得掌握屏息潛水的技術,才能采集到這些貝類。很明顯,這些猿人具有出色的潛水本領,這在靈長類動物中也是絕無僅有的。人類是天生的潛水家,他們屏息進水的時間遠遠超過其他陸地生物。人類在潛水時,體內會產生一種潛水反映:肌肉收縮,全身動脈血流量減少,呼吸暫停,心跳也變得緩慢。這種反應和海豹、潛鴨等水生動物潛水的反應十分相似。潛水反應不是條件反射,而是由大腦高級中樞加以控製的。這種控製同時也有意識地控製著呼吸,對呼吸的精確控製調節是人類發展語言的基礎,沒有這種在海猿階段形成的控製呼吸能力,人類不可能發展如此複雜的發聲方法。
三是人類由天外起源。
這些年來,一係列發現又重新喚起了人們對生命天外來源說的熱情。首先是人們注意到,地球上的生命盡管種類龐雜,但他卻具有一個模式,具有相似的細胞結構,都由同樣的核酸組成遺傳物質,由蛋白質構成活體。這就使人不能不問,如果生命果真是在地球上由無機物進化而來,為什麼不會產生多種的生命模式!其次,還有人注意到,希有金鉬在地球生命的生理活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金鉬在地殼上的含量卻很低,僅為0.002%,這也使人不禁要問,為什麼一個如此稀少的元素會對生命具有如此重要的意義?會不會地球上的生命本源於富鉬的其他天體裏?第三人們還不斷地從天外墜落的隕石中發現有起源於星際空間的有機物,其中包括構成地球生命的全部基本要素。與此同時,人們也發現在宇宙的許多地方存在著有機分子雲。這使許多人深信,生命絕不僅僅為地球所壟斷。再者,一些人還注意到,地球上有些傳染病,如流行性感冒,常周期性地在全球蔓延。而其蔓延周期竟與某些慧星的回歸周期吻合。於是這使他們有理由懷疑,會不會有些傳染疫苗來自彗星?如是,則人是天外來客了。
人的起源這是一個自古以來最為人們關注的課題,並與宇宙的起源、地球的起源並列為三大起源之謎。
那麼,人類到底是由靈長類、海洋生物還是天外起源的呢?直到今天,仍沒有一位科學家能證據確鑿地肯定或否認過任何一種論斷,這依然是困惑人類的最大的難題之一。
2.人類到底有多少歲了?
毛澤東在《關於重慶談判》一文中,提及人類誕生已有50萬年了,中國史學家們根據“北京猿人”的考古,也認為人類已有50萬歲了。國外史學家們根據“爪哇猿人”的化石及坦桑尼亞“東非人”化石資料推斷,人類的誕生已有300萬年及500萬年的曆史了。那麼,人類到底有多少歲了呢?
由1973年開始,在埃塞俄比亞的哈達一帶330萬到290萬年的地層裏,出土了大批人類化石,學者們認為,其中一部分,“沒有問題可以作為‘類人’的祖先”;同時同地所出土的“露西少女”,其生存年代,也在350萬年前後;1974年,在距奧杜威峽穀40餘公裏的萊托裏爾,出土了13塊屬於人的係統或人科的化石。其中一塊下頜骨,被定為人屬,用鉀氬法測定為距今335萬到375萬年。1965年,布·帕特森在肯尼亞的圖爾卡納湖西南的卡納,發現一塊肱骨化石,定為400萬年之前。此化石與現代人肱骨相似。以“功能鑒別分析法”測定其功能特點接近人類。1932年到1967年,國際科學考察隊在埃塞俄比亞的奧莫盆地發現70個地點都有人類化石,年代最古的也在400萬年前。1982年,美國加裏福尼亞大學的學者們,在埃塞俄比亞的阿瓦什河穀發現了十分完整的“原始人類化石”(“露西人”),定年也在400萬年之前。1984年,肯尼亞與美國的專家們,在肯尼亞發現了一塊500萬年前的古人類顎骨化石。參加發掘的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專家D·匹爾比姆說,以往的發掘表明,東非一帶三四百萬年前就有人類,這次出土的顎骨,把人類在地球上的出現又向前推進了100萬年。
