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種學方麵來考察,關於這個民族的起源問題,學術界的看法不一,目前尚難加以定論。
據傳說,大約3000多年前,這個民族的祖先從緬甸南部乘獨木舟來到安達曼群島上定居,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茫茫密林叢莽之中。由於他們長期過著與外界隔絕的孤獨生活,因而古代曆史學家對他們的真實情況一無所知,古代文獻資料對他們毫無記載,隻是在南亞次大陸東部民間口頭上流傳著有關他們的一些荒誕無稽的神話傳說。直到近代歐洲探險者曼爾高·帕洛深入到安達曼群島進行考察,報道了島上土著居民的情況,歐洲人才開始知道安達曼群島上存在著這樣一個古老奇特的民族。
有些學者認為,這個民族起源於史前時期,是遠古內格裏托人的後裔。有些學者不同意上述論斷,他們認為,這個民族起源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尼羅格人種(尼羅格是人種學上的名稱,意思是黑色人種)。有些學者認為,這個民族與居住在非洲剛果和安哥拉密林中的俾格米人是同類人種,同屬世界上最矮小人種。如果真的是這樣,在遠古時代,他們是怎樣從非常遙遠的非洲來到亞洲的呢?這是令考古學和人種學家們迷惑不解的一個謎。
以上種種看法是否真實可靠?至今難以肯定,有待考古學家和人種學家們,今後繼續深入探索和研究。
弱智的天才
或許你也聽過,天才與白癡之間隻是一線之差,有時這條線甚至不存在。也就是說,這兩種各處一端的東西會同時存在於一個腦袋中。
有一個叫福勒利的可憐蟲,他幾乎一生一世都在法國阿曼蒂歐裏斯的一個精神病院裏度過。
福勒利是一對患有梅毒的夫婦的孩子。他生來就是瞎子,意誌薄弱。由於早年就被拋棄,一間醫院成了他的收容所。在那裏,人們很快就注意到,福勒利在心算上有著非凡的本領,人們試圖教他學會一些正當的行為,但毫無結果。對教導者所解釋的一切,福勒利隻能領會一點。在醫院裏,他摸索地繞著大廳和地麵其它地方行走,就這樣過他的日子。
福勒利有時會從他那白癡的“欄”裏走出來,叫那些科學家感到吃驚。
博學之士聚集在一起,要測試他們以為可疑的他那一如閃電般快的計算能力。福勒利能夠高速而精確地計算,這叫圍觀者驚異不已。
有一次,在12位歐洲傑出的學者和數學家麵前,福勒利被帶進一間房子裏,做一次有關他的不可思議的天才的表演。他靠著牆,癡笑著,在眾多的陌生人麵前,他感到尷尬。陪伴著他的人把一道由那些博士提出的問題向他讀出來:如果你有64個盒子,而你把一粒玉蜀黍粒放在第一個盒子裏,放在第二個盒子裏的玉蜀黍是第一個的兩倍,放在第三盒子裏的玉蜀黍粒又是第二個的兩倍,如此類推,那麼,你要在第64個盒子裏放進多少玉蜀黍粒!
福勒利繼續傻笑,那臉埋在教授們的手裏。陪伴他的人問他把問題聽明白了沒有?他說聽懂了。那人又問他會不會回答?他說會。不到半分鍾,他就把正確答案算出來了。答案是:18,446,734,073,709,551,615。
福勒利,這位阿曼蒂歐裏斯的白癡,曾被安排在天文學家、建築學家、銀行家、租稅征收人和造船家等人的麵前做同樣的表演。每次,他都是在數秒鍾之內算出了正確的答案。這樣的表演,直至他死後數十年,有了電子計算機之後,才再度出現。
1849年,美國阿拉巴馬州有一位名叫比頓的領主,他家裏有一個女奴生了一個兒子,叫湯姆·威吉斯。在湯姆身上,發生了類似福勒利的事。
湯姆是一個盲人,由於他需要特殊照顧,故此他被允許跟他媽媽,住在那間大房子裏。他漸漸可以獨自在房子裏摸索著行走,但他寧願在那道主樓梯下的角落裏,靜靜地、一動不動地站數個小時。很明顯,他是入神地聽著那個古老大鍾的“嘀嗒”聲。
1855年,湯姆6歲了。在一個歡愉的春天的傍晚,比頓領主一家款待幾位來自蒙哥馬利的客人。其中的一個節目,是由兩位比頓家族的女士演奏鋼琴。這兩位女士,一個是農場主夫人,另一個是農場主的兒媳婦。兩人都曾在波士頓音樂學校就讀,並且都達到了音樂家的水平。
