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野狐嶺之戰,金國的主力野戰軍團全軍覆沒。隨後,中都陷落,無數的金國文臣武將或死或降。在天下的有識之士眼中,金國的國運已衰,金人的氣勢已竭。在這種情況下,不痛打落水狗,還更待何時?

北地豪強紛紛揭竿而起,殺官吏,奪府縣,整個北方的形勢瞬間就失去了控製。便是南方的宋國,也開始蠢蠢欲動,想要一雪靖康之恥。也有些大臣極力阻止北伐,當年金兵滅遼之後順勢南下的慘狀才過去了一百多年,他們就擔心蒙古人在滅了金人後,也會如法炮製,那可就是大大的不妙了。

可是在兩年前,金人南下攻打宋國的時候,雙方數十萬大軍在宋國境內大戰一年多的時間,雙方早已經結下了死仇。特別是淪為戰場的宋境中幾乎家家戴孝。那些靠近宋金邊境的下層士兵和軍官,哪個不是對金人恨得咬牙切齒?

或許平時他們也毫無辦法,可是在這個金人被打得苟延殘喘的時候,他們便一起鼓噪起來,極力勸說那些將領們進攻金國。還有那些從曾經在中原戰鬥過的文臣武將們也一起上書,極力要求北伐。這些人中,便有已經八十歲的陸遊和已經六十歲的辛棄疾。

朝中的主和派們在群情洶湧之下,隻是遲疑了片刻,便發現朝野之中已經滿是對金人的喊殺喊打之聲。

宋國此時正是寧宗在位,此人雖然不及宋太祖般英武,倒也算得上是守成之君。在群情洶湧的時候,寧宗皇帝還保持了清明,他在私下經常憂心忡忡,對宰相韓侂胄道:“如果蒙古人滅掉了金國,在南下攻打我們怎麼辦?”

宰相韓侂胄乃是堅定的主戰派,他對寧宗皇帝道:“中原板蕩,正是我大宋進取之時。陛下所顧慮的,不過是蒙古滅金之後勢大難製。然而如果高宗皇帝肯用嶽飛,豈有不能決勝中原的道理?”

寧宗皇帝壯其言,從其請,追封嶽飛為鄂王,削去秦檜的王爵,並把諡號改為繆醜。在政治上,宋國已經完成了吹風,做好了北伐金國的準備。

郭靖問道:“所以說,宋人是準備北伐了?”

“是啊,南朝舉國一致要求北伐的情況,還真是少見。”回答問話的是一名清瘦的中年男子,一身的青衣,倒也有些仙風道骨的意思。

“那黃先生此來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

“某家此來,一是為了告知將軍此事。二是想要向將軍表示感謝。”

“感謝?”

“是啊,將軍幾年前是不是去過臨安?”

“是有那麼一次,我到臨安城外的牛家村祭奠亡父的時候去過。”

“聽說將軍在那裏帶回了一個有些......的姑娘?”

“是有這麼回事。嗯,我看她的武功路數和黃先生同出一脈,莫不是先生的後人?”

“那孩子是我徒兒靈風的女兒,流落在外,多得將軍照顧,某家在此謝過了。”

“如果你真的要謝我的話,不如..........”

“喂,你這人,是要挾恩圖報嗎?”被郭靖無視了的黃蓉在邊上不滿地道:“你堂堂一個大將軍,也好意思和我們父女計較這些?”

原來這中年男子便是在江湖上鼎鼎大名的東邪黃藥師,其早已到了不惑之年,但是因為內功精湛,看起來還和中年人一般。他嗬斥了黃蓉幾句,心中對郭靖的評價也降低了不少。原本以為這位就下了滿城百姓的會是一位光風霽月的英雄人物,哪隻道卻也隻是個凡夫俗子。罷了罷了,看在他收留了傻姑和救了那許多百姓的份上,便是有什麼難事,也幫他一次好了。隻是他軍中高手眾多,又有什麼是非得我去幫他辦的?難道是刺王殺駕不成?

於是,黃藥師便道:“將軍有什麼難辦的事情,隻管吩咐下來,便是刀山火海,某家亦等閑視之。”

“哼,我爹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武功兵法無一不精,你人雖然不怎麼樣,眼光倒是不錯。”少女模樣的黃蓉在一旁氣鼓鼓地道:“隻要我爹答應了,這個世界上便沒有他辦不到的事情。”

“好。”郭靖讚道:“黃先生果然是快人快語,那我便說了。”然後,他看了看邊上的小姑娘一眼,心中覺得這小女孩倒是和華箏妹子很像,特別是她們那種又是驕傲,又是驕傲的樣子。

他定了定神,正色道:“我聽說先生是天下少有的武學大師,今日你我既然有緣得見,不如就此切磋一番?”

“就為了這個?”黃藥師大為驚訝,雖然聽老叫化說此人武功極高,但他先前一直認為這位郭將軍雖然長得高高大大,體格異常魁梧,內功卻並不如何高明。難道是自己看走了眼?又或者是少年人不知天高地厚,想要借此博名?

“那便如將軍所願。”黃藥師一邊答應,一邊想著等下讓此人吃點苦頭就算了,弄的他下不來台的話的未免不美,畢竟此人還算是有恩於桃花島。黃老邪雖然行為乖張,但向來是恩怨分明的。