盡管這些遺骨沒有石器伴存,有的還在爭論,但從總的情況看,通過“化石形態”與“功能鑒別分析法”判定它們已歸“人屬”。如果按照“先木器論”的觀點,它們就是通過木器製造而轉變成人的。因此,人類的年齡已經不是二三百萬年,最少也是300萬年之前,甚至四五百萬年。
綜前所述,人類的年齡盡管有50萬年、100萬年、二三百萬年、300萬年、300萬年與400萬年(先木器論的說法)之前等論斷,但沒有一種說法是可以作為定論的。因為,盡管50萬年、100萬年,二三百萬年與300萬年之說,隨著考古資料的增多,一一地被否定了,而300萬年之前與400萬年之說證據尚嫌不足,就是連“先木器論”與“先木器時代論”本身能否成立也在爭論之中。就目前情況來看,“300萬年”之說屬於多數,但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古的打製石器,也不過隻有二百五六十萬年。盡管“先木器論”與“先木器時代論”的說法還有爭論,但隨著考古學與人類學資料的不斷豐富,300萬年之前與400萬年之說的根據必將日益增多,前途如何,尚難預料。如果依據東非地區現有資料來說,人類的年齡已經不是二三百萬年,而是300萬年之前,或者更長。至於能提前多少,長多少,尚難定論。
3.人類的老祖先是什麼?
人類的起源是困惑人們的難題,而在哪裏起源,同樣令當今科學家們莫衷一是。
人類的起源推斷,主要是依據發現的人類化石而定。當今發現的古代人類化石,多是在亞洲和非洲。19世紀末在印度尼西亞發現了直立猿人的化石,20世紀20年代,又在北京周口店發現了北京猿人的化石,這兩個重大發現,使人們把人類誕生的年代推到了100萬年前,同時人們相信人類是從亞洲起源的,亞洲人是人類的老祖先。但在60年代,科學家們又依據新發現的“東非人”的考古資料,開始認為非洲是人類最早的發祥地,非洲人最有可能是人類的老祖先。
在今坦桑尼亞奧杜威峽穀一帶,很久以來就發現不少石器,它們和時代十分久遠的動物化石並存。遠在1911年,一位名叫卡特溫凱爾的德國生物學家在此采集昆蟲標本時,發現了一些動物化石,引起了人們的注意。1931年,英國人類學家李基博士和他的夫人為尋找早期人類化石,選擇了奧杜威峽穀這個得天獨厚的地方作為發掘基地。這個峽穀是東非大裂穀的一部分,現在峽穀東西長20多公裏,深900多米、兩側懸崖崢嶸,從上至下顯示出包括200多萬年以前到50萬年以前十分清晰的古地層。它在遠古曾是一個斷穀湖,在漫長悠久的歲月裏,沉積了厚厚的泥沙,這就為人類化石的保存提供了極好的條件。果然,李基夫婦在這裏如願以償。最初兩年,他們找到了一些已滅絕了的動物化石和舊石器時代的粗糙石器,但一直未發現與這種文化相聯係的人。直到1959年7月17日,李基夫婦經過長達30天的艱苦工作,才取得決定性突破,發現了一具史前人類頭骨,被命名為“東非人”。“東非人”的發現,轟動了全世界。以後又有了一係列新的發現。1963年李基博士的長子喬納森·李基在同一地層還發現了另外一具比“東非人”還要早的人類遺骨,其生存年代為185萬年以前,被命名為“能人”。小李基70年代初,在其著作《起源論》和《湖上居民》中以為:“能人”直接進化成“直立人”,成為智人和現代人的直係祖先。其他一些人類學家以後又陸續發現了一些新的“能人”化石和足跡,生存年代大大超過了小李基的發現。如伯納德·恩吉尼奧在肯尼亞的圖爾卡納湖畔發現了生存年代為290萬年以前的“能人”化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75年,在坦桑尼亞北部的萊托利地區,由人類學家瑪麗·李基等人發現的“能人”足跡。瑪麗·李基在英國《國家地理》雜誌上報道了這一發現,並斷定其年代在260萬年以前。不僅如此,在東非地區也發現了豐富的屬於“直立人”的化石。1965年,李基博士在奧鐸威屬更新世堆積層第二層發現了屬“直立人”的化石,命名為“李基人”。1969年,在坦桑尼亞出土一段屬“直立人”的大腿骨。1976年,在肯尼亞特卡納湖東岸附近地區,發現了一個相當完整的“直立人”頭骨,測定年代為150萬年以前。學者們都一致認為“直立人”為現代人的直接祖先。