當晚,當客人們全都就寢之後,比頓少奶奶卻聽見了鋼琴音樂,她十分驚奇。難道是她的婆婆在這個不尋常的時刻,再度到樓下去繼續她的演奏!她推門匆匆看一眼,就知道她婆婆睡得正香。滿腹狐疑地比頓少奶奶踮著腳走下樓梯,直走到放置鋼琴的那間房的門前。
借著在那個直立大窗透進來的月光,她看見那盲童小湯姆坐在鋼琴前,那短而粗的手指憑著觸覺在琴鍵上飛舞。他正重複地彈著在該晚較早時那兩位女士曾表演過的其中一首樂曲,雖然有缺陷,但毫無錯誤。他隻是在琴鍵上摸了一遍,對它有了一點認識,然後驀地再次“複製”出拍子和音樂,跟他在數小時前聽見的一樣。
這孩子是從一個開著的窗爬進客廳的。他所重複的音符,是由兩位受過訓練的鋼琴家所奏過的,實在令人驚異。
湯姆·威吉斯,這個盲童低能兒,後來成為一位音樂神童。比頓一家發覺,湯姆具有準確無誤的模仿能力。不管人家演奏了什麼曲子,他都能夠立刻再次演奏出來,連人家搞錯的地方他都能照搬無誤。
湯姆的事跡很快便給傳開了,比頓少奶奶允許他做公開表演。
盲人湯姆在美國和歐洲做周遊表演,曆時25年,贏得了無數人的喝彩,每當他聽完一位鋼琴家演奏之後,便忠實而精妙地把那位鋼琴家的演出再現出來,即使是一些難度甚高的細節,也無妨他的模仿。
從沒有接受過琴鍵知識的湯姆·威吉斯本身是個盲人,他是怎樣成為鋼琴家的呢?這是一個未解之謎。
1768年,瑞士伯恩一個富有的家庭生了一個名叫戈特弗裏德·邁德的男孩子,他所表現的心智很快就表明了他是一個低能兒。他那富有的家庭盡了各種努力,要使孩子的智力得以提高,但那孩子常常是毫無反應。自出生至1814年他在46歲死去時為止,戈特弗裏德·邁德一直都是一個低能兒,甚至不能照顧自己,當他外出散步時,需有一個保姆陪伴左右。
戈特弗裏德在孩子的時候有一套畫具,另外還有粉筆和石板。不久之後,他便開始繪一些出色、生動的動物和孩子的素描,來為自己取樂。其中一些是水彩畫。在有陽光的日子裏,戈特弗裏德的保姆會領著可憐的他,前往那個家庭領地的每個安靜的角落去,他會連續數小時地安坐在那裏,愉快地咕噥著。他畫著或給畫上色。他那孩子般的腦袋裏,因此而充滿了歡樂。
在他30歲的時候,他那具有藝術家水平的繪畫,使他成了歐洲知名的人物。他給他的寵物或他內心裏認同的孩子所作的畫,特別叫人喜愛。戈特弗裏德所畫的一幅母貓與小貓的畫,被英皇佐治購買,並在皇宮裏掛了許多年。
關於藝術與白癡奇異的結合這種事,也發生在現代人的身上,他就是日本神戶的山下京司。跟戈特弗裏德·邁德一樣,他像小孩子那樣,需要受到保護與帶領。然而,當他的繪畫作品於1957年末,在神戶的一間商店裏展出時,受到了廣泛的讚賞,前往參觀選購的人估計超過10萬人。
京司誕生在東京的貧民區,由於心智的成長受到阻礙,他在12歲時被安置在一所醫院裏。盡管他在藝術方麵並無任何家庭背景,他先前亦無表現任何在繪畫方麵的興趣,但京司開始作畫了。他作畫的方法是,把顏色紙撕開,並把這些碎紙片拚貼在畫布上。
他的天才繼續得到發展,醫院裏的醫生鼓勵他,給他一些顏料,他漸漸地學會怎樣使用。他在日本受到國人普遍的喜愛,雜誌爭相以他的作品作為封麵。1956年,山下京司35歲時出版的一本彩色畫冊,成為日本暢銷書中的一本。之後,他便在城市的街道上流浪,求乞,不知自己身在何處。
奇妙的磁鐵人
人們都知道磁力是一種物理現象,它源於自然界,但同時人們又有創造與控製它的能力。人們通過利用了磁的作用力服務於人類,如電動機、電磁吊、揚聲器等,都是磁力帶給人的福音。但是,令人難以相信的是竟有這麼一個奇怪的人,身上卻帶著很強的磁力。
這個人就是現年58歲的尤裏·凱爾涅賽,他曾是蘇聯伏爾加城的一名礦工。但由於他那一身很強的磁力引起了礦主的擔憂,礦主害怕他身上那強大的磁力會引起礦井的倒塌,給礦上作業帶來災難,所以強迫這位身強力壯的礦工離開了他工作過39年的礦山。
尤裏身上的磁力,並不是天生具備的,而是在十幾年前才發現的。他回憶說:“起先這種磁力很強,隻有當我放東西時,才會感到金屬物體像要粘在我的手裏,但後來,這種情形越來越重,我似乎很難扯下那些粘在身上的物體。為此,我好幾次被飛過來的鍋壺打在頭上。有一次,一把小刀甚至從廚房飛來,戳在我的身上。”而現在尤裏身上的磁力則更強,隻要他接近金屬物體在1.5米以內,那些物體就會飛起來粘到他的身上。那些金屬物體包括鍋壺、硬幣、錫罐和電子儀器等。
尤裏被迫退休回家後並不甘心,也為自己這身磁力而感到苦惱,他到處求醫診病。高級研究員瑟奇·弗魯明醫生對尤裏的“病狀”進行了研究。他說:“看到這種情況真令人感到驚奇,以前也聽說過人體有磁力,但我卻從來沒有聽說過,更沒有見到過具有這麼強磁力的人。盡管尤裏的身體很好,但從他所具有的磁力來看,我相信他一定有什麼毛病。”這樣,醫生就對尤裏做了各種試驗,但始終找不到在體內存在能夠引起這強磁力的原因。這樣醫生推斷認為:這強磁很可能是由於他幾十年在高磁力的鐵礦上工作造成的。但又特別令人難解的是在鐵礦上與尤裏具有同樣工齡的人大有人在。而為什麼在這些人的身上沒有這強磁表現呢?可見,尤裏的體內一定還隱藏著什麼特殊的因素,這就是磁力的奧秘。
尤裏不僅離開了礦山,而且他還必須老老實實地“隱蔽”在自己家裏。在家裏,一切金屬物體都已被消除,已成為他的“避風港”。而他一旦走出家庭,就會很難預防那不知何時會發生的飛來橫禍。這樣尤裏迫切地盼望著能有一個妙手回春的醫生,能為他醫治好這個毛病,解除這個令人煩惱的磁力。然而,尤裏為什麼會產生磁力,怎樣才能醫治這種毛病,至今仍是一個謎。
人類來源之謎
如果說浩渺的宇宙間有無數未解的奧秘的話,那麼,人類的起源就是最大、最為難釋的謎。
夏娃亞當創造了人類的傳說已被人們當做了古老的故事,現今高科技社會裏,人們對於一切假說與推理,都要憑借科技手段獲取實證來驗明。沒有人否認19世紀誕生的英國人達爾文是位偉大的、破舊立新的人,他的《物種起源》和《人類的由來》巨著,第一次向人們的傳統思維中植入了人類是從某些結構上比較低級的形態演繹而來的概念,而且進一步認為人類的智力、人類社會道德和感情的心理基礎等精神文明的特性也是像人體結構的起源那樣,可以追溯到較低等動物的階段,為把人類歸入科學研究的領域奠定了基礎。這是人類自覺的曆史發展的一個空前的突破。
馬克思主義誕生以後,恩格斯運用辯證唯物論和曆史唯物論,綜合了科學的成就,全麵地分析了從猿到人的過程,創立了“勞動創造人”的理論,從根本上粉碎了上帝造人的宗教迷信神話。在從猿到人的轉化過程,勞動起著決定作用。無論是手足分工、製造工具,還是語言的產生、腦的發展和思維的出現,都是在勞動中出現的。所以恩格斯說:勞動“是整個人類社會的第一個基本條件……在某種意義上不得不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1.人是由猴子變來的嗎?
正是達爾文、恩格斯的闡述,使人們完全突破了宗教理念的束縛,使人們在百餘年來不斷地在科技領域中探尋人類起源的奧秘。
其中,最為人們所接受的人類起源的推論有以下幾種:
一是人類由靈長類動物進化而來。
1960年,英國人類學教授愛利斯特·哈代爵士提出了一種新的假說,他認為化石空白時期(在距今400—800萬年前這一時期的化石資料幾乎空白)的人類祖先,不是生活在陸上,而是生活在海中。在人類進化史中,存在著幾百萬年的水生海猿階段,這一階段在人類身上至今留下許多“痕跡”——解剖生理學方麵的特征,這些特征在別的陸地靈長類動物身上都是沒有的,而在海豹、海豚等水生哺乳動物身上卻同樣存在。例如:所有靈長類動物體表都有濃密的毛發,唯獨人類和水獸一樣,皮膚裸露,靈長類動物都沒有皮下脂肪,而人類卻有水獸那樣厚厚的皮下脂肪。人類胎兒的胎毛,明顯不同於別的靈長類動物,而與水獸接近。人類淚腺分泌淚液,排出鹽分的生理現象,也是水獸的特征,在靈長類動物中是絕無僅有的。哈代指出:地質史表明,400—800萬年前,在非洲的東部和北部,曾經有大片地區被海水淹沒。海水分隔了生活在那兒的古猿群,迫使其中的一部分下海生活,進化成為海猿。幾百萬年以後,海水退卻,已經適應水裏生活的海猿,重返陸地,它們就是人類的祖先。海猿曆經滄桑,在水裏生活中進化出兩足直立、控製呼吸等本領,為以後的直立行走,解放雙手,發展語言交流等重大進化步驟創造了條件。這使得他們“得天獨厚”,超越了其他猿類,進化成為地球上最高等的智慧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