早在19世紀後半葉,達爾文就提出了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觀點。在其名著《人類的起源及性的選擇》中他指出:“在世界各個大區,現存哺育動物和同區絕滅種是密切相關的。所以同大猩猩和黑猩猩關係密切的猿類,以前很可能棲居於非洲。而且,由於這兩個特種現今同人類的親緣關係最近,所以人類的早期祖先曾生活於非洲大陸而不是別的地方,似乎就更加可能了。”達爾文提出這種觀點時,人類化石還很少出土,其它各門與人類學相關的科學也還不發達,所以還隻能是一種推測和假設。達爾文的觀點曾因“北京人”、“爪哇人”的發現,一度被否定過,但現在隨東非一係列人類化石的出土,大部分人類學家都肯定了達爾文的推論。他們的依據有三,一是隻有在非洲大陸發現了迄今為止的人類進化各個階段的化石:從古猿到拉瑪古猿、南方古猿以及“完全形成的人”——能人、直立人、智人和現代人。迄今為止已知最早的已完全形成人的化石也是在非洲大陸發現的;二是非洲地域遼闊、地形多變。有熱帶濃鬱的原始森林,茫茫的大草原,聳秀的高山、含幽的裂穀、成串的湖泊。這些對猿類進化在外部條件方麵能起重要促進作用。東非火山活動對人類進化的影響更令人注意。火山引起的山火使熱帶草原進一步擴大,火山很可能是人類早期工具之一——火的源泉,火山活動堵塞河流造成沙洲、湖泊,火山噴出的各種元素,也使各種動物的骨骼一代勝於一代;三是分子生物學的研究也表明:非洲的大猩猩和黑猩猩與人有最近的親緣關係,這給達爾文的推論提供了有力的科學依據。人類起源地之謎正在被解開。
4.為什麼會有四種膚色?
依據現有的考古資料,科學家們隻能推斷非洲是人類最早的發祥地。為何現代人有了膚色的不同呢?科學家們為了探尋現代人及其膚色的差異又展開了無窮盡的研究。
美國布朗博士從13名白人、4名中國人、4名黑人的細胞裏提取了線粒體基因,令布朗博士吃驚的是,不同膚色的人種的基因型卻非常相似,他的重大發現,認為人類的不同膚色隻是表麵現象,這種差別是在人類發展的漫長進程中不斷變異而形成的,簡言之,人種膚色有不同,但人的遺傳基因相近,人種的祖先是相同的。
科學家們越來越相信黃種人是白、黃人的鼻祖。美國學者用狒狒病毒基因為標準,實驗發現現代人的基因極似亞洲猴,也就是說,現代人的起源是亞洲。
人類在發展過程中,經曆過無數的艱辛與磨難。生存環境中,天氣的倏變、野獸的襲擊、同類的搏鬥廝殺,使人類的人種由滅亡到再生,由大遷移到演化,使得現今的人種分布大致如下:亞洲多是黃種人,美歐多是白種人,非洲多是黑種人。但不論什麼膚色,其現代人的鼻祖仍被推論為黃種人。中國陝西大荔縣發現了20萬年前的早期智人頭蓋骨化石,使許多科學家認為,不管是黑人、白人,都是從5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進化到大荔人,進而衍生成現代人的。
美國的布朗博士曾肯定地指出:“亞洲的大荔人不僅是黃色人種,而且也是白人和黑人的共同祖先。”
盡管我們可以相信我們黃種人是白人、黑人的祖先,但黃種人在進化過程中,又是如何衍化成不同膚色,在什麼年代衍化成黃、黑、白、棕的呢?依然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